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图片展现的是正在运动中的动物,其运动形式依次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2/10/54061f17/SYS201808121007512383876138_ST/SYS201808121007512383876138_ST.001.png" width="382" height="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跳跃、飞行、爬行、行走、奔跑 B. 跳跃、飞行、爬行、奔跑、行走</p><p>C. 奔跑、飞行、蠕动、跳跃、行走 D. 奔跑、飞行、蠕动、行走、跳跃</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图中是袋鼠、蜜蜂、龟、马、狗。袋鼠的后肢发达,适于跳跃;蜜蜂具有翅,运动方式是飞行;龟的运动方式是爬行;马的四肢发达,运动方式是奔跑;狗的运动方式是行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p><p>A. 有利于动物获取食物 B. 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p><p>C. 有利于动物逃避敌害 D. 有利于动物个体进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绝大多数的动物都能够依靠运动寻找和摄取食物,迁移到适宜的栖息场所,并有效地躲避天敌的危害。</p><p>动物运动有利于动物获取食物,A正确;动物行为有利于寻找配偶、繁衍种族,B正确;动物行为有利于动物逃避敌害,C正确;有利于动物物种的进化不是动物运动的意义,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p><p>A.运动系统由骨骼、关节、骨骼肌组成</p><p>B.关节由关节头、关节腔和关节软骨组成</p><p>C.骨骼肌既可以牵拉骨,又能推开骨</p><p>D.人体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完成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A、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p><p>B、关节由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组成.</p><p>C、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p><p>D、人的运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依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骨是一种( )</p><p>A. 细胞 B. 组织</p><p>C. 器官 D. 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细胞是除病毒意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最小的单位,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一块骨:骨膜属于结缔组织,内有神经和血管,也就有了神经组织与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等,可见一块骨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均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p><p>A. 蚂蚁搬家、大雁南飞、螳螂捕蝉 B. 猫捉老鼠、鲟鱼洄游、蜻蜓点水</p><p>C. 蜘蛛结网、雄鸡报晓、惊弓之鸟 D. 狗辨主人、鹦鹉学舌、才马识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蚂蚁搬家、大雁南飞、螳螂捕蝉都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A错误;猫捉老鼠、鲟鱼洄游、蜻蜓点水都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B错误;蜘蛛结网、公鸡报晓属于先天性行为,惊弓之鸟属于学习行为,C错误;狗辨主客、鹦鹉学舌、老马识途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遗传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生物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领域做出的贡献。下列动物行为属于“昼夜节律”的是( )</p><p>A. 蟹类在涨潮时躲藏洞穴内,退潮后爬出洞穴觅食</p><p>B. 许多鸟类在冬季来临之前迁往南方温暖的地区越冬</p><p>C.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多数动物通常在春季繁殖</p><p>D. 多数动物是白天活动,猫头鹰、蝙蝠等则在夜间活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蟹类在涨潮时躲藏于洞穴内,退潮后爬出洞穴觅食,属于潮汐节律行为,A错误;许多鸟类在冬季来临之前迁往南方温暖的地区越冬属于季节节律行为,B错误;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多数动物通常在春季繁殖属于季节节律行为,C错误;多数动物是白天活动,猫头鹰、蝙蝠等则在夜间活动属于昼夜节律行为,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海边有一种乌鸦经常在海滩衔取海螺及其他软体动物,然后起飞并在空中将海螺投向海边岩石,将海螺外壳砸碎,以下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p><p>A. 这是乌鸦的一种休息娱乐活动 B. 这是乌鸦取食螺肉形成的适应性</p><p>C. 乌鸦无意中将海螺掉下摔碎的 D. 这是乌鸦向其它动物示威的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自然界淘汰。海边有一种乌鸦经常在海滩衔取海螺及其他软体动物,然后起飞并在空中将海螺投向海边岩石,将海螺外壳砸碎,否则得不到足够的生物,就被饿死,这是乌鸦取食螺肉形成的适应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个体死亡并没有导致物种灭绝,是因为生物个体在生存期间进行了( )</p><p>A. 呼吸 B. 遗传 C. 生殖 D. 变异</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通过不断繁殖产生后代个体,因而生物不会因为个体的死亡而导致物种灭绝。生物的生长只是个体由小长大,并不产生下一代;生物的遗传是伴随着生物的生殖而进行的;生物的适应性保证生物个体适应环境,能够生存,但不能避免由于生物个体死亡,而导致物种灭绝。</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产生卵细胞、形成受精卵和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依次是如图结构中的(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2/10/54061f17/SYS201808121007525605678874_ST/SYS201808121007525605678874_ST.001.png" width="135"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② D. 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及受精完成与胚胎初期发育的地方;子宫的功能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及产生月经的地方;卵巢有产生卵细胞,分沁雌性激素的作用。因此,人体产生卵细胞,形成受精卵和胚胎发育的场所依次是①卵巢、②输卵管、③子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的生殖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人的发育起始于婴儿的出生</p><p>B. 精子与卵细胞在子宫内完成受精作用</p><p>C. 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分别是睾丸和附睾</p><p>D. 