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2:45:39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1.1认识生物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p><p>A. 黄河中的鲤鱼    B. 洞庭湖中的所有生物</p><p>C. 内蒙古草原上的全部羊    D. 泰山林区</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只有生物鲤鱼,没有其他生物以及环境,不能构成生态系统,A错误;只有所有的生物,没有环境,也不能构成生态系统,B错误;只有生物草,没有其他生物以及环境,不能构成生态系统,C错误;既包括了泰山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测量裸地、草地、灌丛湿度的过程中,下列哪些数据能够横比</p><p>A. 裸地的早上湿度和草地的中午湿度</p><p>B. 草地的早、中、晚湿度</p><p>C. 裸地的早晚湿度和草地的晚、早湿度</p><p>D. 裸地的中、晚湿度和灌丛的中、晚湿度</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对照试验只有一个变量,其他量相同,选项A有两个变量;选项B是同一地点草地的不同时间虽是对照试验但是不是横向比较(纵向比较),选项C早对晚、晚对早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不是对照试验;裸地的中、晚湿度和灌丛的中、晚湿度,地点不同时间相同,是对照试验并且是横向比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p><p>A. 母鸡下蛋    B. 铁皮生锈    C. 雨后春笋    D. 葵花向阳</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母鸡下蛋体现了生物繁殖现象;雨后春笋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葵花向阳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生命现象;铁皮生锈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鼠妇如图所示。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4.25pt"><td style="width:107.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地点</p></td><td style="width:130.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鼠妇只数</p></td></tr><tr style="height:14.25pt"><td style="width:107.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水泥路上</p></td><td style="width:130.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p></td></tr><tr style="height:14.25pt"><td style="width:107.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水槽边的石头下</p></td><td style="width:130.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4</p></td></tr><tr style="height:14.25pt"><td style="width:107.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种花的湿花盆底下</p></td><td style="width:130.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8</p></td></tr><tr style="height:14.25pt"><td style="width:107.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干草地中</p></td><td style="width:130.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p></td></tr></table><p>&#xa0;</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a914b124/SYS201712310106338378328002_ST/SYS201712310106338378328002_ST.001.png" width="60" height="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阳光充足    B. 阴暗潮湿    C. 空气新鲜    D. 高温干燥</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从表格中看出,水槽边的石头下、种花的湿花盆底下鼠妇数量多,而水泥路上没有,干草地上只有2只,所以,根据记录,可知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阴暗潮湿,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p><p>A. 生物圈    B. 陆地生态系统    C. 海洋生态系统    D. 草原生态系统</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p><p>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C. 生物能进行光合用    D.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一般能运动,植物一般不能运动,A错误;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错误;动物和微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p><p>A. 草→蚱蜢→食虫鸟→蛇→鹰</p><p>B. 蚱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p><p>C. 狐→鹰→食虫鸟→蚱蜢→草</p><p>D. 草←蚱蜢←食虫鸟←鹰←蛇</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的关系,A正确;</p><p>蚱蜢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而狐与鹰的关系是竞争关系不是吃与被吃的关系,BC错误;</p><p>鹰吃蛇,不是蛇吃鹰,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能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p><p>A. 人排尿</p><p>B. 鲸呼气时会产生雾状水柱</p><p>C. 西瓜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p><p>D. 含羞草的叶受到触碰时会合拢</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人排尿,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A不符合题意;</p><p>鲸呼气时会产生雾状水柱,说明生物能进行呼吸,B不符合题意;</p><p>西瓜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不符合题意;</p><p>含羞草的叶受到触碰时会合拢,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生物圈是指地球生物生存的全部环境的总称</p><p>B.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p><p>C. 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p><p>D. 生物圈是指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A、地球生物生存的全部环境属于非生物部分,A错误;</p><p>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B错误;</p><p>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生物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即生物圈,C正确;</p><p>生活在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属于生物部分,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p><p>A. 李时珍    B. 司马迁    C. 达尔文    D. 袁隆平</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袁隆平,北京人,汉族,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培育出举世闻名的杂交水稻,是著名的杂技水稻之父。</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金钱豹常常隐伏于大树上,藏在浓密的叶荫之下。它身上有许多环状斑纹,很像古钱币。它身上这种特殊的体色和形态是怎么形成的?</p><p>_______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金钱豹的这种体色和形态是长期自然选择中形成的,是它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p><p>【解析】阳光透过浓密的树叶形成许多环状光斑,很像古钱币.古代金钱豹的体色、形态不同,体色、形态与环境一致的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容易捕获猎物,体色、形态与环境不一致的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不易捕获食物而被淘汰,这样经过若干代的自然选择最终形成了现在的金钱豹。</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沙漠里限制生物生长的因素主要是        。</p><p>&#xa0;</p></div></div>
