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2:57:48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中考生物模拟试卷(2)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使用显微镜观察同一视野细胞时,看到的细胞体积最大的镜头组合是(  )<br />①目镜5×②目镜15×③物镜10×④物镜40×<br />A.②③<br />B.①④<br />C.①③<br />D.②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要想看到的细胞体积最大,那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得最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由题意可知:目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②目镜15×;物镜放大倍数最大的是④物镜40×,所以镜头组合为②④.<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黄瓜、西红柿、海带、花生等都是餐桌上常吃的菜品,小明想获取它们的种子来种植.你认为他不可能得到的是(  )<br />A.黄瓜<br />B.西红柿<br />C.海带<br />D.花生</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黄瓜、西红柿、花生等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而海带则属于藻类植物,不结种子,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因此他不可能得到海带的种子.<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种子植物的相关知识,掌握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命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br />A.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br />B.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br />C.雷鸟的羽毛冬天为白色,夏天为灰色<br />D.地衣生活在岩石的表面,能加速岩石的风化</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属于生物适应环境.<br />B、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是环境影响生物.<br />C、雷鸟的羽毛冬天为白色,夏天为灰色,属于生物适应环境.<br />D、地衣生活在岩石的表面,能加速岩石的风化,属于生物影响环境.<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杜鹃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杜鹃花则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下列关于杜鹃鸟和杜鹃花结构层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r />A.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细胞质中都有叶绿体<br />B.杜鹃鸟比杜鹃花多系统这一结构层次<br />C.杜鹃花有保护、营养、结缔等几种组织<br />D.杜鹃鸟由根、茎、叶等几种器官构成</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杜鹃花和杜鹃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杜鹃花细胞质中有叶绿体,杜鹃细胞质中没有叶绿体,A错误;<br />B、杜鹃属于动物,它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杜鹃花属于植物,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因此,杜鹃比杜鹃花多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B正确;<br />C、杜鹃花属于动物,有保护、营养、分生、输导等几种组织,结缔组织属于动物组织,C错误;<br />D、杜鹃花,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几种器官,D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胞数目增多是通过(  )实现的.<br />A.细胞分裂<br />B.细胞分化<br />C.细胞呼吸<br />D.细胞衰老</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细胞分离并没有形成新细胞.<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桑葚果实味甜多汁呈紫色,食用时手指会被染成紫色,盛放桑葚的果盘内也会有少量紫色汁液.这些紫色的汁液来自于果实细胞的(  )<br />A.细胞壁<br />B.线粒体<br />C.液泡<br />D.叶绿体</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A错误.<br />B、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B错误.<br />C、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所以果盘内有少量紫色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于桑葚细胞的液泡,C正确;<br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D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植物细胞,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把绿色植物比作生物圈中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那么工厂里生产有机物的“车间”是(  )<br />A.液泡<br />B.叶绿体<br />C.线粒体<br />D.细胞壁</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内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使细胞中的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植物的绿色部分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如果说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的话,那么叶肉细胞就好比细胞的“生产车间”.<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光合作用的实质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气孔主要分布于叶片的(  )<br />A.上表皮<br />B.叶脉<br />C.叶柄<br />D.下表皮</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由于上表皮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温度比下表皮相对较高,叶片中的水分比较容易从上表皮的气孔散失.气孔作为蒸腾作用水分出入的门户,如果水分蒸发过多,尤其是炎热的夏季,会让植物萎蔫甚至死亡,所以下表皮气孔多会避免该种现象发生.植物叶片上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关节囊里面和外面的韧带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br />B.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叫关节<br />C.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br />D.人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的同时肱三头肌舒张</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不符合题意.<br />B、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包括能活动的,不活动的和半活动的,能活动的骨连接叫关节,不符合题意.<br />C、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运动系统来完成,运动系统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收缩牵拉骨,围绕着关节做运动.不符合题意.