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25.3免疫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免疫的描述,正确的是( )</p><p>A. 超强的免疫系统会消灭病菌,保证器官移植成功</p><p>B. 一定的抗体只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p><p>C. 抵抗抗原的功能过弱会引起过敏反应</p><p>D.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解析: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所以,一定的抗体只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免疫的功能包括: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但免疫并不是总对人体有益的,如防御感染免疫功能过强会发生过敏反应,自身稳定的免疫功能过强容易得类风湿性疾病,当免疫监视的功能异常时有可能会发生肿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p><p>  A.皮肤的保护作用      B.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p><p>  C.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D.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p><p>A. 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 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p><p>C. 抗传染免疫丧失 D. 上皮细胞感染发展成肿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由于第一道防线的缺失,则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容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免疫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p><p>B. 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p><p>C.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p><p>D. 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体的免疫功能指的是:防御、自我稳定、免疫监视,防御是指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自我稳定指: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免疫监视指: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免疫对人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如:当人体某些器官损坏,需要移植外界器官时,由于免疫的存在,不容易移植成活,这种情况下,免疫不是有益的,可见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免疫方式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p><p>①溶菌酶溶解病毒</p><p>②儿童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p><p>③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p><p>④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p><p>⑤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可吸附细菌并排出体外</p><p>A. ②④⑤ B. ①③⑤ C. ①②④ D. ①④⑤</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①溶菌酶溶解病毒,属于第一道防线、③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属于第二道防线、⑤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可吸附细菌并排出体外,属于第一道防线,因此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②儿童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④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都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都属于特异性免疫,所以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①③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的</p><p>B. 器官移植能否成功与免疫反应有关</p><p>C. 抗体是一种蛋白质</p><p>D. 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分析:</p><p>本题考查免疫的综合知识,可以从免疫的概念、分类和功能来解答。</p><p>解答:</p><p>A、免疫对人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免疫具有自我稳定功能,可以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但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时,对人体健康不利。例如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过敏反应;防御功能过弱,会出现反复感染等。故此选项错误;</p><p>B、移植的器官属于抗原,移植后人体会产生免疫反应,因而成功与否与免疫反应有关,故此选项正确;</p><p>C、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故此选项正确;</p><p>D、防御功能过强,会导致过敏反应,故此选项正确。</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与人体免疫功能无关的是( )</p><p>A. 扁桃体发炎 B. 花粉过敏 C. 肾脏形成尿液 D. 唾液能杀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核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p><p>(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p><p>(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p><p>A、因扁桃体发炎,白细胞增多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不符合题意;</p><p>B、花粉过敏是免疫的功能过强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p><p>C、肾脏形成尿液现象,是生理现象,不属于免疫,C符合题意;</p><p>D、唾液能杀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的组成部分( )</p><p>A. 人体内的杀菌物质 B. 皮肤和黏膜 C. 人体内的吞噬细胞 D. 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如表:</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width:96.45pt; 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style="width:96.45pt; 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组成</p></td><td style="width:96.45pt; 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功能</p></td><td style="width:96.45pt; 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免疫类型</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一道防线</p></td><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唾液、胃液)</p></td><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阻挡杀死病原体,清除异物</p></td><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非特异性免疫</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二道防线</p></td><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p></td><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p></td><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非特异性免疫</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三道防线</p></td><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p></td><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p></td><td style="padding:3.75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特异性免疫</p></td></tr></table><p>A、人体内的杀菌物质,属于第二道防线,A不符合题意;</p><p>B、皮肤和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B符合题意;</p><p>C、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属于第二道防线,C不符合题意;</p><p>D、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属于第三道防线,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学生入学前,相关部门会检查计划免疫的疫苗的接种情况,如乙肝疫苗是否已接种.