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2:30:40

届山东省日照市经济开发区中学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试题(一)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 )<br />A.调查法<br />B.观察法<br />C.经验总结法<br />D.收集资料法</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答: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p><p>A、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属于科学探究方法 。</p><p>B、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属于科学探究方法 。</p><p>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p><p>C、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 。不属于科学探究方法 。</p><p>D、收集和分析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 。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 。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收索 。其中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资料等 。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 。属于科学探究方法 。</p><p>故选:C</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当年红军野外行军时,常会有人员和马匹陷入沼泽中,你认为这是红军经过下列哪种生态系统( )<br />A.草原生态系统<br />B.森林生态系统<br />C.湿地生态系统<br />D.水域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根据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作用方面来分析 。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 。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 。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 。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 。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 。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p><p>故选: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银杏、苏铁和雪松是裸子植物,其种子外面均有果皮包被<br />B.海带和紫菜都是藻类植物,它们依靠其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br />C.卷柏的根、茎、叶内有输导组织,所以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br />D.油菜和石花菜都是利用种子进行繁殖,这是它们更适于陆地生活的原因</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银杏、苏铁和雪松是裸子植物,其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A错误;海带和紫菜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有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起固着作用的是根状物,B错误;卷柏是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但其受精没有脱离水的限制,因此适于生活在阴湿处,C错误;油菜是利用种子进行繁殖,这是它们更适于陆地生活的原因.但是石花菜是红藻,利用孢子生殖,D正确。<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种子植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口腔上皮细胞属于( )<br />A.细胞<br />B.器官<br />C.组织<br />D.系统</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 。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 。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因此口腔上皮细胞属于细胞。</p><p>故选:A</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游泳时大家往往有这样的体会: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 )<br />A.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br />B.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br />C.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br />D.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呼吸过程的第一步是肺的通气,它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若水超过胸部,胸廓会由于水的挤压而向内收缩,导致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造成吸气困难。<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掌握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以及对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的理解,了解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我国特有的生物中,将银杉和洪洞分成分成一类,将金丝猴、朱鹮、中华鲟分成一类,这样进行划分的分类等级单位是( )<br />A.属<br />B.科<br />C.界<br />D.种</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银杉和珙桐都属于植物,二者分成一类,为植物界;金丝猴、中华鲟和朱鹮都属于动物,将金丝猴、中华鲟和朱鹮分成另一类,为动物界。因此这样划分的分类等级单位是界。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类的单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各类血管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测量数据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42cddb3c/SYS201802231542171039139513_ST/SYS201802231542171039139513_ST.001.png" width="199" height="1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大动脉的血压最高<br />B.毛细血管的管壁最薄血压最低<br />C.血压的大小与血管管壁结构有关<br />D.正常的血压对保证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分析图中的曲线可以看出,大动脉的血压最高,各类静脉的血压最低,不符合题意。</p><p>B、由A可知,或结合分析图中的曲线可以看出,各类静脉的血压最小。符合题意</p><p>C、由分析可知,血压是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血压的大小与血管管壁结构有关,如动脉管壁最厚,弹性大,血压高。不符合题意</p><p>D、正常的血压对保证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人的健康,不符合题意</p><p>故选:B</p><p>【考点精析】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卫生检疫部门对猪肉进行检疫,主要是查验猪肉中是否含有猪肉绦虫的( )<br />A.成熟节片<br />B.妊娠节片<br />C.幼虫<br />D.