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00:24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p><p>A. 大肠杆菌    B. 机器人    C. 变形虫    D. 感冒病毒</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p><p>大肠杆菌、变形虫和病毒,都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属于生物,而机器人没有生命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草履虫经过细胞分裂一个变成二个,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一生命活动特征?(  )</p><p>A. 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    B.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p><p>C. 生物能适应一定环境    D. 生物都能进行细胞分裂</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p><p>草履虫本身只有一个细胞,靠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草履虫经过细胞分裂一个变成二个是繁殖后代。体现了生物具有生长繁殖的特征,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将显微镜的使用环节与目的相匹配,得到下列四组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p><p>A. 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的目镜</p><p>B. 用较大光圈-看到更大的物像</p><p>C. 移动玻片标本-我找到要观察的物像</p><p>D. 微调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显微镜各部件的作用。</p><p>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的物镜,A错误;光圈控制通过光线的多少,调节光圈可以调节控制光线进入镜筒,视野的改变与放大倍数有关,B错误;移动玻片标本,找到要观察的物像,C正确;调节细准焦螺旋能使焦距更精确,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所吃的大豆,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p><p>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个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绿色开花植物体,据此答题。</p><p>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大豆的最外面是种皮,属于保护组织,里面的部分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可见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一个器官,故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能使根不断长长的部位是(  )</p><p>A. 成熟区和伸长区    B. 成熟区和分生区</p><p>C. 根冠和成熟区    D. 伸长区和分生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p><p>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不断长长的缘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大豆种子的结构图,下列叙述与实事不符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9/08/0f6f5115/SYS201906090821035221306882_ST/SYS201906090821035221306882_ST.001.png" width="89"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1、2、3和4</p><p>B. 大豆种子的营养贮存在4中</p><p>C. 大豆种子在萌发是最先突破种皮的是2</p><p>D. 2是胚芽,将来发育成大豆植株的茎和叶</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图中1胚轴,2胚芽,3胚根,4子叶,6种皮,据此分析解答。</p><p>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包括1胚轴、2胚芽、3胚根、4子叶,A正确;大豆种子是双子叶植物,子叶两片,营养物质储存在4子叶中,B正确;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3胚根,C错误;2是胚芽,将来发育成大豆植株的茎和叶,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农民在移栽秧苗时,常常在根部带一个土坨。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p><p>A. 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B. 有利于提高秧苗的成活率</p><p>C. 有利于保护幼根和根毛    D. 可防止秧苗出现萎蔫现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移苗时根部带土的目的,可以从根部带土的目的、成熟区的结构特点、功能方面来解答。</p><p>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移栽植物时,往往会造成幼根和根毛受损,而使植物吸水的功能大大下降,造成植物萎蔫或死亡。所以移栽时,需要带大的土坨,目的是减少幼根与根毛的损伤,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多年生木本植物的茎能不断增粗,而草本植物不能这是因为(  )</p><p>A. 木本植物茎内有形成层,而草本植物没有</p><p>B. 木本植物茎内有木质部,而草本植物没有</p><p>C. 木本植物茎内有韧皮部,而草本植物没有</p><p>D. 木本植物有分生组织,而草本植物没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p><p>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树皮(包括表皮和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表皮起保护作用。韧皮部包括筛管(运输有机物)和韧皮纤维(有韧性)。木质部包括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和木纤维(坚硬)。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单子叶植物茎不能逐年加粗,是因为没有形成层,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进行培养,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9/08/0f6f5115/SYS201906090821039895322608_ST/SYS201906090821039895322608_ST.001.png" width="168"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该实验可以在黑暗环境中进行</p><p>B. 该实验变量是无机盐</p><p>C. 该实验证明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的无机盐</p><p>D. 该实验证明植物生长需要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各种无机盐以及营养物质,蒸馏水中不含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p><p>由实验可知,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没有无机盐就会影响植物的生活,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幼苗生长良好,而蒸馏水中的幼苗生长不好,此实验说明土壤浸出液中含多种无机盐,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将一段带叶的木本植物的枝条插入到稀释的红墨水中,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当叶脉变红时对茎进行横切。对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将植物放在阳光下是为了促进蒸腾作用</p><p>B. 该实验证明红墨水由下往上运输</p><p>C. 在茎的横切面上只有木质部变红</p><p>D. 证明运输红墨水的结构在韧皮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茎中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导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p><p>将植物放在阳光下是为了促进蒸腾作用,从而促进红墨水的运输,使实验结果更明显,A正确;把刚切下的一段带叶的枝条插在稀释了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用刀片横切茎,看到许多红色小圆点是导管,说明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B正确;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所以发现在茎的横切面上只有木质部变红,C正确;韧皮部内有运输有机物的筛管,运输红墨水的结构在木质部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白菜外面的叶是绿色的,而内部被包裹的叶是黄白色的,这说明了什么?(  )</p><p>A. 内部的叶没有叶绿体    B. 外部的叶在光下进行了光合作用</p><p>C. 内部的叶进行了呼吸作用    D. 叶绿素只有在光下形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释放出氧气并储存能量的过程叫光合作用。</p><p>叶绿素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白菜外面的叶是绿色的见光,能够形成叶绿素,故颜色是绿色的;而内部被包裹的叶不能够接受到阳光的照射,不能形成叶绿素,不是绿色的,说明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叶片的结构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有(  )</p><p>A. 叶的表皮细胞    B. 叶的叶肉细胞</p><p>C. 叶的所有细胞    D. 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叶片由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组成。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肉内含大量叶绿体。