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五)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br />A.老鼠取食<br />B.牛吃草<br />C.蜗牛爬行<br />D.石头从山上滚下</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生物具有区别非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由细胞构成(除病毒以外)、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等等.石头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故没有生命现象.<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这种提示语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br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根的呼吸作用<br />B.植物缺水,影响光合作用<br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作用<br />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只要是活的细胞都需要能量,就都要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植物的根要进行呼吸作用,土壤板结,使得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变小,容的氧气就少,从而影响根的呼吸作用,不利于植物的生长.<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开花植物的植物体的构成是( )<br />A.组织→器官→细胞→植物体<br />B.器官→细胞→组织→植物体<br />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br />D.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早春播种以后,用“地膜覆盖”的方法可以促进早出苗的原因是( )<br />A.防止害虫破坏<br />B.防止鸟类取食种子<br />C.保湿、保温、有利于萌发<br />D.种子萌发需要避光</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分为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自身条件是完整有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早春播种往往因为温度低而影响出苗.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来提高地温,促进出苗早而齐.所以早春播种后,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够促进早出苗的主要原因是保湿、保温有利于种子萌发.<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种子和活的胚,已度过休眠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人体内肺泡与血液之间发生了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br />A.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增多<br />B.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br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br />D.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c962989f/SYS201702111709019088284976_DA/SYS201702111709019088284976_DA.001.png" width="384" height="1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即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掌握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做屈肘动作时,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正确的是( )<br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br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br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r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骨的位置的变化可以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br />A.沸水烫手,赶快缩回<br />B.上课铃响,走近教室<br />C.强光刺眼,立即闭目<br />D.青梅入口,分泌唾液</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1)沸水烫手,赶快缩回、强光刺眼,立即闭目、青梅入口,分泌唾液,都生来就有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的非条件反射.(2)上课铃响,走近教室,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中有错误的是( )<br />A.卵→幼虫→蛹→成虫<br />B.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br />C.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br />D.血液→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蛾、蝶、蝇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很明显,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可以简单地用流程图表示如下:卵→幼虫→蛹→成虫.故不符合题意.<br />B、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可用流程图表示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故不符合题意.<br />C、反射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故不符合题意.<br />D、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其形成过程可用流程图表示为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故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血液循环的途径,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你说出以下动物的各种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br />A.大山雀偷饮牛奶<br />B.蜜蜂采蜜<br />C.黑猩猩摘取食物<br />D.鹦鹉学舌</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大山雀偷饮牛奶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学习行为,A错误.<br />B、蜜蜂采蜜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B正确.<br />C、黑猩猩摘取食物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学习行为,C错误.<br />D、鹦鹉学舌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学习行为,D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需要了解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06年2月浙江省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A.个体微小<br />B.有遗传物质<br />C.寄生生活<br />D.有细胞结构</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构造,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病毒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马戏团的小狗经过训练之后也能学会“算数”,当训练员出示数字图片读出算式后,小狗就能准确地把写得数的图片叼出来.请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c962989f/SYS201702111709028458723708_ST/SYS201702111709028458723708_ST.001.png" width="254" height="1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下列动物的哪些行为与小狗“算数”相同( )<br />A.吃梅止渴<br />B.蜘蛛结网<br />C.画饼充饥<br />(2)小狗对数字图片产生视觉的部位是    .<br />(3)如果趁小狗不备,用针快速扎小狗前肢,小狗产生痛并缩腿完成这一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br />(4)与其他种类的生物相比,小狗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br />(5)两条白色的狗生出一只黑色的小狗属于   变异.</p></div></div>
<div><p>【答案】<br />(1)C<br />(2)视觉中枢<br />(3)反射弧<br />(4)胎生哺乳<br />(5)可遗传<br />【解析】解:(1)小狗“算数”、画饼充饥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吃梅止渴、蜘蛛结网是动物生来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2)小狗的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当数字图片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所以,趁小狗不备,用针快速扎小狗前肢,小狗产生痛并缩腿完成这一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4)小狗属于哺乳动物,其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5)两条白色的狗生出一只黑色的小狗属于变异,是由狗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人体细胞新陈代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c962989f/SYS201702111709029303479268_ST/SYS201702111709029303479268_ST.001.png" width="263"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人体的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地方是[   ]    .<br />(2)C过程被称为    , 是通过   实现的.<br />(3)尿液的形成必须经过   和   两个重要生理过程.<br />(4)食物中的淀粉在小肠中被分解成    才能被人体吸收.</p></div></div>
<div><p>【答案】<br />(1)A;细胞<br />(2)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br />(3)肾小球的虑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br />(4)葡萄糖<br />【解析】解:(1)人体跟其他大多数生物一样也在进行呼吸作用,而人体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在组织细胞内.组织细胞把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少部分用来维持体温.在分解有机物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故组织细胞内二氧化碳含量最高;(2)过程C被称为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也叫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过程D被称为肺的换气,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血液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3)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4)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例如食物中的淀粉被分解为葡萄糖后才能通过小肠的吸收进入血液运往全身.<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以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的理解,了解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