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研究中需要设置对照组实验的是( )<br />A.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br />B.观察桃花结构<br />C.探究土壤中是否含有水分<br />D.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实验可分为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对于这类实验,主要是理解、掌握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和结果分析如选项A、B、C;而探究性实验是通过实验探索得出相应结论,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知,让学生重视知识的发生、发现过程.探究实验必须设计对照实验,设置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实验变量不同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选项D的实验变量是温度.<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材料的选用不恰当的是( )<br />A.用仙人掌来研究植物叶的蒸腾作用<br />B.用燕麦胚芽来研究植物的向光性<br />C.用菜豆种子来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br />D.用银边天竺葵来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仙人掌为了与干旱的沙漠环境相适应,其叶已经退化成叶刺,失去了进行蒸腾作用的能力;因此验证植物叶的蒸腾作用不能用仙人掌.故符合题意.<br />B、植物的生长器官长时间受单方向的光照射后会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应选用植物的嫩茎尖、胚芽等生长旺盛的器官,组成燕麦胚芽的细胞属于分生组织,具有旺盛的分裂增生能力,是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好材料;故不符合题意.<br />C、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培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菜豆种子个体大,胚的各个结构明显,易于观察和认识胚的各个结构;故不符合题意.<br />D、银边天竺葵的银边部分不含叶绿体,正好与中央的含有叶绿体的绿色部分形成一组以叶绿体为变量的对照实验,以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菌性痢疾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疾病.<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18b0666b/SYS201707192103565604387309_ST/SYS201707192103565604387309_ST.001.png" width="255"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18b0666b/SYS201707192103565604387309_ST/SYS201707192103565604387309_ST.002.png" width="98"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如图1所示的3种细胞结构,最有可能是细菌性痢疾病原体细胞结构的是    , 你认为这种细胞是细菌的主要依据是    .<br />(2)细菌性痢疾属于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通过   传播.其病原体经口进入消化道后,大部分被胃酸杀灭,人体的这种生理功能称为   免疫.<br />(3)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往往需要口服或静脉滴注抗菌药物.若口服抗菌药物,药物到达小肠的路径是口~咽~   ~胃~小肠;若静脉滴注,抗菌药物从体静脉进入循环系统到达发病部位,此过程中抗菌药物依次通过心脏各腔(如图2)的顺序是    . <br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br />C.①→②→…→④→③D.③→④→…→②→①</p></div></div>
<div><p>【答案】<br />(1)C;有细胞壁,但无成形的细胞核<br />(2)饮水、食物;非特异性免疫<br />(3)食道;B<br />【解析】解:(1)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图1所示的3种细胞结构,最有可能是细菌性痢疾病原体细胞结构的是C.这种细胞是细菌的主要依据是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的.胃酸杀菌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对多种病菌都有杀菌作用,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3)图2中①左心房、②左心室、③右心房、④右心室.若口服抗菌药物,药物到达小肠的路径是口~咽~食道~胃~小肠;若静脉滴注,抗菌药物从体静脉进入循环系统,药物随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然后依次经过体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病灶部位;此过程中抗菌药物依次通过心脏各腔(如图2)的顺序是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①左心房→②左心室.<br />所以答案是:(1)C;有细胞壁,但无成形的细胞核;(2)饮水、食物;非特异性免疫;(3)食道;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血液循环的途径和细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人的个体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18b0666b/SYS201707192103566975691536_ST/SYS201707192103566975691536_ST.001.png" width="487" height="1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丁由甲细胞发育而来.则甲细胞的名称是    .<br />(2)由乙形成丙,细胞需要经过分裂、   和   的变化.<br />(3)甲到丁的过程,其同化作用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异化作用.<br />(4)丁要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需要在   和   的调节下实现.</p></div></div>
