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09:59

山东省济南市某中学中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局部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0348cfeb/SYS201702111708579956241850_ST/SYS201702111708579956241850_ST.001.png" width="107" height="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能分泌胆汁<br />B.①和②分泌的消化液都经导管流入③<br />C.③能分泌胰液和胰岛素<br />D.④是最主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A正确;<br />B、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其中②胃腺分泌的胃液直接进入胃,①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胆管流入十二指肠,B错误;<br />C、③是胰腺,胰腺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两部分组成,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内分泌部是胰岛,散布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C正确;<br />D、④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以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的理解,了解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0348cfeb/SYS201702111708581195869001_ST/SYS201702111708581195869001_ST.001.png" width="170"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X和Y曲线分别代表脂肪和淀粉的消化过程<br />B.在C部位,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br />C.在部位D中含有唾液、胰液、肠液等多种消化液<br />D.在部位A中,X被分解成了麦芽糖</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淀粉是在A口腔内被初步消化,在D小肠内被最终消化,所以曲线X是淀粉的消化;脂肪只能在D小肠内被消化,所以曲线Y是脂肪的消化;A错误;<br />B、C是胃,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B错误;<br />C、D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场所,小肠中有胰液、肠液和胆汁三种消化液.无唾液,C错误;<br />D、淀粉的消化从A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动脉内有动脉瓣,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br />B.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构成<br />C.测血压的部位是肱动脉<br />D.皮肤和黏膜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动脉瓣是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有防止血液倒流,动脉内无瓣膜,A错误;<br />B、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B错误;<br />C、血压主要是由心脏的泵血作用产生的.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C正确;<br />D、皮肤和黏膜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血管和心脏,需要了解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雾霾对人体危害很大,其中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可进入肺泡并穿过肺泡壁进入肺部毛细血管.PM2.5随血液流经图中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0348cfeb/SYS201702111708582803997563_ST/SYS201702111708582803997563_ST.001.png" width="128"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B→D→A→C<br />B.A→B→C→D<br />C.A→C→B→D<br />D.B→C→A→D</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PM2.5吸入人体,首先进入肺,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肺静脉,然后依次流经: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即PM2.5经过心脏的先后顺序是:B左心房→D左心室→A右心房→C右心室.故A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血液流经下列哪些器官时,代谢废物会减少( )<br />①肝脏 ②小肠 ③大肠 ④肾脏 ⑤胰腺 ⑥肺 ⑦皮肤 ⑨膀胱.<br />A.④⑥⑦<br />B.③④⑥<br />C.①③⑧<br />D.⑥⑦⑧</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因此,“①肝脏 ②小肠 ③大肠 ④肾脏 ⑤胰腺 ⑥肺 ⑦皮肤 ⑨膀胱”各器官中,参与排泄的器官是④肾脏、⑥肺、⑦皮肤,即血液流经这些器官时,代谢废物会减少.<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A、C示血管,箭头示血流方向,C血管内流的是动脉血.你认为B结构不可能代表(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0348cfeb/SYS201702111708584026724715_ST/SYS201702111708584026724715_ST.001.png" width="143" height="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左心室<br />B.小肠壁内的毛细血管网<br />C.肾小球<br />D.肺部毛细血管网</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左心房连同肺静脉、左心室连着主动脉,血液的流向是: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B可能是左心室,A正确.<br />B、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里氧气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多,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就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细胞里的二氧化碳就扩散到血液里,这样,血液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因此如果B是小肠壁内的毛细管网,C内流的是静脉血.因此B结构不可能是小肠壁内的毛细管网,B错误.<br />C、肾小球的一端连着入球小动脉,另一端是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因此B结构可能是肾小球,C正确.<br />D、当血液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因此如果C血管内流动的是动脉血,则B是肺部的毛细血管,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血液循环的途径,需要了解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下列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r />A.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时,能看到白细胞有细胞核<br />B.