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洪丰中学九年级中考冲刺生物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各种叙述中,错误的是( )<br />A.使植物硬挺,保持直立姿态<br />B.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br />C.使叶片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br />D.使有机物溶解在水中,便于运输</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使无机盐溶解在水中,便于运输。<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面积植树造林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这是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 )<br />A.降低空气的温度<br />B.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br />C.增加空气中氧的含量<br />D.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也较凉爽,形成良性循环。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叶片温度,防止被太阳灼伤。<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蒸腾作用的意义,需要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场所是( )<br />A.子宫<br />B.卵巢<br />C.输卵管<br />D.胎盘</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部位是输卵管,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是子宫。</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顺序是( )<br />①制定计划②提出问题③得出结论④做出假设⑤表达交流⑥实施计划<br />A.②④①⑥③⑤<br />B.②④①⑥⑤③    <br />C.④②①⑥⑤③<br />D.①②③④⑤⑥</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讨论交流。<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br />A.心房、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心室<br />B.心房、 静脉、 毛细血管、 动脉、 心房<br />C.心室、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心房<br />D.心室、 静脉、 毛细血管、 动脉、 心房</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p><p><br />【考点精析】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的A~D中,最能体现细胞分化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7/58aa3dee/SYS201802231733215420505255_ST/SYS201802231733215420505255_ST.001.jpeg" width="447"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div></div>
<div><p>【答案】D</p><p><br />【解析】解:本题图示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过程,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叫细胞分裂,图中A→C有一个的细胞分成两个细胞,两个细胞变成了四个…,只是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图中A→C代表的是细胞分裂;图中D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形成了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因此D表示细胞的分化,而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组成的细胞群叫组织,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组织。<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和细胞分化形成组织,需要了解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不用消化就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br />A.米饭<br />B.红烧肉<br />C.维生素<br />D.牛奶</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米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红烧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牛奶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而淀粉、脂肪、蛋白质需要消化为葡萄糖、脂肪酸、甘油、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就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因此不需要消化就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维生素。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营养物质的吸收,需要了解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与肺的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是( )<br />A.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br />B.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br />C.肺泡数目极多<br />D.A,B,C都是</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外面有毛细血管缠绕,能够进行气体交换,肺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有利于气体进出血管,肺泡的数量极多,可以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故选项ABC都是。<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呼吸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常人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共有的成分是( )<br />A.水、尿素和无机盐<br />B.水、尿素和葡萄糖<br />C.无机盐、尿素和蛋白质<br />D.尿素、无机盐和葡萄糖</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 血浆、原尿、尿液三者成分的异同如下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7/58aa3dee/SYS201802231733218798762378_DA/SYS201802231733218798762378_DA.001.png" width="450" height="1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表中很明显可以看出三者共有的物质是:水、无机盐、尿素。</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尿的形成的相关知识,掌握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以及对尿的排出的理解,了解尿首先通过输尿管到达膀胱,当膀胱里的尿储存到一定量时,通过尿道排出尿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王某在体检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遵照医嘱及时注射了乙肝疫苗。其注射的乙肝疫苗和产生的免疫方式分别属于( )<br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r />B.抗原、特异性免疫<br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br />D.抗体、特异性免疫</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注射的乙肝疫苗相当于抗原,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来抵御乙肝病毒,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所以A.C.D错误,B正确,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免疫与计划免疫(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吃西瓜消暑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西瓜的果实和种子分别是由什么结构发育而来( )<br />A.