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2:57:51

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中考生物模拟试卷(2)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制作临时装片时,由于操作不当会导致装片内出现气泡的是图中的(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428801882832_ST/SYS201708151226428801882832_ST.001.png" width="110" height="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428801882832_ST/SYS201708151226428801882832_ST.002.png" width="89" height="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428801882832_ST/SYS201708151226428801882832_ST.003.png" width="92" height="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428801882832_ST/SYS201708151226428801882832_ST.004.png" width="92" height="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盖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皮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因此选项A的盖盖玻片的方法,最容易出现气泡.<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br />A.毛细血管<br />B.动脉<br />C.静脉<br />D.心脏</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利于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所以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毛细血管.<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管的相关知识,掌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切西红柿时,在砧板上会留下的红色汁液主要来自于(  )<br />A.来自液泡中<br />B.来自细胞核<br />C.来自细胞质<br />D.来自导管</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西红柿汁,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A正确;<br />B、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的控制中心,B错误;<br />B、细胞质的流动能加速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br />D、导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D错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正常男性体细胞和精子中的染色体(条数)组成的是(  )<br />A.44+XY和X、Y<br />B.44+XY和22+Y<br />C.22+XY和X、Y<br />D.44+XY和22+X或22+Y</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人体细胞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435112769996_DA/SYS201708151226435112769996_DA.001.png" width="330" height="1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44(22对)+XY,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22+X或22+Y.所以能正确表示正常男性体细胞和精子中的染色体(条数)组成的是44+XY和22+X或22+Y.<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人类染色体的传递,掌握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三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关系是(  )<br />A.捕食<br />B.竞争<br />C.合作<br />D.寄生</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都是为了获取食物,因此属于捕食关系,所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三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关系是捕食关系.<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物链,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r />B.生物圈是动物和植物统一的整体<br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br />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和</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正确;<br />B、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动物和植物仅是生物圈的一部分,B错误;<br />C、生物圈是生物生存的家园,C正确;<br />D、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在超市挑选有包装的食品时,与食品安全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br />A.包装是否完好无损<br />B.包装是否精美<br />C.包装盒是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br />D.食品的成分</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包装受损,即使在保质期内也可能已经变质,所以在购买时应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故不符合题意.<br />B、包装再精美的食品也有可能是没有经过检疫部分检疫的“三无”产品,也可能已经超过保质期,所以在购买时无需看包装是否精美.故符合题意.<br />C、在购买食品时,首先要看的就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可能已经腐败变质,食后易引起食物中毒,因此不能购买.故不符合题意.<br />D、在购买食品时,应关注食品的成分,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都是国家允许的成分,是否有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成分.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掌握食品安全: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关注食品安全: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买食品时,应注意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变质等;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根尖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成熟区细胞有液泡和叶绿体<br />B.伸长区有大量根毛,利于吸收水和无机盐<br />C.分生区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进行复制<br />D.幼根的生长靠分生区细胞的伸长和伸长区细胞的分裂</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根尖的成熟区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液泡,它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为没有叶绿体,A错误;<br />B、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成熟区因生有大量的根毛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B错误;<br />C、细胞核分裂前,染色体进行复制,数量已经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C正确;<br />D、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所以,根的长度能不断地增加,D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根的生长,需要了解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分裂从而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生长从而细胞体积的增大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手突然碰到针尖或火苗时,会马上缩回,这是(  )<br />A.