</p><p>叶片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叶肉细胞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细胞内都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保卫细胞内也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可见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p><p>A. 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    B. 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p><p>C. 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D.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p><p>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9/08/0f6f5115/SYS201906090821046141786846_DA/SYS201906090821046141786846_DA.001.png" width="53" height="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储存化学能)+氧气</p><p>由公式可知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在(  )</p><p>A. 根、茎、叶    B. 花、果实和种子</p><p>C. 主要是叶    D. 所有器官</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只要是活的细胞都需要能量,就都有呼吸作用。</p><p>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释放的能量供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只要是活的细胞都需要能量,就都要进行呼吸作用,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p><p>B. 光合作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p><p>C. 光合作用对维持碳氧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p><p>D.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的产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p><p>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光合作用需要光,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B正确;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C正确;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的产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提高室内作物产量,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p><p>A. 白天和夜晚都适当提高温度</p><p>B. 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晚适当降低温度</p><p>C. 白天适当降低温度,夜晚适当提高温度</p><p>D. 白天和黑夜都适当降低温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我们知道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在一定范围内,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强,制造的有机物就多。适当提高温室大棚中的昼夜温差,白天气温高光合作用旺盛制造的有机物多,夜间温度比较低,作物呼吸作用比较弱,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较少,使有机物得到更多地积累,提高产量,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生长和发育所需的能量有赖于绿色植物</p><p>A.吸收作用 &#xa0;B.呼吸作用&#xa0;  C.光合作用&#xa0;   D.蒸腾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人类和其它的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以植物为食的同时,就获得了植物体内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范•海尔蒙特的柳树栽培实验中,使柳树苗的重量大幅度增长的物质主要来自(  )</p><p>A. 柳树苗从土壤中吸收的大量水分    B. 柳树苗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盐</p><p>C. 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    D. 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p><p>17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木桶里,只浇水。5年后,柳树长到了82千克,而称一下泥土的重量,大约只减少了90克。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在海尔蒙特的实验中,泥土的重量只减少了90克,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浇水,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可见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体内的水往高处流的动力来自(  )</p><p>A. 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p><p>C. 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D. 蒸腾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植物根吸收来的水分,绝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不是对水的一种浪费,蒸腾作用有重要的意义。</p><p>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植物体内,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结构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分别是(  )</p><p>A. 成熟区、导管、气孔    B. 伸长区、导管、气孔</p><p>C. 成熟区、筛管、气孔    D. 根的所有部位、导管、气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p><p>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因此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成熟区、导管、气孔,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部位的结构,对应不准确的是(  )</p><p>A. 叶片--表皮、叶肉和叶脉    B. 大豆种子--种皮和胚</p><p>C. 果实--果皮和种子    D. 花--雌蕊和雄蕊</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p><p>植物的叶片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等结构,故A正确;大豆种子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四部分,故B正确;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故C正确;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而不是只有这两部分组成,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B. 花是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p><p>C. 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D. 花有两性花和单性花之分</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p><p>花是由花芽发育成的,A正确;花是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B错误;在花的结构中雄蕊可以产生精子,雌蕊中有子房和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必须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C正确;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要使马铃薯丰产,应多施(  )</p><p>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D. 钙肥</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如果缺少某种无机盐,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长。</p><p>含氮的无机盐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缺乏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含磷的无机盐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缺乏时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含钾的无机盐使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缺乏时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的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种植马铃薯和甘薯等含淀粉量高的作物时要多施钾肥,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据某报报道:某市某村的1000多亩小麦因水涝而枯死,其中500多亩面临绝产。某村民拔下的麦子根部都已经腐烂。下列说法中能解释此现象的是</p><p>A.水涝抑制小麦根对水分的吸收&#xa0;        B.水涝抑制小麦叶的光合作用</p><p>C.水涝抑制小麦叶的蒸腾作用&#xa0;&#xa0;         D.水涝抑制小麦根的呼吸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小麦因水涝而枯死,水淹,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时间长了导致小麦因水涝而枯死,小麦因水涝而枯死的原因是水涝抑制小麦根的呼吸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目前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引发温室效应,这将导致海平面上升.