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br />A.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br />B.绿色植物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br />C.绿色植物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br />D.以上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绿色植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③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可被植物重新利用,遗体被分解后,释放二氧化碳、含氮无机盐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柳树的树干属于()<br />A.营养器官<br />B.输导组织<br />C.生殖器官<br />D.保护组织</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了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和无机盐,通过茎运到叶等其他部分,供其他部分利用,主要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里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一朵花开放之后,经过传粉和受精,进而形成果实和种子,再用种子繁殖后代,因此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柳树的树干是茎,属于营养器官.故选:A<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屈肘动作产生时肌肉状态的叙述,正确的是()<br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br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br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br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故选:A.<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需要了解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依据图①~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57b74af2/SYS201707192013591661328739_ST/SYS201707192013591661328739_ST.001.png" width="270" height="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图示①、②分别是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br />B.①与②的主要区别是它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等<br />C.图③也是一个细胞,它有细胞壁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r />D.图④示生物营寄生生活,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自己的遗传物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动物细胞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A、图示①有细胞壁、大液泡、细胞核,因此是植物细胞,②没有细胞壁、没有液泡、有细胞核因此是动物细胞.故不符合题意;B、通过比较①与②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等.故不符合题意;C、图③是一个细菌细胞,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故不符合题意;D、图④是病毒,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病毒有自己的遗传物质核酸.故符合题意.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病毒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微生物中,具有固氮作用的是()<br />A.根瘤菌<br />B.酵母菌<br />C.乳酸菌<br />D.霉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大豆、花生等属于豆科植物,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从而使得植物生长良好,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细菌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⑴食品制作⑵保存食品,比如:“巴斯德“消毒法、罐藏法⑶防治(由真菌分泌)抗生素的发现⑷保护环境,比如:甲烷细菌、沼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br />A.花盆下的一群鼠妇<br />B.森林里的筑巢的鸟类<br />C.阿尔卑斯山中的一群狒狒<br />D.池塘里的一群青蛙</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社群生活对动物有利,可以有效地猎食和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该题中的鼠妇、鸟类、青蛙都是群居,但它们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形成一定的组织,也没有等级,因此不属于社会行为.狒狒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因此属于社会行为.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社会行为的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菌的特殊结构是()<br />A.细胞核<br />B.细胞质<br />C.荚膜、芽孢、鞭毛<br />D.球状、杆状、螺旋状</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有的细菌外面有荚膜,较厚,有保护作用,有的还有鞭毛,可以摆动,有鞭毛的细菌可以运动.因此细菌的特殊结构是荚膜、芽孢、鞭毛.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南方地区气温高,天气炎热,绿色植物常具有较大的叶片,且叶片的气孔较大,这有利于()<br />A.增大呼吸作用<br />B.增大水分散失<br />C.提高光合作用效率<br />D.不被动物食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南方地区气温高,天气炎热,绿色植物常具有较大的叶片,且叶片的气孔较大,这有利于增强蒸腾作用,增加水分的散失量,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从而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烤死.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的是()<br />A.水蛭<br />B.珊瑚虫<br />C.蚯蚓<br />D.草履虫</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水蛭属于环节动物,有口有肛门.A错误;B、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B正确;C、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有口有肛门.C错误;D、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无口无肛门.D错误.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腔肠动物,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理作用中,属于所有生物共有特征的是()<br />A.细胞分裂<br />B.光合作用<br />C.呼吸作用<br />D.蒸腾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细胞分裂,单细胞生物不进行细胞分裂,不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不符合题意.B、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不符合题意.C、生物进行呼吸作用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符合题意.D、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是植物所具有的.不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不符合题意.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的特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的曲线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产生氧气与消耗氧气的情况(不考虑温度因素).A、B、C为曲线上的三个点,D为横坐标上的点.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57b74af2/SYS201707192013596802137348_ST/SYS201707192013596802137348_ST.001.png" width="164"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绿色植物与产生氧气有关的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此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br />B.在A点植物进行的生理活动只有呼吸作用,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br />C.B点为曲线与横轴的交点,该点表示植物既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又没有进行呼吸作用<br />D.C点表示绿色植物产生氧气的量大于消耗氧气的量,说明此时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由分析可知,植物与产生氧气有关的生理活动是光合作用,此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A正确.B、植物在A点进行的生理活动只有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忽略不计),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B正确.C、B点为曲线与横轴的交点,该点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这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C错误.D、C点表示绿色植物产生氧气的量大于消耗氧气的量,说明此时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取同一植物相同大小的两个枝条,分别表上A、B.枝条A保留叶片,枝条B摘除叶片,然后将他们分别插入两个相同大小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在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两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量筒中液面的变化及原因是()<br />①插有枝条A的量筒中的液面比枝条B的量筒中的液面高;<br />②插有枝条A的量筒中的液面比枝条B的量筒中的液面低;<br />③枝条A带有叶,蒸腾作用较强,会从量筒中吸收更多的水分;枝条B没有叶,蒸腾作用较弱,从量筒中吸收的水分少;<br />④枝条A带有叶,光合作用较强,会从量筒中吸收更多的水分;枝条B没有叶,光合作用较弱,从量筒中吸收的水分少.