条件反射(复杂反射)<br />B.人类特有的反射<br />C.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br />D.动物特有的反射</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br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排尿反射等都非条件反射.当手突然碰到针尖或火苗时,会马上缩回,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是动物与人共有的反射.<br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视眼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br />A.晶状体曲度过大,眼球前后径过长;配戴凹透镜<br />B.晶状体曲度过小,眼球前后径过短;配戴凸透镜<br />C.晶状体曲度过大,眼球前后径过长;配戴凸透镜<br />D.晶状体曲度过小,眼球前后径过短;配戴凹透镜</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近视眼的成因图: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442456284159_DA/SYS201708151226442456284159_DA.001.png" width="80" height="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近视眼的矫正图: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442456284159_DA/SYS201708151226442456284159_DA.002.png" width="166"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内激素、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br />B.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作用小<br />C.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运输<br />D.垂体、甲状腺属于内分泌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人体内的腺体根据分泌物的去向可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皮脂腺、汗腺、唾液腺等,它们的分泌物是通过导管排出的,因此这类腺体叫外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里,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它们分泌的激素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如果分泌异常就会得相应的病症.可见B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掌握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中,必须通过消化转化才能被吸收物质是(  )<br />A.糖类、脂类、蛋白质<br />B.糖类、脂类、无机盐<br />C.糖类、脂类、维生素<br />D.糖类、蛋白质、维生素</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淀粉(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是大分子的不溶于水的物质,不能被消化道壁直接吸收,它们只有在消化道内被消化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的物质后才能被吸收.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不要消化就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掌握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动(植)物油、肥肉、大豆等;富含糖类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麦、馒头、马铃薯、红薯等;含蛋白质的食物:奶、蛋、鱼、肉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丽江火灾的抢救中,某武警官兵在救火中,背部皮肤大面积烧伤,送到医院,医生很快给他输液,最需要为他输入的是(  )<br />A.红细胞<br />B.血浆<br />C.血小板<br />D.白细胞</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身体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伤面有大量液体渗出,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粘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所以输入血浆.<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老年病人去医院体检,在他的尿液中,检测到含有一定数量的白细胞,这老人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br />A.肾小球<br />B.肾小管<br />C.肾小囊<br />D.肾静脉</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会导致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本不能滤过到肾小囊腔的血细胞和蛋白质会进入肾小囊腔中,但肾小管对血细胞和蛋白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此这些血细胞和蛋白质就会随尿液排出而形成血尿或蛋白尿.<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尿的形成和尿的排出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尿首先通过输尿管到达膀胱,当膀胱里的尿储存到一定量时,通过尿道排出尿液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对神经系统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A.神经中枢包括脑和脊髓,脑干主要控制人的呼吸、心跳和血压<br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br />C.神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br />D.简单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脊髓,脊髓外面包裹的是神经白质</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是许多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神经中枢,如听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等.故A错误;<br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故B正确;<br />C、神经元是神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C正确;<br />D、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脊髓由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组成,里面是灰质,脊髓外面包裹的是神经白质,故D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掌握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br />A.由关节组成<br />B.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br />C.由全身骨骼组成<br />D.由神经和骨骼肌组成</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骨骼肌起动力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运动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哺乳动物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br />A.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br />B.胎生哺乳有利于提高后代成活率<br />C.用肺呼吸,所以只能陆地生活<br />D.根据食性分为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A正确.<br />B、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B正确.<br />C、哺乳动物用肺呼吸,有的生活在陆地,有的生活在空中,如蝙蝠;有的生活在水中,如海豚,C错误.<br />D、根据食性分为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如狼为食肉动物,兔为食草动物.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需要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行为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br />A.心脏跳动<br />B.胃的蠕动<br />C.蜜蜂筑巢<br />D.