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6月份)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出现( )<br />A.糖尿病<br />B.呆小症<br />C.夜盲症<br />D.侏儒症</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不同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同,不同的激素的作用不同.<br />A、胰岛素能够调节糖的代谢.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过高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br />B、呆小症是由于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故符合题意.<br />C、维生素A的作用是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时人体会患夜盲症,即傍晚看不清东西.维生素A在动物的肝脏中含量丰富,植物性食物中一般不含维生素A、但是玉米、胡萝卜等植物性食物中含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化成维生素A,因此经常食用胡萝卜或适量动物肝脏,有助于预防夜盲症.故不符合题意.<br />D、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激素调节,需要了解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常情况下,牛体细胞中含有N对染色体,在细胞核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情况是( )<br />A.N﹣N﹣N<br />B.2N﹣2N﹣2N<br />C.N﹣2N﹣N<br />D.2N﹣N﹣2N</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是细胞核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经复制后先加倍,DNA也随之复制为两份,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得后代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从而保证了后代遗传特性的稳定.故牛正常体细胞中含有N条染色体,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情况是N→2N→N.<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错误的是( )<br />A.物像模糊﹣﹣调节粗准焦螺旋<br />B.视野较暗﹣﹣换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br />C.物像偏左下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br />D.细胞个体放大﹣﹣换用高倍物镜</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在观察的过程中物像不够清晰,应该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A错误;<br />B、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如果视野较暗,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B正确;<br />C、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视野中偏左下方的物像移动到正中央的话,玻片标本应往左下方移动.C正确;<br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之积,所以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个体就越大,可换用高倍物镜或目镜,D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头,关节囊和关节腔<br />B.海豚顶球表演是一种学习行为<br />C.骨骼肌具有受到刺激后收缩的特性<br />D.先天新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囊、关节腔和关节面.A叙述不正确;<br />B、海豚顶球表演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叙述正确;<br />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C正确.<br />D、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D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A.家蚕的幼虫在发育的过程中有蜕皮现象<br />B.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br />C.青蛙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br />D.鸟卵的结构中,将来发育成雏鸟的部位是胎盘</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家蚕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明显,属于完全变态,正确;<br />B、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且若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属于不完全变态,正确.<br />C、青蛙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一生离不开水的限制,正确;<br />D、鸟卵的胚盘中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D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昆虫的发育和两栖动物的发育,掌握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技术已成为解决人口、资源、能源、食物和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r />A.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培养无病毒植株<br />B.转基因技术可以有目的地改变生物性状,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br />C.克隆羊“多莉”是与供核母羊在遗传上相同的新个体<br />D.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乳酸菌繁殖</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培养无病毒植株,A正确.<br />B、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够降低农药、肥料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转基因技术.B正确.<br />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原因就是因为小羊多莉的细胞核不是由第三只羊提供的,而是来自于供核羊.而遗传信息主要位于细胞核内.因此多莉长得像供核羊.C正确.<br />D、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制作泡菜时要密封,创造无氧环境,利于乳酸菌的发酵,D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乳酸发酵和基因工程的原理,需要了解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等;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2、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可以通用的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生物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a3cbaef9/SYS201708151314003512553277_ST/SYS201708151314003512553277_ST.001.png" width="98" height="1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Ⅰ血液Ⅱ血浆Ⅲ红细胞Ⅳ血小板<br />B.Ⅰ植物Ⅱ蕨类植物Ⅲ藻类植物Ⅳ肾蕨<br />C.Ⅰ染色体Ⅱ蛋白质ⅢDNAⅣ基因<br />D.Ⅰ无脊椎动物Ⅱ环节动物Ⅲ节肢动物Ⅳ蚯蚓</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Ⅰ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和血小板不是包含关系,A错误;<br />B、Ⅳ 肾蕨属于蕨类植物,不是Ⅲ藻类植物,B错误<br />C、Ⅳ 基因位于Ⅲ DNA上,Ⅰ染色体由Ⅲ DNA和Ⅱ蛋白质构成,符合图中的关系,C正确;<br />D、Ⅳ 蚯蚓是环节动物,不是Ⅲ节肢动物,D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还要掌握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许多人都知道,却不知道父母生养孩子的艰辛,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r />A.女性最主要的生殖器官是卵巢<br />B.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胎儿发育的场所是子宫<br />C.