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2:45:18

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命活动中,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作出反应的是( )<br />A.同一株碧桃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br />B.斑马发现敌害迅速逃跑<br />C.蘑菇从小长大<br />D.雏鸡破壳而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同一株碧桃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体现生物能生长和繁殖,不符合题意.<br />B、斑马发现敌害迅速逃跑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符合题意.<br />C、蘑菇从小长大体现了生物能生长,不符合题意.<br />D、雏鸡破壳而出体现了生物能繁殖,不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的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xa0;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f15775f4/SYS201708151149349539587261_ST/SYS201708151149349539587261_ST.001.png" width="162"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水稻、昆虫都属于生产者<br />B.该图可以代表一个生态系统<br />C.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br />D.青蛙和鸟是捕食关系</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水稻属于生产者,昆虫属于消费者,而不是都属于生产者,错误;<br />B、图中只有生物成分,还缺少非生物成分,因此该图不可以代表一个生态系统,错误;<br />C、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正确;<br />D、青蛙和鸟都吃昆虫,因此青蛙和鸟是竞争关系而不是捕食关系,错误.<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r />A.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br />B.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br />C.观察时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br />D.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光线的强弱由光圈和反光镜控制.当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正确.<br />B、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错误;<br />C、观察物像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正确;<br />D、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形态是(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f15775f4/SYS201708151149350997712850_ST/SYS201708151149350997712850_ST.001.png" width="93"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f15775f4/SYS201708151149350997712850_ST/SYS201708151149350997712850_ST.002.png" width="92" height="1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f15775f4/SYS201708151149350997712850_ST/SYS201708151149350997712850_ST.003.png" width="91"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f15775f4/SYS201708151149350997712850_ST/SYS201708151149350997712850_ST.004.png" width="85"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形状像一个个长方形的格子;A是血细胞、B是黄瓜表皮果肉细胞、D是叶表皮细胞.<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NBA篮球明星科比的相关结构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f15775f4/SYS201708151149353869857136_ST/SYS201708151149353869857136_ST.001.png" width="503"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科比的身体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br />B.科比的肤色为黑色,控制其肤色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图一的结构③内<br />C.图二的a、b、c表示细胞分裂过程,d表示细胞分化过程<br />D.科比具有“绝杀”之技,离不开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科比的身体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而不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错误;<br />B、③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因此科比的肤色为黑色,控制其肤色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图一的结构③内,正确;<br />C、图中abc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图二的a、b、c表示细胞分裂过程;d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d表示细胞分化过程,正确;<br />D、科比具有“绝杀”之技,离不开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掌握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绿色植物主要类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br />B.与桃树相比,松树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br />C.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br />D.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故A正确.<br />B、松树属于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故B错误.<br />C、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故C正确.<br />D、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故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种子植物的相关知识,掌握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亲的生育十分不易,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 )<br />A.卵巢<br />B.输卵管<br />C.子宫<br />D.阴道</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受精的过程: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此后受精卵不断运动和分裂,最终植入子宫内壁上,怀孕开始.怀孕后胚胎继续发育,其中的细胞开始分化成各种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各种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在母体内大约经过40周,即280天,发育成熟后从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可见胚胎发育的初期在输卵管,当着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胎儿)(母体怀孕第8周﹣﹣第40周)发育的场所主要是子宫.<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外界气体进入肺的途径依次是( )<br />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br />B.口→鼻→喉→气管→支气管<br />C.咽→口→鼻→喉→支气管<br />D.支气管→口→喉→鼻→气管</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呼吸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象,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f15775f4/SYS201708151149356474502832_ST/SYS201708151149356474502832_ST.001.png" width="378"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血管1是动脉<br />B.