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可见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br />C.将胆汁滴入油脂中,可将油脂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br />D.用放大镜观察小肠壁结构前,要先用解剖剪将小肠纵剖</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因此,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时,能看到白细胞有细胞核,故A正确;<br />B、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故B正确;<br />C、胆汁不含消化酶,不能将油脂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只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故C错误;<br />D、用放大镜观察小肠壁结构前,必须要先用解剖剪将小肠纵剖,这样可以比较仔细的观察小肠壁的结构,故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食物的消化和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与呼吸相关的结构和功能示意图,其中1﹣5代表结构,a、b代表生理过程,c、d代表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0348cfeb/SYS201702111708585099627534_ST/SYS201702111708585099627534_ST.001.png" width="210"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图一中呼吸的主要器官是结构2<br />B.图二中,a、b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br />C.图二中的气体d是在肺泡内产生的<br />D.吸气时,图一中的结构3呈收缩状态</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图一中2是气管.错误;<br />B、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a、b过程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错误.<br />C、由于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是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细胞的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人体中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组织细胞,错误.<br />D、当肋间外肌与膈肌收缩时,引起胸腔增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运动;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呼吸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可用流程图表示,利于归纳整理.如流程图中错误的是( )<br />A.听音乐: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听觉中枢<br />B.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br />C.反射弧:效应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感受器<br />D.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听音乐时,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声波→外耳道→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耳蜗(产生神经冲动)→听觉神经→听觉中枢(形成听觉).A正确;<br />B、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B正确;<br />C、反射弧的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C错误;<br />D、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的消化和呼吸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0348cfeb/SYS201702111708586131677610_ST/SYS201702111708586131677610_ST.001.png" width="177" height="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在AB段,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收缩状态<br />B.在AB段,胸骨肋骨向下向内移动<br />C.在BC段,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大变小<br />D.在B点,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AB段表明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人在平静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收缩状态,A正确;<br />B、AB段表明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人在平静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B错误;<br />C、BC段表明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C正确;<br />D、在B点,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的相关知识,掌握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质量分数为0.01%的高锰酸钾溶液和滴入适量的果蔬提取液;在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蒸馏水和滴入适量的果蔬提取液;在3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馒头碎屑和2滴碘液;在4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馒头碎屑和2滴碘液.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0348cfeb/SYS201702111708587310404763_ST/SYS201702111708587310404763_ST.001.png" width="203" height="1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1号试管内溶液退色<br />B.2号试管内溶液无色<br />C.3号试管内溶液变蓝<br />D.4号试管内溶液无色</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1号试管内的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被适量的果蔬提取液中的维生素C褪色,A正确,符合题意;<br />B、2号试管内加入的是毫升蒸馏水和滴入适量的果蔬提取液,颜色是果蔬提取液,B错误,不符合题意;<br />C、3号试管内的馒头碎屑内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在适宜温度下分解为麦芽糖,遇碘不变蓝,C错误,不符合题意;<br />D、4号试管内的馒头碎屑内的淀粉遇碘变蓝,D错误,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掌握维生素的作用和科学探究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维生素:人体需求量少,不能供能,但生命活动又必不可少的物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结构不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是( )<br />A.小肠绒毛壁<br />B.皮肤的表皮<br />C.肺泡壁<br />D.