<br />D、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但是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肌肉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如伸肘和屈肘动作就需要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共同完成,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不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br />A.蛋白质<br />B.糖类<br />C.脂肪<br />D.维生素</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和修复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约占细胞物质总含量的75%﹣80%,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掌握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动(植)物油、肥肉、大豆等;富含糖类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麦、馒头、马铃薯、红薯等;含蛋白质的食物:奶、蛋、鱼、肉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br />A.唾液、胃液、肠液<br />B.胃液、唾液、胆汁<br />C.胰液、肠液、胆汁<br />D.肠液、唾液、胰液</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植物油属于脂肪,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才能被消化.首先在小肠中胆汁的作用下,脂肪被变成脂肪微粒,加大了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而后再在肠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配置的消化液是胆汁、肠液、胰液.<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食物的消化,需要了解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种途径不属于排泄?(  )<br />A.呼吸<br />B.出汗<br />C.排便<br />D.泌尿</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BD、呼吸时能呼出二氧化碳、皮肤能分泌和排出汗液、泌尿能形成排出尿液,因此都属于排泄,ABD正确;<br />C、粪便是食物消化吸收后剩下的食物残渣不是代谢废物,因此从肛门排出粪便叫排遗,不属于排泄,C不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排泄的途径的相关知识,掌握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r />A.人的双眼皮与人的大眼睛<br />B.人的有耳垂与人的无耳垂<br />C.狗的黄毛与猫的黄毛<br />D.狗的长毛与狗的卷毛</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人的双眼皮与人的大眼睛,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A不正确;<br />B、人的有耳垂与人的无耳垂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B正确;<br />C、狗和猫是两种动物,因此狗的黄毛与猫的黄毛不是相对性状,C不正确;<br />D、狗的长毛与狗的卷毛,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D正不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需要了解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下列分类等级中,植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最多的等级是(  )<br />A.门<br />B.纲<br />C.目<br />D.科</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如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他们相似程度多,亲缘关系就近.在门、纲、目、科中最小的是科,因此科是植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最多的等级.<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分类的单位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392469170246_ST/SYS201708151226392469170246_ST.001.png" width="438" height="2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构成a、b、c的基本结构单位是&#xa0;&#xa0;&#xa0; .<br />(2)b呼出的气体和c排出的尿液的过程称为&#xa0;&#xa0;&#xa0; .<br />(3)流入c的血液与流入b的血液相比,&#xa0;&#xa0;&#xa0;的含量较多.<br />(4)由于神经系统和&#xa0;&#xa0;&#xa0;的共同调节作用,人体的各种器官、系统能够相互协调配合,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p></div></div>
<div><p>【答案】<br />(1)细胞<br />(2)排泄<br />(3)氧气<br />(4)激素<br />【解析】解:(1)如图是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等过程的综合图,a为消化系统,b为呼吸系统,c为泌尿系统,各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b呼吸系统呼出的水蒸气、二氧化碳以及c泌尿系统排出的尿液(含水、无机盐、尿素等)都是细胞新陈代谢的废物,其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3)流入b呼吸系统的血液中含人体细胞产生的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呼吸系统呼出体外,并交换来氧气;流入c泌尿系统的血液中含丰富的氧气,供泌尿系统利用.因此,流入c的血液比流入b的血液氧气含量较多,二氧化碳含量较少.(4)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作用,人体的各种器官、系统能够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br />所以答案是:(1)细胞;(2)排泄;(3)氧气;(4)激素<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物的消化和呼吸系统的组成,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如图神经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393390267427_ST/SYS201708151226393390267427_ST.001.png" width="257"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从该反射弧模式图的结构特点分析,该反射弧所能完成的反射类型是&#xa0;&#xa0;&#xa0; , 其神经中枢位于&#xa0;&#xa0;&#xa0; .<br />(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xa0;&#xa0;&#xa0; .<br />(3)若⑤表示该反射活动的效应器,请用图中的数字写出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非条件反射;脊髓<br />(2)神经元<br />(3)①→②→③→④→⑤<br />【解析】解:(1)图中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没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非条件反射.(2)神经元(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3)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①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②传入神经传到③脊髓灰质内的3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将神经冲动沿着④传出神经传给与缩手有关的肌肉(⑤效应器),肌肉收缩,完成缩手反射.途径是:①→②→③→④→⑤.<br />所以答案是:(1)非条件反射;脊髓;(2)神经元;(3)①→②→③→④→⑤.<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如图羊的毛色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394569687533_ST/SYS201708151226394569687533_ST.001.png" width="234"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羊毛色中的白毛和黑毛在遗传学上称为&#xa0;&#xa0;&#xa0; . 其中隐性性状是&#xa0;&#xa0;&#xa0; .<br />(2)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亲代白羊的基因组成是&#xa0;&#xa0;&#xa0; .<br />(3)子二代出现了白毛羊和黑毛羊,从理论上分析应该是&#xa0;&#xa0;&#xa0;羊的数量多.</p></div></div>
