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2:35:5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兵团八师一四三团一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鲫鱼的运动器官、呼吸器官依次是(   )</p><p>A. 侧线、鳃    B. 鳍、鰾    C. 鳍、鳃    D. 鳍、侧线</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重点知道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用鳃呼吸,用鳍游泳。</p><p>鱼能生活在水中,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一是用鳃呼吸,二是用鳍游泳。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水从口进入从鳃盖后流出,实际上是完成了一次气体交换,水中的溶解氧进入血液中,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被排出;运动器官是鳍,躯干和尾部的摆动能产生前进时的动力,背鳍、胸鳍、腹鳍协调,保持身体平衡,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都生活在水中,其中不属于鱼的是(    )</p><p>A. 鲫鱼    B. 海马    C. 乌贼    D. 鲨鱼</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p><p>鲫鱼、海马、鲨鱼,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因此都属于鱼类;乌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因此属于软体动物,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蚯蚓呼吸时,氧气进入血液的正确途径是(  )</p><p>A.氧气→气囊→毛细血管</p><p>B.氧气→呼吸道→肺→毛细血管</p><p>C.水中的氧气→鳃→毛细血管</p><p>D.氧气→体表黏液→体壁→毛细血管</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 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B. 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p><p>C. 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D. 运动都是由运动系统独立完成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p><p>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A正确;关节是能活动的骨连结,B正确;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C正确;完成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有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能量,也要用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衣是下列哪两种生物共生在一起形成是:</p><p>A.细菌和藻类植物       B.真菌和藻类植物</p><p>C.真菌和苔藓植物     D.细菌和苔藓植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地衣是由真菌和藻类两种生物在一起共生形成的,藻类含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通过分解作用可以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能为藻类提供水、无机盐,这种对双方彼此都有利的生活方式叫共生,当两者分开时,真菌得不到有机物无法生存,而藻类也因得不到足够的水、无机盐生长不良,因此它们都不能独立生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的上臂可以绕着肩关节做伸屈、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这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的作用是(   )</p><p>A.动力          B.杠杆         C.支点         D.调节</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 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p><p>A.鲫鱼、蚯蚓、大熊猫、扬子鳄          B.蚯蚓、扬子鳄、鲫鱼、大熊猫</p><p>C.蚯蚓、鲫鱼、大熊猫、扬子鳄          D.蚯蚓、鲫鱼、扬子鳄、大熊猫</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脊椎动物按照有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扬子鳄是爬行类;鲫鱼属于鱼类;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相比是低等的;大熊猫是哺乳类。因此这些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蚯蚓、鲫鱼、扬子鳄、大熊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p><p>A. 蜻蜓点水    B. 螳螂捕蝉    C. 作茧自缚    D. 鹦鹉学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br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A、蜻蜓点水,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p>B、螳螂捕蝉,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p>C、作茧自缚,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p>D、鹦鹉学舌,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br />&#xa0;&#xa0; 所以,属于学习行为的是“鹦鹉学舌”。<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种动物具有社会行为(   )</p><p>A. 蝗虫    B. 狒狒    C. 家鸽    D. 鲫鱼</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p><p>蝗虫、家鸽、鲫鱼的群体内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不具有社会行为;狒狒的群体内都有严格的等级,有首领,因此具有社会行为,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   )</p><p>A. 动物是食物来源    B. 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C. 动物能固定二氧化碳    D. 动物能释放氧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p><p>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A错误;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维持碳氧平衡,C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真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A. 都是单细胞的    B. 都有真正的细胞核</p><p>C. 都没有叶绿体    D. 营养方式为异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p><p>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A错误;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正确;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C正确;真菌的细胞内不含叶绿体,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营养方式为异养,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菌落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p><p>A. 