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02:50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A.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与环境无关</p><p>B. 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女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更大</p><p>C. 因为堂兄妹或表兄妹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机率大大增加,所以我国禁止近亲结婚</p><p>D. 一个长期在非洲工作的黄种人皮肤变得黝黑,他会把这种变黑的肤色遗传给他的后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但是也受到环境的影响,A错误;性别是由XY和XX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产生含X或Y的精子,且数量相等,女性只产生含X的卵细胞,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因此,生男生女的概率均等,若含X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卵发育成女孩,若含Y的故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卵发育成男孩,B错误;堂兄妹或表兄妹间有共同的祖先,同时携带同种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若他们结婚,则患隐性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故C说法正确;一个长期在非洲工作的黄种人皮肤变得黝黑,他的肤色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并未改变遗传物质,因此不会遗传给子代,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嫁接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方法有枝接和芽接</p><p>B. 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应紧密结合</p><p>C. 接上去的芽或枝叫砧木,被接的植物体叫接穗</p><p>D. 表现接穗的优良性状</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A正确;<br />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B正确;<br />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C错误;<br />嫁接属于无性繁殖,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男生女取决于(  )</p><p>A. 精子类型    B. 卵细胞类型    C. 精子的数量    D. 卵细胞的数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8a28197b/SYS201901041711495397864509_DA/SYS201901041711495397864509_DA.001.png" width="334"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受精时,如果是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那么这个受精卵就发育成女孩;如果是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那么这个受精卵就发育成男孩。因此,生男生女取决于男性的哪一种精子与女性卵细胞结合即精子类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鸟卵的结构中,能发育为雏鸟的结构是</p><p>A. 卵黄    B. 胚盘</p><p>C. 卵白    D. 胎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能发育成雏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圣女果果皮的红颜色和黄颜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假设红色性状由显性基因(A)控制,黄色性状由隐性基因(a)控制.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育种实验,对此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a21aee14/SYS201901041722151895443647_ST/SYS201901041722151895443647_ST.001.png" width="183" height="1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母方植株发育成的果实中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p><p>B. 母方植株形成的种子内胚的基因组成是aa</p><p>C. 父方植株产生的精子,有的含有A基因,有的含有a基因</p><p>D. 母方植株形成的种子播种后,发育成的植株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都是黄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图中母方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a,母方植株发育成的果实中果肉细胞的基因组成也是aa,A错误;<br />控制果皮颜色的基因是A和a,母方植株形成的种子内胚的基因组成不是a也不是A,并且控制胚的基因组成是成对的,B错误;<br />亲本产生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要分开,成对的基因也要分开,父方的基因组成是Aa,父方植株产生的精子,有的含有A基因,有的含有a基因,C正确;<br />母方植株形成的种子播种后,发育成的植株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有黄色和红色两种性状。且比例是1:1,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首先模拟原始地球闪电和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连续进行火花放电,合成了(  )</p><p>A. 核酸    B. 蛋白质    C. 氨基酸    D. 葡萄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27/10/77b349ee/SYS201810271006026391857699_DA/SYS201810271006026391857699_DA.001.png" width="149" height="1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br />米勒的实验如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位于大西洋周围的小岛上经常刮大风,生长在那里的菊科植物高仅仅1米左右,其余植物都很矮小或贴地蔓生,用达尔文的观点来解释,这是 (   )</p><p>A.植物发生突变的结果 B.一种不正常的自然现象</p><p>C.人工栽培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经常刮大风的小岛上,植物长的太高容易被海风刮断,因而不能生存下来,长得矮小的植物则容易存活下来,并将其特征遗传下来,因此,海岛上植物矮小是经过环境的选择的结果。故先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近日,由神舟十一号飞船带入太空的芒果幼胚细胞在经过科研人员的精心培育下,已经成活并且开始长出全新的组织,这也是世界首次进行芒果的太空育种实验.这种太空育种的方法属于(  )</p><p>A. 杂交育种    B. 转基因技术</p><p>C. 克隆技术    D. 