成虫</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人是猪肉绦虫的终宿主,也可作为其中间宿主;猪是主要的中间宿主,猪肉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猪的体内,寄生的部位为运动较多的肌肉,以股内侧肌多见,这样的猪肉俗称“米猪肉”;人吃了这样的猪肉就会得猪肉绦虫病,在人体内生长为成虫,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上段,以头节固着肠壁,所以卫生检疫部门对猪肉进行检疫,主要是查验猪肉中是否含有猪肉绦虫的幼虫。</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H7N9型禽流感,其病原体是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H7N9型禽流感的病原体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br />B.研制注射H7N9型禽流感疫苗是预防该病流行的有效措施<br />C.发现H7N9型禽流感患者及时隔离治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r />D.H7N9型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参与非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答: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 。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不能独立生活,故不符合题意;</p><p>B、H7N9型禽流感,其病原体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 。而目前还没有针对病毒的特效药物,因此预防是关键 。其中研制注射H7N9型禽流感疫苗是预防该病流行的最有效措施 。故符合题意;</p><p>C、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由此可看出发现H7N9型禽流感患者及时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故不符合题意;</p><p>D、H7N9型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该抗体只对H7N9型禽流感病毒有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不符合题意 。</p><p>故选:B</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病毒和传染病及其预防,需要了解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中分别看到了下列图像,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42cddb3c/SYS201802231542174350719559_ST/SYS201802231542174350719559_ST.001.png" width="55" height="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42cddb3c/SYS201802231542174350719559_ST/SYS201802231542174350719559_ST.002.png" width="56" height="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42cddb3c/SYS201802231542174350719559_ST/SYS201802231542174350719559_ST.003.png" width="55" height="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42cddb3c/SYS201802231542174350719559_ST/SYS201802231542174350719559_ST.004.png" width="56" height="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此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技能中,用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操作步骤 。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 。</p><p>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就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也越暗 。图C中的细胞体积最大,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因而视野最暗;而图D中的细胞体积最小,放大倍数最小,视野最亮 。图AB中的细胞体积较C小,较D大,所以亮度在二者之间 。</p><p>故选:C</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眼的图片,有关标注正确的是<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42cddb3c/SYS201802231542185735211187_ST/SYS201802231542185735211187_ST.001.png" width="96" height="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1——瞳孔<br />B.2——巩膜<br />C.3——视网膜<br />D.3——角膜</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图示中,1是瞳孔,2是角膜,3是巩膜。</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们进行森林浴不是由于森林( )<br />A.能分泌杀死细菌的物质<br />B.负氧离子含量比室内高很多<br />C.能吸收二氧化碳<br />D.空气清洁、湿润,空气充裕</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四种动物之间亲缘关系的图解,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42cddb3c/SYS201802231542189836546794_ST/SYS201802231542189836546794_ST.001.png" width="202" height="2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小熊猫和熊猫的关系最近<br />B.熊猫和熊食性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br />C.海豚与四种“熊”的生殖发育特点不同<br />D.四种“熊”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和形态不同</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小熊猫、大熊猫、熊和浣熊有共同的祖先,其祖先由于某种原因朝两个方向进化,一支进化成了浣熊和小熊猫,一支进化成了大熊猫和熊 。可见浣熊和小熊猫有较近的亲缘关系,A错误;</p><p>熊猫和熊有较近的亲缘关系,B错误 。</p><p>海豚和“熊”是哺乳动物,它们都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C错误 。</p><p>D、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完全不同;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目保持一定 。D正确 。</p><p>故选:D</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雌蛙鸣叫、雌雄蛙抱对等现象是青蛙的繁殖行为<br />B.果树嫁接成活的关键是要使两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br />C.蝗虫的幼虫又叫若虫称跳蝻,蝗虫的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br />D.受精鸟卵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物,色浓而略大,此时已为多细胞胚胎</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鸟卵的卵黄表面中央的一盘状物是胚盘,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经受精的卵,色浓而略大,这是因为胚盘发育已经开始,将来发育成雏鸟,所以受精鸟卵的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物,色浓而略大,此时已为多细胞胚胎,D是正确的。<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昆虫的发育和两栖动物的发育,掌握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一块面包、一个鸡蛋、一杯鲜牛奶、少量的蔬菜和水果。