一种培养基上只能长出一种菌落</p><p>B. 培养基上的一个菌落可能由多种细菌共同形成</p><p>C. 真菌形成的菌落都有鲜艳的颜色</p><p>D. 一个菌落只能由一种细菌或真菌形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p><p>一种培养基上可以长出多个菌落,故A错误;菌落是由单个或少数细菌或真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形成的,属于同种细菌,故B错误;真菌形成的菌落有时呈现明显的颜色,不是都呈现明显的颜色,故C错误;一个菌落只能由一种细菌或真菌形成,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夏季或秋季的清晨或雨后,容易采到蘑菇的地点是:(   )</p><p>A. 潮湿的朽木上    B. 干燥的水泥地上</p><p>C. 潮湿的石头上    D. 高高的松树上</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蘑菇属于真菌,其细胞中无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p><p>蘑菇属于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蘑菇没有叶绿体因此需要从环境中获得有机物,潮湿的木桩内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还有蘑菇生长必须的水,而蘑菇的吸水能力和保水能力较差。因此蘑菇需要生活在潮湿松软的土壤或潮湿的朽木上,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细菌的培养基中,发现有一区域没有细菌生长,该区域可能生活着(   )</p><p>A. 酵母菌    B. 甲烷菌    C. 大肠杆菌    D. 青霉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某些霉菌能产生抗生素,据此作答。</p><p>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因此,在细菌的培养基中,发现有一区域没有细菌生长。该区域可能生活着青霉菌,其产生的青霉素杀死了该区域的细菌,可见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特殊的大肠杆菌能产生大量的胰岛素,对此解释正确的是</p><p>A. 大肠杆菌本身能产生胰岛素</p><p>B. 大肠杆菌的基因经过了自身变异,形成了许多胰岛素基因</p><p>C. 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到大肠杆菌的结果</p><p>D. 这是不可能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把人胰岛素基因注入大肠杆菌体内,可以通过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之所以选择把细菌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原因有两个:首先细菌繁殖较快,基因简单,其次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细菌的大量繁殖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因此大肠杆菌能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故说法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维持其生命活动,其生命活动表现为</p><p>A. 取食、消化    B. 生长    C. 发育    D. 不断繁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病毒没有细胞构造,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病毒侵入活细胞后,利用细胞内的物质作为原料,在自己遗传物质的指挥下制造出新的病毒,病毒能够繁殖是其生命活动的表现,因而病毒为生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烧伤病人容易感染绿脓杆菌,引起化脓性炎症,可以用(  )进行控制</p><p>A. 绿脓杆菌噬菌体    B. 大肠杆菌噬菌体</p><p>C. 破伤风疫苗    D. 流感疫苗</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绿脓杆菌是一种细菌,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是噬菌体,绿脓杆菌噬菌体通过寄生在绿脓杆菌体内可控制绿脓杆菌引起的炎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生物分类等级中,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的和最少的分别是()</p><p>A. 种、界    B. 界、种    C. 门、界    D. 种、科</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p><p>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也最多。界的亲缘关系最远,共同特征最少。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中,居于世界首位的是(    )</p><p>A.种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裸子植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我国裸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代裸子植物分属于5纲,9目,12科,71属,近800种。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5纲,八目,11 科,41属,236种.其中引种栽培1科,7属,51种。有不少是第三纪孑遗植物,或称“活化石”植物。占世界已知种数的26.7%,居全世界的首位,因此,我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p><p>考点: 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进行杂交,培育出杂交稻新品种。这是利用了</p><p>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p><p>C.生杰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形态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略</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的动物都是两栖动物,如青蛙。(   )</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乌龟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但不是两栖动物。</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试题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p>故答案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食,这是红雀的先天性行为。( )</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小鸟喂鱼的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一种行为,是先天性行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狒狒群体中担任“首领”的一般是雌性狒狒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试题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明确的分工和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如:狒狒营社会行为,在各个组成成员之间,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排成等级次序,其中只有一个雄性个体最占优势,其为社群中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对它表示顺从,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并且和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所以遇到敌害时并不是把首领保护起来,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所有鸟类都善于飞行,所有陆地上生存的动物都善于奔跑。