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七章 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章节检测题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共有的家园是( )</p><p>A. 草原生态系统</p><p>B. 海洋生态系统</p><p>C. 生物圈</p><p>D. 森林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我们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p><p>A. 陆地生态系统 B. 生物圈 C. 草原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可见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北方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温室里把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动物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关于这种生态模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p><p>A. 养殖为种植提供二氧化碳</p><p>B. 冬季养殖可提高室温,有利于植物生长</p><p>C. 种植为养殖动物提供丰富的氧气</p><p>D. 养殖为种植提供有机肥料</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态农业: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组织建立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p><p>养殖动物呼吸可以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为植物所利用,A正确;<br />冬季种殖可以使室内温度升高,给植物的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B错误;<br />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为养殖动物提供了丰富的氧气,C正确;<br />养殖业可以产生大量的粪便,可以作为植物的有机肥,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p><p>A. 食物链 B. 生物圈 C. 食物网 D. 岩石圈</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故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保护生物圈应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p><p>A. 使用节水龙头,淘米水浇花 B. 爱惜纸张,少有一次性木筷</p><p>C. 商场购物多用一次性塑料袋 D. 分类处理垃圾,尽量少开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使用节水龙头,淘米水浇花,可节约资源,A正确;爱惜纸张,少有一次性木筷,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正确;商场购物多用一次性塑料袋,会形成过多的白色污染,污染环境,C错误;分类处理垃圾,尽量少开车,可减少污染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是( )</p><p>①酸雨②植树造林③温室效应④臭氧层破坏⑤围湖造田</p><p>A. ①③④</p><p>B. ①④⑤</p><p>C. ②③④</p><p>D. ①②③④⑤</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p><p>①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②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环境与环境污染无关;③温室效应是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的结果,与环境污染有关;④臭氧空洞是大气中的氟利昂等物质造成的,与环境污染有关;⑤围湖造田是指将湖泊的浅水草滩由人工围垦成为农田的一种活动,围湖造田往往会损害湖泊的自然资源,破坏湖泊的生态环境和调蓄功能,使水生动、植物种类发生变化,与环境污染无关。所以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是①酸雨、③温室效应、④臭氧层破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2月19日经过马拉松式的艰苦谈判,在达成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协议》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排行动做出了安排。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p><p>A. 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p><p>B.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p><p>C.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p><p>D.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根据温室效应的成因分析解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p><p>酒精、沼气燃烧的产物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大量使用酒精、沼气,即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但不会减轻温室效应,A符合题意;<br />使用节能技术和产品,能够降低能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利于减轻温室效应,B不符合题意;<br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由于光合作用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所以能够减轻温室效应,C不符合题意;<br />提倡公共交通或者步行,可以减少个人能耗,利于减轻温室效应,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p><p>A. 鼓励购买使用私人汽车</p><p>B. 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p><p>C. 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p><p>D. 将工业废水排入大海</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汽车行驶过程中排放大量的尾气,造成环境污染,不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进而破坏生态环境,私人汽车越多尾气的排放越多,A错误;施用较多的化肥和农药,不但作物不能完全吸收,造成经济浪费,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B错误;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C正确;工业废水要遵循“先净化,后排水”,这样做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水体污染,会破坏生态系统,还会危害人体健康,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李思敏是一名七年级学生,在她的生活和学习中发生了下列行为,其中对保护生态环境没有积极意义的是( )</p><p>A. 经常使用消毒剂消毒,维持室内卫生</p><p>B. 节约资源,少用一次性的筷子等用品</p><p>C. 在家门口种了月季、香樟、小叶女桢,迎春等多种植物</p><p>D. 用墙报等形式向村民们宣传植树造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植树种草、注重保护植被、不污染环境的做法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从防止环境污染、改善环境的措施进行分析。</p><p>经常使用消毒剂消毒,虽然能维持室内卫生,但会污染环境,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A符合题意;<br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能减少树木的砍伐量,有利于提高植被覆盖率,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积极意义,B不符合题意;<br />在自家庭院中种植花草,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净化环境,有利于提高植被覆盖率,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积极意义,C不符合题意;<br />以墙报等形式宣传植树造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既可以提高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还能减少对纸张的浪费;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积极意义,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综合国内外经验,下列哪项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好选择?( )</p><p>A. 生态农业</p><p>B. 传统农业</p><p>C. 粗放型农业</p><p>D. 耗能型农业</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p><p>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综合国内外经验,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好选择,A正确;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B错误;粗放型农业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较低的劳力、资本的农业经营方式,C错误;耗能型农业不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好选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习总书记近日在湖北考察时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下相关绿色发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植树造林等措施使居住环境得到改善,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p><p>B. 北方风沙危害来自北方的沙漠,跟南方植被没关系</p><p>C. 雾霾也是由于人类活动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干扰超过它的限度造成的</p><p>D. 事实说明,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树造林等措施使居住环境得到改善,说明人类的活动能影响环境,A正确;植被能够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北方风沙危害来自北方的沙漠,跟南方植被也有重大关系,B错误;由于人类活动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干扰超过它的限度,破坏生态平衡的稳定性,可能造成雾霾等恶劣天气,C正确;事实说明,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打破平衡,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污染中,不属于全球性大气污染的是哪一项?( )</p><p>A. 酸雨</p><p>B. 温室效应</p><p>C. 草原沙化</p><p>D. 