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第六单元 第一章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单元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沙地上种植植物,能够防风固沙,这说明( ) </p><p>A.环境能影响生物 B.环境能改造生物</p><p>C.生物能影响环境 D.植物的生命力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生物适应环境:一般是生物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或生活方式,如鸟有翅膀,鱼有鳍,青蛙冬眠等,环境影响生物:指由于环境改变是生物受到影响,如南方植物种到北方后,水果味道发生改变,生物影响环境:指由于生物的生活使得环境发生变化,如种树可以产生阴凉环境,在海沙地上载种植物,能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仙人掌的叶呈刺形,这是对什么环境的一种适应( )</p><p>A. 大风 B. 寒冷</p><p>C. 干旱 D. 以上都是</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沙漠干旱缺水,蒸腾作用很大,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生活茎肉质化,可以保存较多的水分,叶变态成刺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因此仙人掌可以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校“达尔文生物社”的同学在磁山拍摄的照片。 推测影响这颗松树形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a2ce91d3/SYS201712302323310972227829_ST/SYS201712302323310972227829_ST.001.png" width="175"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水 B. 温度 C. 空气 D. 风</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旗形树冠的形成是在盛吹定向强风的地方,有一些树木向风面的芽体由于受风的袭击而损坏,或者过度蒸发而造成死亡,因此向风面不长枝条;而背风面的芽体则因受风的影响较小而存活较多,虽然能生长枝条,但也比正常树木的枝条少很多;有的树木,它的向风面虽然能长出枝条,但这些枝条也因受风的压力影响而弯向背风的一侧,这些原因,使得这一带的树木基本上都变成了旗形树。因此旗形树冠的形成体现了环境因素中非生物因素风对生物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p><p>A. 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B.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p><p>C.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 环境影响生物生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使降雨量多、气候湿润,体现了生物(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p><p>A. 春来江水绿如蓝 B. 雨露滋润禾苗壮</p><p>C. 草盛豆苗稀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春来江水绿如蓝”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错误;“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草盛稻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稻的影响,草与稻子,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C正确;“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合作关系的是(  )</p><p>A. 雄孔雀在繁殖季节争相开屏 B. 成群的蜜蜂生活在一起</p><p>C. 一群企鹅一起保护幼仔 D. 一群长颈鹿休息时,总有一只负责放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合作关系是群体间相互配合,获得更大的利益,表现出具有一定的社会行为。</p><p>雄孔雀在繁殖季节争相开屏,是为了吸引雌孔雀,属于繁殖行为,不是合作关系,故A符合题意;成群的蜜蜂生活在一起,需要许多工蜂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属于合作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一群企鹅在一起保护幼仔,需要许多企鹅共同协作才能完成,体现了同种动物之间的合作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一群长颈鹿休息时,总有一只担任放哨,是分工不同,需要彼此协作才能完成防御任务,是同种动物之间的合作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蚯蚓的活动还可以改良土壤,这可以说明(   )</p><p>A.生物制约环境       </p><p>B.生物必须适应环境</p><p>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p><p>D.生物与环境相互协调一致</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蚯蚓身体呈长圆柱形,可以减少钻土的阻力,体表有粘液,也能减少钻土时的阻力还能维持呼吸适应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说明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蚯蚓钻洞能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所以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某草原,影响牛生活的因素很多,其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p><p>A.空气 B.温度 C.草 D.水</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空气、温度、水都属于非生物,是影响牛生活的非生物因素;草属于生物,是影响牛生活的生物因素,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五指山地区植被覆盖率高,雨水充沛、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p><p>A. 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B.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p><p>C.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D. 生物生存依赖环境</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使降雨量多、气候湿润,体现了生物(植物)对环境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一块稻田中,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p><p>①阳光②杂草③水分④土壤⑤田鼠⑥空气⑦蝗虫⑧青蛙</p><p>A. ①②⑤⑥ B. ③④⑦⑧ C. ①③④⑥ D. ②⑤⑦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p><p>由分析知道:①阳光、③水分、④土壤、⑥空气属于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②杂草、⑤田鼠、⑦蝗虫、⑧稻螟属于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西南干旱,部分地区的板栗,很多枯死了,剩下的多数叶片萎靡,甚至没有发芽,造成这种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p><p>A. 阳光 B. 温度 C. 空气 D. 水</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水是板栗的重要组成成分,板栗的生长必须需要水,而西南干旱,严重缺水,导致板栗很多枯死了,剩下的多数叶片萎靡,甚至没有发芽,这是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p><p>A、生物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p><p>B、生物能够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造成影响</p><p>C、生物能够影响环境,或者环境能够影响生物</p><p>D、生物既能够适应环境,也能够影响环境</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作用,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对于草原上的羊来说,影响它生活的生态因素是指( )</p><p>A.草原上的植物、动物、微生物 B.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等</p><p>C.上述A、B的总和 D.上述A、B的总和加上海拔高度</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指、水、空气、光、温度、土壤等,生物因素指影响它生存的同种生物或不同种生物。对于草原上的羊来说,影响它生活的生态因素是上述A、B的总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能够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这说明了(  )</p><p>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环境影响生物 D.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镜。</p><p>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镜。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能够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这说明了生物(蚯蚓)影响环境。故选A。</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被称为 ,这样的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这对它 敌害或者 猎物都是十分有利的。</p></div></div>