(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每一种生物结构和生理特点都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特殊环境下的特例。</p><p>大多数的鸟类善于飞行,但是也有特例,如生活在极地的企鹅与热带地区的鸵鸟等都失去了飞行能力;多数陆地上生存的动物善于奔跑,但是有的动物恰好相反,如树懒行动相当缓慢,故此题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家鸽飞行每呼吸一次,要在肺和气囊中各进行一次气体交换。(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家鸽属于鸟类,体内有许多气囊,当家鸽飞行时,两翼举起或下垂时,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为双重呼吸,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是由于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成为统一的整体。(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在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成员之间及各个成员的内部都存在着信息交流,彼此间进行着信息传递,这种信息传递又称为信息流,物质流是指物质之间的互相转化、转换、传递的过程,最普遍的就是食物链,能量流就是能量的转化和传递,在生态系统中伴随着物质(有机物中储存着能量)的传递也发生了能量的传递,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物质的流动是反复循环的,而只有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由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存在,生物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它们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单细胞、多细胞的真菌都属于真核生物。(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大多数是多细胞的,如霉菌和蘑菇,其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线粒体,细胞核外有真正的核膜,属于真核生物,因此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的生长和繁殖。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试题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故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杀死或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仔细观察图中动物,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0/08/ab42819a/SYS201906100818596912544604_ST/SYS201906100818596912544604_ST.001.png" width="631" height="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B与C.D.E、F、G的主要区别是身体内是否有_______.</p><p>(2)上述动物能保持体温恒定的有____和___(填代号).</p><p>(3)“家燕筑巢”和“飞鸽传书”,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p><p>(4)F特有的生殖特点是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脊柱    E    F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胎生    </p><p>【解析】</p><p>观图可知: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螃蟹属于节肢动物、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蜥蜴属于爬行动物、E家鸽属于鸟类、F家兔属于哺乳动物、G鲫鱼属于鱼类,解答即可。</p><p>(1)A是蚯蚓、B是螃蟹B,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而B青蛙、C蜥蜴、D家鸽、E家兔、G鲫鱼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p><p>(2)根据动物的体温是否随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属于恒温动物的有鸟类和哺乳类,其他的动物都为变温动物。</p><p>(3)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为生来就具有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家燕筑巢”是鸟类生来就具有的行为,为先天性行为;“飞鸽传书”经过后天的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所以为学习行为。</p><p>(4)F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特点是胎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0/08/ab42819a/SYS201906100818599064914633_ST/SYS201906100818599064914633_ST.001.png" width="241"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细菌的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没有_____________,只有③___________集中的区域,有些细菌有⑥_____________。</p><p>(2)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休眠体—____________,以适应不良的环境。</p><p>(3)细菌没有________,因此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p></div></div>
<div><p>【答案】细胞核(或成形的细胞核)    DNA    荚膜    芽孢    叶绿体    </p><p>【解析】</p><p>根据细菌结构图可知:⑥荚膜、⑤细胞壁、③DNA、②细胞质、④细胞膜、①鞭毛。</p><p>(1)细菌的基本结构与动物细胞相比: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有些细菌有⑥荚膜。</p><p>(2)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⑤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的芽孢还可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p><p>(3)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细胞少了叶绿体,所以它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家鸽体内气囊的分布示意图,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0/08/ed4b16fa/SYS201906100819000735463148_ST/SYS201906100819000735463148_ST.001.png" width="178"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⑴填出图中序号结构的名称:1气管; 2______;3______。</p><p>⑵家鸽飞行时呼吸一次进行了_____次气体交换,称之为:_________呼吸。</p><p>⑶鸟的呼吸器官是______,但鸟的呼吸方式很特别,它还具有发达的______可以辅助呼吸。</p></div></div>
