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八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合理的是</p><p>A. 外来物种入侵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p><p>B. 森林能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p><p>C. 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p><p>D. 对栖息地不复存在的野生动物应该采用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形式加以保护</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A错误;“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体现森林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属于间接使用价值,B正确;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C错误;对栖息地不复存在的野生动物应该采用异地保护的方法,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个豌豆荚,内有6粒豌豆种子.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p><p>A. 一粒种子中不同细胞的基因组合可能不同</p><p>B. 12粒精子参与了受精作用</p><p>C. 一个豌豆荚可视为一个器官</p><p>D. 所有种子的基因组合是相同的</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种子中胚的基因来自于精子与卵细胞,每粒种子都是由不同的卵细胞和精子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来的,由于精子和卵细胞的基因不同,因此每个种子的基因组合不一定相同,A正确;D错误,豌豆种子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有12粒精子参与了受精作用,C正确;一个豌豆荚是由不同组织形成的一个器官,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结构属于组织的是</p><p>①皮肤 </p><p>②菜豆种子 </p><p>③叶脉 </p><p>④芽的生长点 </p><p>⑤神经纤维 </p><p>⑥果实</p><p>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④⑤⑥</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肤的表皮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上皮细胞构成的,属于上皮组织。</p><p>菜豆种子属于器官;</p><p>脉中含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属于组织;<br /> </p><p>的生长点的细胞具有分裂增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p><p>⑤神经纤维由神经细胞的轴突构成。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包裹在轴突外的髓鞘构成有髓鞘纤维.因此不属于组织。<br />⑥果实由四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属于器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有关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的叙述,正确的是</p><p>A.耳蜗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p><p>B.近视是由于晶状体过度变凸,造成折射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后方</p><p>C.鼻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外耳道感染</p><p>D.视觉和听觉都要在大脑的一定区域才能产生</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A、耳蜗内具有感受声音的感受器,主要功能是接受声波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将信息传递进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产生听觉;</p><p>B、眼睛内的晶状体透明、有弹性,起着调节作用,当晶状体负担过重,导致眼球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在了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p><p>C、鼻部炎症需要及时治疗,但鼻部炎症不会引起外耳道感染,可能会引起中耳发炎。因为中耳通过咽鼓管与咽相连,咽部与鼻腔相连。</p><p>D、视觉在大脑的视觉中枢形成,听觉在大脑的听觉中枢形成,故选项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植物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p><p>A. 梧桐树的根系深入土壤的深度一般大于地上部分的高度</p><p>B. 玉米的根系能够固着植株,还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p><p>C. 莲藕的根具有贮存营养物质和繁殖的功能</p><p>D. 豆类的植物有明显的主根</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梧桐树的根系深入土壤的深度一般大于地上部分的高度,A正确;玉米的根系能够固着植株,还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B正确; 莲藕的茎具有贮存营养物质和繁殖的功能,C错误;. 豆类的植物有明显的主根,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需营养物质的来源及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依次是 ( )</p><p>A. 子叶 胚芽 B. 子叶 胚根</p><p>C. 胚乳 胚根 D. 胚乳 胚芽</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种子萌发时,为种子的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把胚芽顶出土壤,发育成上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因此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需营养物质的来源及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依次是胚乳、胚根.</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合理的是</p><p>A. 白杨树在秋冬季节叶片变黄脱落,反映了水对生物的影响</p><p>B. 所有生物都对生活环境表现出适应性,这是长期定向变异的结果</p><p>C. 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还能改变环境</p><p>D. 酵母菌发酵产生的酒精会抑制酵母菌的繁殖,这反映了生物的竞争关系</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白杨树在秋冬季节叶片变黄脱落,反映了气温对生物的影响,A错误;种内互助同种生物的个体或种群在生活过程中互相协作,以维护生存的现象。很多动物的群聚生活方式就是常见的种内互助现象,同样虫媒花与某些能传粉的昆虫的相互适应不属于种内互助,B错误;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还能改变环境,如大树底下好乘凉,C正确;酵母菌发酵产生的酒精会抑制酵母菌的繁殖,不属于竞争关系,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植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A. 家蚕、蚊子、蜜蜂和蟋蟀的发育都是完全变态发育</p><p>B. 植物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试管婴儿的繁殖方式都是无性生殖</p><p>C. 水蛭身体由许多环状的体节构成,有口有肛门</p><p>D. 扬子鳄即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所以它是两栖动物</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蟋蟀的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A错误;试管婴儿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形成的,属于有性生殖,B错误;水蛭身体由许多环状的体节构成,有口有肛门,属于环节动物,C正确;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以下实验的生物材料都具有生物活性,实验过程中的其他条件均适宜。根据下列四个实验装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8049f24d/SYS201712310046505124776031_ST/SYS201712310046505124776031_ST.001.png" width="456"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一中塑料袋上的水珠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p><p>B. 利用图二实验装置图,可以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p><p>C. 图三中产生的气体不需要进一步验证就能确定是氧气</p><p>D. 