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河北省九年级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活动的操作步骤与其相应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42cddb3c/SYS201802231542014115867008_ST/SYS201802231542014115867008_ST.001.png" width="589" height="2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A<br />B.B<br />C.C<br />D.D</p></div></div>
<div><p>【答案】B,D<br />【解析】</p><p>解:A、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因此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正确;<br />B、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而不是防止装片产生气泡,错误;<br />C、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目的是对口腔上皮细胞染色,便于观察,正确;<br />D、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天竺葵放到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而不是使叶片脱色,错误.<br />故选:B、D.</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以及对植物细胞的理解,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某植物体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不同的生理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42cddb3c/SYS201802231542017508547056_ST/SYS201802231542017508547056_ST.001.png" width="187" height="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②过程分别表示细胞的生长和分裂<br />B.②过程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加倍<br />C.③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br />D.①③过程形成的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不变</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①过程,细胞体积增大,表示细胞的生长,②过程,细胞数目增多,表示细胞的分裂,A正确;②细胞分裂的过程,染色体先进行自我复制,然后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B错误;③是细胞分化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C正确;细胞在成长、分裂形成新细胞的过程中,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D正确。<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和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掌握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敏进行了认识唾液淀粉酶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42cddb3c/SYS201802231542019731754101_ST/SYS201802231542019731754101_ST.001.png" width="519" height="2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这个实验能说明唾液淀粉酶<br />A.催化作用受pH影响<br />B.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br />C.具有专一性<br />D.具有高效性</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 。</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的消化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利用孢子进行繁殖,并且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类群是( )<br />A.被子植物<br />B.裸子植物<br />C.蕨类植物<br />D.藻类植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是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从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 。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因为它们的形态和结构比较稳定,生存时间短,受环境影响小</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种子植物,需要了解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在光下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是( )<br />①光合作用<br />②呼吸作用<br />③蒸腾作用<br />④根吸收水和无机盐<br />A.①<br />B.①②<br />C.①②③<br />D.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本题考查影响植物三大生理作用的因素,其中只有光合作用受光照的影响,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不受光的影响.</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实例中不是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是( )<br />A.鸟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生活<br />B.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br />C.浮水植物的气孔大部分分布在叶片上表皮<br />D.猕猴身体被毛,适于林间生活</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环境对生物有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的,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否则就会被自然界淘汰 。</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需要了解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A.生物进化的原因是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br />B.“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br />C.地质学、化石记录、解剖学等从不同方面为进化理论提供了证据<br />D.达尔文提出较为完善的生物进化学说,其核心是自然选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的一支进化而来的 。最早的鸟类化石,就是世界闻名的始祖鸟化石 。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 。</p><p>解答:A、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部原因,而环境因素则是生物进化的外部原因 。故A不符合题意;</p><p>B、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 。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故说法错误 。故B符合题意;</p><p>C、化石记录、解剖学和胚胎学等能从不同方面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证据,其中,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故C不符合题意;</p><p>D、生物进化论与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学最基本的理论之一,是指生物在变异、遗传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过程;地球上原来无生命,大约在30多亿年前,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了原始生命,其后,生物不断的进化,直至今天世界上存在着170多万个物种;生物进化论最早是由达尔文提出的,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在著《物种起源》时对进化论有详细的论述 。故不符合题意 。</p><p>故选:B</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化石证据和自然选择学说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br />A.植物的扦插、嫁接都属于无性繁殖<br />B.