毛细血管壁</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和它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其中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成分,A不符合题意;<br />B、皮肤的表皮位于皮肤的表层,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生发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由多层细胞构成,B符合题意;<br />C、肺泡数量多,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结构特点都是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C不符合题意;<br />D、毛细血管的特点有: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血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毛细血管的结构是适于人体内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D不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血管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脊髓的主要功能是( )<br />A.传导神经冲动<br />B.反射和传导功能<br />C.形成感觉<br />D.协调身体的运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脊髓是感觉和运动神经冲动传导的重要通路,全身的深、浅感觉和大部分内脏感觉冲动,都经脊髓白质的上行纤维束才能传到脑.由脑发出的冲动,也要通过脊髓白质的下行纤维束才能调节躯干、四肢骨骼肌以及部分内脏的活动;脊髓可执行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包括排尿反射和排便反射,脊髓各种反射都是通过脊髓节内和节间的反射弧完成的.<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神经系统的组成,需要了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概念的逻辑关系与对应如图1、2、3、4不相符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0348cfeb/SYS201702111708591288163295_ST/SYS201702111708591288163295_ST.001.png" width="137" height="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依次是肺泡、肺、呼吸系统、人体<br />B.依次是蝗虫、昆虫、节肢动物、脊椎动物<br />C.依次是脑干、脑、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br />D.依次是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1肺泡、2肺、3呼吸系统、4人体符号逻辑关系,A正确.<br />B、1蝗虫、2昆虫、3节肢动物、4脊椎动物不符合逻辑关系,因为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而不属于脊椎动物,B错误.<br />C、1脑干属于2脑的一部分,2脑属于3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属于4神经系统,是包含关系,C正确.<br />D、遗传信息载体的结构层次由简到繁的顺序:1基因→2DNA→3染色体→4细胞核,是包含关系,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呼吸系统的组成,需要了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组疾病都是由于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 )<br />A.夜盲症和坏血病<br />B.血友病和地方性甲状腺肿<br />C.糖尿病和呆小症<br />D.流感和乙肝</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夜盲症是体内缺少维生素A引起的,坏血病体内缺少维生素C引起的,A错误;<br />B、血友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疾病,是遗传病,地方性甲状腺肿是食物中缺碘引起的,B错误;<br />C、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呆小症是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都是激素分泌异常症,C正确;<br />D、流感和乙肝都是传染病,不是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D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激素调节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命的健康与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应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再拨打120急救电话<br />B.发现有人因溺水而突然停止呼吸,进行人工呼吸急救时应每分钟吹气15﹣20次<br />C.大静脉出血时,可用指压法压迫伤口的近心端<br />D.非处方药可以由患者自我诊断后购买和使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发现有人煤气中毒,应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再拨打120急救电话,A正确;<br />B、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可用人工方法让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以帮助呼吸运动减弱或暂时停止呼吸的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这就叫人工呼吸.每分钟内呼吸的次数叫呼吸频率.据测定,呼吸频率随着年龄、性别和活动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5﹣﹣﹣20次/分,B正确;<br />C、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脏←静脉.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可以用纱布绷带包扎或指压法止血,C错误;<br />D、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安全用药和急救常识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法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或者危害;安全用药、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120急救、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出血和止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花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此图的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0348cfeb/SYS201702111708592858614780_ST/SYS201702111708592858614780_ST.001.png" width="160"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这朵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br />B.若花瓣细胞有n条染色体,则卵细胞的染色体也为n条<br />C.胚珠将来可以发育成种子<br />D.桃的可食部分是由图中子房的子房壁发育而成的</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雄蕊和雌蕊与故选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部分,A正确;<br />B、生物体在生殖过程中,产生生殖细胞时染色体会发生减数分裂,即染色体减半.所以花瓣细胞含有n条染色体,则卵细胞中的染色体为n÷2条,B错误;<br />C、胚珠将来发育成种子,C正确.<br />D、桃的可食部分是果皮,由图中子房的子房壁发育而成的,D正确.