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42cddb3c/SYS201802231542196309806889_ST/SYS201802231542196309806889_ST.001.png" width="206"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早餐中不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的营养成分是&#xa0;&#xa0;&#xa0;。<br />(2)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最早开始消化的场所是&#xa0;&#xa0;&#xa0; , 淀粉在小肠内被消化成&#xa0;&#xa0;&#xa0;后进入血液。<br />(3)图中,气体b是&#xa0;&#xa0;&#xa0; , 它在人体血液中主要以&#xa0;&#xa0;&#xa0;形式运输。<br />(4)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xa0;&#xa0;&#xa0; , 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我们的呼吸会加深加快,对此起调节作用的神经中枢在&#xa0;&#xa0;&#xa0;。<br />(5)如某人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红细胞,可能是图中A&#xa0;&#xa0;&#xa0; 作用异常所致。</p></div></div>
<div><p>【答案】<br />(1)水、无机盐、维生素<br />(2)口腔,葡萄糖<br />(3)氧气,氧合血红蛋白<br />(4)线粒体,脑干<br />(5)肾小球的过滤作用<br />【解析】解:(1)淀粉在口腔能进行初步消化,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内淀粉被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被消化为氨基酸,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2)图示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血液循环、尿的形成等生理过程;图示中,a是葡萄糖,b是氧气,c是二氧化碳,Ⅰ是原尿,A肾小球,B肾小管,Ⅱ是尿液 。(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淀粉、脂肪、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是小分子物质,不经过消化就能被吸收。(2)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a葡萄糖;葡萄糖在小肠处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3)图中气体b是氧气,红细胞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这是因为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4)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这一生理过程是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的 。调节呼吸、心血管和血压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干的灰质中,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我们的呼吸会加深加快,这是脑干的灰质作用的结果。(5)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若人体的肾小球的通透性过大,原来不能滤过的血细胞就会通过肾小球滤过,形成的尿中就有了血细胞.所以医生在检查某人尿液时发现了较多红细胞,可能是图中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异常所致。</p><p>所以答案是: (1). 水、无机盐、维生素 (2). 口腔 葡萄糖 (3). 氧气 氧合血红蛋白 (4). 线粒体 脑干 (5).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豆制品因含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有益成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面是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42cddb3c/SYS201802231542204541618469_ST/SYS201802231542204541618469_ST.001.png" width="432" height="1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A、D、E都属于&#xa0;&#xa0;&#xa0;。<br />(2)A→B表示种子的萌发过程,其中的有机物越来越&#xa0;&#xa0;&#xa0;。<br />(3)C植株的茎中无&#xa0;&#xa0;&#xa0;结构,故不能长的很粗。<br />(4)E是由D中的&#xa0;&#xa0;&#xa0;发育而来,在其发育成E之前必须经过重要的生理过程是&#xa0;&#xa0;&#xa0;。<br />(5)豆科植物根瘤中的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可被植物吸收的&#xa0;&#xa0;&#xa0;。<br />(6)种子萌发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人提出在一定温度下“用低浓度盐水浸泡种子,会加快种子的萌发”,请你帮助完成以下探究实验:<br />①将100粒大豆种子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浸泡在2%的食盐水中,乙组浸泡在&#xa0;&#xa0;&#xa0;中,在相同条件下浸泡一段时间。<br />②将浸泡后的两组种子分别放入甲、乙培养皿中,放置在同一温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湿。<br />③随时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培养皿中已萌发的种子数,并比较两组种子萌发的时间。预测实验结果:在甲、乙两组种子萌发数目相同的情况下,若所用时间&#xa0;&#xa0;&#xa0;(填甲<br />>乙或甲=乙或甲<乙),则说明2%的食盐水可以加快大豆种子的萌发,反之亦反。</p></div></div>
<div><p>【答案】<br />(1)器官<br />(2)少<br />(3)形成层<br />(4)子房,传粉和受精<br />(5)含氮物质<br />(6)清水,甲<乙<br />【解析】解(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由图可知,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A种子、D花、E果实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器官。(2)种子萌发时,种子的呼吸作用增强,消耗有机物增多,所存留的有机物越来越少(3)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大豆的茎中没有形成层,故不能长的很粗。(4)绿色开花植物从开花到结果,中间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胚珠内的卵细胞与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受精后,花的部分结构凋落了,只有子房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因此E果实是由D中的子房发育而来。(5)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物质,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6)①该实验是探究“用低浓度盐水浸泡种子,会加快种子的萌发”,实验变量是低浓度盐水,甲组浸泡在2%的食盐水中作为实验组,乙组浸泡在清水中作为对照组.说明用低浓度盐水浸泡种子,会加快种子的萌发。③在甲、乙两组种子萌发数目相同的情况下,若所用时间甲<乙,则说明2%的食盐水可以加快大豆种子的萌发;若所用时间甲≥乙,则说明2%的食盐水不可以加快大豆种子的萌发。<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传粉和果实与种子的形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xa0;;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日照市经济开发区中学九级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试题(一)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