昆虫的发育过程都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br />C.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br />D.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扦插和嫁接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A正确;</p><p>B、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 。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和成虫3个时期的叫不完全变态发育,不是所有的昆虫的发育过程都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B错误 。</p><p>C、两栖动物在水中产卵,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成受精卵,幼体在水中发育 。可见其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C正确;</p><p>D、卵黄是鸟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D正确 。</p><p>故选:B 。</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昆虫的发育的相关知识,掌握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以及对两栖动物的发育的理解,了解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应用实例与必须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错误的是( )<br />A. 制作酸奶---发酵技术<br />B.培育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br />C.培养无病毒植株---组织培养<br />D.试管婴儿的诞生---克隆技术</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p><p><br />【考点精析】利用乳酸发酵和基因工程的原理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等;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2、遗传密码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是可以通用的.</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r />A.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br />B.动物的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br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br />D.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 。</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下列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br />A.种<br />B.属<br />C.门<br />D.界</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p><p>解答: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p><p>故选:A</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类的单位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的功能与其结构相对应的是( )<br />A.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有利于传粉<br />B.蕨类植物的孢子囊分布在叶的背面,有利于水分的吸收<br />C.人体毛细血管的总面积可达6000平方米,有利于物质交换<br />D.每个肾脏约含有100多万个肾单位,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完成受精作用,故A错误 。</p><p>B、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蕨类植物不结种子,在叶背面有孢子囊,内有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B错误 。</p><p>C、人体内的物质交换都是在毛细血管处进行的,毛细血管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且数量很多,遍布全身,一个体重为60千克的人,毛细血管总面积可达6000平方米,大大增加了物质交换的表面积,这与其物质交换功能相适应 。故C正确 。</p><p>D、人体有两个肾脏,每个肾脏都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不是有利于二氧化碳的 。故D错误 。</p><p>故选:C</p><p>【考点精析】掌握血管和肾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类群对应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的匹配,不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42cddb3c/SYS201802231542027816418424_ST/SYS201802231542027816418424_ST.001.png" width="433" height="2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A<br />B.B<br />C.C<br />D.D</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腔肠动物的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如水螅,正确;</p><p>B、扁形动物身体背腹扁平;左右(两侧)对称,如涡虫,而蛔虫是线形动物,不正确;</p><p>C、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如蝗虫,正确;</p><p>D、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门,如蜗牛,正确 。</p><p>因此有关动物类群对应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的匹配,不正确的是B 。</p><p>故选:B</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腔肠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对秸秆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42cddb3c/SYS201802231542030781744320_ST/SYS201802231542030781744320_ST.001.png" width="299" height="1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在此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共包含   条食物链。<br />(2)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食用菌属于   。<br />(3)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会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4<br />(2)分解者<br />(3)蛇<br />【解析】解:(1)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图中食物链有:水稻→鼠→蛇、水稻→昆虫→鸟→蛇、水稻→昆虫→蛙→蛇、水稻→家畜,所以,在此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共包含4条食物链 。(2)“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食用菌主要靠分解水稻的秸秆维持生活,因此属于分解者 。(3)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重金属等)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别的增高有富集现象,营养级别越高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高 。如果往农田中喷洒农药,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后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是蛇 。</p><p>所以答案是: (1). 4 (2). 分解者 (3). 蛇</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链的相关知识,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以及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理解,了解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羊的毛色有黑色和白色,若用A和a分别表示羊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如图为羊的毛色的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42cddb3c/SYS201802231542033098951366_ST/SYS201802231542033098951366_ST.001.png" width="264"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羊毛色的显性性状是   <br />(2)确定白毛和黑毛这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关系的依据是   <br />(3)若白羊4与白羊5再行交配,生出黑色羊的几率是   。<br />(4)白羊4的基因组成为   </p></div></div>