<div><p>【答案】水</p><p>【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沙漠的环境特点方面来切入.</p><p>解:在沙漠里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缺水,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长期高温,降水少而且降水时间分布极其不均匀,蒸发量非常大.因此在沙漠里限制生物生长的因素主要是水.</p><p>故答案为:水.</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在裸地测量三次后求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减少误差</p><p>【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个检测生物对环境影响的实验.用一个干湿计,在一天之内分早、中、晚三次测量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中的湿度.裸地中没有植物,几乎没有植物的蒸腾作用;草地的蒸腾作用较弱;茂密的灌木丛中植物的蒸腾作用相对来说最旺盛,这就形成了对照实验.为了排除偶然因素,一般要测三次,求其平均值,以减少实验误差.</p><p>解:此题探究的是“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所以在实验时,应设置对照实验,变量为植物的多少.测量时,多测几次,然后求其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少实验误差,使结果更准确.</p><p>故答案为:减少误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10c7984c/SYS201712302359063376814739_ST/SYS201712302359063376814739_ST.001.png" width="201"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   部分和       者。</p><p>②从总体上看,植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草动物         ,食草动物的数量总比食肉动物           。</p><p>③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        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本图中有          条食物链,它们相互关联,形成           。</p><p>④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p><p>⑤如果大量捕食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           。</p><p>⑥在该生态系统中,对鼠有直接关系的生物因素是           ,对鼠有间接关系的生物是           。</p><p>&#xa0;</p></div></div>
<div><p>【答案】①非生物部分;分解者;</p><p>②多;</p><p>③捕食;5;食物网;</p><p>④草→鼠→蛇→鹰 ;</p><p>⑤增多;</p><p>⑥蛇、狐、鹰、草;兔</p><p>【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图中有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兔、狐和鹰等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所以要想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是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p><p>(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是生产者,营养级别越高数量越少,所以植物的数量总是比食草动物多,食草动物的数量总比食肉动物多;</p><p>(3)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图中的食物链有:①草→兔→鹰②草→兔→狐③草→鼠→狐④草→鼠→鹰⑤草→鼠→蛇→鹰,食物链交织在一起,就构成了食物网;</p><p>(4)由(3)可知:最长的食物链为:草→鼠→蛇→鹰;</p><p>(5)由于鹰和狐都以兔和鼠为食,如果大量捕食狐,那么鹰因食物增加而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会增加;</p><p>(6)在该生态系统中蛇、狐、鹰以鼠为食,鼠以草为食,兔也以草为食,兔和鼠之间是竞争关系,所以和鼠有直接关系的生物因素是蛇、狐、鹰、草,对鼠有间接关系的生物是兔。</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与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在生态系统中,          是生产者,能通过     制造有机物;      是消费者,他们直接或间接地以      为食;         是分解者;这三者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p><p>&#xa0;</p></div></div>
<div><p>【答案】地域  生物  环境   植物  光合作用  动物  植物 细菌、真菌  生物部分</p><p>【解析】试题分析: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通过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与其生存的环境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共同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换句话说,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其中环境就是生物生存的非生物条件,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是消费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动物植物死后的遗体遗物被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等,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又被植物体利用。它们是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基本特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p><p>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p><p>【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p><p>解: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故答案为: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世界中,数地衣的生命力最顽强。据试验,地衣在零下273摄氏度的低温下还能生长,在真空条件下放置6年还保持活力,在比沸水温度高一倍的温度下也能生存。因此无论沙漠.南极.北极,甚至在大海龟的背上它都能生长。地衣为什么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人们经过长期研究,终于找到了“迷底”。原来地衣不是一种单纯的植物,它是由两类生物“合伙” 组成,一类是真菌,另一类是藻类。真菌吸收水分和无机物的本领很大,藻类具有叶绿素,它以真菌吸收的水分.无机物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原料,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成养料,与真菌共同享受。这种紧密的合作,就是地衣有如此顽强生命力的秘密。</p><p>(1)地衣是由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p><p>(2)“地衣”所体现出来的生物之间的这种关系属于什么关系?生物之间还有哪些关系?请举例。</p><p>________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  真菌  藻类  共生关系; 生物之间还有竞争关系,如水稻与稗草</p><p>【解析】(1)地衣是由真菌和藻类两种生物在一起共生形成的;(2)藻类具有叶绿素,能以真菌吸收的水分、无机盐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原料,通过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成养料(有机物),与真菌共同享受,真菌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本领很大,真菌还能通过分解作用可以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能为藻类提供水、无机盐;当两者分开时,真菌得不到有机物无法生存,而藻类也因得不到足够的水、无机盐生长不良,因此它们都不能独立生活,像地衣这种由两种生物(真菌和藻类)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对双双彼此都有利的生活方式叫共生,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还有:捕食关系如兔与草,狼与羊、竞争关系如水稻与稗草,两条狗争夺骨头、合作关系蚂蚁搬家等。</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七级上册生物:1.1认识生物同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