<div><p>【答案】保护色 躲避 捕食</p><p>【解析】有些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似,称为保护色,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是动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这样利于动物捕食和避敌;达尔文认为,这是动物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因素叫 。</p></div></div>
<div><p>【答案】生态因素</p><p>【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________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p></div></div>
<div><p>【答案】环境</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的统一整体。</p><p>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的统一整体,说明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_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__因素。</p></div></div>
<div><p>【答案】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些细菌和真菌可以寄生在动植物体内,使它们患病;有些细菌和真菌却能够与动植物共生。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呢?</p><p> </p></div></div>
<div><p>【答案】细菌和真菌是广泛分布在生物圈中的生物,在长期的进化中与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之间建立了这样或那样的关系。有些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的生活有利,有些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的生活不利,但是细菌和真菌或寄生生活或与动植物共生,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因此我们应该客观辩证地看待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的关系</p><p>【解析】</p><p>试题分析:有的细菌和真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真菌是有益的,如细菌中的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真菌中的青霉可以制成青霉素等,所以,有些细菌真菌对动植物有利,有些细菌真菌对动植物有害,我们应该辩证的看他们的关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种菊科植物从海拔500米的平原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都有分布,但其植株的高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现设计实验探究海拔高度是否是影响该菊科植物株高的因素,实验分组及处理如下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td style="width:44.2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top"><p>组别</p></td><td style="width:74.2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top"><p>原产地</p></td><td style="width:95.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top"><p>栽培地</p></td></tr><tr><td rowspan="2" style="width:44.2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一组</p></td><td style="width:74.2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top"><p>海拔500米</p></td><td style="width:95.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top"><p>a组海拔500米</p></td></tr><tr><td style="width:74.2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top"><p>海拔500米</p></td><td style="width:95.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top"><p>b组海拔3000米</p></td></tr><tr><td rowspan="2" style="width:44.2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第二组</p></td><td style="width:74.2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top"><p>海拔3000米</p></td><td style="width:95.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top"><p>c组海拔500米</p></td></tr><tr><td style="width:74.2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top"><p>海拔3000米</p></td><td style="width:95.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right:5.03pt; padding-left:5.03pt; vertical-align:top"><p>d组海拔3000米</p></td></tr></table><p>(1)a组和b组、c组和d组都是原产地相同的同一品种,且栽培地的土壤条件适宜并相同,这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只能是由 引起的。</p><p>(2)a组和b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 ,c组和d组的对照中,实验组是 。</p><p>(3)实验最后测量每组各植株的高度,以 (选填“最大值”或“最小值”或“平均值”)为该组植株的株高。</p><p>(4)请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p><p>A.a﹤b c﹤d B.a=b c=d C.a﹥c b﹥d D.a﹥b c﹥d</p></div></div>
<div><p>【答案】(1)海拔高度(变量) (2)b组 c组 (3)平均值 (4)D</p><p>【解析】</p><p>试题(1)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惟一变量。所以a组和b组、c组和d组都是原产地相同的同一品种,且栽培地的土壤条件适宜并相同,这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只能是由海拔高度引起的。</p><p>(2)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所以a组和b组形成的对照实验中,实验组是b组,对照组是a组;c组和d组形成的对照实验中,实验组是c组,对照组是d组。</p><p>(3)为了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防止出现偶然性,应多做几组实验,最后取平均值。</p><p>(4)通过对比表格可知:海拔越高,风力越大,植株高了反而无法生长,所以海拔越高,越适合植株较低的生长。所以在第一组中:a组的比b组的长势好;第二组中:c组的比d组的长势好。</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