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中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炒熟的种子,置于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仍不萌发,这是由于( )<br />A.种子休眠<br />B.胚不完整<br />C.胚是死的<br />D.无营养物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分为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完整而又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炒熟的种子,置于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仍不萌发,这是由于炒熟的种子已经死了,它的胚也一定是死的,不再具有活力.所以炒熟的种子,置于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仍不萌发,这是由于胚是死的.<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种子萌发的条件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种子和活的胚,已度过休眠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r />A.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一种产物<br />B.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一种产物<br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一种产物<br />D.光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如图所示:因此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储存了能量;光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br />故选:C<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240ab611/SYS201707192100093837173361_DA/SYS201707192100093837173361_DA.001.png" width="393" height="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现在人们喜爱吃的“绿色食品”主要是指( )<br />A.颜色为绿色的食品<br />B.无公害、无污染的食品<br />C.转基因食品<br />D.反季节食品</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A级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既定的化学合成物质,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绿色食品标志如下:<br />A级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240ab611/SYS201707192100094718976179_DA/SYS201707192100094718976179_DA.001.png" width="141" height="1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AA级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240ab611/SYS201707192100094718976179_DA/SYS201707192100094718976179_DA.002.png" width="127"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食品安全: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关注食品安全: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买食品时,应注意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变质等;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国的“植树节”定为每年的( )<br />A.3月12日<br />B.4月12日<br />C.5月1日<br />D.2月12日</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定把3月12日定为我国的植树节.把这一天定为植树节,一是为了纪念一贯重视和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另外,3月12日刚好是惊蛰之后,春分之前,对全国来说,这时候植树是最适宜的.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进入青春期的第一个信号是( )<br />A.心脏重量迅速增加<br />B.血压明显升高<br />C.肺活量显著增加<br />D.身高生长突增</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可见D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掌握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3、性器官迅速发育和成熟;遗精是一种正常现象.“精满自溢”,精液过多就会排出.女孩月经期应该注意保持心态良好,坚持适当的运动,注意个人卫生等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空气进入肺的正确顺序是( )<br />①鼻腔 ②支气管 ③喉 ④肺泡 ⑤气管<br />A.①②③④⑤<br />B.①③②⑤④<br />C.①③⑤②④<br />D.①⑤③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可见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掌握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br />A.马戏团的小狗表演做算术题<br />B.人谈虎色变<br />C.学生做数学习题<br />D.沙子进入眼里,人流泪</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它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的建立,可以使机体更好的适应变化的环境.人类除了能对具体的信号发生反应以外,还能是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能够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最突出的特征,动物则没有这种能力.<br />A、马戏团的小狗表演做算术题是训练人员经过一定的过程,对小狗反复刺激才形成的,应属于条件反射,故不符合题意.<br />B、人谈虎色变是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能够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最突出的特征,故不符合题意.<br />C、学生做数学练习题是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能够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最突出的特征,故不符合题意.<br />D、沙子进入眼里,人流泪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应属于非条件反射,故符合题意.<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晓莉同学将一株单色的野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个花朵的“塔菊”,她采用了下列哪项技术( )<br />A.扦插<br />B.种子繁殖<br />C.嫁接<br />D.压条</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要想让一株菊花植株上可以开出多种颜色的花朵,就可以使用几种颜色的菊花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棵野生菊花植株上即可.可见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了解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家蚕发育过程相比,蝗虫不具有的发育阶段是( )<br />A.卵<br />B.幼虫<br />C.蛹<br />D.成虫</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所以与家蚕发育过程相比,蝗虫不具有的发育阶段是蛹期.