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部分学校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们到医院看病时,有时需要作血常规化验,医生判断患者体内是否有炎症时,是根据( )的数据高于正常值来作出判断的.<br />A.白细胞<br />B.红细胞<br />C.血浆中的葡萄糖含量<br />D.血小板</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人体处在正常情况时,外周血液内各种白细胞的数量有一定的比例.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血液内白细胞的总数或白细胞分类百分比就会升高,所以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常被用作诊断是否有炎症的检查方法之一.血小板数过少,机体会异常出血;血小板数过多,机体易形成血栓等;贫血时,红细胞数会明显减少.血糖含量低会导致低血糖,含量过高可能是糖尿病.<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掌握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br />A.猴子表演节目<br />B.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金鱼<br />C.鹦鹉学舌<br />D.成年黑猩猩堆木箱摘香蕉</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CD、猴子表演节目、鹦鹉学舌、成年黑猩猩堆木箱摘香蕉,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的学习行为;<br />B、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金鱼,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r />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喂金鱼.<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牡丹作为山东省的省花,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2012年菏泽赵银增培育的一株牡丹植株上开出六个品种、三种花色的“什锦”牡丹,倍受人们喜爱.他采用的繁殖方式为( )<br />A.种子繁殖<br />B.嫁接<br />C.组织培养<br />D.克隆技术</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要使一株牡丹植株上开出六个品种、三种花色的“什样锦”牡丹,可采用的繁殖方法是嫁接,可以用不同品种、不同颜色的牡丹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棵牡丹上即可.可见B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利用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植物的无性生殖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时,第一次使用的目镜是5×、物镜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是10×、物镜40×,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看到的情况是( )<br />A.视野亮、细胞数目多<br />B.视野亮、细胞数目少<br />C.视野暗、细胞数目多<br />D.视野暗、细胞数目少</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第一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10═50(倍);第二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因此,第二次比第一次放大倍数增大.在使用中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视野变暗.<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练习使用显微镜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图),要使观察的细胞最多,应选择的镜头为(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191621987591_ST/SYS201708151226191621987591_ST.001.png" width="334"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④<br />B.②③<br />C.④⑥<br />D.②⑤</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所以应选用①号物镜和④号目镜,放大50倍.<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的<br />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级消费者的能量越多<br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br />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从固定在生产者体内的太阳能开始,沿着食物链依次传递的(只能由上一营养级流入下一营养级).因为每一个营养级都会通过呼吸作用散失很多能量,所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不循环的,逐级递减的.<br />A、每一个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A正确;<br />B、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上获得的能量越少,B正确;<br />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C错误;<br />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粗糙纸上运动速度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 )<br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br />B.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并进行实验<br />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br />D.不管实验结果,直接根据假设得出结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1)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探究的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最后表达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2)评价探究方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颠倒现象,变量设计是否做到只有一个变量.<br />实验数据是不能随便篡改的,尊重实验事实,这是做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的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可能是假设不正确,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也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需要重新进行实验.<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分析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br />资料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养狗、猫等宠物,这为狂犬病的传播带来隐患,我市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狂犬病患者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专家提醒:如被宠物咬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br />资料二:几年前曾经肆虐的甲流,因为甲流疫苗的广泛使用而得到了有效遏制,而没有接种过甲流疫苗的人则往往容易患病.<br />资料三:古人云:“是药三分毒.”但在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却非常普遍,有的人把它当作感冒等疾病的“万灵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br />(1)从免疫的角度来看,被宠物咬伤后注射的狂犬疫苗属于    , 通过接种疫苗获得免疫力,属于   免疫.<br />(2)甲流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没有接种甲流疫苗的人属于    . 学校为防止甲流大面积流行,采取了定期消毒、开窗通风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br />(3)甲流流行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著,主要是因为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而甲流的病原体是病毒,病毒结构简单,一般由   组成.<br />(4)抗生素类药属于处方药.为确保用药安全,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用药前都应关注   上的各项信息.<br />(5)若发现伤员流出的血呈暗红色,流出速度较慢,可判断这是   血管出血;若因出血过多而需要大量输血时,应遵循   的原则.</p></div></div>