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的发育起始于受精卵,A错误;受精的过程是成熟女性的卵巢一般每个月排出一个卵细胞,当含有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B错误;在男性生殖系统中,睾丸是主要的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附睾有贮存精子的作用,C错误;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男生进入初中后,身高突增,长出胡须,声音变粗.下列有关这一阶段的更多描述,不恰当的是( )</p><p>A.性器官迅速发育,性激素分泌增多</p><p>B.首次出现区分男女性别的特征</p><p>C.心理上出现从疏远异性到对异性产生好感的变化</p><p>D.这表明他们进入了青春期</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区分男女性别的特征是在出生时生殖器官的差异上就已显现,男生进入初中后,长胡须、声音变粗属于第二性征.</p><p>解: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使得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等.可见B的说法不恰当.</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制作食用酸奶、蒸馒头、制作泡菜的过程中,利用的微生物分别是( )</p><p>A. 乳酸菌、酵母菌、乳酸菌 B. 枯草杆菌、乳酸菌、霉菌</p><p>C. 甲烷细菌、乳酸菌、酵母菌 D. 枯草杆菌、甲烷细菌、乳酸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作酸奶时用到乳酸菌。</p><p>制馒头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或牛奶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选项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农作物→蝗虫→青蛙→蛇→鹰”这条食物链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蝗虫是植食动物 B. 青蛙是肉食动物</p><p>C. 青蛙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D. 除农作物外,其余都是消费者</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由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2)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p><p>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选项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扦插是茶的主要繁殖方法,下列与此生殖方式不同的是( )</p><p>A. 马铃薯块茎繁殖 B. 苹果的嫁接繁殖</p><p>C. 豌豆的种子繁殖 D. 草莓的组织培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属于无性生殖。马铃薯块茎繁殖,苹果的嫁接繁殖,草莓的组织培养都属于无性生殖;而豌豆传粉结出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黄宏、宋丹丹表演的经典小品《超生游击队》中有一句台词:“生男生女老爷们是关键。”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p><p>A.发育成男孩还是女孩是由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决定的</p><p>B.从所含性染色体来说,卵细胞只有一种而精子则有两种</p><p>C.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体的卵细胞结合发育成男孩</p><p>D.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和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发育成女孩</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母亲的卵细胞和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即发育成男孩还是女孩是由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决定的,A正确;从所含性染色体来说,卵细胞只有一种X而精子则有两种X或Y,B正确;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和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发育成男孩XY,不是含有Y染色体的卵细胞,C不正确;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和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发育成女孩XX,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植物的嫁接是一种有性生殖 B.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 </p><p>C.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化出小鸡 D.生物进化与遗传变异没关系</p></div></div>
<div><p>【答案】 B</p><p>【解析】</p><p>试题A、植物的嫁接是一种无性生殖,A错误;</p><p>B、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正确;</p><p>C、鸡蛋分为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只有受精的鸡卵才能孵化出小鸡,C错误;</p><p>D、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基因好像盖房子的蓝图。基因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是通过指导下列哪项实现的?</p><p>A. 蛋白质的合成 B. DNA的合成 C. 细胞的分裂 D. 染色体的复制</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个小片段,这些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一个基因只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之所以能够决定性状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不开花结果的植物又可以划分为( )</p><p>A. 裸子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B.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p><p>C.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D. 