<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r />A.青蛙的生殖方式是体内受精、卵生<br />B.胎儿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胚胎<br />C.雏鸡属于早成雏<br />D.蝗虫的发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青蛙的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卵生.A不符合题意;<br />B、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因此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B不符合题意;<br />C、鸡从鸡蛋里孵出来时身体外表已长有密绒羽,眼已张开,在绒羽干后,就随母鸟找食,属于早成雏,C符合题意;<br />D、蝗虫的发育过称为:受精卵→幼虫→成虫,且幼虫和成虫的差别不大,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不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昆虫的发育的相关知识,掌握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以及对两栖动物的发育的理解,了解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r />A.米勒实验证明了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r />B.杀虫剂的使用让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br />C.人猿分界的标志是能否直立行走<br />D.酸奶的制作是利用了酵母菌的发酵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物,A错误;<br />B、杀虫剂使用之前害虫就存在抗药性的变异,而不是杀虫剂使用之后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变异,B错误;<br />C、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C正确.<br />D、酸奶的制作是利用了乳酸菌的发酵作用,D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自然选择学说(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还要掌握人类的起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0348cfeb/SYS201702111708594327919008_ST/SYS201702111708594327919008_ST.001.png" width="219" height="2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人体中氧含量最高的部位是&#xa0;&#xa0;&#xa0; , 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部位是人体内的&#xa0;&#xa0;&#xa0; .<br />(2)血液流经&#xa0;&#xa0;&#xa0;(填数字编号)以后,动脉血就变成了静脉血.<br />(3)若⑥为小肠周围毛细血管,⑦比⑤的血液中大大增加的成分是&#xa0;&#xa0;&#xa0; .<br />(4)若⑥为肾脏毛细血管,⑦比⑤的血液内明显减少的成分是&#xa0;&#xa0;&#xa0; .<br />(5)若⑨为上肢处毛细血管,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血液循环排出体外的途径⑨→&#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肺泡;组织细胞<br />(2)⑥⑨<br />(3)营养物质<br />(4)尿素(含氮废物)<br />(5)⑧→A→C→①→②→体外<br />【解析】解:(1)肺泡通过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因此人体中氧含量最高的部位是肺泡;组织细胞不断的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部位是人体内的组织细胞;(2)血液流经⑥、⑨组织细胞时,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流经 ⑥⑨(填数字编号)以后,动脉血就变成了静脉血;(3)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因此若⑥为小肠周围毛细血管,⑦比⑤的血液中大大增加的成分是营养物质;(4)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等含氮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若⑥为肾脏毛细血管,⑦比⑤的血液内明显减少的成分是尿素;(5)若⑨为上肢处毛细血管,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血液循环排出体外的途径是:⑨→⑧→A→C→①→②→体外.<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器官示意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0348cfeb/SYS201702111708595082244751_ST/SYS201702111708595082244751_ST.001.png" width="298" height="1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如果你是一位球迷,在看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时,会因为兴奋或紧张而面红耳赤、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这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要受到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xa0;&#xa0;&#xa0; .<br />(2)图中A、B所指的结构是神经元&#xa0;&#xa0;&#xa0;集中的地方.当你“看”球赛时,这一活动的感受器是[&#xa0;&#xa0;&#xa0;]&#xa0;&#xa0;&#xa0;;我们常说的黑眼球指的是&#xa0;&#xa0;&#xa0;;如果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就会导致眼的[&#xa0;&#xa0;&#xa0;]&#xa0;&#xa0;&#xa0;过度变凸,形成近视.<br />(3)尿液在膀胱内贮存到一定量就会刺激膀胱壁的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进而产生排尿反射,请用数字、字母和箭头完成婴儿排尿反射的基本途径:⑤→&#xa0;&#xa0;&#xa0;→⑥.<br />(4)某成年人由于脊髓某个部位意外受伤而导致能产生尿意但不能控制排尿,则该患者受伤的部位可能是图中的&#xa0;&#xa0;&#xa0;(填序号).<br />(5)吃梅止渴、望梅止渴、谈梅止渴三个反射活动中,与排尿反射属于同一类型的是&#xa0;&#xa0;&#xa0; .<br />(6)体操运动员身体平衡能力明显超越常人,其原因是&#xa0;&#xa0;&#xa0; 比较发达.</p></div></div>
<div><p>【答案】<br />(1)反射<br />(2)胞体;3;视网膜;虹膜;1;晶状体<br />(3)⑦→B→⑧<br />(4)⑩<br />(5)吃梅止渴<br />(6)小脑<br />【解析】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2)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A脑和B脊髓里.③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因此属于视觉感受器.①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或上网,就会导致眼的①晶状体过度变曲,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通常说的黑眼球指的是虹膜.(3)肾脏产生的尿液通过[④]输尿管流入膀胱,尿液储存到一定量就会产生排尿反射,图中婴儿排尿反射的基本途径:⑤→⑦→B→⑧→⑥;(4)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某人由于脊柱某个部位意外受伤而导致能产生尿意但不能控制排尿,则该患者的受伤的部位可能是图中的⑩;(5)排尿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吃梅止渴属于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谈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6)小脑的功能是维持身体的平衡,使动作协调、准确,因此体操运动员的身体平衡能力超越常人,是因为小脑比较发达.