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151052757869_ST/SYS201708151226151052757869_ST.001.png" width="344"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br />B.过程②表示细胞分裂<br />C.过程③表示细胞癌变<br />D.过程③表示细胞分化</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细胞生长是指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但是细胞不能无限制的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图中①的过程表示细胞的生长.该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br />B、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的数量增多,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未发生变化.图中②过程表示细胞的分裂.该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br />C、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图中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的过程称为癌变.正常细胞癌变的特点之一,是分裂非常快,并且可以不断分裂,形成恶性肿瘤.该选项的叙述是错误的.<br />D、由选项C可知,该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和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百益之果”著称的海棠果实和种子分别由海棠花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 )<br />A.子房和子房<br />B.胚珠和胚珠<br />C.子房和胚珠<br />D.胚珠和子房</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152421130717_DA/SYS201708151226152421130717_DA.001.png" width="271"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从图中看出,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以“百益之果”著称的海棠果实和种子分别由海棠花的子房、胚珠发育而来.<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人肌肉注射青霉素后,若进行标记跟踪检查,最先从他心脏的( )中发现该药物.<br />A.左心房<br />B.右心房<br />C.左心室<br />D.右心室</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154997529154_DA/SYS201708151226154997529154_DA.001.png" width="391" height="2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br />A.反射<br />B.反射弧<br />C.简单的反射<br />D.复杂的反射</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蚯蚓的运动是一种蠕动,速度很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br />A.没有肌肉<br />B.没有足而有体节<br />C.有肌肉但没有骨骼<br />D.体温不恒定</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肌肉)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兔、家鸽等动物有发达的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因此蚯蚓的运动称为蠕动,速度很慢,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肌肉但没有骨骼.<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环节动物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表示骨、关节、骨骼肌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157437322109_ST/SYS201708151226157437322109_ST.001.png" width="132" height="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157437322109_ST/SYS201708151226157437322109_ST.002.png" width="132" height="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157437322109_ST/SYS201708151226157437322109_ST.003.png" width="130" height="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157437322109_ST/SYS201708151226157437322109_ST.004.png" width="132" height="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br />A、骨骼肌跨越两个关节,不是附着在两块相邻的骨上,不符合题意.<br />B、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故符合题意.<br />C、两块肌肉没有跨越关节,不符合题意.<br />D、骨骼肌虽然附着在相邻的骨上,但是没用跨越关节,不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都是一些动物的行为,其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br />A.大雁南飞<br />B.蜘蛛结网<br />C.老马识途<br />D.孔雀开屏</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 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呈正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大雁南飞,蜘蛛结网,孔雀开屏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老马识途是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br />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br />C.动物的数量越多,对植物的生长越有利<br />D.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利于植物的繁殖</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选项正确.<br />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该选项正确.<br />C、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因此,该选项的说法不正确.<br />D、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该选项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和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可被植物重新利用,遗体被分解后,释放二氧化碳、含氮无机盐等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请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165563510528_ST/SYS201708151226165563510528_ST.001.png" width="293"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图中有机物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它是生态系统中的    .<br />(2)如果图中生物所在的这个生态系统被有害农药污染,那么,生物体内含有的农药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br />(3)在生态系统中,虽然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   能力;图中,如果大量捕捉野生青蛙和鸟类,一段时间内,会导致蝗虫的数量    , 使水稻减产.</p></div></div>
<div><p>【答案】<br />(1)水稻;生产者<br />(2)猫头鹰<br />(3)调节;增加<br />【解析】解:(1)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所以,在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生产者即水稻.它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猫头鹰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含有的农药浓度最高.(3)在生态系统中,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 调节能力;如果大量捕捉野生青蛙和鸟类,会导致蝗虫因为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数量增多,使水稻减产.<br />所以答案是:(1)水稻;生产者;(2)猫头鹰;(3)调节;增加<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掌握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以及对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的理解,了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甲、乙是不同生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丙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166476607709_ST/SYS201708151226166476607709_ST.001.png" width="330"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看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填写图中字母)<br />(2)细胞的代谢与遗传受   的控制,其内含有遗传物质.<br />(3)甲、乙两细胞的D中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br />(4)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前,需向载玻片上滴加    .<br />(5)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可以调节显微镜的[   ]    , 使物像更加清晰.</p></div></div>