<div><p>【答案】肺    气囊    2    双重    肺    气囊    </p><p>【解析】</p><p>家鸽体内有许多气囊,可协助肺进行双重呼吸,图中1气管,2肺,3气囊。</p><p>(1)图中1气管,2肺,3气囊。</p><p>(2)家鸽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家鸽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它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p><p>(3)鸟的呼吸器官是肺,但是鸟的呼吸方式很特别,原因是它还具有发达的气囊,可以辅助呼吸。</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动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0/08/ed4b16fa/SYS201906100819001847413071_ST/SYS201906100819001847413071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1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动物A蚯蚓的呼吸结构是______,B动物的呼吸器官是______。</p><p>(2)有辅助呼吸器官的生物是_____;______(请填图中字母代号)。</p><p>(3)属于恒温动物的是_____和______(请填图中字母代号)。</p><p>(4)图中E动物有______、_____齿。</p></div></div>
<div><p>【答案】体壁    鳃    C    D    D    E    门齿    臼    </p><p>【解析】</p><p>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鱼类主要特征:用鳃呼吸,用鳍运动;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鸟类的特征: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起,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p><p>(1)A为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B为鱼类,呼吸器官是鳃。</p><p>(2)C为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D为家鸽,属于鸟类,有发达的胸肌,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其体内有气囊,与肺相通,能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p><p>(3)D鸟类和E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蚯蚓、鱼和青蛙,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p><p>(4)E家兔属于食草的哺乳动物,牙齿分为门齿、臼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下图是学生小张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3、5〕、两条松紧带〔2、4〕和一颗螺丝〔1〕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06dd0914/SYS201904300928077648726741_ST/SYS201904300928077648726741_ST.001.png" width="256"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3、5〕相当于         ,虚线箭头表示〔4〕的收缩状态,此时〔2〕应该处于       状态。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牵拉骨,绕     (填名称)转动完成。</p><p>(2)下面两图表示鸟类的两种不同行为,其中表示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图    ;表示动物学习行为的是图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30/09/06dd0914/SYS201904300928077648726741_ST/SYS201904300928077648726741_ST.002.png" width="381"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图A                          图B</p></div></div>
<div><p>【答案】(1)骨  舒张  关节 &#xa0;&#xa0;(2)B&#xa0;&#xa0;A</p><p>【解析】</p><p>试题(1)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图中、相当于两块骨,、相当于骨骼肌,相当于关节.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收缩的过程,此时应该处于舒张状态.从这个模型可以看出,人在运动时,要靠骨骼肌牵拉骨,绕关节转动完成动作.</p><p>(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图A大山雀偷饮牛奶是通过学习、模仿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图B红雀喂养金鱼,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物种,它的羊绒比金子还要贵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藏羚羊已濒临灭绝,然而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p><p>⑴这段话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_______。</p><p>⑵有人建议把藏羚羊引入到动物园圈养起来,这样做将会导致藏羚羊的退化,使其在野生状态下的生活能力会______。供选答案(增强、降低)</p><p>⑶为了保护藏羚羊,有人提出组织力量消灭藏羚羊的天敌,这种做法______。供选答案(不可取、可取)</p><p>⑷请你提出两点关于保护藏羚羊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人为的偷猎与破坏    下降    不可取    建立自然保护区    保护藏羚羊及其栖息环境    </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导致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乱砍滥伐,乱捕滥杀;(3)环境污染;(4)外来生物入侵。</p><p>(1)由于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昂贵,偷猎者躲避管理保护人员,进行非法偷猎藏羚羊,严重威胁藏羚羊的生存,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表明威胁藏羚羊生存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的偷猎与破坏。</p><p>(2)把藏羚羊引入到动物园圈养起来,破坏了食物链,改变了藏羚羊的生存环境,这样做将会导致藏羚羊的退化,使其在野生状态下的生活能力下降。</p><p>(3)消灭藏羚羊的天敌,这种做法首先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藏羚羊若失去了天敌的控制,身体素质将严重下降,最终导致藏羚羊数量下降,因此这种做法不可取。</p><p>(4)保护藏羚羊的建议: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藏羚羊及其栖息环境(或健全法律法规,坚决打击偷猎行为)</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兵团八师一四三团一中八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