<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br />A.23对<br />B.23条<br />C.22对<br />D.22条</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22对常染体,一对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为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X,男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为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Y;女性两条性染色体是相同的(XX),男性两条性染色体是不相同的(XY). <br />人在产生生殖细胞时,一对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女性卵细胞的染色体为:22条常染色体+1条X性染色体;男性精子的染色体为:22条常染色体+1条X性染色体或22条常染色体+1条Y性染色体;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染色体又恢复为23对,23条来自母亲,23条来自父亲,因此,人的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是23对<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人类染色体的传递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鸟类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是( )<br />A.生殖行为<br />B.觅食行为<br />C.防御行为<br />D.回游行为</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鸟类生殖发育的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而生殖行为是与繁殖后代有关的所有行为.如求偶、交配、筑巢、孵卵和亲代抚育等.觅食行为是通过独特的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对付外来侵略、保卫自身的生存、或者对本族群中其他个体发出警戒而发生的任何一种能减少来自其他动物伤害的行为.回游行为特指鱼类等水生动物,因为产卵、觅食或季节变化的影响,而沿一定路线有规律地往返迁移.所以鸟类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是繁殖行为.<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鸟的生殖和鸟的发育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鸟的生殖特点:卵生、体内受精;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在患病毒性肝炎的人,属于( )<br />A.病原体<br />B.易感人群<br />C.传播途径<br />D.传染源</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br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br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br />本题传染源应该是患病毒性肝炎的人,因为其携带了病毒性肝炎的病毒并能散播该病原体,符合传染源的概念.<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传染病及其预防,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吸毒危害的说法错误的是( )<br />A.吸毒摧残本人身体<br />B.吸毒只对本人有害,不危害社会<br />C.吸毒破坏家庭环境<br />D.吸毒危害社会</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吸毒危害极大,对本人、他人、家庭、社会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吸毒形成了对毒品的依赖性之后,吸毒后的快感会不断递减,因此,为了达到与原来同样的刺激强度,吸毒者必须加大剂量,如果毒品用量过度会引起吸食者猝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都要杜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要坚决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第一口”,吸毒往往是从第一口开始的,一旦开始,就会成瘾.可见B符合题意.<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种疾病不是遗传病( )<br />A.夜盲症<br />B.色盲<br />C.白化病<br />D.先天性愚型病</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选项中,夜盲症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是一种维生素缺乏症;色盲、白化病、先天性愚型病是由于体内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是遗传病.<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食品腐败的根本原因是气温过高<br />B.现代食品保鲜方法就是添加防腐剂<br />C.酿制酒酿的过程就是酵母菌发酵的过程<br />D.利用溶菌酶能够有效地对鱼虾等水产品进行保鲜,但对人体有害</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晒干、风干)、烟熏、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目前已广泛利用酶对食物进行保存,原因是溶菌酶作为防腐剂安全性高.溶菌酶是一种天然蛋白质,常用于鱼虾等水产品的保鲜,1992年FAO/WTO 的食品添加剂协会已经认定溶菌酶在食品中应用是安全的;酿酒要用酵母菌,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可见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等;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发热”是一种病理反应,它能够影响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对人体没有好处.</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在一定范围内,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的痊愈,因此,体温不太高时不必用抗生素;但体温超过40℃(小儿超过39℃)则可能引起惊厥、昏迷,甚至严重后遗症,故应及时应用退热药.因此发热不是对人体没有好处的.<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的相关知识,掌握眼睛: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耳朵: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将声波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听觉中枢;鼻: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舌:上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够辨别味道;皮肤: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每天应喝适量的水,这有利于废物及时随尿排出.</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人体排出尿液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尿液中含有尿素等废物,在人体积聚久了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调节了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还维持了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我们每天都要喝适量的水,以保证废物及时随尿排出.<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排泄的意义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般情况下,人体一次失血量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对身体健康没有太大影响.</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若一个正常成人体重60千克,其血液量约为4200~4800毫升.4200~4800毫升.一个成年人失血量少于400毫升时,即1次失血量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不用输血.当失血量在800﹣1000毫升时,会出现面色、口唇苍白,皮肤出冷汗,手脚冰冷、无力,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微弱等症状,可以输血,当失血量超过1200毫升时,生命就会发生危险当失血量达到1500毫升以上时,可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者会出现视物模糊、口渴、头晕、神志不清或焦躁不安,甚至昏迷等症状,必须立即输血.<br />所以答案是: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蝗虫、蚊子和蚂蚁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昆虫.</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蝗虫、蚊子和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的特征,都属于昆虫.<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生物圈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可见题中的叙述是正确的.