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2:45:07

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知识的描述,错误的是( )<br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br />B.生物的环境就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br />C.蚯蚓疏松土壤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r />D.企鹅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正确;<br />B、环境不仅指生物生存的地点,还包括其它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B错误;<br />C、蚯蚓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正确;<br />D、企鹅有很厚的皮下脂肪,适应寒冷的环境,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得益于显微镜的发明.如果在显微镜视野中的图象是“b”,请问玻片上应为( )<br />A.q<br />B.b<br />C.p<br />D.d</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b”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q”.<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br />A.“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表明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br />B.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只有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br />C.在花的结构中雌蕊比雄蕊重要,因为雌蕊才和果实的形成有关<br />D.蒸腾作用散失了植物吸收的大部分水,这对植物来说是一种浪费</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表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更进一步表明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A正确;<br />B、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B错误;.<br />C、在花的结构中雌蕊和雄蕊都很重要,因为雌蕊和雌蕊都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C错误;<br />D、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D错误.<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蒸腾作用的意义和种子萌发的条件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xa0;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种子和活的胚,已度过休眠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的废物主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尿液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br />A.水<br />B.无机盐<br />C.尿素<br />D.葡萄糖</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尿液中不含有的成分是葡萄糖.<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尿的形成和尿的排出,掌握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尿首先通过输尿管到达膀胱,当膀胱里的尿储存到一定量时,通过尿道排出尿液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植物的重要生理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r />A.植物的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r />B.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无机盐<br />C.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r />D.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只有含有叶绿体的植物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不是植物的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错误;<br />B、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而不是水和无机盐,错误;<br />C、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正确;<br />D、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不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错误.<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讲的是魏武率部行军途中,三军皆渴,于是传令前面有梅林,士兵听后口中生津,士气大振.故事中反映的神经活动( )<br />A.由反射弧完成<br />B.只有大脑皮层参与<br />C.属于简单反射<br />D.没有大脑皮层参与</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故事中反映的神经活动就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A正确.<br />B、D望梅止渴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运动中枢等参与下完成的.BD错误.<br />C、望梅止渴,体现了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形成的,属于复杂反射.C错误.<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菌和真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br />A.真菌既有单细胞的又有多细胞的<br />B.细菌和真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br />C.细菌和真菌可以从菌落上区分<br />D.细菌通过形成芽孢抵抗不良环境</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真菌有的是单细胞的,如酵母菌,有的是多细胞的,如霉菌,A正确;<br />B、有的细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真菌如霉菌使食品发霉,黄曲霉有致癌作用对人有害,有的真菌如酵母菌可以酿酒,对人有益;故细菌、真菌对人类有利也有害,B错误;<br />C、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因此,从菌落的大小、形态、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C正确;<br />D、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的生长时,细菌的细胞壁增厚形成一个椭圆形或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用来抵抗寒冷、干旱、高温等恶劣的环境,大部分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芽孢和孢子比较轻,可以随风飘动,孢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萌发长出新的个体,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的相关知识,掌握⑴食品制作⑵保存食品,比如:“巴斯德“消毒法、罐藏法⑶防治(由真菌分泌)抗生素的发现⑷保护环境,比如:甲烷细菌、沼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br />A.再生有耳垂孩子的可能性更大<br />B.父母的基因组成均为Aa<br />C.有耳垂和无耳垂都受基因控制<br />D.无耳垂为显性性状</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表明有耳垂是显性性状,无耳垂是隐性性状.“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有耳垂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无耳垂的基因组成是aa.)