图四的实验结果可以说明萌发的种子产生了二氧化碳</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图示中的四套装置是验证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的常用的经典实验装置,A装置略作改进可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水分;B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C装置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实验装置,D装置是验证了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消耗氧气,结合选项中的图示所表示信息分析解答。A.而我们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所以探究实验我们设计对照时应有唯一变量--有无叶.同时我们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如图用塑料袋将植物连同盆土一同罩住,这样塑料袋内壁的水珠是否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就不能确定,因为把花盆中的土壤也扎在里面,水蒸气有可能来自土壤中的水分,故A错误;B.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图,可以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故B正确;C.氧气有助燃的性质,C装置中试管内收集的气体能够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复燃,说明装置内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但是可产生的气体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才能确定是氧气,故C错误;D.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加盖并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里面的氧气被萌发的种子吸收消耗了,因此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通过这个实验验证了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消耗氧气,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取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新鲜菠菜叶,作如下处理:</p><p>再将上述四组叶片置于通风处,最后出现萎蔫现象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8049f24d/SYS201712310046508035597393_ST/SYS201712310046508035597393_ST.001.png" width="455" height="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 B. 乙 C. 丙 D. 丁</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叶片上的气孔是植物体散失水分的窗口,叶片的下表皮的气孔数比上表皮多;则对甲、乙、丙、丁四组大小、发育程度相似,质量相同的新鲜菠菜叶作表格中的处理后,在同样的时间内,甲叶片散失水分最多,乙叶片次之,丙叶片又次之,丁叶片因为上、下表皮的气孔都被凡士林密封了,基本不散失水,因此最后出现萎焉现象的是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有人吃海鲜会出现皮肤奇痒等过敏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医学上称为抗体</p><p>B. 血库备有类型与数量齐全的血液,医生应给某血型为AB型的需血伤员输入O型血</p><p>C. 血常规检查时,白细胞含量高于正常值可以作为人体内有炎症的依据</p><p>D. 无偿献血抽血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动脉</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防御感染的功能过强时,对进入人体内的某些药物和食物会发生过敏反应,当自身稳定的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时人体可能会发生肿瘤,A错误;输血要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不得已的情况小才血输入O型血,B错误;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大大增加去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C正确;偿献血抽血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静脉,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家鸽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p><p>A. 受精的家鸽卵由母体产出时,胚盘已开始发育</p><p>B. 家鸽与麻雀同属于鸟类,且都是晚成雏</p><p>C. 两翼是家鸽的飞行器官</p><p>D. 家鸽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肺和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受精的家鸽卵由母体产出时,胚盘已开始发育,产出后外界的温度低,停止发育,A正确;家鸽与麻雀同属于鸟类,且都是晚成雏,产出时眼睛没有睁开,无毛,需要亲鸟的喂养,B正确;</p><p>家鸽靠两翼完成飞行动作,C正确;双重呼吸是气体两次经过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而不是肺和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人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的叙述,错误的是</p><p>A.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不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的物质是无机盐</p><p>B.对健康人来说,原尿流进肾小管时,被全部吸收的物质是葡萄糖</p><p>C.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有水、无机盐和尿素</p><p>D.原尿形成的过程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被滤过,所以原尿中蛋白质含量低</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尿液的形成要经过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两个步骤。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透过肾小球,血液的其余成分进入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过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会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中,尿素则不会被重吸收。故A错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8049f24d/SYS201712310046491342474705_ST/SYS201712310046491342474705_ST.001.png" width="301" height="1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甲只表示出了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__,该图中脊椎动物体内有膈是______________,此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_______。</p><p>(2)图乙中,a、b、c、d 构成了图甲中含鼠的一条食物链,如果某有毒物质通过此食物链不断积累,则体内有毒物质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该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在甲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中,若鹰从该条食物链中获得25千焦的能量,最多消耗初级消费者_________千焦的能量。</p><p> </p></div></div>