下列有关乙肝疫苗及其免疫类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p><p>A. 抗体、特异性免疫 B.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p><p>C.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 抗原、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注射乙肝疫苗,从免疫的角度它属于抗原。像这种用人工的方法,给机体输入抗原性物质(菌苗,疫苗,类毒素),刺激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方式叫人工免疫,乙肝疫苗只针对乙肝的病原体起作用,注射乙肝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p><p>A、乳酸的杀菌作用      B、麻疹患者痊愈后不会再患麻疹</p><p>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D、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麻疹患者痊愈后,是因为体内有了能够消灭麻疹病毒的抗体,这种抗体是抗原进入,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后天获得),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叫做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来,“狗患”问题日益突出,据东营市卫生局统计,我市2014年1~2月犬致伤1853人。如果不幸被疯狗咬伤,应及时就医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所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是</p><p>A.抗体 切断传播途径               B.抗原 切断传播途径</p><p>C.抗体 保护易感人群               D.抗原 保护易感人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相当于抗原.抗毒血清是对于某种毒素抵抗或可以使毒性减弱、消失的血清,属于抗体.因此被疯狗咬伤的患者,注射的狂犬抗毒血清属于抗体,能抵抗狂犬病毒,保护人体不被狂犬病毒侵袭,维持人的身体健康,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特异性免疫可以通过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从而清除抗原,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p><p>A. 皮肤的屏障作用  B. 白细胞的吞噬作用</p><p>C. 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D. 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本题考查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分,主要从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来解答.</p><p>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白细胞),具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作用;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免疫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另一种是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为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p><p>A、皮肤的屏障作用和黏液,属于第一道防线;B、白细胞的吞噬作用;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这些免疫都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故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而D、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可以使人体内产生抵肺结核的抗体,人体就不会再肺结核,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肺结核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p><p>故选:D</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为严重烧伤的患者移植他人的皮肤,移植的皮肤不易成活,从免疫的角度分析,移植的皮肤属于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抗原</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原,可以从抗原、抗体的特点方面来切入。</p><p>抗原,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p><p>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p><p>在进行他人皮肤移植时,他人皮肤植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对他人皮肤进行排斥,抑制其成活,因此移植的皮肤相当于抗原;植皮时最好移植自己的皮肤,必须移植他人的皮肤时,需要进行抗免疫治疗,否则移植不会成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预防传染病可接种疫苗进行预防,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________,从免疫角度讲,注射入人体的疫苗被称为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保护易感人群 抗原 </p><p>【解析】</p><p>(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p><p>(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p><p>(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预防传染病可接种疫苗进行预防,目的是增强易感人群的抵抗力避免感染,因此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后,疫苗进入体内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御这种病原体的蛋白质--抗体,因此注射入人体的疫苗被称为抗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根据下列资料,分析回答后面的问题:</p><p>我省出现H7N9禽流感病毒侵染人事件,许多科研人员为为有效控制疫情,作了如下的实验:</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实验1</p></td><td style="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取活的H7N9禽流感病毒注射在一只健康鸡(A)的体内,不久,A鸡死亡.</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实验2</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取灭活的H7N9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另一只健康鸡(B)的体内,经过几周后,</p><p>再取活H7N9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它的体内,结果B鸡存活下来.</p></td></tr></table><p> </p><p>据上述实验回答:</p><p>(1)禽流感在我国被列为甲型传染病,这种病的特点是________ .</p><p>(2)实验2中说明B鸡产生了抵抗H7N9禽流感病毒的________ ,B鸡产生的这种免疫,从免疫获得途径上分,应属于________ 免疫.</p><p>(3)武汉市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后,立刻关闭了“活禽动物交易市场”,并把该市场内的鸡全部扑杀后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采取的这些措施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 </p><p>(4)为防治流感,一些同学自己购买了板兰根冲剂,其包装袋上印有“OTC”字样,这种药属于________ 药(填“处方”或“非处方”).</p></div></div>
