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我国的农业历史上,造成最大虫灾的害虫是</p><p>A. 蝗虫 B. 苍蝇 C. 蚜虫 D. 白蚁</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蝗虫数量极多,生命力顽强,有翅活动范围大,能栖息在各种场所,植食性,大多数是农作物的重要害虫.在严重干旱时可能会大量爆发,对自然界和人类形成灾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大花蜂在取食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 )</p><p>A. 传粉 B. 生长 C. 传播种子 D. ABC都不对</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危害植物,如蝗灾等.</p><p>解: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如蜜蜂采蜜,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p><p>故选:A</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玉米→蝗虫→蛇”食物链中,如果人们大量捕食蛇,其后果是:蝗虫___,玉米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数量剧增 遭到严重破坏</p><p>【解析】在“玉米→蝗虫→蛇”食物链中,如果人们大量捕食蛇,由于天敌数量减少,蝗虫数量剧增,蝗虫吃玉米导致玉米数量剧减遭到严重破坏。</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维持生态平衡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p><p>【解析】(1)维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p><p>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多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的作用。</p><p>(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p><p>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但是,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p><p>(1)生态平衡就是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不变。(____)</p><p>(2)蚯蚓可以改良土壤,对植物的生长很有好处。(____)</p><p>(3)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包括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效果很好。(____)</p><p>(4)只要是对人类有害的动物,都应消灭。(____)</p><p>(5)动物对人类有用的同时,有些动物也可以传播疾病或危害农作物。(____)</p><p>(6)动物能给人类提供丰富的食品、药品及各种原材料等,但不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错 对 对 错 对 错</p><p>【解析】(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不是恒定不变,错误。<br />(2)蚯蚓可以改良土壤,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能增加土壤肥力,因此植物的生长很有好处,正确。<br />(3)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包括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效果很好,而且不污染环境,正确。<br />(4)每一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有害的动物,应该控制其数量而不是消灭,错误。<br />(5)动物对人类有用的同时,有些动物也可以传播疾病如蚊子或危害农作物如蝗虫,正确。(6)动物能给人类提供丰富的食品、药品及各种原材料等.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阅读下面资料后回答问题。</p><p>从20世纪40年代起,人们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六六六、DDT等剧毒杀虫剂以提高粮食产量,这些剧毒物质的确在短期内起到了杀虫的效果,粮食产量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然而,这些杀虫剂会通过空气、水、土壤等潜入农作物,残留在粮食、蔬菜中,或通过饲料、饮用水进入畜禽体内,继而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这种有机氯化物在人体中积存,可使神经系统和肝脏功能遭到损害,引起皮肤癌,使胎儿畸形或引起死胎。同时,这些农药的大量使用使许多害虫产生了抵抗力,并由于食物链结构的改变而使一些原本无害的昆虫变为害虫了。人类制造的杀虫剂,无异于为自己种下了一棵毒苗。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经过4年时间,调查了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后,于1962年出版了《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在这本书中,卡逊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这些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p><p>(1)结合你的所知所学,“另外的路”指的是什么?</p><p>_________________</p><p>(2)《寂静的春天》出版前和出版后都受到了多方面的围攻,请问这些围攻这本书的人可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要围攻它?</p><p>___________</p><p>(3)《寂静的春天》是一部警示录。由于它的广泛影响,美国政府开始对书中提出的警告做调查,最终改变了对农药政策的取向,并于1970年成立了环境保护局。美国各州也相继通过立法来限制杀虫剂的使用,最终使剧毒杀虫剂停止了生产和使用,其中包括其发明者曾获得诺贝尔奖的DDT等。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目前虽然这些剧毒杀虫剂已从生产和使用的名单上被清除,但在有些地方,包括中国某些地区,人们至今仍在非法地生产和使用着被禁止使用的农药。据统计,发展中国家由于农药使用不当而发生的人死亡事故每年都有上万起,不少人发生急性农药中毒。知道剧毒杀虫剂的危害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仍然使用剧毒杀虫剂呢?</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卡逊在身患癌症,遭受众多压力的情况下,仍旧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大声疾呼人类要爱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她的不屈不挠终于得到读者和社会的认同。卡逊对公众和政府呼吁加强对环境的关注和爱护,最终促成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以及“世界地球日”的建立。对此你有什么感想?</p><p>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注意环境保护,减少或避免使用杀虫剂,采用生物防治 这本书遭到了来自一些化工业和政府部门等多方面的围攻,围攻它的原因就是它影响了那些人继续通过杀虫剂获取巨大的利润 《寂静的春天》中提出的警告,唤醒了广大民众,最后导致了政府的介入 因为一些高效剧毒杀虫剂价格便宜,且在短时间内的确能大量杀灭害虫,达到增产的目的,所以一些经济条件差,又鼠目寸光的人就只顾眼前的利益,继续使用剧毒杀虫剂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p><p>【解析】(1)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提出的走另外的路是指不使用不能在生物体内降解的剧毒农药或者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防治农业害虫,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即要提高产量,又要注意环境保护,减少或避免使用杀虫剂,采用生物防治。