裸子植物、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 不开花结果的植物又可以划分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细胞核、染色体、基因和DNA之间的关系,与图示相符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2/10/54061f17/SYS201808121007548686688726_ST/SYS201808121007548686688726_ST.001.png" width="138"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细胞核 ②染色体 ③DNA ④基因</p><p>B. ①细胞核 ②染色体 ③基因 ④DNA</p><p>C. ①细胞核 ②基因 ③染色体 ④DNA</p><p>D. ①细胞核 ②DNA ③染色体 ④基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1表示细胞核、2表示染色体、3表示DNA、4表示基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p><p>①人的左利手与人的右利手 </p><p>②猫的白毛与猫的蓝眼</p><p>③狗的长毛与狗的短毛 </p><p>④水稻的抗稻瘟病与小麦的抗锈病</p><p>⑤豌豆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 </p><p>⑥番茄的黄果与月季的黄花</p><p>A. ①②⑤ B. ③④⑥ C. ①③⑤ D. ②④⑥</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①人的左利手与人的右利手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②猫的白毛与蓝眼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③狗的长毛与狗的短毛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④水稻和小麦是两种生物,因此水稻的抗稻瘟病与小麦的抗锈病不是相对性状;⑤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⑥番茄和月季是两种生物,因此番茄的黄果与月季的黄花不是相对性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B. 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都可遗传</p><p>C. 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D. 生殖细胞中染色体一般成对存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的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A错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B错误;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如“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C正确;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使人患病的细菌一般是 ( )</p><p>A. 异养寄生 B. 异养腐生 C. 自养 D. 以上都不对</p><p> </p></div></div>
<div><p>【答案】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新疆的哈密瓜因甜度高而著称,有人将其引进到北京种植,其果实甜度大大降低,再引种回新疆种植,果实又恢复到以往的甜度。从哈密瓜引种的过程看出( )</p><p>A. 哈密瓜甜度的变化不属于变异</p><p>B. 哈密瓜的甜度具有遗传性,不具变异性</p><p>C. 哈密瓜在引种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p><p>D. 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哈密瓜甜度的变化不遗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哈密瓜甜度的变化体现了亲代与后代之间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属于变异,A错误;引种前后哈密瓜都有甜度,表明哈密瓜的甜度具有遗传性,而引种前后甜度不同,表明哈密瓜的甜度具有变异性,B错误;从哈密瓜引种的过程看出,哈密瓜果实甜度的变化,是由于两地环境条件不同造成的,哈密瓜在引种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C错误;从哈密瓜引种的过程看出,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哈密瓜甜度的变化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两孩”的计生政策已经出台,一对夫妇已生一个男孩,若他们想再生一个女孩的概率为( )</p><p>A. 100% B. 75% C. 50% D. 25%</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2/10/54061f17/SYS201808121007556182525813_DA/SYS201808121007556182525813_DA.001.png" width="334"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人类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都是50%。因此一对夫妇已生一个男孩,若他们想再生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几率为5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依据是( )</p><p>A. 近亲结婚后代抵抗力强 B. 近亲结婚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p><p>C. 近亲结婚后代必患遗传病 D. 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概率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因此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证明了(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2/10/54061f17/SYS201808121007560086767281_ST/SYS201808121007560086767281_ST.001.png" width="250"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细菌是自然发生的</p><p>B. 细菌繁殖需要漫长的时间</p><p>C. 细菌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p><p>D. 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于空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如图是巴斯德设计的鹅颈瓶实验的装置图,巴斯德将瓶中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中肉汤未腐败,说明没有微生物进入。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营养液中,不久营养液中就出现微生物了,可见微生物不是从营养液中自然发生的,而是来自空气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比较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从科学家对马足进化历程的研究中,不可能获得的信息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2/10/54061f17/SYS201808121007561107717205_ST/SYS201808121007561107717205_ST.001.png" width="286" height="1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侧趾逐渐退化 B. 遗传物质基本相同</p><p>C. 足趾个数逐渐减少 D. 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由图可知,始祖马、中马、草原古马、现代马的侧趾逐渐退化,A正确;对马的足的进化历程的研究,不能证明马的遗传物质基本相同,B错误;始祖马的前足4趾着地,后足3趾着地;中马前后足均有3趾,中趾明显增大;草原古马前后足均有3趾,但只有中趾着地行走,侧趾退化;现代马前、后足中趾充分发达,二、四趾完全退化,趾端成为硬蹄,因此,在进化中马的足趾个数逐渐减少,中足趾逐渐变得发达,C、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人类的进化现已停止</p><p>B. 