臭氧层破坏</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全球性大气污染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p><p>酸雨:PH<5.6的雨水,是由于燃烧煤、石油、然气时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在到大气中与雨水结合,导致酸雨的产生。酸雨的危害:使土壤的养发生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使河流和湖泊酸化,影响鱼虾繁殖甚至死亡,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植物死亡,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被称为“空中死神”。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温度不断上升的现象,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的问题。</p><p>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控制和停止使用氟利昂,以及减少含氮废气的排放等,是防止臭氧层破坏的关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下列与之不相符的是( )。</p><p>A. 离开房间时关灯</p><p>B. 骑自行车代替电动车</p><p>C. 使用环保购物袋</p><p>D. 经常使用一次性产品</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果园养鸡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的状况是( )</p><p>A. 增强鸡群体质,有利于鸡的身长 B. 提高果园土壤肥力</p><p>C. 减轻害虫对果树的危害 D. 果树的产量减少</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所谓生态农业是指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组织建立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如生态农业中的沼气池,利用动物粪便、植物下脚料养鱼等。果园养鸡属于一种生态农业,在果园养鸡的过程中,鸡可以吃掉果园中的害虫,因此减轻害虫对果树的危害,同时增强鸡群体质,有利于鸡的身长;同时鸡的粪便可以作为肥料,提高果园土壤肥力。所以不会出现的状况是果树的产量下降。</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活垃圾的分类中,废旧玻璃是_____垃圾,剩饭菜是_____垃圾.</p></div></div>
<div><p>【答案】可回收 不可回收 </p><p>【解析】</p><p>从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进行分析,较为基础。</p><p>生活垃圾的分类中,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不可回收垃圾指除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常见的有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还有就是有害的,有污染的,不能进行二次分解再造的都属于不可回收垃圾。废旧玻璃是可回收垃圾,剩饭菜是不可回收垃圾。</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之所以适于生物生存,是因为它具备了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等。</p></div></div>
<div><p>【答案】阳光 空气 水分 适宜的温度 </p><p>【解析】</p><p>生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的,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思考答题。</p><p>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家园,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动物和植物生存的环境条件基本是相同的,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农业应运而生.生态农业是通过建立人工________ , 形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p></div></div>
<div><p>【答案】生态系统</p><p>【解析】生态农业是通过建立人工生态系统,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4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p><p>2014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今年我国的纪念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一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我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速度惊人,发展成果举世瞩目.但是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导致了扭曲的发展观和不科学的发展效果.一些地区空气质量明显下降,雾霆天气和PM2.5经常严重“爆表”;一些城市水质资源加速恶化,不仅难见河湖水生动物,甚至饮用水源都频繁遭受污染,严重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那就是地球.可是这个“村庄”正被人类制造出来的各种环境灾难所威胁:水污染、空气污染、植被姜缩、物种濒危、江河断流、垃圾围城…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让我们一起行动吧!</p><p>请你根据以上资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写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以哪些实际行动来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1)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提倡在庭院内养花种草;</p><p>(2)不乱砍滥伐树木;</p><p>(3)不焚烧秸杆、垃圾;</p><p>(4)保护野生动物,注意提醒他人不吃野生动物;</p><p>(5)不使用一次性用具,使用可重复利用和可再生物品;</p><p>(6)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p><p>(7)尽量使用绿色交通工具,以步代车;</p><p>(8)提倡使用充电电池,回收废电池,集中进行科学处理;</p><p>(10)积极宣传环保,协助阻止破坏环境的行为发生;等等.</p><p>【解析】</p><p>试题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土壤、水资源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能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禁止秸秆就地焚烧,提倡用秸秆代替煤作燃料进行火力发电,有利于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环境.</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和荒漠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这对分析我国华北地区多次出现的沙尘暴天气有很大帮助。</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9/10/df77f84e/SYS201904191039029457116975_ST/SYS201904191039029457116975_ST.001.png" width="252" height="2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分析造成此种结果的原因_____。</p><p>(2)联系实际提出治理沙尘暴的方法_____。</p></div></div>
<div><p>【答案】①森林和草地面积减少,使土壤蓄水能力降低;②植被破坏,使土壤裸露和荒漠化,沙土随风而起;③森林和草地面积减少,防风固沙能力下降。 积极营造防护林,并妥善养护;②保护草原,控制载畜量,防止土壤裸露;③退耕还林还草 </p><p>【解析】</p><p>试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96年比1987年草地、森林面积减少,荒漠面积增多,导致沙尘暴天气出现的次数增加。</p><p>(1)森林和草地面积减少,土壤蓄水能力降低,植被遭破坏使土壤裸露并荒漠化,森林防风固沙能力下降,有风便起风沙,导致大风天气形成沙尘暴。</p><p>(2)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保护草原,控制牲畜的饲养量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为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31/10/690f1a0b/SYS201901311005528986456505_ST/SYS201901311005528986456505_ST.001.png" width="308" height="1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 ,消费者有________ (任写一项),图中所示的分解者主要为腐生的________ 和________ 等,而生物生存所需的非生物环境有________ (任写一项). </p><p>(2)写出其中一条捕食食物链:________ . </p><p>(3)从图中可看出,分解者能将猪粪、人粪等分解成无机物以供给农作物再利用,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而该生态系统所有生物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光,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逐级_________ . </p><p>(4)如果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DDT(DDT难以分解,会随食物链在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积累),那么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会是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 农作物 人 细菌 真菌 光 农作物→猪→人 递减 人</p><p>【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能量消耗最少的食物链就是最短的一条食物链;该生态系统,大大提高了对能量的利用效率。</p><p>(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农作物是生产者,猪、鸡、人、蝎是消费者,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人起决定作用的因素;(2)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每条食物链都必须从生产者开始,不包括分解者,如图所示中一条捕食食物链是:农作物→猪→人;(3)该生态系统,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该生态系统所有生物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4)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铜等重金属和某些杀虫剂,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如果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DDT(DDT难以分解),会随食物链在各营养级生物体内不断积累,那么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会是最高营养级即人。</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