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p><p>A. 人口剧增,呼出二氧化碳增多</p><p>B. 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p><p>C. 大量物种灭绝</p><p>D. 植被破坏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p><p>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等造成的;其次人口的剧增,呼出二氧化碳增多,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降低了植物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能力等,也是一方面的原因。物种的灭绝与此无直接关系。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绿化草地,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D符合题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所做的二个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9/08/0f6f5115/SYS201906090821063316831050_ST/SYS201906090821063316831050_ST.001.png" width="418"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左图的实验装置是探究“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在实验中用黑色塑料袋装新鲜蔬菜和烫过的蔬菜,其原因是______。该实验是利用______来进行实验的。</p><p>(2)右图的实验装置是探究______的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要将该装置进行暗处理,其目的是______,然后光照、脱色、加碘显色。在加碘后是右图中的哪一片变蓝色?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阻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让叶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A叶    </p><p>【解析】</p><p>左图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右图根据小烧杯内溶液成分的不同,该实验装置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p><p>(1)黑色塑料袋装新鲜蔬菜和烫过的蔬菜,由于在黑暗环境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会积聚大量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从而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特性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p><p>(2)根据小烧杯内溶液成分的不同,该实验装置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甲锥形瓶中的液体是清水,乙锥形瓶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则形成一组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在实验前要将该装置进行暗处理,由于在黑暗环境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会把让叶内的淀粉运走耗尽,后光照、脱色、加碘显色,在加碘后A叶变蓝色。</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9/08/0f6f5115/SYS201906090821064768956639_ST/SYS201906090821064768956639_ST.001.png" width="429"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甲图中A生理过程主要通过______实现。</p><p>(2)在图乙中,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是的______,其大小由______控制。从叶的上下两面来看,上面颜色要深,其原因是______。</p><p>(3)图丙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主要区别是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⑦气孔    ⑥保护细胞    ②栅栏组织的细胞排列整齐、紧密,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有①⑤⑥(或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p><p>【解析】</p><p>(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化就是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过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组织)的过程;(2)图甲是一棵幼苗有小长大的过程。图乙是叶片的结构,①上表皮、②栅栏组织、③叶脉、④海绵组织、⑤下表皮、⑥保卫细胞、⑦气孔;图丙是植物细胞的结构: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核,④是细胞质,⑤是叶绿体,⑥是液泡。</p><p>(1)图甲是一棵幼苗有小长大的过程,A生理过程主要通过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实现。</p><p>(2)⑦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一般来说,叶片的上面颜色要深。下面的颜色要浅。其原因是叶肉内②栅栏组织细胞含的叶绿体的数目比海绵组织细胞要多。</p><p>(3)图丙植物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不同点:图丙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口腔上皮细胞没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木本植物芽和茎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9/08/0f6f5115/SYS201906090821069512972364_ST/SYS201906090821069512972364_ST.001.png" width="332"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乙由图甲中的哪一结构发育而来?______。(填编号)</p><p>(2)图甲中的①与图乙中的哪一结构属于同一组织?______。(填字母)</p><p>(3)我们常说的“木材”是指图乙中的______。(填字母)运输有机物的筛管位于图乙的______(填字母)中。</p><p>(4)图乙中D的名称是______。</p></div></div>
<div><p>【答案】③    B    C    A    髓    </p><p>【解析】</p><p>图甲中①生长点,②幼叶,③芽轴,④芽原基。图乙中A树皮,B形成层,C木质部,D髓。</p><p>(1)枝芽的结构中,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所以枝芽是一个未发育的枝条,将来发育成枝条和叶。</p><p>(2)芽中的①生长点和B形成层都有分裂增生能力,属于分生组织。</p><p>(3)木本植物茎的C木质部坚硬比较厚,即通常所说的木材。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位于韧皮部)输送有机物。</p><p>(4)据分析可见:图乙中A树皮,B形成层,C木质部,D髓。</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9/08/0f6f5115/SYS201906090821071334266728_ST/SYS201906090821071334266728_ST.001.png" width="186"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花最重要的部分是花蕊,是因为它们与______有关。</p><p>(2)雌蕊由图中______组成。</p><p>(3)②在成熟后产生的花粉落在①上的过程叫______。</p><p>(4)人们常吃的大豆由图中______发育而来。人们常吃的西瓜由图中______发育而来。</p></div></div>
<div><p>【答案】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①③⑦    传粉    ⑧胚珠    ⑦子房    </p><p>【解析】</p><p>图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柱,④花丝,⑤花瓣,⑥萼片,⑦子房,⑧胚珠,⑨花托,10花柄,据此解答。</p><p>(1)(2)雌蕊由①柱头、③花柱、⑦子房组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因此是雄蕊和雌蕊的主要结构。</p><p>(3)图中②花药能产生花粉,花粉落到雌蕊①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p><p>(4)传粉和受精完成后,⑦子房发育成果实,⑧胚珠发育成种子。大豆是种子,由⑧胚珠发育,西瓜是果实,由⑦子房发育。</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植物某些生理过程的概念图,请写出标号所代表的内容:</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9/08/0f6f5115/SYS201906090821073485166575_ST/SYS201906090821073485166575_ST.001.png" width="328"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叶绿体    二氧化碳和水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    线粒体    </p><p>【解析】</p><p>(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2)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p><p>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其场所是叶绿体,而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其场所为线粒体。可见,二氧化碳和水作原料的是光合作用,条件是光,产物有有机物和氧气,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意义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七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