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03:17

安徽省阜阳市颖东区中考生物真题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主要区别不正确的是( )<br />A.人工选择速度较快<br />B.自然选择是各种环境起作用<br />C.自然选择进行十分缓慢<br />D.人工选择的结果是促进生物进化</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是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所选择的形状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先有自然选择,在此基础上再有人工选择.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09/42fb189c/SYS201702110901125893173830_DA/SYS201702110901125893173830_DA.001.png" width="228"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相关知识,掌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以及对人工选择的理解,了解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地选择而形成的生物新品种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br />A.拉玛古猿<br />B.森林古猿<br />C.南方古猿<br />D.类人猿</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的相关知识,掌握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松树与桃树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br />A.松树的果实内有种子<br />B.松树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保护着<br />C.松树比较高大<br />D.松树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桃树和松树都结种子,都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且都比较高大.但桃树的胚珠外有子房壁,子房壁发育形成果皮,因此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松树的胚珠外无子房壁,不能发育出果皮,因此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属于裸子植物.可见D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种子植物,需要了解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制作四川泡菜时,要用水把泡菜坛子的口封上,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br />A.防止水分蒸发<br />B.防止细菌进入<br />C.隔绝空气<br />D.降低温度</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改变菜的品质.因此,制作四川泡菜时,要用水把泡菜坛子的口封上,以隔绝空气,制造无氧的环境.可见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细菌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记载,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在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原因中,主要是( )<br />A.干旱少雨,饮水缺乏<br />B.天敌过多,大量被捕食<br />C.食物不足,饥饿而死<br />D.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干旱少雨,饮水缺乏,使部分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但不是造成野生动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A错误;<br />B、天敌增多,尽管造成部分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但是不是造成野生动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B错误;<br />C、食物不足,饥饿而死也不是造成野生动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C错误;<br />D、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至环境变化太大,很多物种的生活地域越来越小,且不能适应环境改造所带来的新的环境,以至于灭绝,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发(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使生存环境被破坏与改变,破坏了生态平衡,不再适合生物生存,导致野生生物的濒危或面临灭绝,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1、栖息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人类掠夺性砍伐、捕杀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转基因技术的是( )<br />A.将抑制乙烯(一种催熟物质)合成的基因转入番茄DNA中<br />B.利用某些微生物生产谷氨酸<br />C.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繁殖蝴蝶兰<br />D.将番茄和马铃薯细胞融合,繁殖出新植株</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转基因技术指的是:通过人工方式将外源基因整合到生物体基因组内,并使该转基因生物能稳定地将此基因遗传给后代的技术.<br />微生物发酵即是指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微生物发酵生产水平主要取决于菌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和培养条件.<br />组织培养概念(狭义)指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无菌条件下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br />细胞工程: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遵循细胞的遗传和生理活动规律,有目的地制造细胞产品的一门生物技术.<br />A、将抑制乙烯(一种催熟物质)合成的基因转入番茄DNA中,是利用了转基因技术.故符合题意;<br />B、利用某些微生物生产谷氨酸是利用了微生物发酵技术获得的,故不符合题意;<br />C、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繁殖蝴蝶兰是利用了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故不符合题意.<br />D、将番茄和马铃薯细胞融合,繁殖出新植株是利用了细胞工程技术获得的.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基因工程的原理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2、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可以通用的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与安全用药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br />B.加大用药剂量有利于早日康复<br />C.用药时间要科学<br />D.注意药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规定药品的标签应当包含药品通用名称、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等内容.通过药品使用说明书,我们能了解药品的适应症、用法用量、是否过期等信息,这是我们安全用药的基本要求.<br />B、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用药剂量要适当,不符合题意.<br />C、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恰当的药物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br />D、注意药品的是否由合法的正规企业生产,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信息,可以让我们知道该药品是否过期.功能用量、禁忌等信息,可以让我们知道是否适合自己的病症和自身的实际情况.<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安全用药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法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或者危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71.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显微镜序号</p></td><td style="width:65.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A</p></td><td style="width:65.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B</p></td><td style="width:65.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C</p></td><td style="width:65.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D</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目镜</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5×</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5×</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0×</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物镜</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8×</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5×</p></td></tr></table><p>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少的显微镜是(  )<br />A.A<br />B.B<br />C.C<br />D.D</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在四个选项中A选项放大40倍,B选项放大400倍,C选项放大了150倍,D选项放大900倍,只有D选项的放大倍数最大,所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然发生论认为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产生的.</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千千万万不同的生物种类?它们从哪里来的?不同的物种之间有联系吗?早在古代,就有人在思考这个问题了.与神创论差不多同样的古老,人们根据自己双眼对许多表面现象的观察,如腐肉会产生蛆,久不洗澡会生虱子等,得出了低等生物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这叫做自然发生论或自生论.可见题中的叙述是正确的.<br />所以答案是:√<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越古老的地层中,化石生物越简单、低等,生活在水中的越多.</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 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 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所以化石记录显示, 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br />所以答案是:√<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化石证据的相关知识,掌握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能人是唯一现存的人种.</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 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因此现存的人种属于人类进化的智人阶段,故此题说法错误.<br />所以答案是:×.