闭眼睡觉</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题干中的A心脏跳动、B胃的蠕动、D闭眼睡觉都属于生理反应,C蜜蜂筑巢属于繁殖行为.<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物行为的类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A.受精作用发生在女性输卵管里<br />B.胚泡和胚胎发育的营养由胎盘提供<br />C.睾丸和卵巢是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的器官<br />D.女性输卵管结扎后不影响月经的产生</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成受精卵.A叙述正确;<br />B、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的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营养来自于卵黄.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叶来自于卵黄,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B叙述错误;<br />C、睾丸和卵巢是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的器官,是主要的性器官.C叙述正确;<br />D、女性输卵管结扎后,精子和卵细胞不能结合,但子宫仍然能产生月经.D叙述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人的生殖,掌握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靠孢子繁殖的一组植物是(  )<br />A.银杏 杏 小麦<br />B.海带&#xa0;&#xa0; 肾蕨&#xa0; 卷柏<br />C.苏铁 肾蕨&#xa0; 蓝藻<br />D.兰花&#xa0; 菊花&#xa0; 发菜</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银杏、杏、小麦都靠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A错误;<br />B、海带、肾蕨、卷柏都是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属于孢子植物,B正确;<br />C、苏铁属于种子植物,肾蕨、蓝藻属于孢子植物,C错误;<br />D、兰花、菊花属于种子植物,发菜属于孢子植物,D错误;<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r />A.DNA内含有染色体<br />B.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br />C.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叫染色体<br />D.储存遗传信息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故A错误.<br />B、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故B错误.<br />C、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故C错误.<br />D、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最主要的遗传物质是DNA,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故D正确.<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是(  )<br />A.人的体细胞中若多一条21号染色体,将表现为先天性愚型<br />B.同一品种的小麦在水肥条件不同的环境里,所结子粒的饱满程度不同<br />C.应用空间技术育种培育的太空椒<br />D.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C、D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C、D不符合题意;<br />B、同一品种的小麦在水肥条件不同的环境里,所结子粒的饱满程度不同,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B符合题意.<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与生物分类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分类的主要是看生物间的外形<br />B.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近的<br />C.分类单位越大,生物之间的相似性就越多<br />D.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之一</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常作为生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故A错误;<br />B、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因此,同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是最近的,故B正确;<br />C、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故C错误;<br />D、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故D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分类的单位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生命开始于(  )<br />A.胎儿出生<br />B.胚胎发育<br />C.受精卵的形成<br />D.卵子成熟</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发育形成胚胎,胚胎进而形成胎儿.因此人的生命起始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人的生殖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br />A.长臂猿<br />B.狒狒<br />C.滇金丝猴<br />D.白眉叶猴</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黑猩猩、大猩猩.B、C、D虽都属于灵长类哺乳动物,但不属于类人猿,而长臂猿是类人猿,且一些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以及一些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与人类都十分相似.<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的相关知识,掌握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呼吸时,膈肌收缩,胸廓扩大、吸入的全是氧气,呼出的全是二氧化碳<br />B.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br />C.口痰中带有病菌,不能随地吐痰、<br />D.呼吸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扩大;吸入的是空气,呼出的气体也不全是二氧化碳,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A错误;<br />B、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B正确;<br />C、口痰中带大量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可以传染疾病,因此不能随地吐痰.C正确;<br />D、呼吸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一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所以呼吸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呼吸系统的组成,掌握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保护生物多样性根本措施是(  )<br />A.迁地保护<br />B.建立自然保护区<br />C.保护生物栖息地<br />D.法制管理</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人们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这叫异地保护,但这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根本措施,故错误;<br />B、就地保护是指在原来的生活区域中对濒危生物实施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故错误;<br />C、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根本措施,故正确.<br />D、法制管制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根本措施,故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就地保护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细胞结构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453415764123_ST/SYS201708151226453415764123_ST.001.png" width="168" height="2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从细胞图看出,该图是&#xa0;&#xa0;&#xa0;(植物或动物细胞)结构图.