<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利用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幼年的黑猩猩用树枝“钓”白蚁吃是后天性行为.</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幼年的黑猩猩开始并不会用树枝“钓”白蚁吃,但后来模仿成年黑猩猩,用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取出白蚁作为食物,属于一种学习行为,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行为方式.<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著名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说明一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生不息,无须人为调控.</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具有繁殖现象,能生生不息;但是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生物就不能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如恐龙、新疆虎.<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的特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配对<br />循环系统    ①运动、支持、保护<br />消化系统    ②运输体内物质<br />呼吸系统    ③消化、吸收<br />神经系统    ④进行气体交换<br />运动系统    ⑤调节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p></div></div>
<div><p>【答案】②;③;④;⑤;①<br />【解析】解:人体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形态、生殖系统,这八大系统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它们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主要功能是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主要功能是运送氧气和养料,运走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主要功能是调节各项生命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主要有运动、支持和保护作用.<br />所以答案是: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240ab611/SYS201707192100104803270472_DA/SYS201707192100104803270472_DA.001.png" width="320"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配对<br />绿色植物    ①非生物成分<br />阳光    ②生物成分(生产者)<br />水分    ③生物成分(消费者)<br />动物    ④生物成分(分解者)<br />微生物   </p></div></div>
<div><p>【答案】②;①;①;③;④<br />【解析】解: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植物(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腐生微生物:腐生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br />所以答案是:<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240ab611/SYS201707192100105485819139_DA/SYS201707192100105485819139_DA.001.png" width="288"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酵母菌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在横线处填上适当文字)<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240ab611/SYS201707192100106164897624_ST/SYS201707192100106164897624_ST.001.png" width="219" height="2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写出各部分结构名称:1是   、2是   、3是   、4是    .<br />(2)和细菌相比,酵母菌的结构中有    .<br />(3)从图中可以看出酵母菌在进行   生殖.</p></div></div>
<div><p>【答案】<br />(1)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r />(2)成形的细胞核和液泡<br />(3)出芽<br />【解析】解:(1)由“酵母菌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可知: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与细菌相比,酵母菌除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以外,酵母菌具有成形细胞核和液泡,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和液泡,只有DNA集中的区域.(3)从生殖方式上看,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也就是一个细菌成两个细菌.而酵母菌条件好时进行出芽生殖,条件不好进行孢子生殖.<br />所以答案是:(1)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成形的细胞核和液泡;(3)出芽.<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细菌和真菌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两张图分别是哪类生物的细胞图,请你仔细辨别并回答有关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240ab611/SYS201707192100106920223367_ST/SYS201707192100106920223367_ST.001.png" width="264" height="1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A表示   细胞结构图,图B表示   细胞结构图;<br />(2)A和B的区别是B没有   、   、    .</p></div></div>
<div><p>【答案】<br />(1)植物;动物<br />(2)细胞壁;液泡;叶绿体<br />【解析】解:(1)图A表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等结构;图B表示动物细胞,因为该图所示结构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故A为植物细胞,B为动物细胞.(2)A图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液泡等结构;B图动物细胞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故A和B的区别是B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br />所以答案是:(1)植物;动物(2)细胞壁;液泡;叶绿体<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还要掌握动物细胞(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探究题<br />小明想设计一个探究金鱼藻在光下能否产生氧气的实验.他通过查资料知道:氧气很<br />少溶于水且具有助燃性,即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为此,他设计了一个探究方案如下,请<br />将实验正确步骤,用字母表示出来:<br />A、把金鱼藻放在烧杯里,再将漏斗和试管依次反扣<br />B、将收集到一定量气体的试管取出<br />C、把装置移到光下<br />D、把带火星的木条插进试管<br />该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   →   →    .</p></div></div>