血管3是静脉<br />C.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及躯干部以免其乱跳<br />D.血管2是毛细血管,可观察到其中红细胞单行通过</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图中①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A正确;<br />B、图中③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B正确;<br />C、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C错误;<br />D、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因此,是毛细血管.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血管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的是清水<br />B.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下<br />C.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br />D.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直接放在清水中加热脱色</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的是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正确;<br />B、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下,以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B正确;<br />C、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因为表层含氧丰富,草履虫聚集多,C正确;<br />D、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应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脱色,清水不能溶解叶绿素,D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叙述,错误的是( )<br />A.蛔虫体表包裹这一层角质层,起保护作用<br />B.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br />C.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br />D.乌龟的鳃比较发达,适于水中呼吸</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内,体表包裹这一层角质层可以防止消化液的侵蚀,起保护作用,A正确;<br />B、蚯蚓没有专门呼吸器官,靠湿润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B正确;<br />C、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陆地生活,C正确;<br />D、乌龟属于爬行动物,完全用肺呼吸,靠肺吸收陆地上的空气中,D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需要了解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中的莺和燕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br />①体表被覆羽毛 ②前肢变为翼 ③胸肌发达 ④胎生哺乳 ⑤体温恒定.<br />A.①②③⑤<br />B.②③④⑤<br />C.①②④⑤<br />D.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龙骨突发达;心脏四腔.<br />故诗中的莺和燕具有的共同特征是①②③⑤.<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鸟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br />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r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r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br />D.专供人类使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正确;<br />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br />C、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C正确;<br />D、专供人类使用不属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D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的相关知识,掌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以及对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理解,了解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可被植物重新利用,遗体被分解后,释放二氧化碳、含氮无机盐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人手指被蔷薇刺扎到后迅速缩手的反射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f15775f4/SYS201708151149360636919966_ST/SYS201708151149360636919966_ST.001.png" width="264" height="1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该反射属于简单的反射<br />B.该人被蔷薇刺扎扎到后的疼痛感觉形成于脊髓<br />C.该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①→③→④→⑤→②<br />D.若某人只是⑤处受损,用针刺①处,此人有痛觉,无缩手反射</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缩手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在脊髓,属于简单的反射,A正确;<br />B、当手受到蔷薇刺伤后,感觉到疼,疼痛感形成于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B错误;<br />C、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依次是:感受器、传入神经(感觉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和效应器.手指被蔷薇针刺扎到后迅速缩回的神经传导导途径为①感受器→③传入神经→④神经中枢→⑤传出神经→②效应器,C正确;<br />D、图示⑤是传出神经,如果此处受损,神经中枢产生的神经冲动就不会沿着传出神经传到③效应器,但神经冲动会沿上行的神经纤维传达到脑,脑中有躯体感觉中枢,能够感觉到疼痛,但不会出现缩手这种现象,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美国科学家利用野生大豆与易患萎黄病的大豆杂交,培育出一批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挽救了美国的大豆产业,这是利用生物多样性中的( )<br />A.生物种类多样性<br />B.基因多样性<br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r />D.数量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A错误.<br />B、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培育一批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挽救了美国大豆产业,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基因的多样性;B正确.<br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C错误.<br />D、数量多样性不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容,D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物分类单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br />B.分类单位越大,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br />C.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br />D.