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结构是【&#xa0;&#xa0;&#xa0;】&#xa0;&#xa0;&#xa0;<br />(2)植物细胞独有的能量转化器是【&#xa0;&#xa0;&#xa0;】&#xa0;&#xa0;&#xa0;<br />(3)DNA主要在【&#xa0;&#xa0;&#xa0;】&#xa0;&#xa0;&#xa0;中、<br />(4)成熟植物细胞才具有,而刚分裂的细胞不具有的细胞结构是&#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植物细胞;1;细胞膜<br />(2)5;叶绿体<br />(3)3;细胞核<br />(4)液泡<br />【解析】解:(1)该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等结构,所以该图是植物细胞;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结构是1细胞膜.(2)线粒体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所以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4)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液泡合并为一个中央液泡,其体积占去整个细胞的大半.而刚分裂的细胞不具有液泡这一结构.<br />所以答案是:(1)植物细胞;1;细胞膜;(2)5;叶绿体;(3)3;细胞核;(4)液泡<br />【考点精析】掌握植物细胞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农田和草原连接的物质循环图,请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455168635562_ST/SYS201708151226455168635562_ST.001.png" width="316" height="1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xa0;&#xa0;&#xa0; , 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xa0;&#xa0;&#xa0;<br />(2)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的生物 外,还缺少的成分是&#xa0;&#xa0;&#xa0;<br />(3)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xa0;&#xa0;&#xa0;<br />(4)在该生态系统中,为了防治害虫,人们使用农药消灭害虫,则农药会沿着食物链进行富集,并在&#xa0;&#xa0;&#xa0;的体内达到最高浓度.</p></div></div>
<div><p>【答案】<br />(1)草;蛇<br />(2)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br />(3)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br />(4)蛇<br />【解析】解:(1)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温度和水等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生物的生存提供食物,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草.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地说,在输入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就越少,生物的数量就越少.在此题中蛇的营养级最高,所以获得的能量就最少,数量也就最少.(2)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图中草是植物,是生产者,吃草籽的昆虫、鼠以及青蛙、蜘蛛、蛇等是动物为消费者.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的生物 外,还缺少的成分是细菌、真菌分解者和阳光、空气、温度和水等非生物部分.(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图中的食物链有;①草→鼠→蛇;②草→食草昆虫→青蛙→蛇;③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其中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4)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逐渐积累,因此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越多;在该生态系统中,蛇的营养级别最高,如果在该生态系统中使用农药消灭害虫,则蛇的体内农药含量最高.<br />所以答案是:(1)草;蛇;(2)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3)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4)蛇<br />【考点精析】利用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456162732743_ST/SYS201708151226456162732743_ST.001.png" width="280" height="1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暗处理;需要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通过&#xa0;&#xa0;&#xa0;作用将&#xa0;&#xa0;&#xa0;消耗或运走;<br />(2)将天竺葵的叶片正面和背面都用黑纸片遮盖,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xa0;&#xa0;&#xa0;;剪下有部分遮光叶片,去掉黑纸片。<br />(3)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目的是&#xa0;&#xa0;&#xa0;;叶片呈&#xa0;&#xa0;&#xa0;色;<br />(4)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稀碘液,再次用清水漂洗叶片,遮光部分呈&#xa0;&#xa0;&#xa0;色;验证了光合作用的条件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呼吸;淀粉<br />(2)形成对照实验<br />(3)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黄白<br />(4)不变蓝;光<br />【解析】解:(1)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通过呼吸作用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2)部分遮光后光照: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如果这一部分遇碘不变蓝,而照光部分变蓝,说明经一昼夜黑暗处处理后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消耗了,照光部分的淀粉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还说明叶片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制造淀粉.(3)剪下有部分遮光叶片,去掉黑纸片.(4)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装有酒精和叶片的小烧杯,一定要隔水加热.这是因为酒精的沸点比水低,如果直接放在火上加热,不仅酒精蒸发太快,造成浪费,而且溶解叶绿素的效果也不够好,尤其容易引燃酒精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5)由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有光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光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稀碘液,再次用清水漂洗叶片,根据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见光的部分由于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所以变蓝,而遮光的部分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制造淀粉,所以不变蓝,此实验验证了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br />所以答案是:(1)呼吸;淀粉;(2)形成对照实验;(3)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黄白;(4)不变蓝;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人体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之间的关系、据图请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456995829925_ST/SYS201708151226456995829925_ST.001.png" width="243" height="2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若甲是消化系统,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xa0;&#xa0;&#xa0; , 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从小肠进入到毛细血管中的过程称为&#xa0;&#xa0;&#xa0; , 若甲是眼睛,在反射过程中的感受器是&#xa0;&#xa0;&#xa0;<br />(2)血液经过乙系统肺泡处毛细血管后,&#xa0;&#xa0;&#xa0;(填“氧气”或“二氧化碳”)含量增加;C内血液是&#xa0;&#xa0;&#xa0;(填“动脉”或“静脉”)血<br />(3)心脏中D与3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xa0;&#xa0;&#xa0;(填“动脉瓣”或“静脉瓣”或“房室瓣”)、体循环的起点是【&#xa0;&#xa0;&#xa0;】&#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小肠;吸收;视网膜<br />(2)氧气;动脉<br />(3)房室瓣;D;左心室<br />【解析】解:(1)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若甲是眼睛,在反射过程中的感受器是视网膜.