<div><p>【答案】<br />(1)相对性状;黑毛<br />(2)AA<br />(3)白<br />【解析】解:(1)“羊毛色中的白毛和黑毛”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子一代白毛羊与白毛羊的子二代中出现黑毛羊,表明羊毛色中的显性性状是白毛,隐性性状是黑毛.(2)“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亲代白毛羊基因组成是AA,黑毛羊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1:<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394569687533_DA/SYS201708151226394569687533_DA.001.png" width="191"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3)“子二代出现了白毛羊和黑毛羊”,遗传图解如图2:<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394569687533_DA/SYS201708151226394569687533_DA.002.png" width="297"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图中看出,从理论上分析应该是白毛羊的数量多.<br />所以答案是:(1)相对性状;黑毛;(2)AA;(3)白.<br />【考点精析】掌握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和基因与性状遗传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396918910304_ST/SYS201708151226396918910304_ST.001.png" width="155" height="2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在心脏A与C,B与D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xa0;&#xa0;&#xa0;;<br />(2)血液从D出发回到A的循环路线称为&#xa0;&#xa0;&#xa0;;<br />(3)给病人注射青霉素,青霉素随着血液先到达心脏的&#xa0;&#xa0;&#xa0;(填代码),<br />(4)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时,药物需&#xa0;&#xa0;&#xa0;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扁桃体.</p></div></div>
<div><p>【答案】<br />(1)房室瓣<br />(2)体循环<br />(3)A<br />(4)两<br />【解析】解:(1)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同时在四肢静脉的血管里也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2)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根据血液流动的途径的不同,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血液经过体循环,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可见血液从D出发回到A的循环路线称为体循环.(3)若静脉注射青霉素,则青霉素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青霉素→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处毛细血管→病灶;因此青霉素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右心房.(4)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扁桃体炎时,药物进入血液经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体动脉→咽部毛细血管.因此,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扁桃体炎时,需脏经过心脏两次才能到达扁桃体.<br />所以答案是:(1)房室瓣;(2)体循环;(3)A;(4)两<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造纸厂附近出现农作物死亡现象,造纸厂污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影响吗?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br />①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种子,长成幼苗后进行实验.<br />②取一定量的造纸厂排放的污水.<br />③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污水,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现象.<br />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的大豆幼苗全部死亡.<br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br />(1)此实验中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xa0;&#xa0;&#xa0;?<br />(2)小组同学在制定的计划中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设置&#xa0;&#xa0;&#xa0;实验.<br />(3)针对2题,你认为下列哪组可以作为其对照组( ).<br />A.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低温环境中<br />B.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既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污水<br />C.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阴暗的环境中<br />D.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等量清水<br />(4)有的同学说只要一粒大豆种子做实验就行了,你说呢?简述你的理由.&#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造纸厂污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影响吗<br />(2)对照<br />(3)D<br />(4)不行,只用一粒种子做实验存在偶然性,实验结果没有可信度<br />【解析】解:(1)题干中描述酸雨对农作物、建筑物及人体的伤害,制定的探究实验以大豆幼苗,模拟酸雨,显然是探究酸雨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所以问题是: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2)我们所做的实验一般为对照实验,那么就要求①要形成对照②变量具有唯一性,在设计的实验中我们明显发现缺少对照实验设计.(3)作为对照实验要保证变量的唯一性,由于实验探究酸雨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所以唯一变量应为﹣﹣酸雨,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清水(4)实验中我们我们为了避免种子过少带来的偶然性(自身条件,休眠等因素),我们一般使用多粒种子,如10粒.<br />所以答案是:(1)造纸厂污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影响;(2)对照;(3)D;(4)不行,只用一粒种子做实验存在偶然性,实验结果没有可信度(意思相近即可)<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中考生物模拟试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