<div><p>【答案】 分解者 狼、羊、鼠 太阳能 鹰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2500</p><p>【解析】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因此“图甲只表示出了该生态系统</p><p>的部分生物”,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体内有膈的是哺乳动物,所以鼠、狼、羊的体内有膈。食物链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br />(2)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图中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c、d、a、b,因此这四种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是c→d→a→b。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营养级最高的是b,所以“如果某有毒物质通过此食物链不断积累”,则体内有毒物质数量最多的是b鹰。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差。</p><p>甲图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植物→昆虫→鸟→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传递效率</p><p>10%~20%,所以,鹰获得25千焦的能,最多消耗初级消费者2500千焦的能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2017年3月31日是第22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行为。请据列图示,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8049f24d/SYS201712310046511026594422_ST/SYS201712310046511026594422_ST.001.png" width="515" height="1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红灯停绿灯行”。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经过②_______等的折射,刺激④_______产生神经冲动,最终在视觉中枢形成视觉。</p><p>(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急救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也会在等到救护车过后方能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急救车的“鸣笛声”刺激_______中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_________形成听觉。</p><p>(3)某伤员只有在看到自己下肢的情况下,才知道下肢的具体活动情况,则此人可能的损伤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脊髓灰质炎是一种能够导致人体瘫痪的传染病,按照传播途径的不同,该病属于____传染病。让健康婴幼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从免疫学的角度看,这种糖丸属于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晶状体 视网膜 耳蜗 听觉中枢 上行传导的神经纤维(上行传导束) 消化道 保护易感人群 抗原</p><p>【解析】(1)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br />(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p><p>(3)有人只有在看到自己下肢的情况下,才知道下肢的具体活动情况,表明则此人下肢能活动,反射弧完整,大脑能支配下肢的活动;但是不能感知下肢的位置,可能的损伤部位是上行传导的神经纤维,不能把下肢的活动情况通过脊髓白质的神经纤维上行传导到大脑的躯体感觉中枢,因此不能感知下肢的具体活动情况。</p><p>(4)脊髓灰质炎是一种能够导致人体瘫痪的传染病,该病主要是通过饮食传播,因此属于消化道类传染病。脊髓灰质炎糖丸是其疫苗,从免疫学的角度看,这种糖丸属于抗原,服用后能产生对抗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提高人们抵抗该病的能力,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下面家庭制作酸奶的步骤,回答后面的问题:</p><p>①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糖混合(如向250克鲜奶中加入两匙白糖)→②热处理(煮沸)→③冷却(40~43℃)→④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⑤发酵(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如夏季可放在室温下,冬季可放在取暖设施附近;容器要事先消毒灭菌,发酵时要将盖密封)→⑥冷藏或食用。</p><p>(1)制作酸奶时,对材料热处理(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发酵的过程其实是某种微生物的繁殖的过程,这种微生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它是以__________方式进行繁殖的。</p><p>(3)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发酵时要加盖密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产生酸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杀死其中的细菌等微生物,防止杂菌污染,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长和繁殖 乳酸菌 分裂生殖 酸奶中含有乳酸菌(提供乳酸菌) 密封制造无氧条件,乳酸菌只有无氧条件下,才能够利用葡萄糖产生乳酸 乳酸菌通过无氧呼吸分解牛奶中的物质产生乳酸,使牛奶变酸,成为酸奶</p><p>【解析】制作酸奶时,对材料进行煮沸处理,高温可以杀菌,防止杂菌的污染。</p><p>发酵的过程其实是某种微生物的繁殖的过程,这种微生物的名称是乳酸菌,它是以分</p><p>裂方式进行繁殖的。</p><p>(3)购买的酸奶中有乳酸菌,加入一些购买的酸奶相当于接种了乳酸菌,使乳酸菌生长、繁殖、发酵产生乳酸。<br />(4)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发酵产生乳酸,因此发酵时要加盖密封,目的是为乳酸菌提供一个少氧的环境,有利于乳酸菌的发酵。<br />(5)产生酸味的原理是乳酸菌通过无氧呼吸分解牛奶中的物质产生乳酸,使牛奶变酸,成为酸奶。</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8049f24d/SYS201712310046502061308821_ST/SYS201712310046502061308821_ST.001.png" width="213" height="2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①代表_______外毛细血管,在此处通过_______作用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p><p>(2)器官⑤的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p><p>(3)正常人心脏的心房之间、心室之间是互不相通的,爬行类的心脏则是____________。</p><p>(4)如果用a、b、c分别表示肺内、胸廓内和外界空气的气压,则膈肌舒张时,三处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p><p>(5)⑧与④中的血液相比,明显减少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p><p>(6)正常人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p><p>请在下面的坐标中画出人进食后,血液流经⑥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8049f24d/SYS201712310046502061308821_ST/SYS201712310046502061308821_ST.002.png" width="151"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肺泡 扩散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管 心室相通(或两心房一心室,心室有不完全的隔膜) b>a>c 尿酸、尿素、氧气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8049f24d/SYS201712310046502061308821_DA/SYS201712310046502061308821_DA.001.png" width="153" height="1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1)①代表肺泡,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在此处通过扩散作用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由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量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p><p>(2)器官⑤是肾,肾的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的。</p><p>(3)正常人心脏的心房之间、心室之间是互不相通的,爬行类的心脏则是心室相通,有两心房一心室,心室有不完全的隔膜。</p><p>(4)当膈肌收缩时,是吸气,气体进入肺。所以外界空气的气压大于肺内的气压,人体的呼吸方式叫做被动呼吸.也就是说,我们并非主动把气体吸进去,而是让大气压把空气送进去.当人吸气时,胸膈肌下降,胸廓容积增大,肺叶内气压下降,小于大气压,空气就被压进了我们的肺叶了。应该是胸廓的气压小于肺叶内气压.<br />(5)⑤肾脏能够形成尿液,所以⑧与④中的血液相比,明显减少的成分有尿酸、尿素。还有消耗掉的氧气。</p><p>(6)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这些物质进入肾小管外部的毛细血管,被送回血液;剩下的其他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正常人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葡萄糖.人在刚刚进食后,淀粉消化后的最终产物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从而使得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增加,而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由于胰岛素的作用,分解了血液中的葡萄糖,从而使得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下降。</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