<div><p>【答案】<br />(1)BCD<br />(2)细胞核<br />(3)线粒体<br />(4)生理盐水<br />(5)3;细准焦螺旋<br />【解析】解:(1)由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乙图与甲图相比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外,乙图还有细胞壁、液泡.由此可知,甲图是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乙图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2)C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细胞的代谢与遗传主要受细胞核的控制;(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可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经过复杂的变化,将其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乙细胞中的E液泡含有多种营养物质(4)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前,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生理盐水,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5)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已经看到了物像,要想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该调节3细准焦螺旋.<br />所以答案是:(1)BCD;(2)细胞核;(3)线粒体;(4)生理盐水;(5)3;细准焦螺旋<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练习使用显微镜和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A、B、C三个实验装置,实验在夏天某一晴朗的上午进行.请据图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167430704891_ST/SYS201708151226167430704891_ST.001.png" width="369"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中午,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到有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下午,兴趣小组的同学打开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    . (本小题题空均要求填生理过程)<br />(2)若要探究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A、B、C三个实验装置中最合理的是图    .    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br />(3)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是图D中的    , 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   (填“上”或“下”)表皮.</p></div></div>
<div><p>【答案】<br />(1)蒸腾作用;光合作用<br />(2)A;叶<br />(3)气孔;下<br />【解析】解:(1)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中午,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到有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氧气具有助燃的作用.下午,兴趣小组的同学打开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二氧化碳灭火,傍晚,兴趣小组的同学再次给植物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一亮就打开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燃烧的火柴熄灭,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呼吸作用.(2)我们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所以探究实验我们设计对照时应有唯一变量﹣﹣有无叶.因此必须选带叶的植物,故C不合理.而B图用塑料袋将植物连同盆土一同罩住,我们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这样塑料袋内壁的水珠是否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就不能确定,故选A图.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3)气孔不但是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体内水分散失的“门户”.叶片表皮有两种细胞构成:一种是保卫细胞,一种是表皮细胞.表皮细胞相互嵌合,形状不规则;保卫细胞呈半月形,成对存在,中间有气孔.故6是气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br />所以答案是:(1)蒸腾作用;光合作用;(2)A;叶;(3)气孔;下<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实质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请认真看图并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169267429072_ST/SYS201708151226169267429072_ST.001.png" width="242"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球成像,经过的途径是   、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br />(2)成像过程中主要是通过   的调节,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视觉形成的部位在    .<br />(3)沉迷于上网不但会影响学业,而且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导致晶状体的   且不能恢复原状,形成的物象就会落在视网膜的   方,造成近视眼.</p></div></div>
<div><p>【答案】<br />(1)角膜<br />(2)晶状体;视觉中枢<br />(3)曲度变大;前<br />【解析】解:(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球成像,经过的途径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2)成像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晶状体的调节,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视觉形成的部位在视觉中枢.(3)沉迷于上网不但会影响学业,而且因长时间近距离注视屏幕导致晶状体的曲度变大且不能恢复原状,形成的物象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br />所以答案是:(1)角膜;(2)晶状体;视觉中枢;(3)曲度变大;前<br />【考点精析】利用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眼睛: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耳朵: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将声波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听觉中枢;鼻: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舌:上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够辨别味道;皮肤: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图A和图B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170138526253_ST/SYS201708151226170138526253_ST.001.png" width="317" height="1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和分别表示两种肌肉,是    .<br />(2)在图A和图B的动作中,的状态分别是   和    .<br />(3)和能相互配合,是在   的支配下完成的.<br />(4)当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时( )<br />A.都收缩<br />B.都舒张<br />C.前者收缩,后者舒张<br />D.前者舒张,后者收缩.</p></div></div>
<div><p>【答案】<br />(1)肱二头肌<br />(2)收缩;舒张<br />(3)神经系统<br />(4)B<br />【解析】解:(1)图中1是肱二头肌,2是肱三头肌.(2)图A表示屈肘动作,完成此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图B表示伸肘动作,完成此动作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3)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共同完成的.(4)当手臂下垂时,屈肌肌群和伸肌肌群所处的状态都是舒张,因此,感觉很轻松.<br />所以答案是:(1)肱二头肌;(2)收缩;舒张;(3)神经系统;(4)B<br />【考点精析】掌握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171298476177_ST/SYS201708151226171298476177_ST.001.png" width="318"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单眼皮与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判定双眼皮为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父亲是双眼皮的基因组成为    , 可见生物的性状根本上讲是由   控制的.<br />(2)人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受精卵发育的场所是    , 基因组成可能有两种类型.<br />(3)女儿逐渐长大,以双眼皮为美.成功地做了“人工双眼皮”,结婚之后,该双眼皮能不能遗传给她的后代?    .</p></div></div>
<div><p>【答案】<br />(1)显性;Aa;基因<br />(2)输卵管<br />(3)不能<br />【解析】解:(1)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根据图中判定双眼皮为显性(填“显性”或“隐性”)性状;父亲遗传给单眼皮(aa)女儿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父亲是双眼皮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171298476177_DA/SYS201708151226171298476177_DA.001.png" width="290"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可见生物的性状根本上讲是由基因控制的.(2)当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因此受精卵发育的场所是输卵管.(3)“女儿逐渐长大,以双眼皮为美.成功地做了‘人工双眼皮’”,是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所以结婚之后,该双眼皮不能遗传给她的后代.<br />所以答案是:(1)显性;Aa;基因;(2)输卵管;(3)不能.<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基因与性状遗传(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