婴儿通过母乳喂养获得抗体,不易生病,这是非特异性免疫<br />D.“子不嫌母丑”母亲的单眼皮和儿子的双眼皮,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其作用是产生生殖细胞﹣﹣﹣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A正确.<br />B、当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精子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即受精的部位是输卵管,胎儿发育的场所是子宫.B正确.<br />C、新生婴儿能从母乳中得到一部分抗体,是只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br />D、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例如人的眼皮特征就是性状,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这一对性状就是相对性状.D正确.<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面对来势汹汹的禽流感疫苗,今春我市各区、县关闭了活禽交易市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br />A.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r />B.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易感高危人群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者<br />C.对健康人注射的流感疫苗,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属于抗体<br />D.H7N9型禽流感病毒,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分析,属于传染源</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禽流感主要通过活禽传播,因此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而不是保护易感人群,错误;<br />B、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易感高危人群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者,正确;<br />C、对健康人注射的流感疫苗,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属于抗原而不是抗体,错误;<br />D、H7N9型禽流感病毒,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分析,属于病原体而不是传染源,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传染病及其预防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a3cbaef9/SYS201708151314004904249050_ST/SYS201708151314004904249050_ST.001.png" width="108" height="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该食物网中共有四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br />B.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r />C.鹰与蛇之间既是捕食关系,也是竞争关系<br />D.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该食物网中共有四条食物链,但是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而不是草→鼠→蛇→鹰,错误;<br />B、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不仅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还有非生物成分,错误;<br />C、鹰吃蛇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都吃鼠属于竞争关系,因此鹰与蛇之间既是捕食关系,也是竞争关系,正确;<br />D、物质是循环流动,而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链的相关知识,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以及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了解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r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r />B.酒驾易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大脑,使行为的协调,准确性下降<br />C.“红灯停,绿灯行”属于复杂反射(条件反射)<br />D.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脑干组成.大脑皮层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功能区如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知识、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从而影响各项操作的准确性.<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神经系统的组成,掌握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甲﹣戊五项叙述中,正确的项目共有( )<br />甲: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br />乙:被子植物的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br />丙:现栽培的荷花品种繁多,这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r />丁:噬菌体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br />戊:“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中暗藏着枝、叶是由芽发育而成的.<br />A.一项<br />B.两项<br />C.三项<br />D.四项</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甲:在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正确;<br />乙:据分析可见:种子是由胚珠发育形成的,错误;<br />丙:荷花品种多样性的形成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错误;<br />丁:噬菌体是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无细胞结构,错误;<br />戊:将来发育成枝条的结构是枝芽.枝芽的结构中,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可见,“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句中“绿丝绦”是由芽发育来的.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对正常夫妇生育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孩,随着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正式实施,现他们夫妇准备再生育一个孩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r />A.生男孩的可能性是50%<br />B.生的小孩仍然是白化病的可能是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a3cbaef9/SYS201708151314007818393336_ST/SYS201708151314007818393336_ST.001.png" width="9"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br />D.父亲产生的精子,不一定都含有白化病的致病基因</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一对正常夫妇生育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孩”,表明白化病是隐性性状,正常是显性性状.假设白化病由基因a控制,则肤色正常的基因型是AA或Aa,白化病的基因型是aa.