<div><p>【答案】<br />(1)白色<br />(2)第二代4、5都是白羊,而第三代出现了黑羊6<br />(3)25%<br />(4)Aa<br />【解析】解:(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作业帮,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图中第二代4和5两只白羊交配后产生的第三代6是黑羊,表明黑色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是aa,亲代白羊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42cddb3c/SYS201802231542033098951366_DA/SYS201802231542033098951366_DA.001.png" width="314" height="1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遗传图解看出,羊毛色的显性性状是白色,其基因组成是AA或Aa 。(2)从遗传图解看出,若4号和5号再行交配,生出黑色羊的几率是25%,生白色小羊的几率是75% 。(3)遗传图解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42cddb3c/SYS201802231542033098951366_DA/SYS201802231542033098951366_DA.001.png" width="314" height="1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生出黑色羊的几率是25%;(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作业帮,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图中第二代4和5两只白羊交配后产生的第三代6是黑羊,表明黑色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是aa,亲代白羊的基因组成是Aa,故白羊4的基因组成为Aa。</p><p>所以答案是:(1). 白色 (2). 第二代4、5都是白羊,而第三代出现了黑羊6 (3). 25% (4). Aa</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和基因与性状遗传,掌握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玉米是我国北方重要农作物之一,现在广泛种植的是叶片紧凑型杂交玉米,大大提高了玉米产量。<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42cddb3c/SYS201802231542040027712870_ST/SYS201802231542040027712870_ST.001.png" width="80"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42cddb3c/SYS201802231542040027712870_ST/SYS201802231542040027712870_ST.002.png" width="93" height="1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玉米种子中   能够发育成新植物幼体 。<br />(2)紧凑型玉米的叶片与茎的夹角小,克服了平展型玉米植株间互相遮光的缺点,因而提高了玉米的   效率,合成更多有机物。<br />(3)玉米的生长期间需要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其中一小部分水供玉米的生命活动利用,而绝大部分则用于玉米植株的   作用。<br />(4)玉米的花是单性花,开花后经过     两个过程,形成果实(种子)。</p></div></div>
<div><p>【答案】<br />(1)胚<br />(2)光合作用<br />(3)蒸腾<br />(4)传粉、受精<br />【解析】解答:(1)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都包括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 。由此看出种子中的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所以胚是植物幼小的生命体 。(2)紧凑型玉米的叶片与茎的夹角小,克服了平展型玉米植株间互相遮光的缺点,因而提高了玉米的光合作用效率 。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 。紧凑型玉米能够高产,除了充足的水肥条件外,种植还应该合理密植 。(3)植物体内水的散失,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进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根部吸收的水除一小部分供玉米的生命活动利用外,绝大部分用于玉米植株的蒸腾作用 。(4)单性花分为雄花和雌花,玉米的花是单性花,开花后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这两个重要的过程,才能形成果实(种子)。</p><p>所以答案是:(1). 胚 (2). 光合作用 (3). 蒸腾 (4). 传粉、受精。</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种子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掌握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玉米(果实)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以及对传粉的理解,了解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之间都存在在密切的联系。请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5/42cddb3c/SYS201802231542044720697144_ST/SYS201802231542044720697144_ST.001.png" width="262"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完成该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br />(2)要完成图中的c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br />(3)肺泡内的[②]经过图中d过程进入血液,与   结合后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br />(4)血液流经肾脏时,首先通过过程e形成原尿,再经过   作用形成尿液。</p></div></div>
<div><p>【答案】<br />(1)小肠<br />(2)呼吸运动<br />(3)血红蛋白或红细胞<br />(4)肾小管的重吸收<br />【解析】解答:(1)食物中的淀粉首先在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部分分解为麦芽糖,胃对糖类没有消化能力,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这使小肠的内表面积大大增加,小肠内含有消化糖类、淀粉和脂肪的酶,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淀粉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葡萄糖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完成该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2)外界气体进出肺泡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完成气体交换 。(3)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然后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毛细血管 。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靠红细胞运输 。在体循环中血液流经组织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动脉血液中的氧含量比组织细胞的多,二氧化碳含量比组织细胞低,氧由血液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二氧化碳有组织细胞扩散进入血液,这样当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时,通过物质交换,血液将变为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4)⑤处的液体是经过肾小球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后形成的液体,是尿液;与血液相比,尿液中不含血细胞和蛋白质及葡萄糖 。</p><p>所以答案是: (1). 小肠 (2). 呼吸运动 (3). 血红蛋白或红细胞 (4). 肾小管的重吸收。</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食物的消化和呼吸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