现代类人猿现阶段也能进化成人</p><p>C. 人类进化过程与自然选择无关</p><p>D. 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类的进化从来就没有停止过,A错误;古猿是我们现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现代类人猿与能变成人的古猿存在着许多差异,而且生活的环境与原来有很大不同,所以现代类人猿不能再变成人了,B错误;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C错误;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1所示,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小朋友被大人牵着手“荡秋千”的场景,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小朋友突然就从兴高采烈转成哭闹不安,大多只能保持着屈肘的姿势,手肘不敢乱动,经过检查出现肘关节桡骨脱臼现象,如图2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2/10/54061f17/SYS201808121007564790783006_ST/SYS201808121007564790783006_ST.001.png" width="373" height="2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请回答问题:</p><p>(1)小朋友保持屈肘姿势时,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__状态。</p><p>(2)人体的骨连结分三种形式,肘关节属于__________连结。据图2可知,桡骨脱臼时,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这种情况多见于2~4岁的小朋友,大于5岁就很少见了,原因之一是2~4岁年龄段小朋友__________比较松弛,固定桡骨的能力较弱。</p><p>(3)为预防小朋友肘关节桡骨脱臼,请你提出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收缩 活动 1 环状韧带(韧带/关节囊) 家长不要牵拉小朋友的手“荡秋千”;家长在扶着小朋友的时候,最好是扶着孩子的上壁,不要拉着手扶等;小朋友适当加强体育锻炼</p><p>【解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红色)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每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做引体向上练习时属于屈肘动作,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p><p>(1)小朋友保持屈肘姿势时,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肱三头肌舒张。<br />(2)人体的骨连结分为三种形式,肘关节属于活动连结。据图2可知,桡骨脱臼时,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这种情况多见于2〜4岁的小朋友,大于5岁就很少见了,原因之一是2-4岁年龄段小朋友关节囊比较松弛,固定桡骨的能力较弱。<br />(3)为预防小朋友肘关节桡骨脱白,淸你提出合理建议:家长不要牵拉小朋友的手“荡秋千”,家长在扶着小朋友的时候,最好是扶着孩子的上臂,不要拉着手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探索。某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其生殖和发育的有关知识进行了探索。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2/10/54061f17/SYS201808121007566802830111_ST/SYS201808121007566802830111_ST.001.png" width="396"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甲中的M表示为三种动物生殖发育过程的相似之处,则M为:__________。</p><p>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体内受精</p><p>d.体外受精 e.胎生 f.卵生</p><p>(2)图乙是鸟卵结构示意图,能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 ]____。</p><p>(3)图丙是人体胎儿与母体的联系示意图,胎儿所获得营养需经过[ ]__________由[ ]__________从母体获得。</p><p>(4)“进化树”又称“系统树”、“谱系树”简单的表示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在进化树上每个分支的顶端代表一个和种,两个分支相交处为节点,每个节点代表各分支的共同祖先,大小分支代表相互关联的几种动物之间的进化线索。请你根据“螳螂、家鸽、蛇、蝴蝶、蟾蜍及人”的进化关系,将“家鸽、蝴蝶、蟾蜍”填写在图丁的相应序号的位置上。</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2/10/54061f17/SYS201808121007566802830111_ST/SYS201808121007566802830111_ST.002.png" width="209"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_____</p></div></div>
<div><p>【答案】 af ③胚盘 2脐带 1胎盘 ①蝴蝶 ②家鸽 ③蟾蜍</p><p>【解析】在鸡卵的结构图中,①卵白、②卵壳、③胚盘、④卵黄、⑤系带、⑥气室;丁图中1是胎盘,2是脐带,3是子宫。</p><p>(1)图甲中的M表示为三种动物生殖发育过程中的相似之处,则M为有性生殖、卵生。<br />(2)图乙是鸟卵结构示意图,能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③胚盘。<br />(3)图丙是人体胎儿与母体的联系示意图,胎儿所获得的营养需经过2脐带由1胎盘从母体获得。<br />(4)家鸽属于鸟类、蝴蝶属于节肢动物、蟾蜍属于两栖类,根据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动物→原始棘皮动物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可知,①蝴蝶、②家鸽、③蟾蜍。</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胎儿发育期间营养供应的相关结构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c3049bb9/SYS201904270921333673945003_ST/SYS201904270921333673945003_ST.001.png" width="291" height="1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请标出B和C的名称:_____,_____。</p><p>(2)受精卵分裂和胚胎发育初期的营养由_____提供。</p><p>(3)胚胎植入子宫内膜后,在胚胎与子宫壁接触的部分形成_____。</p><p>(4)胎儿通过和,从母体内获得_____,并将代谢产生的_____气体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的血液,由母体排出体外。</p></div></div>