父母遗传给白化病(aa)女孩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正常父母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1:<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a3cbaef9/SYS201708151314007818393336_DA/SYS201708151314007818393336_DA.001.png" width="297"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2:<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a3cbaef9/SYS201708151314007818393336_DA/SYS201708151314007818393336_DA.002.png" width="256" height="1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图2看出,生男孩的可能性是50%,正确;B、从图1看出,生的小孩仍然是白化病的可能是25%即1/4而不是1/8,错误;C、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正确;D、从图1看出,父亲产生的精子基因型是A或a,因此精子不一定都含有白化病的致病基因,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基因与性状遗传,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br />材料一:井冈山上林木繁茂,有各类植物3800多种,其中香果树、银杏、水杉、鹅掌楸,井冈山杜鹃等,均属珍贵的珍稀植物.<br />材料二: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湖泊,也是白鳍豚、江豚、中华鲟、白鹤等多种珍惜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鄱阳湖不仅仅为白鳍豚、江豚、中华鲟等提供了广阔而安全的生存空间,它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湿地之一,每年都吸引鹤类、鹊类、天鹅等大量来这里越冬.<br />(1)我们将材料一珍贵的珍稀植物银杏、水杉分为一类:香果树、鹅掌楸、井岗杜鹃分为另一类,其分类的依据是根据种子是否具有   包被.<br />(2)井冈山上林木繁茂,有各类植物3800多种,这体现了生物   的多样性.<br />(3)为了有效控制杨柳飞絮对市民呼吸、视线、引发火灾等带来的影响,市林业部门技术员采用杨柳飞絮抑制剂注入树干中下方或分叉下方,2﹣3天后药液随   作用全部扩散到树冠各个部分,抑制杨柳树的花芽形成,从而达到控制杨柳飞絮的目的.<br />(4)材料二中的白鳍豚、江豚的体腔有    , 用肺呼吸.<br />(5)鹤类、鹊类、天鹅等珍稀候鸟的气体交换场所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果皮<br />(2)种类<br />(3)蒸腾<br />(4)膈<br />(5)肺<br />【解析】解:(1)银杏、水杉是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香果树、鹅掌楸、井岗杜鹃都是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因此“我们将材料一珍贵的珍稀植物银杏、水杉分为一类:香果树、鹅掌楸、井岗杜鹃分为另一类”,其分类的依据是根据种子是否具有果皮包被.(2)“井冈山上林木繁茂,有各类植物3800多种”,这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3)“为了有效控制杨柳飞絮对市民呼吸、视线、引发火灾等带来的影响,市林业部门技术员采用杨柳飞絮抑制剂注入树干中下方或分叉下方”,2﹣3天后药液随蒸腾作用全部扩散到树冠各个部分,“抑制杨柳树的花芽形成,从而达到控制杨柳飞絮的目的”.(4)材料二中的白鳍豚、江豚都是哺乳动物,因此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5)鸟类的呼吸器官是肺,气囊是暂时储存气体,因此鹤类、鹊类、天鹅等珍稀候鸟的气体交换场所是肺.<br />所以答案是:(1)果皮(2)种类(3)膈(4)肺<br />【考点精析】利用鸟的主要特征和种子植物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图中的序号代表着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a3cbaef9/SYS201708151314012620261803_ST/SYS201708151314012620261803_ST.001.png" width="276"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的过程①是通过   实现的,过程②进入到血液中的气体,随血液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一个腔?    .<br />(2)在过程⑥中,原尿中的   被全部重吸收回血液.<br />(3)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中,不经过过程③而直接进行过程④的有机物是    .<br />(4)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当其随血液到达组织细胞的   内被彻底氧化分解.</p></div></div>
<div><p>【答案】<br />(1)呼吸运动;左心房<br />(2)葡萄糖<br />(3)维生素<br />(4)线粒体<br />【解析】解:(1)图中①是外界气体与肺的气体交换,通过呼吸运动实现.②是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肺泡里的氧气扩散到血液,由肺静脉进入左心房.(2)尿的形成要经过两个过程:⑤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和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外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尿酸等物质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中,剩余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3)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中,有机物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蛋白质、糖类、脂肪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而维生素属于小分子的有机物,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4)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当其随血液到达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被彻底氧化分解.<br />所以答案是:(1)呼吸运动;左心房;(2)葡萄糖;(3)维生素;(4)线粒体<br />【考点精析】掌握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以花盆中正常生长的牵牛花为实验材料,设计了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乙为D叶片在晴朗的夏季一天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3/a3cbaef9/SYS201708151314013497936059_ST/SYS201708151314013497936059_ST.001.png" width="473"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实验步骤:<br />①将此装置放在暗处一昼夜后,移至光下若干小时;<br />②将A、B、C、D四片叶取下,分别放入装有酒精的小烧杯进行水域加热;<br />③清水漂洗后,将叶片分别放入培养皿中,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br />请据图分析回答:<br />(1)B叶片遮光部分与见光部分形成一组对照实验,该组对照实验可探究光合作用需要    .<br />(2)由于C叶片和D叶片所在的透明玻璃瓶中液体不同,使瓶内空气成分不同,形成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    .<br />(3)步骤③滴加碘液后,B片叶见光部分变蓝,不见光部分不变蓝,则说明绿叶在光下能制造    .<br />(4)图乙中的曲线Ⅰ、Ⅱ与A叶片的生理活动相对应的是    .<br />(5)若要使D叶片进行脱水称重,质量最大,则根据D叶片一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变化曲线,应选择   点左右摘取D片叶.</p></div></div>
<div><p>【答案】<br />(1)光<br />(2)二氧化碳<br />(3)淀粉<br />(4)Ⅱ<br />(5)18<br />【解析】解:(1)“B叶片遮光部分与见光部分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因此该组对照实验可探究光合作用需要光.(2)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C叶片的装置内没有二氧化碳,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D叶片的装置内有二氧化碳,因此“由于C叶片和D叶片所在的透明玻璃瓶中液体不同,使瓶内空气成分不同,形成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3)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因此“步骤③滴加碘液后,B片叶见光部分变蓝,不见光部分不变蓝”,则说明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4)图乙中,曲线Ⅰ主要在6~18点有光时进行,因此曲线Ⅰ表示光合作用;曲线Ⅱ在0~24点都能进行,因此曲线Ⅱ表示呼吸作用.不透光瓶中的A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图乙中的曲线Ⅰ、Ⅱ与A叶片的生理活动相对应的是Ⅱ.(5)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制造的有机物越多,叶片脱水后质量越大.因此“若要使D叶片进行脱水称重,质量最大,则根据D叶片一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变化曲线”,应选择18点左右摘取D片叶.<br />所以答案是:(1)光(2)二氧化碳(3)淀粉(4)Ⅱ(5)18</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