<div><p>【答案】A;C;B;D<br />【解析】解:实验步骤:A、取一些金鱼藻,反复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玻璃管.C、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B、待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玻璃管.D、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现象.<br />实验现象:漏斗下有气泡产生,并沿玻璃管上升.管内的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猛烈的燃烧起来.<br />现象分析:氧气能助燃,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重新燃烧.因此玻璃管内的气体是氧气<br />实验结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br />所以答案是:A→C→B→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炒熟的种子,置于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仍不萌发,这是由于( )<br />A.种子休眠<br />B.胚不完整<br />C.胚是死的<br />D.无营养物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分为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完整而又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炒熟的种子,置于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仍不萌发,这是由于炒熟的种子已经死了,它的胚也一定是死的,不再具有活力.所以炒熟的种子,置于适宜的外界条件下仍不萌发,这是由于胚是死的.<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种子萌发的条件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种子和活的胚,已度过休眠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r />A.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一种产物<br />B.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一种产物<br />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一种产物<br />D.光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如图所示:因此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储存了能量;光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br />故选:C<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240ab611/SYS201707192100093837173361_DA/SYS201707192100093837173361_DA.001.png" width="393" height="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现在人们喜爱吃的“绿色食品”主要是指( )<br />A.颜色为绿色的食品<br />B.无公害、无污染的食品<br />C.转基因食品<br />D.反季节食品</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A级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既定的化学合成物质,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绿色食品标志如下:<br />A级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240ab611/SYS201707192100094718976179_DA/SYS201707192100094718976179_DA.001.png" width="141" height="1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AA级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240ab611/SYS201707192100094718976179_DA/SYS201707192100094718976179_DA.002.png" width="127"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食品安全: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关注食品安全: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买食品时,应注意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变质等;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国的“植树节”定为每年的( )<br />A.3月12日<br />B.4月12日<br />C.5月1日<br />D.2月12日</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定把3月12日定为我国的植树节.把这一天定为植树节,一是为了纪念一贯重视和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另外,3月12日刚好是惊蛰之后,春分之前,对全国来说,这时候植树是最适宜的.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进入青春期的第一个信号是( )<br />A.心脏重量迅速增加<br />B.血压明显升高<br />C.肺活量显著增加<br />D.身高生长突增</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可见D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掌握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3、性器官迅速发育和成熟;遗精是一种正常现象.“精满自溢”,精液过多就会排出.女孩月经期应该注意保持心态良好,坚持适当的运动,注意个人卫生等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空气进入肺的正确顺序是( )<br />①鼻腔 ②支气管 ③喉 ④肺泡 ⑤气管<br />A.①②③④⑤<br />B.①③②⑤④<br />C.①③⑤②④<br />D.①⑤③②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可见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掌握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br />A.马戏团的小狗表演做算术题<br />B.人谈虎色变<br />C.学生做数学习题<br />D.沙子进入眼里,人流泪</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它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的建立,可以使机体更好的适应变化的环境.人类除了能对具体的信号发生反应以外,还能是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能够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最突出的特征,动物则没有这种能力.<br />A、马戏团的小狗表演做算术题是训练人员经过一定的过程,对小狗反复刺激才形成的,应属于条件反射,故不符合题意.<br />B、人谈虎色变是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能够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最突出的特征,故不符合题意.<br />C、学生做数学练习题是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能够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最突出的特征,故不符合题意.<br />D、沙子进入眼里,人流泪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应属于非条件反射,故符合题意.<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晓莉同学将一株单色的野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个花朵的“塔菊”,她采用了下列哪项技术( )<br />A.扦插<br />B.种子繁殖<br />C.嫁接<br />D.压条</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要想让一株菊花植株上可以开出多种颜色的花朵,就可以使用几种颜色的菊花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棵野生菊花植株上即可.可见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了解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例: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家蚕发育过程相比,蝗虫不具有的发育阶段是( )<br />A.卵<br />B.幼虫<br />C.蛹<br />D.成虫</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所以与家蚕发育过程相比,蝗虫不具有的发育阶段是蛹期.