(2)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3)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心脏以外的大静脉中有静脉瓣.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br />体循环是左心室→主动脉→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br />所以答案是:(1)小肠;吸收;视网膜;(2)氧气;动脉;(3)房室瓣;D;左心室.<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呼吸系统的组成和血液循环的途径,需要了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示例[⑦]上腔静脉).<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458029456924_ST/SYS201708151226458029456924_ST.001.png" width="193" height="2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心脏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xa0;&#xa0;&#xa0;]&#xa0;&#xa0;&#xa0; , 与之相连的血管是[&#xa0;&#xa0;&#xa0;]&#xa0;&#xa0;&#xa0; , 内流&#xa0;&#xa0;&#xa0;血.<br />(2)血液循环途径可分为&#xa0;&#xa0;&#xa0;和&#xa0;&#xa0;&#xa0;两部分,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进行了气体交换,血液由&#xa0;&#xa0;&#xa0;血变成&#xa0;&#xa0;&#xa0;血.</p></div></div>
<div><p>【答案】<br />(1)②;左心室;⑤;主动脉;动脉<br />(2)体循环;肺循环;静脉;动脉<br />【解析】解:(1)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从图示中可以看出,心脏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②左心室,因为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器官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距离远,需要的动力大;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流的是静脉血.因此与②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⑤主动脉,内流动脉血.(2)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在体循环中,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br />所以答案是:(1)②;左心室;⑤;主动脉;动脉;(2)体循环;肺循环;静脉;动脉.<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心脏和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棉花的白色和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若用A表示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请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95.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亲代</p></td><td style="width:84.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子代</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白色×白色</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白色、棕色</p></td></tr></table><p><br />(1)棉花的白色和棕色是一对&#xa0;&#xa0;&#xa0; , 从表中所示遗传结果可以判断&#xa0;&#xa0;&#xa0;是显性性状<br />(2)亲代棉花的颜色都是白色,而子代棉花的颜色出现棕色,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xa0;&#xa0;&#xa0;<br />(3)试写出:表中亲代白色棉花最可能的基因组成是&#xa0;&#xa0;&#xa0; , 子代棕色棉花最可能的基因组成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相对性状;白色<br />(2)变异<br />(3)Aa;aa<br />【解析】解:(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表中所示的遗传结果可知:在棉花的白色和棕色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所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即白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2)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亲代棉花的颜色都是白色,而子代棉花的颜色出现棕色,这说明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是生物的变异现象.(3)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因此棕色棉花的基因组成是aa,这一对基因由亲代双方个提供一个,即亲代的基因组成中除含有一个控制白色的显性基因A外,都含有一个控制棕色的隐性基因a,即亲代的基因组成都是Aa,子代棕色棉花的基因组成是aa.<br />所以答案是:(1)相对性状;白色;(2)变异;(3)Aa;aa<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和基因与性状遗传,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刚果(金)的旧称)的埃博拉河地区首次被发现,因其极高的致死率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埃博拉病毒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等抵抗力,60摄氏度下30分钟方能破坏其感染性;紫外线照射两分钟可使之完全灭活;对化学品敏感,乙醚、福尔马林等消毒剂可以完全灭活病毒及其感染性、请结合生物学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br />(1)埃博拉病毒结构比较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xa0;&#xa0;&#xa0;构成<br />(2)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埃博拉病毒属于下列四项中的( )(填选项前面的字母)<br />A.传播途径<br />B.病原体<br />C.传染源<br />D.抗体<br />(3)注射疫苗会刺激人体产生&#xa0;&#xa0;&#xa0;免疫反应(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xa0;&#xa0;&#xa0;<br />(4)对疫喷洒福尔马林消毒剂,从传染病预防角度讲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遗传物质<br />(2)B<br />(3)特异性;保护易感人群<br />(4)切断传播途径<br />【解析】解:(1)埃博拉病毒结构比较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2)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埃博拉病毒属于下列四项中的病原体(3)注射疫苗会刺激人体产生 特异性免疫反应,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4)对疫喷洒福尔马林消毒剂,从传染病预防角度讲是切断传播途径.<br />所以答案是:(1)遗传物质;(2)B;(3)特异性;保护易感人群;(4)切断传播途径<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病毒和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中考生物模拟试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