<div><p>【答案】<br />(1)抗原;特异性<br />(2)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br />(3)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br />(4)说明书<br />(5)静脉;输同型血<br />【解析】解:(1)从免疫的角度来看,被宠物咬伤后注射的狂犬疫苗属于抗原,通过接种疫苗获得免疫力,属于特异性免疫.(2)甲流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没有接种甲流疫苗的人属于易感人群.学校为防止甲流大面积流行,采取了定期消毒、开窗通风等措施,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3)甲流流行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著,主要是因为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而甲流的病原体是病毒,病毒结构简单,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4)抗生素类药属于处方药.为确保药安全,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在用药前都应关注说明书上的各项信息.(5)若发现伤员流出的血呈暗红色,流出速度较慢,可判断这是静脉血管出血;若因出血过多而需要大量输血时,应遵循输同型血的原则.<br />所以答案是:(1)抗原;特异性;(2)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3)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4)说明书;(5)静脉;输同型血<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传染病及其预防和安全用药,需要了解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法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或者危害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示意图中,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图,请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203865693145_ST/SYS201708151226203865693145_ST.001.png" width="359"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甲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是通过叶片上的   进出植物体的.<br />(2)植物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过程[   ]   的效率;此过程发生在乙图[   ]   中.<br />(3)挤压水果能得到甘甜的果汁,主要是因为[   ]   内含有糖分.<br />(4)根据温度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影响,我们可以   提高大棚蔬菜产量.</p></div></div>
<div><p>【答案】<br />(1)气孔<br />(2)C;光合作用;4;叶绿体<br />(3)2;液泡<br />(4)增加昼夜温差或白天适当增温,夜晚适当降温<br />【解析】解:(1)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叶片的表皮上有许多的气孔,气孔不但是“气体交换”的窗口,还是体内水分散失的“门户”.(2)植物间作套种、合理密植都是为了充分利用光能,是为了提高光合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4叶绿体.(3)2液泡中有细胞液,水果甘甜的果汁就是从液泡中挤压出来的.(4)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为了多储存有机物,增加产量,我们应提高光合效率,减弱呼吸作用.方法是:增加昼夜温差或白天适当增温,夜晚适当降温.<br />所以答案是:(1)气孔;(2)C;光合作用;4;叶绿体;(3)2;液泡;(4)增加昼夜温差或白天适当增温,夜晚适当降温.<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光合作用的实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需要了解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活中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用酵母发过的面粉制作的食品特别松软香甜.学习了发酵技术以后,你不妨尝试动手做一下发糕.发糕暄软多孔,美味可口,人人都爱吃,做起来其实并不难.<br />①材料用具:面粉、市售鲜酵母、糖少许、温开水、面盆、大碗、蒸锅.<br />②制作方法:①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②在碗内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③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糖拌匀,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边揉边加水,直至揉成干湿适当的面团.④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4~5小时.⑤将发好的面团放在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⑥将蒸熟的发糕取出,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br />请分析回答:<br />(1)鲜酵母中含有酵母菌,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br />(2)酵母菌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可出芽生殖,此外还可以用   繁殖.<br />(3)发糕的主要成分﹣﹣淀粉在人体的消化道中最终被分解成    .<br />(4)蒸熟的发糕暄软多孔,是因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气体遇热膨胀造成的.<br />(5)某同学将和好的面团放到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进行发酵,结果蒸出的发糕有些酒味,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有成形的细胞核<br />(2)孢子<br />(3)葡萄糖<br />(4)二氧化碳<br />(5)酵母菌进行无氧发酵产生了酒精<br />【解析】解:(1)、酵母菌属于真菌,与细菌最大的区别是有真正的细胞核,而细菌无真正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2)、酵母菌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可出芽生殖,此外还可以用孢子繁殖.(3)、淀粉水大分子的有机物,要先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淀粉在人体的消化道中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4)、在适宜的温度下,酵母菌会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会遇热膨胀,使得面包暄软多孔.(5)、密闭的保温装置中无氧,在此条件下,酵母菌发酵能把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因此会有酒味.<br />所以答案是:(1)有成形的细胞核;(2)孢子;(3)葡萄糖;(4)二氧化碳;(5)酵母菌进行无氧发酵产生了酒精<br />【考点精析】利用酒精发酵和单细胞生物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不打农药可抗虫,少吃化肥也长壮,仅用雨水照样活”的“绿色超级稻”你听说过吗?<br />作为全球水稻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农药和化肥最多的国家,而水稻用水占了全国总耗水量的一半以上.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长期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耗水量不断增加等等,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br />中国科学家启动了“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水稻基因数据库.科学家们研究每个基因的作用,进而培育出高产抗病的“超级水稻”.2008年,上海科学家培育出的节水抗旱的“绿色超级稻”已经在全国一些地区推广种植.<br />(1)作为餐桌上的主食,大米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于水稻种子结构的   中;水稻种子萌发,除外界环境条件外,需要的自身条件是    .<br />(2)“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说明有毒物质会随着   的逐级递增而积累,最终将危害人类的健康.<br />(3)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br />(4)科学家利用水稻基因数据库培育多品种水稻,实际上这是   多样性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br />(5)有人喜欢用淘米水浇花,他们认为淘米水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淘米水真的能促进植物生长吗?你是怎样认为的,请你做出假设,并设计探究实验加以证明.<br />你做出的假设是    . <br />你的探究方案为:<br />①取两只同样的花盆,在其内分别种植大小、长势、数量相同的同种植物幼苗若干,标号为甲、乙.<br />②定期向甲盆内植株    , 向乙盆内植株    . <br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盆内植株的长势情况.<br />若甲盆内植株的长势明显好于乙盆,则说明    , 若甲盆内植株的长势与乙盆相似或劣于乙盆,则说明    .</p></div></div>
<div><p>【答案】<br />(1)胚乳;完整有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br />(2)食物链<br />(3)自我调节<br />(4)基因<br />(5)淘米水能促进植物生长;浇淘米水;浇等量的清水;淘米水能促进植物生长;淘米水不能促进植物生长<br />【解析】解:(1)水稻是单子叶植物,其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其中胚乳的作用是储存营养;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将来发育成新个体,所以要求胚是完整的而且是活的.(2)人类也是生物圈中的一员,在人吃水稻这条食物链中,由于生物富集现象,有毒物质将会对人危害最大;(3)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干扰超出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4)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利用水稻基因数据库培育多品种水稻,实际上这是基因的多样性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5)做出的假设是:淘米水能促进植物生长;①取两只同样的花盆,在其内分别种植大小、长势、数量相同的同种植物幼苗若干,标号为甲、乙.②定期向甲盆内植株浇淘米水,向乙盆内植株浇等量的清水.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盆内植株的长势情况.若甲盆内植株的长势明显好于乙盆,则说明淘米水能促进植物生长,若甲盆内植株的长势与乙盆相似或劣于乙盆,则说明淘米水不能促进植物生长.<br />所以答案是:(1)胚乳;完整有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2)食物链;(3)自我调节;(4)基因;(5)淘米水能促进植物生长;浇淘米水、浇等量的清水;淘米水能促进植物生长;淘米水不能促进植物生长.<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种子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掌握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玉米(果实)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以及对食物链的理解,了解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