<div><p>【答案】<br />(1)受精卵<br />(2)生长;分化<br />(3)大于<br />(4)神经系统;激素<br />【解析】解:(1)、分析图形可知,此题表示人体的形成过程,甲是由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只有受精卵才能经过细胞分裂形成乙,乙再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丙,进一步形成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分娩产出,形成婴儿丁.可见人的新生命起始于受精卵.(2)、组织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由乙形成丙时,乙中的细胞,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又构成了组织.所以组织形成的过程是: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产生组织.(3)、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吸收外界成分并转化成为自身成分,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如摄取营养物转变成细胞内有用的成分;异化作用就是生物的分解代谢,是生物体将体内的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物质,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如体内物质降解成代谢废物而排出体外的过程,例如呼吸作用.甲到丁的过程,是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并转化成为自身的成分,进而分裂、生长、分化,形成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人体的一个过程,因此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4)、人体能进行一系列的复杂的生命活动,这需要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之下才能完成.<br />所以答案是:(1)、受精卵(2)、生长;分化(3)、大于(4)、神经系统;激素<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和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掌握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一些能较好吸收和发射红外线的纳米级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锌等)通过特殊工艺织人造纤维,然后用该种纤维制成的内衣,称之为红外保暖内衣.对于红外保暖内衣和普通保暖内衣在人体运动时,通气和散热的效果比较,某人设计如下实验:<br />①上午某时间穿红外保暖内衣,跳绳前测前胸体表温度,跳绳10分钟,再次测前胸体表温度.<br />②下午某时间同一人穿普通保暖内衣(假设普通保暖内衣和红外保暖内衣除材质不同外,其余都相同),在通风状况相同的同一房间里,重复上午相同的实验步骤.<br />③比较上、下午跳绳前后的体表温度变化量,得出两种保暖内衣通气散热效果强弱结论.<br />请回答下列问题:<br />(1)洗涤红外保暖内衣时,不宜选用的洗涤剂是    . (选填“弱酸性洗涤剂”、“弱碱性洗涤剂”、“中性洗涤剂”)<br />(2)若该人跳绳后腿部发酸,是因为肌肉细胞进行了    .<br />(3)有人认为根据该实验得出的结果不可靠,你认为该实验设计中变量控制不严密的地方是   、    . (写两点)<br />(4)为了得出更可靠的结论,请写出你认为该实验最需改进的具体方面(写一点)    .</p></div></div>
<div><p>【答案】<br />(1)弱酸性洗涤剂<br />(2)无氧呼吸<br />(3)实验时间不同;跳绳10分钟<br />(4)应改为同时在上午测或同时在下午测、跳绳十分钟应改成相同的次数<br />【解析】解:实验的变量是保暖内衣的种类,因此实验时间必须统一. (1)红外保暖内衣中含有金属氧化物,会与酸反应,因此不能用弱酸性洗涤剂洗涤.(2)人体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会使肌肉发酸.(3)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所研究的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保暖内衣的种类,因此除了保暖内衣的种类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该实验设计中变量控制不严密的地方是实验时间不同;跳绳10分钟.(4)应改为同时在上午测或同时在下午测、跳绳十分钟应改成相同的次数.<br />所以答案是:(1)弱酸性洗涤剂;(2)无氧呼吸;(3)实验时间不同;跳绳10分钟;(4)应改为同时在上午测或同时在下午测、跳绳十分钟应改成相同的次数.<br />【考点精析】掌握呼吸作用的实质和科学探究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研究中需要设置对照组实验的是( )<br />A.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br />B.观察桃花结构<br />C.探究土壤中是否含有水分<br />D.探究温度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实验可分为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对于这类实验,主要是理解、掌握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和结果分析如选项A、B、C;而探究性实验是通过实验探索得出相应结论,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知,让学生重视知识的发生、发现过程.探究实验必须设计对照实验,设置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实验变量不同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选项D的实验变量是温度.<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材料的选用不恰当的是( )<br />A.用仙人掌来研究植物叶的蒸腾作用<br />B.用燕麦胚芽来研究植物的向光性<br />C.用菜豆种子来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br />D.用银边天竺葵来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仙人掌为了与干旱的沙漠环境相适应,其叶已经退化成叶刺,失去了进行蒸腾作用的能力;因此验证植物叶的蒸腾作用不能用仙人掌.故符合题意.<br />B、植物的生长器官长时间受单方向的光照射后会引起生长弯曲的现象称为植物的向光性;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应选用植物的嫩茎尖、胚芽等生长旺盛的器官,组成燕麦胚芽的细胞属于分生组织,具有旺盛的分裂增生能力,是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好材料;故不符合题意.<br />C、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培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菜豆种子个体大,胚的各个结构明显,易于观察和认识胚的各个结构;故不符合题意.<br />D、银边天竺葵的银边部分不含叶绿体,正好与中央的含有叶绿体的绿色部分形成一组以叶绿体为变量的对照实验,以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菌性痢疾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疾病.<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18b0666b/SYS201707192103565604387309_ST/SYS201707192103565604387309_ST.001.png" width="255"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18b0666b/SYS201707192103565604387309_ST/SYS201707192103565604387309_ST.002.png" width="98"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如图1所示的3种细胞结构,最有可能是细菌性痢疾病原体细胞结构的是    , 你认为这种细胞是细菌的主要依据是    .<br />(2)细菌性痢疾属于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通过   传播.其病原体经口进入消化道后,大部分被胃酸杀灭,人体的这种生理功能称为   免疫.<br />(3)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往往需要口服或静脉滴注抗菌药物.若口服抗菌药物,药物到达小肠的路径是口~咽~   ~胃~小肠;若静脉滴注,抗菌药物从体静脉进入循环系统到达发病部位,此过程中抗菌药物依次通过心脏各腔(如图2)的顺序是    . <br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br />C.①→②→…→④→③D.③→④→…→②→①</p></div></div>
