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2:54:28

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下煤与石油等能源物质来源于古代何种植物(  )<br />A.苔藓植物<br />B.蕨类植物<br />C.裸子植物<br />D.被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在距今2亿年以前,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故B正确.<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的是(  )<br />A.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br />B.促进新陈代谢<br />C.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r />D.降低血糖的浓度</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人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都会使人患病.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激素调节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活在稻田中的蝗虫是绿色的,生活在荒野的蝗虫是黄褐色的,这种生物学特征是(  )<br />A.模拟<br />B.影响环境<br />C.保护色<br />D.环境的变化</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达尔文认为,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如为食物、配偶和栖息地等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蝗虫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相一致是保护色,是环境对蝗虫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自然选择学说(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吸烟有害健康,我国已禁止公共场合吸烟行为,时下有不少青少年却以吸烟为时尚.下列对吸烟的认识,错误的是(  )<br />A.吸烟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br />B.吸烟会影响他人的健康<br />C.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br />D.吸烟是人成熟的表现</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香烟燃烧时释放4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有害成分主要有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和刺激性烟雾.焦油对口腔、喉部、气管、肺部均有损害.不符合题意.<br />B、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所以说吸烟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健康,还会影响被动吸烟人的健康,不符合题意.<br />C、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因此,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符合题意.<br />D、吸烟有害健康,是一种陋习,禁烟主要是为了人们的身体着想,吸烟不是成熟的表现,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空气的质量与健康: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当地空气污染的原因,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鱼尾鳍内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下列对动脉血管的描述正确的是(  )<br />A.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br />B.把心脏中的血液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br />C.血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br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是静脉,故不符合题意;<br />B、把心脏中的血液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是动脉,故符合题意;<br />C、血细胞呈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故不符合题意;<br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毛细血管,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血管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营养物质都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br />A.水分、无机盐、淀粉<br />B.糖类、脂肪、蛋白质<br />C.水分、蛋白质、脂肪<br />D.维生素、纤维素、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其中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人体的废物和营养物质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稻的叶片细胞有12对染色体,卵细胞和胚芽细胞所含染色体的数量分别是(  )<br />A.12条、12条<br />B.12条、12对<br />C.24条、24条<br />D.24条、24对</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亲子代之间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这是因为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这样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时,染色体就恢复到原来的数目.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109454255300_DA/SYS201708151226109454255300_DA.001.png" width="251" height="1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因此水稻的卵细胞和胚芽细胞所含染色体的数量分别是12条、12对.故B符合题意.<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的主要能源和备用能源分别是(  )<br />A.脂肪和糖类<br />B.糖类和脂肪<br />C.脂肪和蛋白质<br />D.糖类和蛋白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可见人体的主要能源和备用能源分别是糖类和脂肪,B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提出到2020年将碳强度削减40%至45%,如果这一目标实现,将为缓解地球的温室效应作出巨大贡献,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br />A.大量使用酒精、沼气等清洁能源,即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br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br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br />D.提倡乘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大量使用酒精、沼气,也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减轻温室效应,该选项符合题意;<br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能减轻温室效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减轻温室效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D、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有利于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能减轻温室效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森林遭到滥砍乱伐后,导致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人为排放过多的废水废料到湖水中,导致湖水里藻类等浮游植物因营养物质丰富而疯长,影响了水中其他生物的生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br />A.狗<br />B.鱼<br />C.蛇<br />D.乌贼</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狗、鱼、蛇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乌贼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分类的依据与方法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种子结构中,属于新植株幼体的结构是(  )<br />A.胚芽<br />B.胚根<br />C.胚乳<br />D.胚</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在一个完整种子中,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包括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由此看出种子中的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所以胚是新植株幼体.<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种子的结构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玉米(果实)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与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生命活动有关的生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111488302405_ST/SYS201708151226111488302405_ST.001.png" width="428" height="1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淀粉消化的产物a是&#xa0;&#xa0;&#xa0; .<br />(2)图中b代表的气体是&#xa0;&#xa0;&#xa0; , 此气体将在组织细胞的&#xa0;&#xa0;&#xa0;中被利用.<br />(3)在完成肺泡与血液处的气体交换后,血液的变化是( ).<br />A.由含氧多的血变为含氧少的血<br />B.由鲜红色变为暗红色<br />C.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br />D.由含营养物质少的血变成含营养物质多的血<br />(4)a进入血液,运至下肢组织细胞被利用,整个过程中,a物质随血液经过心脏&#xa0;&#xa0;&#xa0;次.<br />(5)原尿与血液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d中没有&#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葡萄糖<br />(2)氧气;线粒体<br />(3)C<br />(4)两<br />(5)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br />【解析】解:(1)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胃内不消化淀粉,再经胃到小肠,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因此淀粉消化的产物a是葡萄糖.(2)分析图示中的箭头可知,b代表的气体是氧气,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后,在线粒体处参与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3)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1a4cc837/SYS201708151226111488302405_DA/SYS201708151226111488302405_DA.001.png" width="311" height="2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因此“在完成肺泡与血液处的气体交换后”,血液的变化是由含氧气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气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故选C.(4)“a进入血液,运至下肢组织细胞被利用”的整个过程是:小肠毛细血管→小肠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心脏)→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心脏)→主动脉→下肢动脉→下肢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网→下肢组织细胞.因此“a进入血液,运至下肢组织细胞被利用,整个过程中”,a物质随血液经过心脏两次.(5)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原尿与血液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原尿中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br />所以答案是:(1)葡萄糖;(2)氧气;线粒体;(3)C;(4)两;(5)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食物的消化和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需要了解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生物二模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