对绿色开花植物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C、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故AC正确;<br />B、生物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故B错误;<br />D、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故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类的单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中鸡卵的哪一部分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鸡(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f15775f4/SYS201708151149362313791405_ST/SYS201708151149362313791405_ST.001.png" width="138"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②<br />B.③<br />C.④<br />D.⑤</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图中①卵壳,②系带,③卵白,④卵黄,⑤胚盘,⑥气室,⑦卵壳膜,其中⑤胚盘中含有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雏鸡.<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鸟的发育,需要了解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与其他三种明显不同的是( )<br />A.柳树用扦插的方法<br />B.马铃薯用块茎繁殖<br />C.苹果用嫁接的方法繁殖<br />D.玉米用种子繁殖</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像柳树用扦插的方法、马铃薯用块茎繁殖、苹果嫁接等进行繁殖时,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的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br />玉米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利用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植物的无性生殖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r />A.子女和父母相似,是由于子女继承了父母的基因<br />B.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br />C.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是一对相对性状<br />D.男女性别属于人的性状,与遗传有关</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因此子女的某些特征与父母相似,这是由于父母将各自基因的一半传给了子女,A正确;<br />B、生物的性状有的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如形态结构、行为方式等,有的肉眼看不到,如生理特征人的ABO血型等,B错误;<br />C、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C正确;<br />D、男女性别也属于人的性状,与遗传有关,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以及对人类染色体的传递的理解,了解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的变异性状,不可遗传的是( )<br />A.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的个大质优性状<br />B.经杂交产生的小麦高产抗倒伏性状<br />C.经人工选择繁育出的高产奶牛的高产性状<br />D.把大花生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的花生个小的现状</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BC、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的个大质优性状、杂交小麦产生的高产抗倒伏性状、经人工选择繁育出的高产奶牛的高产性状,都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ABC不符合题意;<br />D、把大花生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出的花生个小的现状,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D符合题意.<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br />B.米勒模拟实验证明了原始地球能形成有机物<br />C.动物的进化趋势是从体型小到体型大<br />D.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故A正确.<br />B、米勒的模拟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物形成有机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故B正确.<br />C、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C错误;<br />D、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相关知识,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以及对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医护人员对H7N9禽流感患者及时进行隔离与治疗,请问该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哪种措施( )<br />A.控制传染源<br />B.切断传播途径<br />C.保护易感人群<br />D.清除病原体</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其他人所经过的途径或各种生物媒介;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所以传染病患者属于传染源.<br />控制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br />医护人员对H7N9禽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传染病及其预防,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校园绿化活动中,移栽树木时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做法与作用不相符的是( )<br />A.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br />B.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br />C.为植物打针输液﹣﹣补充水和无机盐<br />D.盖遮阳网﹣﹣减弱光合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成活率.<br />B、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br />C、打针输液是为了补充无机盐.<br />D、用遮阳网遮阴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蒸腾作用的意义,掌握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菜豆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f15775f4/SYS201708151149367726258463_ST/SYS201708151149367726258463_ST.001.png" width="605"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菜豆种子萌发时,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A图中的结构&#xa0;&#xa0;&#xa0;(填序号).<br />(2)幼苗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和无机盐,主要依靠根尖的&#xa0;&#xa0;&#xa0;区来吸收.<br />(3)E由D图中的&#xa0;&#xa0;&#xa0;发育而来,再其发育之前必须经过的两项重要生理过程是&#xa0;&#xa0;&#xa0; .<br />(4)衡阳市常宁的茶油闻名全国,无性繁殖是提高柴油产量的一种重要方法.现有高产但根系不发达的茶树甲和低产但根系发达的茶树乙,我们应该以乙作为&#xa0;&#xa0;&#xa0;来嫁接繁育.</p></div></div>
