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同步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时,一般情况下,下列哪种计算取值的方法是科学?( )</p><p>A. 取总数值 B. 取平均值</p><p>C. 取最大值 D. 取最小值</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此题考查对探究实验中处理数据的理解。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常要计算平均值这是为了避免偶然因素、减少误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同一地区的同一时段,以下环境中,空气湿度最大的是( )</p><p>A. 裸地 B. 草丛 C. 灌木丛 D. 森林</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植被越茂盛,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蒸发到大气中的水蒸气越多,空气的湿度越大,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这三者相比,从茂盛程度上看,最茂盛的应该是森林,然后是灌丛,其次是草地,最后是裸地,因此三处湿度大小的关系是:森林>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实验过程中,若实验假设与实验结果出现矛盾,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 )</p><p>A. 修改实验假设 B. 修改实验数据</p><p>C. 反复进行实验 D. 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其中做出的假设和得出的结论一般是一致的,当探究实验的结果与预先的假设不一致时,可尝试一些做法来说明原因。</p><p>A、出现实验结果和预想的不一致,可能是假设的问题,可以重新进行假设,故不符合题意;</p><p>B、实验数据是根据实验的过程和现象记录的,不能随便的修改,否则就会使得实验出现错误,故符合题意;</p><p>C、出现实验结果和预想的不一致,可能是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可以反复进行实验验证,故不符合题意;</p><p>D、出现实验结果和预想的不一致,可能是制定计划时出现了问题,可以通过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来进一步探究,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明为了解“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实验,你认为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该实验对照组的应该是 ( )</p><p>A. 高温和潮湿 B. 高温和低温 C. 干燥和潮湿 D. 光亮和黑暗</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对对照实验的认识.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p><p>解答: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学发展与科学活动分不开,下列为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 )</p><p>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分类法 D. 实验法</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观察法 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p><p>调查法 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p><p>分类法: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p><p>实验法 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由于调查的范围很大,无法逐个调查,就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这种方法叫</p><p>A. 典型调查 B. 普遍调查 C. 抽样调查 D. 个别访谈</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分析: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p><p>解答: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显然,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抽样调查时样本的选取是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实际数据进行调查,并运用概率估计方法,根据样本数据推算总体相应的数量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类“制造”出乳房生物反应器,是通过改造牛羊的( )</p><p>A. 乳房 B. 遗传基因 C. 乳汁 D. 消化系统</p><p> </p></div></div>
<div><p>【答案】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是实验法研究的主要特点</p><p>A. 在人为改变条件下的研究 B. 在野外研究</p><p>C. 在实地进行研究 D. 在自然状态下的研究</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实验法是通过主动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是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故本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香蕉在南方能正常生长,而在北方不能生长。与此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p><p>A. 水分 B. 土壤 C. 光照 D. 温度</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南北方温度不同,香蕉是热带水果,在温度高的南方生长良好;在温度较低的北方生长不好,温度低影响了香蕉的品质,因此与此相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关于调查法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p><p>①分组②选择调查范围③调查记录④归类⑤设计调查路线⑥整理</p><p>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⑥①③②④⑤ C. ②①⑤③④⑥ D. ②①③⑥④⑤</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调查法的步骤:一、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二、选择调查方式 不同的调查课题应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三、制定调查方案、调查提纲及项目。四、实施调查。五、调查材料及数据的整理分析处理。六、撰写调查报告。</p><p>据此,关于调查生物种类,其基本步骤如下:②先选择调查范围,①分组,⑤设计调查路线,③调查记录,④归类,⑥整理。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利用野生水稻经过多次杂交培育新品种,他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p><p>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分类法 D. 实验法</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袁隆平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在培育水稻新品种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实验法。</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8分)设计探究实验</p><p>题目: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p><p>(1)提出问题: ?</p><p>(2)作出假设: 。</p><p>(3)实验中,鼠妇的数量不宜过少,而且最后要统计,取全部的平均值,这样做的原因是 。</p><p>(4)探究过程中,实验变量应该始终保持有 个。</p><p>(5)如果要探究“水分是否影响鼠妇的生活”,则应该设计出 </p><p>和 的对照实验,这时的实验变量则是 。</p><p>(6)实验完成后,你们小组是如何处理鼠妇的?</p><p>答: ;</p><p> </p></div></div>