<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神经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0348cfeb/SYS201702111708595873470494_ST/SYS201702111708595873470494_ST.001.png" width="218" height="2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示中的①过程可表示&#xa0;&#xa0;&#xa0; , 如果食用的是瘦肉,①过程所需的消化液是&#xa0;&#xa0;&#xa0; , 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器官是&#xa0;&#xa0;&#xa0; .<br />(2)图中的a表示的气体是&#xa0;&#xa0;&#xa0; . a气体进入血液是通过图示中[&#xa0;&#xa0;&#xa0;]&#xa0;&#xa0;&#xa0;过程完成的,该过程是通过&#xa0;&#xa0;&#xa0;实现的.<br />(3)图中的液体d是通过&#xa0;&#xa0;&#xa0;形成的,正常情况下液体e与之相比不含有&#xa0;&#xa0;&#xa0; , 如果在e中发现了该物质,则可能是由于图中[&#xa0;&#xa0;&#xa0;]&#xa0;&#xa0;&#xa0;过程出现了问题.</p></div></div>
<div><p>【答案】<br />(1)消化;胃液、肠液、胰液;小肠<br />(2)氧气;④;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扩散作用<br />(3)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葡萄糖;c;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br />【解析】解:(1)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所以图示中的①过程为消化过程;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图中的②过程为吸收.如果食用的是瘦肉,瘦猪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所以,①过程所需的消化液是胃液、肠液和胰液,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2)图中的a表示的气体是氧气,肺泡内刚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高于血液中氧气含量,二氧化碳低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从而实现了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即a气体进入血液是通过图示中[④]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完成的,该过程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3)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所以图中的液体d原尿是通过显示器的滤过作用形成的,正常情况下液体e尿液与之相比不含有葡萄糖,如果在e尿液中发现了该物质,则可能是由于图中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过程出现了问题.<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食物的消化和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埃博拉(Ebola virus)病毒,是一种能引起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可通过与患者体液、皮肤、黏膜等接触而传染.目前世界上还没有针对埃博拉病毒的标准治疗方法.根据资料回答:<br />(1)引起该疾病的埃博拉病毒是该病的&#xa0;&#xa0;&#xa0; .<br />(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患上该病的病人是&#xa0;&#xa0;&#xa0; . 该病人被隔离治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项措施属于&#xa0;&#xa0;&#xa0; .<br />(3)病愈出院的男孩已获得对埃博拉病毒的免疫力,是因为他体内已经产生了&#xa0;&#xa0;&#xa0; .<br />(4)如果预防该疾病的疫苗研制成功,可通过进行接种来预防,这种免疫类型属于&#xa0;&#xa0;&#xa0;免疫.</p></div></div>
<div><p>【答案】<br />(1)病原体<br />(2)传染源;控制传染源<br />(3)抗体<br />(4)特异性<br />【解析】解:(1)病原体是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埃博拉(Ebola virus)病毒是引起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2)传染病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患上该病的病人是传染源.该病人被隔离治疗,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这项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3)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免疫力,病愈出院的男孩已获得对埃博拉病毒的免疫力,是因为他体内已经产生了抗体;(4)该疾病的疫苗只针对埃博拉病毒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br />【考点精析】利用病毒和传染病及其预防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与生殖发育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0348cfeb/SYS201702111708596820373312_ST/SYS201702111708596820373312_ST.001.png" width="333" height="1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上述图示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xa0;&#xa0;&#xa0;(填字母)<br />(2)图A中假如1是樱桃的枝,其基因组成为aa,2的基因组成为AA,按该方式繁殖,樱桃果肉的基因组成应为&#xa0;&#xa0;&#xa0; . 保证1成活的关键是&#xa0;&#xa0;&#xa0; .<br />(3)图B是菜豆种子,其中幼苗的茎和叶都是由[&#xa0;&#xa0;&#xa0;]&#xa0;&#xa0;&#xa0;发育来的.<br />(4)图D中能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xa0;&#xa0;&#xa0;]&#xa0;&#xa0;&#xa0; , 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结构是&#xa0;&#xa0;&#xa0;(填序号).</p></div></div>
