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练习 6.3.3人类的起源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p><p>A. 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B.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C. 为了扩大领地         D. 为了躲避敌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p><p>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不得不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火的使用对人类进化的主要意义在于 ( )</p><p>A、垦荒种地 B、烧制陶瓷 </p><p>C、烧制木炭,用于取暖 D、烧熟食物,易于消化吸收</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学会了人工取火,可以用火来烤熟食物,使人类摆脱了血饮如毛的生活,熟食有利于大脑的发育。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类人猿的是</p><p>A. 猩猩 B. 大猩猩 C. 黑猩猩 D. 猴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p><p>A. 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p><p>B. 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p><p>C. 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p><p>D. 从化石可看出,少女露西可能采用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由臂行慢慢变为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p><p>A.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陆生到水生</p><p>B. 由简单到复杂、由高等到低等、由水生到陆生</p><p>C. 由复杂到简单、由低等到高等、由陆生到水生</p><p>D.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进化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ol type="1" style="margin:0pt; padding-left:0pt"><li style="margin-left:15.5pt; widows:0; orphans:0; padding-left:20.5pt; font-family:宋体; font-size:10.5pt">【题目】下列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li></ol><p>A.大猩猩 B.长臂猿 C.猩猩 D.猕猴</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现代的哺乳动物中,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与人类的形态、结构最相似,与人类的血缘关系叶很近,所以被称之为类人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下列行为或特点最先发展的是</p><p>A.使用工具 B.两足行走 C.大脑发达 D.使用语言</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能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p><p>A. 使用工具 B. 使用语言 C. 大脑发达 D. 两足行走</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由于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使人类的大脑更发达,在劳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语言。</p><p>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能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因此,从森林古猿进化成人中的关键一步是直立行走。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都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 B. 运动方式相同</p><p>C. 制造工具的能力相同 D. 脑的发育程度相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人与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正确。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B错误。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C错误。由于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D错误。<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p><p>B. 人类是自然产生的</p><p>C. 人是女娲用泥捏出来的</p><p>D. 人类是由现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与类人猿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达尔文</p><p>【解析】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十九世纪时,达尔文在《人类的来由与选择》(又名《人类起源》)一书中首次公开提出人猿共同祖先以及人类起源于非洲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_____是进化论的建立者.他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_____的改变和自身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_____的方向发展,_____肢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_____.</p></div></div>
<div><p>【答案】达尔文 气候 地面陆栖 上 工具 </p><p>【解析】</p><p>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了这一观点。分析解答此题。</p><p>达尔文是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认为人和现代类人猿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差不多完全相同,内脏结构也非常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几乎完全一样等等,进而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有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进化,由于气候变化、森林的消失,使森林地区逐渐稀疏和缩减,树丛间出现了空地,这就为森林古猿提供了到地面上活动的条件,逐渐由树栖生活向着地面陆栖生活过渡。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的行走方式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这样上肢得到了解放,促进了脑的发育,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由于________的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________的变化和自身形态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________着的方向发展,________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________逐渐变得灵巧.</p></div></div>
<div><p>【答案】森林气候直立行走上肢臂和手</p><p>【解析】</p><p>人类和现代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p><p>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他提出了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约1000万年~2 000万年前,古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像现在的黑猩猩那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后来随着气候逐渐向干燥寒冷转变,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古猿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差异,从而产生了分化。大部分古猿灭绝了,有一部分古猿从森林边缘退向深处,继续过着树栖生活,逐渐演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下到地面生活的那一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逐渐能够直立行走,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上肢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工具。久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p>【解析】</p><p>试题分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没有高等的生物。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而低等的生物化石相对较少.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一是人类进化历程,图二是人与黑猩猩的骨骼特征比较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0/09/c8b6c213/SYS201905200910463661442070_ST/SYS201905200910463661442070_ST.001.png" width="333"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一中所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排序为_______。(填序号)</p><p>(2)图一中②具备_______。(多选)</p><p>A.直立行走的能力</p><p>B.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的能力</p><p>C.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的能力</p><p>D.使用火的能力</p><p>E.使用语言的能力</p><p>(3)图二中表示人手的是_____(填编号),人的手比黑猩猩的“手”更灵巧。人手与黑猩猩的“手”都有节,性状相似。</p><p>(4)由图二可以看出黑猩猩的头骨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_____大,黑猩猩的颌骨突出。</p><p>(5)类人猿与人类的形态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④②①③⑥⑤ AB B 脑容量 人类与类人猿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p><p>【解析】</p><p>图一是人类的进化过程,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图二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手和头骨以及上臂的演化过程。</p><p>(1)人类的进化的四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500毫升左右,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能直立行走,解放前肢,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脑容量接近1100毫升,两足直立行走,手比较灵活,可以打造多种石器,开始使用火;能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智人的人类脑容量达1350毫升甚至更大,接近现代人的脑量,能制造石器和骨器,靠狩猎、捕鱼生活。不仅会使用火,还能人工取火。因此,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直立人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已经开始学会用火,用火烧烤食物,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达,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因此图示的人类进化的历程排序为:④②①③⑥⑤。</p><p>(2)图中的②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直立人阶段,具备了直立行走的能力和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的能力。</p><p>(3)图二中人的手是 B,人的手比黑猩猩的“手”更灵巧,人手与黑猩猩的“手”都有节,形状相似。</p><p>(4)黑猩猩的头骨是 A,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脑容量大,黑猩猩的颌骨突出。</p><p>(5)类人猿与人类的形态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人类与类人猿有较近的亲缘关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表是7种生物细胞色素C与人细胞色素C的组成差异,请分析表中数据后回答:(已知细胞色素C是由104个氨基酸组成)</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物名称</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黑猩猩</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猴</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马</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鸡</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金枪鱼</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小麦</p></td><td style="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酵母菌</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与人细胞色素C的差异数</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2</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3</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1</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5</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4</p></td></tr></table><p> </p><p>(1)上表中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和最远的动物分别是_________. </p><p>(2)上述对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比较,是从_________方面为生物的_________提供了证据.</p></div></div>
<div><p>【答案】 黑猩猩、酵母菌 分子生物学 进化</p><p>【解析】(1)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细胞色素C,这说明这些生物之间都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人类与黑猩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小是0,因此二者的亲缘关系最近。人类与酵母菌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大是44,因此人类与酵母菌的亲缘关系最远。<br />(2)上述对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比较,是从分子生物学方面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证据。</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