<div><p>【答案】(1)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p><p>(2)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p><p>(3)避免出现偶然性,增加实验的准确性</p><p>(4)一</p><p>(5)干燥、湿润,水分的多与少</p><p>(6)把鼠妇放回大自然</p><p>【解析】(1)根据题目: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和生活经验,可以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生活的有影响吗?</p><p>(2)由于提出的问题是:光对鼠妇生活的有影响吗?可作出两种假设:光对鼠妇生活的有影响,或光对鼠妇生活的没有影响鼠.</p><p>(3)不能用1只鼠妇,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而且最后要统计,取全部的平均值,所以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而且最后要统计,取全部的平均值,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p><p>(4)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因此探究过程中,实验变量应该始终保持有一个.</p><p>(5)如果要探究“水分是否影响鼠妇的生活”,实验的变量是水分,即土壤干湿程度,则应该设计出湿润土壤和干燥土壤的对照实验,这时的实验变量则是水分的多少.</p><p>(6)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大自然中.</p><p>故答案为:</p><p>(1)光对鼠妇生活的有影响吗</p><p>(2)光对鼠妇生活的有影响</p><p>(3)避免偶然性,增加实验的准确性</p><p>(4)一</p><p>(5)干燥、湿润,水分的多与少;</p><p>(6)把鼠妇放回大自然.</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一同学进行了下列“温度对鼠妇生活影响”实验活动。请你把科学探究过程的相应步骤与他这些活动用线条连起来。</p><p>A.提出问题 ①温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p><p>B.作出假设 ②向全班同学汇报他的实验过程和结果。</p><p>C.制定计划 ③温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温暖的环境。</p><p>D.实施计划 ④按实验方案做实验,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实验数据。</p><p>E.得出结论 ⑤设计对照实验:将10只鼠妇依次放到解剖盘的中央,统计鼠妇在有无冰块的一侧的数目,统计10次。</p><p>F.表达交流 ⑥发现解剖盘无冰块的一侧鼠妇数目多,支持了假设。</p><p>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b3d919f4/SYS201712310105078073962834_DA/SYS201712310105078073962834_DA.001.png" width="576" height="1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要注意设计惟一变量,因为探究的是温度对鼠妇生活影响,故变量应该为温度,其他条件保持一致。<br />A、提出问题:①温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一定是问句“?”)<br />B.作出假设:是对提出问题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故此实验的假设为:③温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适于生活在温暖的环境。<br />C.制定计划:根据假设制定科学的探究方案,故⑤设计对照实验:将10只鼠妇依次放到解剖盘的中央,统计鼠妇在有无冰块的一侧的数目,统计10次。<br />D.实施计划: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实验操作。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在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静置2分钟.以横轴中线为界,在纸盒内一侧放湿土,另一侧铺上一层干干土,盖上纸板。(这样在盒内就形成了潮湿和干燥两种环境.)即④按实验方案做实验,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实验数据。 <br />E.得出结论:根据实施计划的结果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即鼠妇的生活受温度的影响.即⑥发现解剖盘无冰块的一侧鼠妇数目多,支持了假设。<br />F.表达交流:②向全班同学汇报他的实验过程和结果。</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p><p>(1)作出的假 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环境,以便对照。</p><p>(3)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种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___________值。</p><p>(4)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如果“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需要给鼠妇提供________和_______两种环境。</p><p>(6)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__________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p><p> </p></div></div>
<div><p>【答案】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光 光和暗(明亮和阴暗) 平均值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 水分 干燥 潮湿 相同</p><p>【解析】分析:</p><p>此题考查的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并通过解答此题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p><p>解答:</p><p>(1)作出假设:提出问题后,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是: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作出假设的依据是:在花盆、石块下等比较阴暗的地方看到了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到.当把花盆、石块搬开后,看到鼠妇很快地爬走了.</p><p>(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光”,实验变量是有无光照,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各放入等量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后,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如果阴暗环境中鼠妇多,则说明假设是正确的;如果明亮环境中鼠妇多,则说明假设是错误的.这样就形成了以光照为惟一变量的对照实验.</p><p>(3)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设置重复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少误差.每个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由偶然性引起的误差.</p><p>(4)分析现象,得出结论:阴暗环境下的鼠妇数目多,明亮环境中鼠妇数目少,说明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鼠妇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p><p>(5)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光外,还有水分、温度、空气等因素对鼠妇生活都有影响.如果“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土壤湿度,需要给鼠妇提供的两种环境是潮湿和干燥.</p><p>(6)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样就说明了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实验变量引起的,使实验具有说服力.</p><p>故答案为: (1).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2). 光 (3). 平均 (4). 鼠妇喜生活在阴暗环境中,所以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5). 干燥 和潮湿 (6). 相同(一致) </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