<div><p>【答案】<br />(1)②<br />(2)成熟<br />(3)子房;传粉和受精<br />(4)砧木<br />【解析】解:(1)种子是由胚珠发育形成的,①②③④组成的结构叫胚.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因此甲图菜豆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的②子叶.(2)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导管能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到植物各处.(3)E属于果实,一朵花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才能结出果实,在种子和果实的形成过程中,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4)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现有高产但根系不发达的茶树甲和低产但根系发达的茶树乙,我们应该以高产但根系不发达的茶树甲接穗,乙作为砧木来嫁接繁育.<br />所以答案是:(1)②(2)成熟(3)子房;传粉和受精(4)砧木<br />【考点精析】掌握种子的结构和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玉米(果实)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xa0;;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会给人带来一系列危害.请联系生活实际回答下列问题:<br />(1)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可能导致人体内&#xa0;&#xa0;&#xa0;(填激素名称)分泌不足,从而诱发糖尿病.<br />(2)某同学长期戴着耳机听音乐导致听力下降,原因可能是耳内&#xa0;&#xa0;&#xa0;中的感觉细胞对声波的敏感度下降.<br />(3)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请为“国际禁毒”(6月26日)日写一句公益广告词&#xa0;&#xa0;&#xa0; .<br />(4)“要想毁灭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下面请你列举沉湎手机的危害(至少写出两条)&#xa0;&#xa0;&#xa0;;&#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胰岛素<br />(2)耳蜗<br />(3)毒品猛于虎(或珍爱生命,拒绝毒品)<br />(4)容易导致近视眼;容易患颈椎病、减少了体育锻炼的时间、影响人际关系、容易使性格孤僻等<br />【解析】解:(1)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过高,部分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形成糖尿,因此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可能导致人体内胰岛素(填激素名称)分泌不足,从而诱发糖尿病.(2)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在耳蜗内,因此“某同学长期戴着耳机听音乐导致听力下降”,原因可能是耳内耳蜗中的感觉细胞对声波的敏感度下降.(3)“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为“国际禁毒”(6月26日)日写的一句公益广告词是毒品猛于虎(或珍爱生命,拒绝毒品).(4)“要想毁灭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沉湎手机的危害(至少写出两条)容易导致近视眼;容易患颈椎病、减少了体育锻炼的时间、影响人际关系、容易使性格孤僻等.<br />所以答案是:(1)胰岛素(2)耳蜗(3)毒品猛于虎(或珍爱生命,拒绝毒品)(4)容易导致近视眼;容易患颈椎病、减少了体育锻炼的时间、影响人际关系、容易使性格孤僻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f15775f4/SYS201708151149369928628492_ST/SYS201708151149369928628492_ST.001.png" width="410" height="1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a生理过程叫&#xa0;&#xa0;&#xa0; .<br />(2)图中1生理过程进行时,膈肌处于&#xa0;&#xa0;&#xa0;(填“收缩”或“舒张”)状态.<br />(3)图中心腔A与B之间、C与D之间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xa0;&#xa0;&#xa0; . 若从手臂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xa0;&#xa0;&#xa0;(用图中字母表示).<br />(4)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将变成&#xa0;&#xa0;&#xa0;血.<br />(5)某肾炎患者尿检时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此人肾脏的&#xa0;&#xa0;&#xa0;可能发生了病变.<br />(6)肺泡壁、小肠绒毛壁以及毛细血管壁等结构的共同特点是:壁很薄,只由&#xa0;&#xa0;&#xa0;构成,这些结构特点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吸收<br />(2)舒张<br />(3)房室瓣;A→B→C→D<br />(4)动脉<br />(5)肾小球<br />(6)一层上皮细胞<br />【解析】解:(1)分析图示可知,a是吸收.(2)分析图示可知,1是呼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廓体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3)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f15775f4/SYS201708151149369928628492_DA/SYS201708151149369928628492_DA.001.png" width="389" height="2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静脉注射药物,药物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上下腔静脉→A右心房→B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C左心房→D左心室→主动脉,即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是A→B→C→D.(4)在肺循环中,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中氧气浓度比血液中的氧气浓度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肺泡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静脉血就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5)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因此正常人的尿液中是不含蛋白质和血细胞的,只有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大时,蛋白质和血细胞才会进入肾小囊中,而肾小管对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进行重吸收,这些物质就会随尿液排出.因此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的肾炎病人,可能是肾小球发生了病变.(6)肺泡壁和缠绕在它外面的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肺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等结构上的共同特点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这些特点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因此共同特点是壁很薄,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与物质交换相适应.<br />所以答案是:(1)吸收;(2)舒张;(3)房室瓣;A→B→C→D;(4)动脉;(5)肾小球;(6)一层上皮细胞.<br />【考点精析】利用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几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f15775f4/SYS201708151149372067998521_ST/SYS201708151149372067998521_ST.001.png" width="533" height="1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A、B相比较,主要区别是B体内无&#xa0;&#xa0;&#xa0; .<br />(2)C与D相比较,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C有&#xa0;&#xa0;&#xa0; .<br />(3)南岳特产腐乳是利用毛霉的发酵作用制成的,毛霉与C的生殖方式相同,都是&#xa0;&#xa0;&#xa0;生殖.<br />(4)F能净化污水,据统计,每个F个体一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F吞食细菌的结构是&#xa0;&#xa0;&#xa0; .<br />(5)烧伤病人容易被绿浓杆菌感染引起伤口化脓,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控制其感染,请问上图中与绿脓杆菌噬菌体结构最相似的生物是&#xa0;&#xa0;&#xa0;(填字母),它们的结构是由组成&#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脊柱<br />(2)成形的细胞核<br />(3)孢子<br />(4)口沟<br />(5)E;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br />【解析】解:(1)图中A鱼属于脊椎动物、B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体内是否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2)C曲霉属于多细胞真菌,有大量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都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而D细菌为单细胞生物,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与D相比较,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C有成形的细胞核.