<br />(2)《寂静的春天》1962年在美国问世时,是一本很有争议的书,是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而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这本书遭到了来自一些化学工业和政府部门等多方面的围攻,围攻它的原因就是它影响了哪些人继续通过杀虫剂获取巨大的利润。<br />(3)尽管有来自利益集团方面的攻击,但毕竟《寂静的春天》中提出的警告,唤醒了广大民众,最后导致了政府的介入。<br />(4)因为一些高效剧毒杀虫剂价格便宜,且在短时间内的确能大量杀灭害虫,达到增产的目的,所以一些经济条件差,又鼠目寸光的人就只顾眼前的利益,继续使用剧毒杀虫剂。<br />(5)蕾切尔•卡逊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寂静的春天》中所关心的哪些事情。她将我们带回如下在现代文明中丧失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的基本观念: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许多动物都成了人类的盘中餐,有的人吃腻了平时常吃的动物,又把目光瞄准了野生动物,认为野味更有营养,更好吃。一些饭店也迎合这些人的口味,推出了一些野味菜肴,不少野生动物倒在少数人贪婪的胃口下。</p><p>(1)你同意野味更有营养这种说法吗?为什么?</p><p>_____________________</p><p>(2)猎杀野生动物可能会带来哪些后果?</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野生动物?</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不同意,从营养学的角度看,野生动物与饲养动物在营养价值上没有什么差别,反倒由于野生动物常常带有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因此吃野味不但没有特殊营养,还常会吃出许多“怪病”来,人们不应该吃野生动物 猎杀野生动物不仅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影响生态平衡,而且猎杀野生动物往往危及人类自身,人们在捕猎、偷运或者食用野生动物时,容易受野生动物身上携带的病原体感染。某些致病病原体可能是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人类对其没有任何免疫能力,这种病原体一旦感染人类,就可能会产生巨大杀伤力 野生动物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野生动物的灭绝都有可能造成局部生态平衡的破坏。现在不少野生动物数量急剧减少,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一旦生态平衡被破坏,将会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人类应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善待野生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p><p>【解析】(1)从营养学的角度看,野生动物与饲养动物在营养价值上没有什么差别,反倒由于野生动物常常带有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因此吃野味不但没有特殊营养,还常会吃出许多“怪病”来,因此人们不应该吃野生动物。<br />(2)猎杀野生动物不仅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影响生态平衡,而且猎杀野生动物往往危及人类自身,人们在捕猎、偷运或者食用野生动物时,容易受野生动物身上携带的病原体感染。某些致病病原体可能是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人类对其没有任何免疫能力,这种病原体一旦感染人类,就可能会产生巨大杀伤力。<br />(3)野生动物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野生动物的灭绝都有可能造成局部生态平衡的破坏,也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现在不少野生动物数量急剧减少,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一旦生态平衡被破坏,将会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人类应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不乱捕滥杀,保护它们的栖息环境,善待野生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河北省北部地区,在麦收时节,据统计,每公顷麦田约有750~1 500只青蛙,一只青蛙一天可食20~200只害虫。因此,依靠这种天然的“除虫剂”,基本上可以控制害虫,保证小麦的收成。近年来,由于有些人大肆捕捉和食用青蛙,该地区青蛙几乎濒于绝灭。结果害虫大肆繁殖,造成小麦等农作物减产。</p><p>(1)后来使用农药,产量获得一些恢复,但随后继续大量减产,这是为什么呢?</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为什么?</p><p>__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1)因为有些害虫具有抗药性,能够存活下来,并且大量繁殖,导致农作物受害严重。</p><p>(2)不能。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p><p>【解析】试题分析:(1)在麦田中存在食物链:小麦→害虫→青蛙。由于有些人大肆捕捉和食用青蛙,该地区青蛙几乎濒于绝灭。害虫没有了天敌的控制大量繁殖,数量增多,吃光了麦叶造成小麦等农作物减产;后来使用农药,把害虫中没有抗药性的个体杀死,害虫数量减少,产量获得一些恢复;而有些害虫具有抗药性,能够存活下来,(没有天敌)并且大量繁殖,数量大增导致农作物受害严重而大量减产。</p><p>(2)通过对以上资料的分析,人类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青蛙与其他生物害虫、小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请分析下列动物与人类日常生活的关系,填表。</p><p>①猪②扬子鳄③金鱼④鲤鱼⑤虾⑥大熊猫⑦麋鹿⑧蜈蚣⑨藏羚羊⑩蝎</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446.25pt;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动物分类</p></td><td style="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代号</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以食用为主</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珍稀动物</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以药用为主</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以观赏为主</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r></table><p> </p><p>__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a914b124/SYS201712310106589567847494_DA/SYS201712310106589567847494_DA.001.png" width="545" height="1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在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中,有些珍稀动植物是我国特有的,如动物中的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麋鹿、藏羚羊等。</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a914b124/SYS201712310106589567847494_DA/SYS201712310106589567847494_DA.002.png" width="545" height="1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