“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父母遗传给无耳垂(aa)孩子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父母有耳垂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5475fc53/SYS201708151148463132326524_DA/SYS201708151148463132326524_DA.001.png" width="288"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A、从遗传图解看出,再生有耳垂孩子的可能性更大,正确;<br />B、从遗传图解看出,父母的基因组成均为Aa,正确;<br />C、从遗传图解看出,有耳垂和无耳垂都受基因控制,正确;<br />D、从遗传图解看出,无耳垂为隐性性状而不是显性性状,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和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火如荼的“阳光体育”活动,目的是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 )<br />A.控制传染源<br />B.切断传播途径<br />C.保护易感人群<br />D.A,B,C都是</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如火如荼的“阳光体育”活动,目的是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传染病及其预防,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草原上生活的蛇、鼠、鹰形成的食物链是&#xa0;&#xa0;&#xa0; . 如果草原被某些有毒物质污染,该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草→鼠→蛇→鹰;鹰<br />【解析】解:草原上生活的蛇、鼠、鹰形成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因此如果草原被某些有毒物质污染,该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鹰.<br />所以答案是:草→鼠→蛇→鹰;鹰<br />【考点精析】掌握食物链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同时还释放&#xa0;&#xa0;&#xa0; , 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农业生产上的适时松土、排涝,目的是有利于作物根的&#xa0;&#xa0;&#xa0;作用.</p></div></div>
<div><p>【答案】氧气;呼吸<br />【解析】解: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br />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经常通过抑制呼吸作用的原理来保存种子和保鲜水果、蔬菜,通过中耕松土和排涝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br />所以答案是:氧气;呼吸</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来有报道,一些地区发现了人感染禽流感的个例,导致人患此病的病原体是&#xa0;&#xa0;&#xa0; . 该类生物种类多,其实质是&#xa0;&#xa0;&#xa0;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禽流感病毒(病毒);基因<br />【解析】解:近来有报道,一些地区发现了人感染禽流感的个例,导致人患此病的病原体是禽流感病毒.该类生物种类多,其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br />所以答案是:禽流感病毒(病毒);基因<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病毒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遗传学之父孟德尔进行过大量的杂交实验,豌豆杂交实验尤为经典: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全为&#xa0;&#xa0;&#xa0;豌豆,子二代有高茎也有矮茎的,高茎和矮茎的大致比例为&#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高茎;3:1<br />【解析】解:如果用“D”表示控制高茎的基因,“d”表示控制矮茎的基因,则高茎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矮茎的基因组成是dd.“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5475fc53/SYS201708151148465203373629_DA/SYS201708151148465203373629_DA.001.png" width="201"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从遗传图解看出,子一代全为高茎豌豆.子二代的遗传图解如图2:<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5475fc53/SYS201708151148465203373629_DA/SYS201708151148465203373629_DA.002.png" width="327"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从图2看出,子二代有高茎也有矮茎的,高茎和矮茎的大致比例为3:1.<br />所以答案是:高茎;3:1<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体检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遵医嘱接种疫苗获得了免疫,此免疫类型是&#xa0;&#xa0;&#xa0; . 疫苗一般是用&#xa0;&#xa0;&#xa0;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p></div></div>
<div><p>【答案】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失活的或减毒<br />【解析】解:接种乙肝疫苗,从免疫的角度它属于抗原.疫苗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抵抗结核杆菌,像这种用人工的方法,给机体输入抗原性物质(菌苗,疫苗,类毒素),刺激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方式叫人工免疫.乙肝疫苗只针对乙肝的病原体起作用,注射乙肝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br />所以答案是:特异性免疫(后天性免疫);失活的或减毒.<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鼠妇俗称潮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当你翻动花园或庭院中的花盆、砖块或石头时常常会看到它们.拟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br />(1)实验假设:湿度是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作出此假设的依据是&#xa0;&#xa0;&#xa0; .<br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xa0;&#xa0;&#xa0; , 如何保证鼠妇的分布只是由实验探究的变量引起的?&#xa0;&#xa0;&#xa0;<br />(3)实验开始后,每隔1分钟观察、记录一次鼠妇分布的情况,预计实验结果是&#xa0;&#xa0;&#xa0; .<br />(4)某班共有学生50人,每人都只用1只鼠妇进行实验,将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汇总,以此为依据得出的结论是否客观、正确?&#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br />(2)湿度;其他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br />(3)更多分布在潮湿环境<br />(4)是<br />【解析】解:(1)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所以提出问题: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吗?作出假设是对提出问题肯定或否定回答,此题的假设可以是: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题目中提出的是“湿度是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那么设计对照实验中除了湿度以外,其他条件如营养、湿度、温度等都应当相同.也就是说只有湿度是不同的,湿度就是这个对照实验的惟一变量.(3)实验开始后,每隔1分钟观察、记录一次鼠妇分布的情况,预计实验结果是更多分布在潮湿环境.(4)1只鼠妇数量太少,存在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但是将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汇总,取平均值,可以避免偶然性.<br />所以答案是:(1)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2)湿度;其他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答出“其他环境条件相同”即可)(3)更多分布在潮湿环境(意思相同即可)(4)是<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