<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br />A.23对<br />B.23条<br />C.22对<br />D.22条</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22对常染体,一对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为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X,男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为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XY;女性两条性染色体是相同的(XX),男性两条性染色体是不相同的(XY). <br />人在产生生殖细胞时,一对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女性卵细胞的染色体为:22条常染色体+1条X性染色体;男性精子的染色体为:22条常染色体+1条X性染色体或22条常染色体+1条Y性染色体;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染色体又恢复为23对,23条来自母亲,23条来自父亲,因此,人的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是23对<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人类染色体的传递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鸟类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是( )<br />A.生殖行为<br />B.觅食行为<br />C.防御行为<br />D.回游行为</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鸟类生殖发育的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而生殖行为是与繁殖后代有关的所有行为.如求偶、交配、筑巢、孵卵和亲代抚育等.觅食行为是通过独特的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对付外来侵略、保卫自身的生存、或者对本族群中其他个体发出警戒而发生的任何一种能减少来自其他动物伤害的行为.回游行为特指鱼类等水生动物,因为产卵、觅食或季节变化的影响,而沿一定路线有规律地往返迁移.所以鸟类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是繁殖行为.<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鸟的生殖和鸟的发育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鸟的生殖特点:卵生、体内受精;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在患病毒性肝炎的人,属于( )<br />A.病原体<br />B.易感人群<br />C.传播途径<br />D.传染源</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br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br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br />本题传染源应该是患病毒性肝炎的人,因为其携带了病毒性肝炎的病毒并能散播该病原体,符合传染源的概念.<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传染病及其预防,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吸毒危害的说法错误的是( )<br />A.吸毒摧残本人身体<br />B.吸毒只对本人有害,不危害社会<br />C.吸毒破坏家庭环境<br />D.吸毒危害社会</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吸毒危害极大,对本人、他人、家庭、社会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吸毒形成了对毒品的依赖性之后,吸毒后的快感会不断递减,因此,为了达到与原来同样的刺激强度,吸毒者必须加大剂量,如果毒品用量过度会引起吸食者猝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都要杜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要坚决远离毒品,坚决杜绝“第一口”,吸毒往往是从第一口开始的,一旦开始,就会成瘾.可见B符合题意.<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种疾病不是遗传病( )<br />A.夜盲症<br />B.色盲<br />C.白化病<br />D.先天性愚型病</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选项中,夜盲症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是一种维生素缺乏症;色盲、白化病、先天性愚型病是由于体内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是遗传病.<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食品腐败的根本原因是气温过高<br />B.现代食品保鲜方法就是添加防腐剂<br />C.酿制酒酿的过程就是酵母菌发酵的过程<br />D.利用溶菌酶能够有效地对鱼虾等水产品进行保鲜,但对人体有害</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晒干、风干)、烟熏、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目前已广泛利用酶对食物进行保存,原因是溶菌酶作为防腐剂安全性高.溶菌酶是一种天然蛋白质,常用于鱼虾等水产品的保鲜,1992年FAO/WTO 的食品添加剂协会已经认定溶菌酶在食品中应用是安全的;酿酒要用酵母菌,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可见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等;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发热”是一种病理反应,它能够影响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对人体没有好处.</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在一定范围内,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的痊愈,因此,体温不太高时不必用抗生素;但体温超过40℃(小儿超过39℃)则可能引起惊厥、昏迷,甚至严重后遗症,故应及时应用退热药.因此发热不是对人体没有好处的.<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的相关知识,掌握眼睛: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耳朵: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将声波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听觉中枢;鼻:鼻腔上端的黏膜中有许多对气味十分敏感的细胞;舌:上表面和两侧有许多对味道十分敏感的突起,能够辨别味道;皮肤:感受外界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的功能.</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每天应喝适量的水,这有利于废物及时随尿排出.</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人体排出尿液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尿液中含有尿素等废物,在人体积聚久了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调节了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还维持了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我们每天都要喝适量的水,以保证废物及时随尿排出.<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排泄的意义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般情况下,人体一次失血量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对身体健康没有太大影响.</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若一个正常成人体重60千克,其血液量约为4200~4800毫升.4200~4800毫升.一个成年人失血量少于400毫升时,即1次失血量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不用输血.当失血量在800﹣1000毫升时,会出现面色、口唇苍白,皮肤出冷汗,手脚冰冷、无力,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微弱等症状,可以输血,当失血量超过1200毫升时,生命就会发生危险当失血量达到1500毫升以上时,可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伤者会出现视物模糊、口渴、头晕、神志不清或焦躁不安,甚至昏迷等症状,必须立即输血.<br />所以答案是: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蝗虫、蚊子和蚂蚁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昆虫.</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蝗虫、蚊子和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有三对足,一般有2对翅的特征,都属于昆虫.<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生物圈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可见题中的叙述是正确的.<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利用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幼年的黑猩猩用树枝“钓”白蚁吃是后天性行为.