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04:39

上海版八年级下册生命科学 第五章 生态系统 练习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森林中鹿的尸体不会影响其他动物的生活,因为这些尸体会被(&#xa0;&#xa0;&#xa0;&#xa0;&#xa0;)</p><p>A. 树叶覆盖    B. 大雪掩埋    C. 分解者分解    D. 野狗争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一部分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态系统中,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是</p><p>A.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p><p>C.温带草原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无明显的季节区别,植物能持续生长,造成树木生长密集且长绿,热带雨林是一种茂盛的森林类型,是生物的乐园,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是陆地上其他地方所不可比的,A错误;</p><p>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B错误;</p><p>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植物,动植物种类少,C错误;</p><p>人工的生态系统是由人类所建立的生态系统,即以人类活动为生态环境中心,按照人类的理想要求建立的生态系统.如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食物链单一且不完善。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因此,可以说农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就会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p><p>A. 六月盖被,有谷无米    B. 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p><p>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 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也能影响改变环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p><p>A. 浮游植物    B. 肉食动物    C. 浮游动物    D. 大型鱼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作用有关知识点。</p><p>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海洋的面积约3.62亿平方公里,比全球陆地面积(约1.5亿平方公里)的两倍还要大,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浮游植物属于生产者,肉食鱼类、浮游动物、大型鱼类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开始是生产者,由于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是单向、逐级递减的,因而食物链最前端的生物数量要多于后面的营养级中的生物。故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没有污染和人为干扰因素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虫不成灾,其根本原因是(&#xa0;&#xa0; )</p><p>A. 昆虫的繁殖能力较小    B. 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p><p>C. 天敌的捕食    D. 食物的限制</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并逐级递减,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p><p>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所以在没有污染和人为干扰因素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虫不成灾,其根本原因是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麻雀曾被列为主要的害鸟,在我国开展过“剿灭麻雀”的运动,现在,有关专家发出了要保护麻雀的呼吁,原因是</p><p>A. 通过“剿灭麻雀”的运动,麻雀数量急剧减少,濒于灭绝</p><p>B. 因为麻雀数量减少,其它鸟也减少了</p><p>C. 麻雀是很多害虫的天敌</p><p>D. 农作物产量增加,能够提供足够的食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常常处于生态平衡的状态,如果大肆的捕杀麻雀,会避免麻雀偷食稻谷,但麻雀除了吃稻谷外,还吃害虫,如果没有麻雀,那么害虫的数量就会增加,反而会造成稻谷的减产,麻雀为动物,属于消费者,促进物质循环,能维持生态平衡,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乌龟背部有甲,适于水中生活</p><p>B. 家鸽体内有气囊,能够进行双重呼吸,适于空中飞行生活</p><p>C. 潍坊的黄鳝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p><p>D. 鳄鱼的卵有坚韧的卵壳,摆脱了对水的依赖</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p><p>乌龟背部有甲,有保护作用,其卵生,卵外有壳保护,其生殖脱离了水的限制,属于爬行类,是真正的陆生动物,A错误;家鸽体内有气囊,能够进行双重呼吸,适于空中飞行生活,B正确;黄鳝属于鱼类,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C正确;鳄鱼有坚硬的外壳或鳞片,陆地卵生,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属于爬行动物,生殖和发育已脱离了对水的依赖,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假如世界上没有了微生物 (    )</p><p>A.只要有绿色植物,生态环境照常稳定   </p><p>B.只要有消费者,生态环境照常稳定</p><p>C.生态平衡被破坏,地球会变成一个垃圾场   </p><p>D.不会出现什么变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地球上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动物每天都要排出许多粪便,生物圈并未因此而造成垃圾堆积如山,这主要归功于生物圈中的一些进行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将动植物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到大自然中,被绿色植物再利用来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里的蝗虫来说,影响它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xa0; )</p><p>A. 阳光、温度、水、空气等因素    B. 田野中的蛙、蛇等别的种类的动物</p><p>C. A和B的总和    D. A和B的总和以及田野里的其他蝗虫</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br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br />因此影响蝗虫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和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以及田野里的其他蝗虫。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野马遇到狼群袭击时,公野马总是掩护母野马和小野马先逃走,公野马与母野马和小野马的关系是</p><p>A. 种内互助    B. 种内斗争    C. 种间互助    D. 种间斗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合作关系)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最常见的是竞争关系如田中的杂草与水稻、两条狗争夺骨头,合作关系,如蚂蚁搬运菜青虫、蜜蜂守卫蜂巢,捕食关系如猫抓老鼠.野马遇到狼群袭击时,公野马总是掩护母野马和小野马先逃走,公野马与母野马和小野马之间是同种动物之间相互合作、共同防御敌害的行为,因此属于种内互助.</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么,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p><p>A. 光    B. 温度    C. 水    D. 空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p><p>生态因素中的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来自________,而动植物的遗体中存留的能量则可以被________和________所利用.</p></div></div>