<br />A.①③<br />B.②④<br />C.②③<br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取同一植物相同大小的两个枝条,分别标上A、B,枝条A保留叶片,枝条B摘除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两个相同大小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在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防止水分的蒸发.将这两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由于③枝条A带有叶,蒸腾作用较强,会从量筒中吸收更多的水分;枝条B没有叶,蒸腾作用较弱,从量筒中吸收的水分少;所以②插有枝条A的量筒中的液面比枝条B的量筒中的液面低;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建立了如下生物分类图解,图解中①②③可以代表的生物分别是()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57b74af2/SYS201707192013598042764500_ST/SYS201707192013598042764500_ST.001.png" width="253"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衣藻、醋酸杆菌、草履虫<br />B.小麦、大肠杆菌、禽流感病毒<br />C.豌豆、酵母菌、甲流病毒<br />D.雪松、曲霉、肺炎链球菌</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醋酸杆菌属于细菌,衣藻属于植物,不符合题意.B、小麦是绿色植物,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禽流感病毒属于病毒,符合题意.C、豌豆是绿色植物,酵母菌是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甲流病毒属于病毒.不符合题意.D、雪松属于绿色植物,青霉属于真菌,醋酸杆菌属于细菌,不符合题意.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植物体某些生理过程的概念图,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f8c7d6e8/SYS201707192014000112394471_ST/SYS201707192014000112394471_ST.001.png" width="377"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请写出标号所代表的文字:②   ③   ④    .<br />(2)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暗处理的目的是    .<br />(3)通过光合作用,光能变成了    . 当光合作用大于①作用时,植物 体内的物质得以    , 植物表现出生长现象.<br />(4)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为了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通常采用方法(试举一例):    .<br />(5)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圈的   平衡有着很主要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r />(1)二氧化碳;叶绿体;氧气<br />(2)让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br />(3)化学能;积累<br />(4)间作套种或合理密植<br />(5)碳﹣氧<br />【解析】解:(1)由图可知左侧为光合作用,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②是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所以③是叶绿体;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所以④是氧气.(2)先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当光合作用大于①呼吸作用时,植物体内的物质得以积累,植物表现出生长现象.(4)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方法,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5)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们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0/f8c7d6e8/SYS201707192014000930620213_ST/SYS201707192014000930620213_ST.001.png" width="415" height="1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动物   (用代码表示)不适于在干燥环境中生活,原因是它们的体表必须保持    , 才能正常进行呼吸;而其它动物适于在干燥环境中生活,是因为它们的体表都具有防止   的结构.<br />(2)与图中其他动物相比,E具有适于飞行的特有的呼吸方式    .<br />(3)图中D、E在繁殖方面都具有复杂的行为(如筑巢、育幼),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区分,上述行为属于   行为,是由   控制的.<br />(4)若根据结构将图中动物分成甲、乙两组,且A一定在甲组,则你认为乙组应包含哪些动物?   (用代码表示即可).</p></div></div>
<div><p>【答案】<br />(1)AC;湿润;水分散失<br />(2)双重呼吸<br />(3)先天性;遗传物质<br />(4)CDE<br />【解析】解:(1)图中动物 AC不适于在干燥环境中生活,原因是它们的体表必须保持湿润,才能正常进行呼吸;而其它动物适于在干燥环境中生活,是因为它们的体表都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2)与图中其他动物相比,E具有适于飞行的特有的呼吸方式双重呼吸.(3)图中D、E在繁殖方面都具有复杂的行为,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区分,上述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5)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如图C、D、E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B的身体内无骨骼,因此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r />【考点精析】掌握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4年5月23日,教育部发布新规定,学生每年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测试,并将结果记入档案,作为升初中以上学校的重要依据,其中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等是重要的测试项目.请联系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br />(1)做引体向上动作时,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    , 牵引身体向上运动.<br />(2)做仰卧起坐时,髋关节在运动中起   作用.<br />(3)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和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   支配下完成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收缩<br />(2)支点<br />(3)神经系统<br />【解析】解:(1)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人体内骨骼肌所接受的刺激是来自神经传来的兴奋,肌肉受刺激后就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做引体向上动作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2)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3)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由骨骼肌牵拉着骨绕着关节活动而产生的.<br />【考点精析】利用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同学的弟弟饭前总不爱洗手,为让他养成饭前洗手的卫生习惯,小明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弟弟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找两个相同的馒头,一起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待冷却后起盖,让弟弟尽快用手在甲馒头上按一下,再用肥皂把手认真洗干净后,在乙馒头上按一下.用无菌工具迅速将两个馒头分别装入相同的洁净塑料袋并密封好.一起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观察甲、乙两馒头的变化.<br />(1)几天后形成较多、较大菌落的是   馒头.<br />(2)将“两个馒头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的目的是    .<br />(3)用“两个馒头和两个的塑料袋”目的是设置一组   实验.<br />(4)“用手在馒头上按一下”的过程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   步骤.<br />(5)选用相同馒头和塑料袋,用同一手指的目的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A<br />(2)杀死馒头里的杂菌<br />(3)对照<br />(4)接种<br />(5)控制单一变量<br />【解析】解:(1)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养基上菌落的数量较多,表明培养基上的细菌真菌个数多;菌落数量少,表明培养基上的细菌真菌个数少.如果让弟弟尽快用手在A馒头上按一下,再用肥皂把手认真洗干净后,在B馒头上按一下.因此几天后形成较多、较大菌落的是A馒头.(2)细菌在高温下会被杀死,小明将“两个馒头放在蒸锅里蒸30分钟”的目的是杀死馒头里的杂菌,防止原有杂菌对实验的影响.(3)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因此用“两个馒头和两个的塑料袋”的目的是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唯一变量是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多少不同.(4)在培养细菌的实验过程中,将细菌植入培养基的过程叫接种;小明让弟弟“用手在馒头上按一下”的过程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接种步骤.甲馒头接种了细菌,是实验组;乙馒头没有接种细菌,为对照组.(5)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其它量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因此选用相同馒头和塑料袋,用同一手指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掌握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适宜温度、水分、生存空间;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发酵不要氧气,是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