<div><p>【答案】<br />(1)C;有细胞壁,但无成形的细胞核<br />(2)饮水、食物;非特异性免疫<br />(3)食道;B<br />【解析】解:(1)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图1所示的3种细胞结构,最有可能是细菌性痢疾病原体细胞结构的是C.这种细胞是细菌的主要依据是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的.胃酸杀菌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对多种病菌都有杀菌作用,因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3)图2中①左心房、②左心室、③右心房、④右心室.若口服抗菌药物,药物到达小肠的路径是口~咽~食道~胃~小肠;若静脉滴注,抗菌药物从体静脉进入循环系统,药物随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然后依次经过体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病灶部位;此过程中抗菌药物依次通过心脏各腔(如图2)的顺序是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①左心房→②左心室.<br />所以答案是:(1)C;有细胞壁,但无成形的细胞核;(2)饮水、食物;非特异性免疫;(3)食道;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血液循环的途径和细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人的个体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18b0666b/SYS201707192103566975691536_ST/SYS201707192103566975691536_ST.001.png" width="487" height="1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丁由甲细胞发育而来.则甲细胞的名称是    .<br />(2)由乙形成丙,细胞需要经过分裂、   和   的变化.<br />(3)甲到丁的过程,其同化作用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异化作用.<br />(4)丁要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需要在   和   的调节下实现.</p></div></div>
<div><p>【答案】<br />(1)受精卵<br />(2)生长;分化<br />(3)大于<br />(4)神经系统;激素<br />【解析】解:(1)、分析图形可知,此题表示人体的形成过程,甲是由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只有受精卵才能经过细胞分裂形成乙,乙再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丙,进一步形成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分娩产出,形成婴儿丁.可见人的新生命起始于受精卵.(2)、组织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由乙形成丙时,乙中的细胞,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又构成了组织.所以组织形成的过程是: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产生组织.(3)、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吸收外界成分并转化成为自身成分,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如摄取营养物转变成细胞内有用的成分;异化作用就是生物的分解代谢,是生物体将体内的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物质,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如体内物质降解成代谢废物而排出体外的过程,例如呼吸作用.甲到丁的过程,是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并转化成为自身的成分,进而分裂、生长、分化,形成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人体的一个过程,因此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4)、人体能进行一系列的复杂的生命活动,这需要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之下才能完成.<br />所以答案是:(1)、受精卵(2)、生长;分化(3)、大于(4)、神经系统;激素<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和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掌握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一些能较好吸收和发射红外线的纳米级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锌等)通过特殊工艺织人造纤维,然后用该种纤维制成的内衣,称之为红外保暖内衣.对于红外保暖内衣和普通保暖内衣在人体运动时,通气和散热的效果比较,某人设计如下实验:<br />①上午某时间穿红外保暖内衣,跳绳前测前胸体表温度,跳绳10分钟,再次测前胸体表温度.<br />②下午某时间同一人穿普通保暖内衣(假设普通保暖内衣和红外保暖内衣除材质不同外,其余都相同),在通风状况相同的同一房间里,重复上午相同的实验步骤.<br />③比较上、下午跳绳前后的体表温度变化量,得出两种保暖内衣通气散热效果强弱结论.<br />请回答下列问题:<br />(1)洗涤红外保暖内衣时,不宜选用的洗涤剂是    . (选填“弱酸性洗涤剂”、“弱碱性洗涤剂”、“中性洗涤剂”)<br />(2)若该人跳绳后腿部发酸,是因为肌肉细胞进行了    .<br />(3)有人认为根据该实验得出的结果不可靠,你认为该实验设计中变量控制不严密的地方是   、    . (写两点)<br />(4)为了得出更可靠的结论,请写出你认为该实验最需改进的具体方面(写一点)    .</p></div></div>
<div><p>【答案】<br />(1)弱酸性洗涤剂<br />(2)无氧呼吸<br />(3)实验时间不同;跳绳10分钟<br />(4)应改为同时在上午测或同时在下午测、跳绳十分钟应改成相同的次数<br />【解析】解:实验的变量是保暖内衣的种类,因此实验时间必须统一. (1)红外保暖内衣中含有金属氧化物,会与酸反应,因此不能用弱酸性洗涤剂洗涤.(2)人体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会使肌肉发酸.(3)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所研究的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保暖内衣的种类,因此除了保暖内衣的种类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该实验设计中变量控制不严密的地方是实验时间不同;跳绳10分钟.(4)应改为同时在上午测或同时在下午测、跳绳十分钟应改成相同的次数.<br />所以答案是:(1)弱酸性洗涤剂;(2)无氧呼吸;(3)实验时间不同;跳绳10分钟;(4)应改为同时在上午测或同时在下午测、跳绳十分钟应改成相同的次数.<br />【考点精析】掌握呼吸作用的实质和科学探究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