<div><p>【答案】太阳能    细菌    真菌    </p><p>【解析】</p><p>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存留在生物体内的能量,被分解者继续利用。</p><p>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是营自养生活的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它们提供光合作用为生物通过营养、能量和氧气,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被称为“生命之母”。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它们提供取食获得促进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故生态系统的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分解者主要包括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其作用是通过分解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各种生态系统中素有“地球之肺”之称的是__.</p></div></div>
<div><p>【答案】森林生态系统</p><p>【解析】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岛上山茶、棕榈、马齿笕随处可见,仙人掌遍地丛生.海岛飞掠、蛇虫匍行,海藻丰盛、鱼虾群集,好一派海岛风光.</p><p>(1)从生态学角度看,小岛及附近海域的各种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以及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________.</p><p>(2)这里的山茶、棕榈、马齿苋、仙人掌、海藻等属于________.</p><p>(3)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能.</p><p>(4)岛上海风强劲,各种植物都生长得低矮粗壮,这一现象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 </p><p>(5)虾吃藻、鱼吃虾、鸟吃鱼、蛇吃鸟,这些生物因为食物的关系而构成了一条________,如果该处海水被某重金属污染且不易代谢,那么可能________体内的含量最高.</p></div></div>
<div><p>【答案】生态系统    生产者    太阳    适应    食物链    蛇    </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p><p>(1)一个岛屿上,生物与环境形成的整体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br />(2)生产者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山茶、棕门、马齿见、仙人掌、海藻属于生产者。<br />(3)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br />(4)岛上海风强劲,生在岛上的各种植物低矮粗壮,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br />(5)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虾吃藻、鱼吃虾、鸟吃鱼、蛇吃鸟,构成了一条食物链:藻→虾→鱼→鸟→蛇;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如果该处海水被某重金属污染且不易代谢,那么体内积存有害物质最多的生物会是蛇。</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________统称为环境.</p></div></div>
<div><p>【答案】生存空间</p><p>【解析】环境是生物生存的空间,同时更重要的是指存在于生物周围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微生物代谢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腐生性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它们属于________&#xa0;对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xa0;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寄生性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属于________&#xa0;;自养性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属于________&#xa0;。</p></div></div>
<div><p>【答案】分解者、物质循环、消费者、生产者</p><p>【解析】</p><p>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消费者--动物,不能制造有机物,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生产者。分解者--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一些微生物以腐生生活方式,在生物圈中属于分解者,以寄生生活方式生活,属于消费者,还有一些微生物是自养生活的,属于生产者,如硫细菌、硝化细菌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完成下列概念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5/08/85e188c3/SYS201906050828167267611620_ST/SYS201906050828167267611620_ST.001.png" width="591"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____</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5/08/85e188c3/SYS201906050828167267611620_DA/SYS201906050828167267611620_DA.001.png" width="567"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br />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5/08/85e188c3/SYS201906050828168979483059_ST/SYS201906050828168979483059_ST.001.png" width="117" height="1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生产者是________,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部分,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p><p>(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________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________能力.如果由于人类大量围捕猎狐狸,野兔和老鼠的数量会________,最后会导致________的破坏.</p><p>(3)图中鹰与鼠的关系是________.</p><p>(4)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草     生物    5    相对稳定    自动调节    增多    生态平衡    捕食关系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br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构成食物网。<br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1)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图中生产者是草,属于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br />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因此该食物网中共有5食物链。<br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如果由于人类大量围捕猎狐狸,野兔和老鼠的数量会增多,最后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br />(3)鹰吃鼠,因此图中鹰与鼠的关系是捕食关系。<br />(4)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版八级下册生命科学 第五章 生态系统 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