<div><p>【答案】传染性和流行性 抗体 特异性 控制传染源 非处方 </p><p>【解析】</p><p>(1)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p><p>(2)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p><p>(3)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流行不起来,所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4)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据此解答。</p><p>(1)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具备了以上三个环节就可以传染和流行)禽流感在我国被列为甲型传染病,所以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p><p>(2)灭活的H7N9禽流感病毒注射在B鸡后,会刺激鸡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对H7N9禽流感病毒起到免疫作用,而对其它的病原体不起作用。这种免疫属特异性免疫。</p><p>(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带病毒的鸡对健康的人来说属于传染源,鸡全部扑杀后进行焚烧或深埋处理,采取的这些措施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p><p>(4)板蓝根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流感是一种病毒性感冒,从板蓝根冲剂的说明书来看,该药对流感有作用;其包装上印有“OTC”字样,因此该药品属于非处方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免疫的产生,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做了以下试验。</p><p>步骤一:取八只小白鼠做实验,平均分成甲、乙两组。</p><p>步骤二:甲组的小白鼠取活的肺炎球菌注入体内.乙组的小白鼠取加热杀死的肺炎球菌注入体内,两周后再取活的肺炎球菌注入体内。</p><p>步骤三:观察实验结果.甲组的小白鼠死亡,乙组的小白鼠存活。</p><p>请回答以下问题:</p><p>(1)在步骤一中,取的八只小白鼠健康状况要一致,为什么?________ 。</p><p>(2)乙组试验中小白鼠产生了抵抗肺炎球菌的能力.这种免疫为________ 。</p><p>(3)将流感病毒注入乙组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会不会得病?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 。</p><p>(4)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接种卡介苗,相当于上述实验中________ 这一操作。</p></div></div>
<div><p>【答案】控制变量的唯一 特异性免疫 会 特异性免疫具有专一性 步骤二;取加热杀死的肺炎球菌注入乙组的小白鼠体内 </p><p>【解析】</p><p>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p><p>(1)要探究一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就要以该因素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实验中八只小白鼠的健康状况一致就是为了控制变量的唯一。</p><p>(2)免疫是指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的抵抗力,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前者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后者是指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乙组试验中小白鼠产生的抵抗肺炎球菌的免疫力是后天获得的,并且只对肺炎球菌有作用,因此是特异性免疫。</p><p>(3)乙组小白鼠体内只具有抵抗肺炎球菌的抗体,抵抗肺炎球菌的抗体对流感病毒无作用,这是因为特异性免疫具有专一性,因此将流感病毒注入乙组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仍然会得流感。</p><p>(4)接种是指注射疫苗来预防相应的传染病病,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的抗原性;该实验中的步骤二“乙组的小白鼠取加热杀死的肺炎球菌注入体内”,就相当于人类的接种疫苗。</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三副图是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据图完成下列小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9bf91814/SYS201808081130143800431171_ST/SYS201808081130143800431171_ST.001.png" width="529"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抗病原体的侵入,如__________(填图1、图2、图3)所示,这属于第____________道防线。</p><p>【2】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叫做_____________性免疫。</p><p>【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H1NA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疫苗后能刺激人体产生________________,这属于人体的第_________道防线。</p></div></div>
<div><p>【答案】</p><p>【1】图1一</p><p>【2】非特异</p><p>【3】抗体三</p><p>分析:</p><p>此题考查了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抗体,可以从三道防线的组成、功能和免疫的特点方面来切入。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指的是皮肤和黏膜,皮肤能抵挡病原体的入侵,起到天然屏障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而特异性免疫是人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p><p>【1】解答:</p><p>图1表示人体皮肤的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图A和图D表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图A是呼吸道纤毛的对病原体的清扫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p><p>故答案为:图1;一;</p><p>【2】解答:</p><p>图2表示人唾液或血液中的溶菌酶能使侵入人体的病原体溶解死亡;图3表示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对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的杀灭作用;图2和图3表示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不只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才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其特点是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p><p>故答案为:非特异性</p><p>【3】解答;</p><p>注射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p><p>故答案为:抗体;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H7N9型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目前认为,携带H7N9病毒的禽类是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传染源.请回答: </p><p>(1)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属于微生物中的病毒,这类生物________(有/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衣壳和内部的________两部分组成,营________(寄生/腐生)生活。 </p><p>(2)加强活禽管理、及时捕杀并处理疑似感染的活禽,属于传染病预防中的________环节。 </p><p>(3)据报道:H7N9禽流感“疫苗种子”已研制成功,该病一旦出现人传人的现象,便可投入生产并接种.接种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________ ,以抵抗该病毒,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 (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 </p><p>(4)在H7N9型禽流感高发期,晨检时测得某学生的口腔温度如图所示.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写出1项即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07/10/37ba7512/SYS201903071004306897445559_ST/SYS201903071004306897445559_ST.001.png" width="459" height="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 无 遗传物质 寄生 控制传染源 抗体 特异性 控制传染源</p><p>【解析】试题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H7N9型禽流感传染病的病原体,病毒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没有细胞结构,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1)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属于微生物中的病毒,这类生物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两部分组成,寄生在动物体内;(2)加强活禽管理、及时捕杀并处理疑似感染的活禽,属于传染病预防中的控制传染源环节;(3)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抗体能够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将病原体清除;注射了H7N9禽流感疫苗后,体内就产生了抵抗H7N9禽流感病毒的抗体,这种免疫力是后天获得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属于特异性免疫;(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H7N9型禽流感高发期,晨检时测得某学生的口腔温度是39℃,因此要采取的措施应是控制传染源。</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