(3)曲霉是由菌丝构成的.营养菌丝深入营养物质内吸收营养,直立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顶端产生孢子囊,孢子囊有不同的颜色如曲霉的有黑色、黄色、红色等.孢子囊内有大量的孢子,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4)F草履虫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5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供其慢慢消化吸收.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因此,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5)绿脓杆菌噬菌体是细菌病毒,无细胞结构.与绿脓杆菌噬菌体结构最相似的生物是E,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r />所以答案是:(1)脊柱(2)成形的细胞核(3)孢子(4)口沟(5)E;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病毒和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br />材料一:江口鸟洲位于衡阳市衡南县江口镇内,其中的白鹳每年4月初热带迁徙至江口鸟洲繁殖,为衡阳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br />材料二:动物使我们的星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它们的行踪几乎处处可见,诗人的笔下也留下了它们的身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饿”…<br />(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说,材料一中的白鹳的迁徙属于&#xa0;&#xa0;&#xa0;行为.<br />(2)人和小白鼠任何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骨骼肌和&#xa0;&#xa0;&#xa0;三者的协调配合,在&#xa0;&#xa0;&#xa0;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完成的.当你直臂提重物时,你的肱二头肌处于&#xa0;&#xa0;&#xa0;(填“收缩”或“舒张”)状态.<br />(3)白鹳的呼吸作用旺盛,具有与肺相通的&#xa0;&#xa0;&#xa0; , 可辅助呼吸.<br />(4)资料二中蜜蜂和蝗虫相比,前者的发育方式属于&#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先天性<br />(2)关节;神经系统;收缩<br />(3)气囊<br />(4)完全变态发育<br />【解析】解:(1)材料一中的白鹳的迁徙行为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2)和小白鼠任何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骨骼肌和关节三者的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完成的.当你直臂提重物时,你的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因此,感觉比较累.(3)鸟类体内有许多气囊,可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白鹳的呼吸作用旺盛,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可辅助呼吸.(4)蜜蜂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r />所以答案是:(1)先天性;(2)关节;神经系统;收缩;(3)气囊;(4)完全变态发育<br />【考点精析】利用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br />a.按如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关闭阀门①和②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f15775f4/SYS201708151149373656547036_ST/SYS201708151149373656547036_ST.001.png" width="323"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将整个装置移到适宜的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光照前阻断叶片间的有机物的运输).<br />c.打开阀门①,将透明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甲试管,待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br />d.打开阀门②,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br />e.取下叶片A、B,用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br />请分析回答:<br />(1)上述A、B叶片分别用透明和黑色两种塑料袋套住是为了设置对照,该实验的变量是&#xa0;&#xa0;&#xa0; .<br />(2)若步骤是c中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xa0;&#xa0;&#xa0; , 它来自于A叶片的&#xa0;&#xa0;&#xa0;作用.绿色植物通过该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xa0;&#xa0;&#xa0;平衡.<br />(3)预测步骤d的结果:乙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将&#xa0;&#xa0;&#xa0; .<br />(4)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xa0;&#xa0;&#xa0;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的.<br />(5)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您为衡阳的绿水青山建设献计献策,写出两条切实可行的措施:&#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光照<br />(2)氧气;光合;碳﹣氧<br />(3)变浑浊<br />(4)蒸腾<br />(5)积极植树造林、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br />【解析】解:(1)“上述A、B叶片分别用透明和黑色两种塑料袋套住是为了设置对照”,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2)氧气有助燃的特性,因此“若步骤是c中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它来自于A叶片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该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3)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预测步骤d的结果:乙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将变浑浊.(4)“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的.(5)为衡阳的绿水青山建设献计献策,写出的两条切实可行的措施是:积极植树造林、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br />所以答案是:(1)光照(2)氧气;光合;碳﹣氧(3)变浑浊(4)蒸腾(5)积极植树造林、加强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光合作用的实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衡阳的鱼粉可谓闻名遐迩.该米粉软滑爽口,鱼肉鲜美细腻,是备受人们青睐的早点之一.吃下一碗鱼粉,其中的主要成分会在你的体内经过下图所示的神奇旅程,最后被消化为可吸收的物质.<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f15775f4/SYS201708151149374548644217_ST/SYS201708151149374548644217_ST.001.png" width="204" height="1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的曲线甲、乙、丙表示食物中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据图回答:<br />①米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能代表淀粉消化过程的是曲线&#xa0;&#xa0;&#xa0; . <br />②鱼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的初步消化在图中所示的&#xa0;&#xa0;&#xa0;(填字母)段完成.<br />③小华同学长期偏食、挑食、爱吃鱼肉,不吃蔬菜水果,导致他牙龈出血,可能是他缺乏&#xa0;&#xa0;&#xa0; .<br />(2)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米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按照如表所示的方案进行了实验,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94.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试管编号</p></td><td style="width:62.