<div><p>【答案】<br />(1)A<br />(2)aa;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br />(3)③;胚芽<br />(4)③;胚盘;②④<br />【解析】解:(1)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A种子、C鸟类产卵的生殖方式中要形成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A嫁接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2)嫁接,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能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而不改变本身的遗传物质,因此,图A中假如1是樱桃的枝,其基因组成为aa,2的基因组成为AA,按该方式繁殖,樱桃果肉的基因组成应为aa.保证1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3)种子萌发的过程是:种子的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为幼苗的根,随后胚轴的细胞也相应生长和伸长,发育成根与茎的连接部分,胚芽发育成幼苗的茎和叶,所以图B是菜豆种子,其中幼苗的茎和叶都是由[③]胚芽发育来的;(4)③胚盘是卵细胞的细胞核所在部位是鸟卵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鸟卵的结构主要为:①气室、②卵黄、③胚盘、④卵白等,其中④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保护作用.②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br />【考点精析】利用种子的结构和鸟的发育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玉米(果实)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家族的遗传图解,数字1﹣9分别代表不同的家庭成员,假设控制眼皮的基因用B、b表示,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0348cfeb/SYS201702111708597509599055_ST/SYS201702111708597509599055_ST.001.png" width="225"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人类双眼皮与单眼皮在遗传学上称为&#xa0;&#xa0;&#xa0; .<br />(2)4号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a0;&#xa0;&#xa0; , 其中X染色体来自&#xa0;&#xa0;&#xa0;号.父母控制性状的基因是通过&#xa0;&#xa0;&#xa0;传递给子女的.<br />(3)若2号是单眼皮,5号是双眼皮,5号的基因组成是&#xa0;&#xa0;&#xa0;;若6号是单眼皮,5号和6号生下一个单眼皮孩子的几率是&#xa0;&#xa0;&#xa0; .<br />(4)在婚姻法中规定,7和9是近亲不能结婚的,理由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相对性状<br />(2)XY;2;生殖细胞<br />(3)Bb;50%<br />(4)近亲结婚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br />【解析】解:(1)人类双眼皮与单眼皮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2)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1:<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0348cfeb/SYS201702111708597509599055_DA/SYS201702111708597509599055_DA.001.png" width="302" height="2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从图1看出,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X来自母亲,Y来自父亲.因此4号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X染色体来自2号;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因此父母控制性状的基因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子女的;(3)若2号是单眼皮(bb),2号遗传给5号的基因一定是b,则5号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Bb;若6号是单眼皮,5号和6号的遗传图解如图2: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0348cfeb/SYS201702111708597509599055_DA/SYS201702111708597509599055_DA.002.png" width="218"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从图2看出,生下一个单眼皮孩子的几率是50%;(4)在婚姻法中规定,7和9是近亲不能结婚的,理由是近亲结婚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基因与性状遗传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需要了解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和同学们到李爷爷家的农田参观.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昆虫、吃草子鸟、兔都以禾谷类为食,食虫鸟能够捕食昆虫,又可被鹰捕食,鹰还可捕食吃草子鸟和兔.请你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7/0348cfeb/SYS201702111708598629649132_ST/SYS201702111708598629649132_ST.001.png" width="235" height="1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该食物网共有&#xa0;&#xa0;&#xa0;条食物链,次级消费者包括&#xa0;&#xa0;&#xa0; , 图中未体现出的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xa0;&#xa0;&#xa0;;在生物体内的碳元素是以&#xa0;&#xa0;&#xa0;形式存在的,这种形式的碳元素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br />(2)李爷爷打一谜语让大家猜,“麻房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同学都猜到这是花生的果实.谜语中的“白胖子”是由&#xa0;&#xa0;&#xa0;发育来的.花生结果前要经过受精过程,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融合的现象叫做&#xa0;&#xa0;&#xa0; .<br />(3)同学们发现,玉米地里有不少果穗存在顶部缺粒的现象.大家决定利用自己所学知识采取某种方法帮助李爷爷,你能猜到是什么方法吗?&#xa0;&#xa0;&#xa0; . 同学们还发现同一株玉米上长出的玉米粒有多种不同的颜色,这种变异类型属于&#xa0;&#xa0;&#xa0;变异.</p></div></div>
<div><p>【答案】<br />(1)3;食虫鸟、鹰;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有机物<br />(2)受精卵;双受精<br />(3)人工辅助授粉;可遗传<br />【解析】解:(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三条食物链:①禾谷类→昆虫→食虫鸟→鹰,②禾谷类→兔→鹰,③禾谷类→吃草子鸟→鹰.最长的食物链是:禾谷类→昆虫→食虫鸟→鹰.该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是禾谷类(植物),次级消费者是食虫鸟和鹰.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没有标出的是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以有机物形式存在,这种形式的碳元素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的;(2)麻屋子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红帐子是花生的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成,白胖子是胚,有受精卵发育而来.花粉管到达胚珠后,头端破裂,放出精子,一个精子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中央极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这个过程称为双受精;(3)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以克服因条件不足而使传粉得不到保证的缺陷,以达到预期的产量.<br />同一株玉米上长出的玉米粒有多种不同的颜色,这种变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遗传的变异.<br />【考点精析】利用传粉和食物链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济南市某中学中考生物模拟试卷(5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