<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和从猿到人的进化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猕猴同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同属于现代类人猿.</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猕猴有尾,不是类人猿.<br />所以答案是:×<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的相关知识,掌握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增加室内换气次数是减轻居室环境污染的关键性措施.</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增加室内换气频度是减轻污染的关键性措施.一般家庭在春、夏、秋季都应留通风口或经常开“小窗户”,冬季每天至少早、中、晚开窗10分钟左右.开窗通风10分钟就可使室内氨浓度下降一半.对一些有害气体的居室除通风外,还要安放活性炭空气净化器.<br />所以答案是:√<br />【考点精析】掌握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空气的质量与健康: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当地空气污染的原因,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创造了世界奇迹.</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这个奇迹的背后,便是以灌溉为基础的精耕细作农业.中国可灌溉耕地面积占全部耕地的45%,但这45%的耕地生产了70%的粮食,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水稻是一种单位面积产量很高的农作物.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基因的多样性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可见题中的叙述是正确的.<br />所以答案是:√<br />【考点精析】掌握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始终是以烟尘.二氧化硫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我国的主要燃料是煤炭,所以近10年来,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始终是以尘土、二氧化硫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故此题说法正确.<br />所以答案是:√.<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空气的质量与健康: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当地空气污染的原因,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于城市垃圾,比较合理的处理办法是进行分类及无害处理,对可利用的资源再利用.</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及无害处理,对可利用的资源再利用. 可化害为利,变废为宝,防止环境污染,造福人类.<br />故答案:√<br />[分析】此题考查环境保护的概念.环境保护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 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 各种行动的总称.<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三北”防护林;保护生态环境要做好以下工作:保护森林和植被,控制酸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鱿鱼和鲍鱼都是鱼类,属于脊椎动物.</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题干中的鱿鱼和鲍鱼都是软体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因此说法错误.<br />所以答案是:×<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鱼的主要特征和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用线将各种生态系统及对应的特点连起来.<br />A、草原生态系统 &#xa0;&#xa0;&#xa0; a、多水和过湿的条件下形成<br />B、湿地生态系统 &#xa0;&#xa0;&#xa0; b、分布在较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br />C、森林生态系统 &#xa0;&#xa0;&#xa0; c、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少,缺少高大植物<br />D、农田生态系统 &#xa0;&#xa0;&#xa0; d、人工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br />E、城市生态系统 &#xa0;&#xa0;&#xa0; e、以人为主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p></div></div>
<div><p>【答案】c;a;b;d;e<br />【解析】解:草原生态系统,年降雨量少较为干旱,缺乏高等是植物,主要以低矮的草本植被为主.<br />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br />森林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动物种类繁多,群落的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重要作用.<br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br />城市生态系统中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人类起重要支配作用.<br />所以答案是:<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09/42fb189c/SYS201702110901269390619252_DA/SYS201702110901269390619252_DA.001.png" width="545"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如下表:</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rowspan="2" style="width:89.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地区</p></td><td style="width:82.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浅色桦尺蛾</p></td><td style="width:79.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深色桦尺蛾</p></td><td colspan="2"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r><tr><td style="width:82.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释放数</p></td><td style="width:79.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回收数</p></td><td style="width:53.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释放数</p></td><td style="width:110.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回收数</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工业污染区</p></td><td style="width:82.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64</p></td><td style="width:79.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6</p></td><td style="width:53.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54</p></td><td style="width:110.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82</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p></td><td style="width:82.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93</p></td><td style="width:79.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54</p></td><td style="width:53.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06</p></td><td style="width:110.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9</p></td></tr></table><p><br />(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xa0;&#xa0;&#xa0; .<br />(2)在工业污染区,&#xa0;&#xa0;&#xa0; 体色是有利变异,而在非工业区,&#xa0;&#xa0;&#xa0; 体色则是有利变异<br />(3)这种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性状<br />(2)深色桦尺蛾 ;浅色桦尺娥 <br />(3)自然选择<br />【解析】解:(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桦尺蛾的体色就是一种性状.<br />(2)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回收数多,说明深色桦尺娥在工业污染区更容易生存,是有利变异,而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回收树多,说明浅色桦尺娥在非工业区更容易生存,是有利变异.<br />(3)达尔文认为,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br />所以答案是:(1)性状(2)深色桦尺蛾;浅色桦尺娥(3)自然选择<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自然选择学说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生态系统放入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09/42fb189c/SYS201702110901297731242343_ST/SYS201702110901297731242343_ST.001.png" width="219"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xa0;&#xa0;&#xa0; ,它们能够通过&#xa0;&#xa0;&#xa0; 制造有机物<br />(2)该生态系统中的兔与草、蛇与鼠的关系是&#xa0;&#xa0;&#xa0; 关系<br />(3)此生态系统图未表示出,但必不可少的生物是&#xa0;&#xa0;&#xa0; <br />(4)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某种难以分解和排出的有毒物质的污染,则&#xa0;&#xa0;&#xa0; 体内污染物含量最高.</p></div></div>
<div><p>【答案】<br />(1)草;光合作用<br />(2)捕食<br />(3)分解者<br />(4)鹰<br />【解析】解:(1)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自己,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图示中草属于生产者;兔、狐等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br />(2)由上图生态系统可知,生态系统中的兔以草为食,蛇以鼠为食,因此,兔与草、蛇与鼠的关系是捕食关系.<br />(3)图中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此生态系统图未表示出,但必不可少的生物是分解者,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又可被植物吸收利用,因此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参与物质的循环.<br />(4)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重金属等)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别的增高有富集现象,营养级别越高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高.在该生态系统中鹰的营养级别最高所以所积累的有毒物质的浓度最多.<br />所以答案是:(1)草;光合作用;(2)捕食;(3)分解者;(4)鹰.<br />【考点精析】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省阜阳市颖东区中考生物真题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