诱变育种,培育作物新品种</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太空培育芒果新品种是利用太空射线诱导普通芒果种子发生了变异,属于诱导染色体改变的诱变育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受精的鸡卵结构中,将来可孵化成雏鸡的部分是(  )</p><p>A. 卵黄    B. 卵白    C. 系带    D. 胚盘</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卵壳起保护作用;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带有芽的葡萄枝条插入湿润的泥土中,不久长成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称为(  )</p><p>A. 扦插    B. 嫁接    C. 压条    D. 分根</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切取葡萄的枝条,插入湿润的沙土中,枝条下端会萌发出新的根,这种繁殖方法叫扦插,柳树、杨树、葡萄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用茎进行扦插可以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出新植株。</p><p>扦插一般是指是剪取一段带有芽的枝条,将其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然后枝条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如杨树、柳树、菊花、葡萄、月季、蔷薇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A正确;</p><p>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B错误;</p><p>压条是把枝条中部的树皮剥去半圈,埋进土壤并固定,让枝条的顶端露出地面。等埋入土壤中的枝条长出不定根和新芽后,再与母体分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又称压枝。一般扦插不易成活的植物可用此方法繁殖,C错误;</p><p>分根是指分割根的一部分埋入地中以进行繁殖的方法,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家鸽的受精卵发育开始于(&#xa0;&#xa0; )</p><p> A、雌鸽体内&#xa0; B、鸽卵产出之后&#xa0; C、孵化时&#xa0;&#xa0; D、孵化一段时间之后<br />&#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大多数鸟类的受精卵在雌鸟体内就开始发育,鸟卵产出体外后,亲鸟就开始发育,受精卵在亲鸟体温的影响下,继续进行胚胎发育,并逐渐发育成雏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成语“金蝉脱壳”中,“壳”指的是(   )</p><p>A. 外骨骼    B. 角质层    C. 贝壳    D. 角质鳞片</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金蝉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金蝉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因此,成语“金蝉脱壳”中,“壳”指的是“外骨骼”。</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肆虐美洲的寨卡病毒病是由伊蚊传播的.伊蚊的发育会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  )</p><p>A. 变异    B. 无性生殖    C. 完全变态发育    D. 不完全变态发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br />(2)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p><p>伊蚊的发育会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目前人们认为比较理想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即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如牛、羊)的&#xa0;&#xa0;&#xa0;&#xa0;&#xa0;&#xa0;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颌分泌出我们所需的某些物质。(&#xa0;&#xa0;&#xa0;)</p><p>A. 乳房    B. 遗传基因    C. 个体大小    D. 食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乳房生物反应器是指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出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费用,可以减少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乳房生物放反应器是迄今为止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是菊花的原产地,世界上菊属大部分种类,都原产自中国。多年生野生菊是现代菊花的祖先,有人利用野生菊做了如下实验:将白色野生菊和黄色野生菊杂交,发现子一代野生菊全为白色,该性状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p>A. 白色野生菊是隐性性状    B. 黄色野生菊是显性性状</p><p>C. 子一代白色野生菊的基因组成是Aa    D. 亲代黄色野生菊的基因Aa</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将白色野生菊和黄色野生菊杂交,发现子一代野生菊全为白色,表明白色是显性性状,黄色是隐性性状,A、B错误;</p><p>“该性状由一对基因A、a控制”,则白色是基因型是AA或Aa,黄色的基因型是aa。黄色(aa)野生菊遗传给后代白色野生菊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子一代白色野生菊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6/13/72bea886/SYS201904061322121254441441_DA/SYS201904061322121254441441_DA.001.png" width="197"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C正确,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禁止近亲婚配,可以有效地预防下列哪种疾病的发生(    )</p><p>A. 坏血病    B. 白化病    C. 白血病    D. 冠心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坏血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是维生素缺乏症,不会遗传,A错误;白化病是由于体内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是一种遗传病,B正确;白血病本身不是遗传病,不会遗传,但有些易患白血病的因素可能遗传,C错误;“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指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不会遗传,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保护色对生物的作用的是(&#xa0;&#xa0;&#xa0;&#xa0;&#xa0; )</p><p>A. 一起敌害警觉而被吓跑    B. 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p><p>C. 有利于躲避敌害    D. 有利于捕食猎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生物具有保护色可以不易被其它动物发现,有利于躲避敌害,有利于掩护自己捕食猎物;因此引起敌害警觉而被吓跑属于警戒色,不是保护色的特点,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首创双名法命名动植物的学者是18世纪瑞典人(  )</p><p>A. 