</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幼年的黑猩猩开始并不会用树枝“钓”白蚁吃,但后来模仿成年黑猩猩,用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取出白蚁作为食物,属于一种学习行为,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行为方式.<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著名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说明一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生不息,无须人为调控.</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具有繁殖现象,能生生不息;但是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生物就不能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如恐龙、新疆虎.<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的特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配对<br />循环系统    ①运动、支持、保护<br />消化系统    ②运输体内物质<br />呼吸系统    ③消化、吸收<br />神经系统    ④进行气体交换<br />运动系统    ⑤调节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p></div></div>
<div><p>【答案】②;③;④;⑤;①<br />【解析】解:人体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形态、生殖系统,这八大系统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它们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主要功能是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主要功能是运送氧气和养料,运走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主要功能是调节各项生命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主要有运动、支持和保护作用.<br />所以答案是: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240ab611/SYS201707192100104803270472_DA/SYS201707192100104803270472_DA.001.png" width="320"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配对<br />绿色植物    ①非生物成分<br />阳光    ②生物成分(生产者)<br />水分    ③生物成分(消费者)<br />动物    ④生物成分(分解者)<br />微生物   </p></div></div>
<div><p>【答案】②;①;①;③;④<br />【解析】解: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植物(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腐生微生物:腐生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各成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br />所以答案是:<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240ab611/SYS201707192100105485819139_DA/SYS201707192100105485819139_DA.001.png" width="288"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酵母菌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在横线处填上适当文字)<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240ab611/SYS201707192100106164897624_ST/SYS201707192100106164897624_ST.001.png" width="219" height="2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写出各部分结构名称:1是   、2是   、3是   、4是    .<br />(2)和细菌相比,酵母菌的结构中有    .<br />(3)从图中可以看出酵母菌在进行   生殖.</p></div></div>
<div><p>【答案】<br />(1)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r />(2)成形的细胞核和液泡<br />(3)出芽<br />【解析】解:(1)由“酵母菌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可知: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与细菌相比,酵母菌除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以外,酵母菌具有成形细胞核和液泡,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和液泡,只有DNA集中的区域.(3)从生殖方式上看,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也就是一个细菌成两个细菌.而酵母菌条件好时进行出芽生殖,条件不好进行孢子生殖.<br />所以答案是:(1)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成形的细胞核和液泡;(3)出芽.<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细菌和真菌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两张图分别是哪类生物的细胞图,请你仔细辨别并回答有关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21/240ab611/SYS201707192100106920223367_ST/SYS201707192100106920223367_ST.001.png" width="264" height="1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A表示   细胞结构图,图B表示   细胞结构图;<br />(2)A和B的区别是B没有   、   、    .</p></div></div>
<div><p>【答案】<br />(1)植物;动物<br />(2)细胞壁;液泡;叶绿体<br />【解析】解:(1)图A表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等结构;图B表示动物细胞,因为该图所示结构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等结构.故A为植物细胞,B为动物细胞.(2)A图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液泡等结构;B图动物细胞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故A和B的区别是B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br />所以答案是:(1)植物;动物(2)细胞壁;液泡;叶绿体<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还要掌握动物细胞(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探究题<br />小明想设计一个探究金鱼藻在光下能否产生氧气的实验.他通过查资料知道:氧气很<br />少溶于水且具有助燃性,即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为此,他设计了一个探究方案如下,请<br />将实验正确步骤,用字母表示出来:<br />A、把金鱼藻放在烧杯里,再将漏斗和试管依次反扣<br />B、将收集到一定量气体的试管取出<br />C、把装置移到光下<br />D、把带火星的木条插进试管<br />该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   →   →    .</p></div></div>
<div><p>【答案】A;C;B;D<br />【解析】解:实验步骤:A、取一些金鱼藻,反复在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在金鱼藻上面倒罩一短颈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套上灌满清水的玻璃管.C、将上述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并观察现象.B、待气体充满试管的1/2时,取出玻璃管.D、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现象.<br />实验现象:漏斗下有气泡产生,并沿玻璃管上升.管内的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猛烈的燃烧起来.<br />现象分析:氧气能助燃,能使快要熄灭的细木条重新燃烧.因此玻璃管内的气体是氧气<br />实验结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br />所以答案是:A→C→B→D.</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