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p></td><td style="width:62.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p></td><td style="width:62.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3</p></td><td style="width:62.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4</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米粉碎屑或粉条</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适量碎屑</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适量碎屑</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适量碎屑</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适量碎屑</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唾液有无</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mL唾液</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A</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mL唾液</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mL唾液</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是否搅拌</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搅拌</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搅拌</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搅拌</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搅拌</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温度</p></td><td colspan="2"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37℃</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00℃</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xa0;</p></td><td colspan="4"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0分钟</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xa0;</p></td><td colspan="4"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滴</p></td></tr></table><p>①为探究“唾液对米粉的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做对照实验,在A处应加入&#xa0;&#xa0;&#xa0; . <br />②1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原因是&#xa0;&#xa0;&#xa0; . <br />③如选用1、3、4号试管进行试验,所探究的问题是:&#xa0;&#xa0;&#xa0;对淀粉的消化是否有影响?</p></div></div>
<div><p>【答案】<br />(1)甲;C;维生素C<br />(2)2mL清水;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温度<br />【解析】解:(1)①②淀粉的消化开始于A口腔、蛋白质的消化始自C胃、脂肪从D小肠开始消化,分析图示可知:曲线甲表示淀粉的消化、曲线乙表示蛋白质的消化、曲线丙表示脂肪的消化.③牙龈出血是坏血病的症状,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维生素C主要含在水果和蔬菜中.(2)①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因此在2号试管中应加入2mL清水和1号试管形成对照.②结果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③若要探究温度会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问题,要以1、3、4号试管为一组实验,实验中的变量是温度.<br />所以答案是:(1)①A;②C;③维生素C;(2)①2mL清水;②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③温度<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还要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将一种来自发光水母的基因,结合到普通老鼠的基因中,培育出的老鼠外表与普通老鼠无异,但到了夜晚居然能够发出绿色荧光.请据此回答:<br />(1)这些老鼠体内具有发光水母的部分基因,能够发出荧光,实现这种现象所运用的生物技术是&#xa0;&#xa0;&#xa0; .<br />(2)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这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B、b控制).如表表示三组老鼠的交配实验,由交配组合&#xa0;&#xa0;&#xa0;(填数字)可判断&#xa0;&#xa0;&#xa0;是显性性状.</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colspan="2" style="width:165.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交配组合</p></td><td style="width:131.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子代表现型及比例</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①</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丙(黑色)×(黑色)</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2(黑色):4(黄色)</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②</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甲(黄色)×乙(黑色)</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8(黑色):9 (黄色)</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③</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甲(黄色)×丁(黄色)</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全为黄色</p></td></tr></table><p><br />(3)交配组合②产生的子代中,表现型为黑色的雌雄老鼠相互交配后,产生黄色后代的概率是&#xa0;&#xa0;&#xa0; .<br />(4)现有一只黑色雄鼠,若想最快知道该鼠的基因组成,应该选择多只&#xa0;&#xa0;&#xa0;色雌鼠与该雄鼠交配,并统计后代老鼠的体色情况.(注:不考虑基因突变)<br />请你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转基因技术<br />(2)①;黑色<br />(3)50%<br />(4)黄;若子代中全为黑色,则亲代黑鼠基因型为BB,若子代中既有黑色又有黄色,则亲代黑鼠基因型为Bb<br />【解析】解:(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科学家将一种来自发光水母的基因,结合到普通的老鼠的基因中,培育出的老鼠到了夜晚居然能够发出绿色荧光”,由于这些老鼠体内具有了发光水母的部分基因,因此能够发出荧光.实现这种现象所运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从表中所示遗传结果,亲代都是黑色×黑色,而后代中出现了黄色的个体,说明黄色是隐性性,黑色是显性性状.所以由交配组合①可判断黑色是显性性状.(3)交配组合②甲(黄色)×乙(黑色),子代个体中出现了黄色,说明乙(黑色)个体中存在隐性基因b,乙的基因型为Bb,交配组合②bb×Bb后代有两种基因型为Bb和bb,比例为1:1,因此产生黄色后代的概率是50%.(4)检测某个体的基因型最好选用测交法,即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要通过杂交方法检测出黑色雄鼠的基因型,可将该黑色雄鼠与多只黄色雌鼠杂交并观察后代毛色.<br />若子代中全为黑色,则亲代黑鼠基因型为BB,若子代中既有黑色又有黄色,则亲代黑鼠基因型为Bb.<br />所以答案是:(1)转基因技术(2)①;黑色(3)50%(4)黄;若子代中全为黑色,则亲代黑鼠基因型为BB,若子代中既有黑色又有黄色,则亲代黑鼠基因型为B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基因与性状遗传和基因工程的原理,需要了解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2、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可以通用的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