林奈    B. 达尔文    C. 罗伯特•虎克    D. 弗莱明</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解答】        </p><p>达尔文是生物进化论的奠基者,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首创双法命名动植物的学者是18世纪瑞典人林奈;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在力学、光学、天文学等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亚历山大•弗莱明是英国细菌学家.是他首先发现青霉素,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诱变育种可以增加变异机会,能大幅度地改良生物的某些性状</p><p>B. 转基因技术彻底打破了物种间的遗传壁垒,使不同种生物之间也能进行基因交流。</p><p>C. 利用克隆技术,可以定向地改良动植物的品种</p><p>D. 现代生物技术能改变许多生物,使之更适合人的需求,但对生物进化不一定有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工诱变处理可以提高作物的突变率,从而大幅度的改良某些性状,A正确;<br />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使不同种生物之间也能进行基因交流,B正确;<br />转基因工程可以改良动植物的品种,最突出的优点是:根据人的需求定向改变动植物的性状,C错误;</p><p>现代生物技术能改变许多生物,使之更适合人的需求,但对生物进化发展不一定有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化石证据表明,有的物种只存活了短暂的时期就绝灭了。下列哪种说法最准确(  )。</p><p>A. 它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的变化    B. 这些生物体缺乏可遗传的变异</p><p>C. 它们的生殖能力太弱    D. 这些生物体需要的食物太多</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按照达尔文的学说,环境的改变是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当环境发生改变特别是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生物如果没有产生适应变化了环境的可遗传的变异,就会在生存斗争中被环境淘汰,即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血缘关系越近的人,携带(  )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婚后所生的子女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就越大。</p><p>A. 不同的隐性致病基因    B. 不同的显性致病基因</p><p>C. 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    D. 相同的病原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我们要根据我国政府颁布的“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做好婚前检查工作,把优生工作做到婚前孕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袁隆平教授利用普通水稻与一种野生水稻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他这种育种方法属于(    )</p><p>A.人工选择育种      B.诱导基因突变</p><p>C.杂交            D.诱导染色体变异</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袁隆平教授通过人工授粉,将野生水稻的花粉传播在普通水稻的柱头上,这样通过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而取得某些双亲基因重新组合的个体的方法就是杂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性状为不可以遗传的一组是</p><p>①人的色盲    </p><p>②人晒黑的肤色    </p><p>③长在贫瘠土壤上矮小的小草    </p><p>④人的白化病</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类基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p><p>A. 基因是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p><p>B. 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p><p>C. 一对基因中,不可能都是隐性的</p><p>D. DNA 上任意的片段都是基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A正确;生物的性状是由DNA分子上的基因控制的,染色体在生物体细胞内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数,基因也是单数不成对。因此基因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的,在生殖细胞中是成单不成对,B错误;一对基因中,可能都是隐性的,也可能都是显性的,或者一个显性一个隐性,C错误;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小片段叫做基因,D错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体细胞中共有_____对染色体,其中常染色体有_____对,性染色体有_____对.</p></div></div>
<div><p>【答案】  23  22  1</p><p>【解析】人的体细胞中共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性活在_____中,用_____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_____上,也可在水中_____,用_____呼吸,皮肤_____呼吸.</p></div></div>
<div><p>【答案】水中    鳃    陆地    生活    肺    辅助    </p><p>【解析】</p><p>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p><p>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也能在水中生活,用肺呼吸,肺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粘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原始大气层与现在大气层成分明显不同的是没有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氧气</p><p>【解析】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蝉的什么结构_____ .</p></div></div>
<div><p>【答案】外骨骼</p><p>【解析】蝉属于昆虫,身体的外面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有利于蝉的生活,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变大,所以会出现蜕皮现象。成语“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外骨骼。</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自然选择的基础是____和____,自然选择的动力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  遗传  变异  生存斗争</p><p>【解析】自然选择的基础是遗传和变异,自然选择的动力是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单元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