<div><p>【答案】(1)脐带 子宫 (2)卵黄 (3)胎盘 (4)营养物质和氧气</p><p>【解析】</p><p>由图可知A胎盘、B脐带、C子宫、D胎儿。</p><p>(1)由图可知B是脐带,C子宫。<br />(2)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相遇并结合形成受精卵,随后受精卵开始发育成最初的胚胎,此时发育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br />(3)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在胚胎与子宫壁接触的部分形成了A胎盘,胎盘与婴儿的脐带相连。<br />(4)当受精卵发育成胎儿后,通过A胎盘、B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氧和营养物质;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已知惯用右手和惯用左手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小王及其家人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df7bed86/SYS201904220926164009791459_ST/SYS201904220926164009791459_ST.001.png" width="264"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1)判断性状的显隐性:_____为显性。</p><p>(2)若显性基因用R表示,隐性基因用r表示,请写出该同学的母亲和姑姑的基因型:母亲:_____,姑姑:_____。</p><p>(3)若小王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是惯用左手的几率是_____。</p><p>(4)若小王经过矫正后依然用右手吃饭、写字,那么这种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吗?</p><p>答:_____(选填“能”或“不能”)</p></div></div>
<div><p>【答案】惯用右手 Rr RR或Rr 50% 不能 </p><p>【解析】</p><p>(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br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br />(3)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p><p>(1)祖父、祖母都惯用右手,而父亲惯用左手,表明惯用右手是显性性状,惯用左手是隐性性状,因此判断性状的显隐性:惯用右手为显性。<br />(2)若显性基因用R表示,隐性基因用r表示,则惯用右手的基因是RR或Rr,惯用左手的基因型是rr。外祖母(rr)遗传给母亲的基因一定是r,因此母亲惯用右手的基因型是Rr,遗传图解如图1:<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df7bed86/SYS201904220926164009791459_DA/SYS201904220926164009791459_DA.001.png" width="294" height="1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祖父、祖母遗传给父亲(rr)的基因一定是r,因此祖父、祖母的基因型是Rr,遗传图解如图2:<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df7bed86/SYS201904220926164009791459_DA/SYS201904220926164009791459_DA.002.png" width="391" height="1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图2看出,该同学的姑姑的基因型是RR或Rr。<br />(3)从图1看出,若小王的父母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是惯用左手的几率是50%。<br />(4)若小王经过矫正后依然用右手吃饭、写字,是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所以这种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为三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3ccbc4de/SYS201904300927344717873548_ST/SYS201904300927344717873548_ST.001.png" width="406"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 (填图中标号)是细菌,它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p><p>(2)制作慢头时, (填图中标号)产生的 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膨大和松软.</p><p>(3)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的生物是 (填图中标号).</p></div></div>
<div><p>【答案】(1)甲 分裂</p><p>(2)乙 二氧化碳</p><p>(3)丙</p><p>【解析】</p><p>试题(1)细菌与酵母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7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其中图甲是细菌,图乙是酵母菌,图丙是病毒.你的判断依据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个分成两个.</p><p>(2)做馒头时,经常要用到乙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暄软多孔.</p><p>(3)丙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主要的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用自己的遗传物质来进行复制、繁殖新的病毒.</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甲~庚代表不同种的生物。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b56268d5/SYS201712310120445056533262_ST/SYS201712310120445056533262_ST.001.png" width="225" height="1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p><p>(2)此食物网中有_________条食物链。</p><p>(3)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p><p>(4)该食物网只表示出生态系统中的部分成分,未表示的成分有______和________。</p><p>(5)当甲全部死亡会对该生态系统造成很大影响,说明生态系统___________是有一定限度的。</p><p> </p></div></div>
<div><p>【答案】 戊 5 戊→己→甲→乙→丙(或戊→己→甲→丁→丙) 分解者 非生物因素 调节能力</p><p>【解析】(1)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br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动植物之间就是通过食物链相互联系起来的,动植物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可表示为: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等等。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表示为:戊→己→甲→丁→丙,戊→己→甲→乙→丙,戊→甲→乙→丙,戊→甲→丁→丙,戊→庚→丁→丙。<br />(3)根据分析,最长的两条食物链:戊→己→甲→丁→丙或戊→己→甲→乙→丙。<br />(4)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未表示的成分有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br />(5)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生物种类的多少与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又有一定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途径越多,其调节能力,或者抵抗外力影响的能力就越强。反之,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就越弱。当甲全部死亡会对该生态系统造成很大影响,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