子房和胚珠<br />B.子房和受精卵<br />C.雌蕊和珠被<br />D.子房壁和受精卵</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绿色开花植物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后,由于细胞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子房逐渐膨大,其中雌蕊的子房由子房壁和胚珠构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种子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受精卵发育而来,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果实与种子的形成的相关知识,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精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是( )<br />A.22+XY<br />B.22对+XY<br />C.22+X和22+Y<br />D.22+X或22+Y</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p><p>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人类男性的染色体组成是</p><p>22对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因此男性产生的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X性染色体或22条常染色体+Y性染色体.</p><p>故选: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的生殖的相关知识,掌握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r />A.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br />B.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开始的<br />C.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即使遭到严重破坏,也能较快恢复<br />D.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效率是10%~20%</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生产者和分解者可以将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连接起来,所以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A正确;</p><p>B、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B正确;</p><p>C、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但其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破坏作用超过了其调节能力,生态平衡也会被打破,C错误;</p><p>D、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中是逐级递减的,其传递的效率是10%~20%,D正确。</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链的相关知识,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以及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理解,了解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7/58aa3dee/SYS201802231733250043241182_ST/SYS201802231733250043241182_ST.001.png" width="214"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该图所示神经结构叫    , 图中⑤表示感受器,⑤的功能是   。<br />(2)小明在生病进行肌肉注射时,肌肉出现不自主地战栗。“战栗”是一种反射活动,此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   (用图中的序号和箭头表示)。而后感觉到疼痛,小明的痛觉是在   产生的,先战栗后疼痛这说明脊髓除反射功能外还具有   功能。<br />(3)若②损伤了,在进行肌肉注射时是否会发生“战栗”?   ;是否会产生疼痛?   。(填“是”或“否”)<br />(4)图中甲是   集中的地方,乙是由   组成。</p></div></div>
<div><p>【答案】<br />(1)反射弧,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br />(2)⑤—→④—→③—→②—→①,大脑皮层的身体感觉中枢(或大脑皮层),传导<br />(3)否,是<br />(4)神经元胞体(或胞体或神经细胞体),神经纤维<br />【解析】解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若图中⑤表示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甲是灰质,乙是白质。(1)该图所示神经结构叫叫反射弧,图中⑤表示感受器,⑤的功能是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2)“战栗”是一种反射活动,此反射活动完成的途径是⑤感受器→④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②传出神经→①效应器。小明的痛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身体感觉中枢(或大脑皮层)产生的,先战栗后疼痛这说明脊髓除反射功能外还具有传导功能。(3)若②传出神经损伤了,反射弧不完整,因此在进行肌肉注射时不会发生“战栗”。但会产生疼痛,因为⑤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④传入神经传到③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痛觉。(4)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叫灰质,神经纤维集中的部位叫白质。图中甲是脊髓灰质是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乙是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p><p>所以答案是:(1)反射弧;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2)⑤-→④-→③-→②-→①;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传导;(3)否;是;(4)神经元细胞体;神经纤维。</p><p>【考点精析】利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识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7/58aa3dee/SYS201802231733252981996895_ST/SYS201802231733252981996895_ST.001.png" width="212"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1表示呼吸过程中的   状态,此时,膈肌处于   状态,胸廓处于   情况,肺内气压   。<br />(2)图2表示呼吸过程中的   状态,此时,膈肌处于   状态,胸廓处于   情况,肺内气压   。</p></div></div>
<div><p>【答案】<br />(1)吸气,收缩,扩大,下降<br />(2)呼气,舒张,缩小,升高<br />【解析】解答:(1)图1中膈肌顶部下降,肺扩大,表示吸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时,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2)图2膈肌顶部升高,肺缩小,表示处于呼气状态。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p><p>所以答案是:(1)吸气; 收缩;扩张;小于外界大气压;(2)呼气;舒张;缩小;大于外界大气压</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呼吸系统的组成和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需要了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冬小麦是我市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请根据研究冬小麦过程中所遇到的有关问题作答:<br />(1)冬小麦茎的高矮、产量高低、成熟早晚等都是性状,生物性状的遗传一般是由DNA上的   控制的。<br />(2)冬小麦的高茎(A)和矮茎(a)是一对    ,将两株高茎冬小麦杂交,收集全部种子共672粒种植,后代出现部分矮茎冬小麦。则子代中高茎冬小麦的基因组成是    ,矮茎冬小麦的基因组成是    。假如所有种子均发育成了植株,则理论上共有矮茎冬小麦    株。<br />(3)去年冬天至今,我市遭受了严重干旱,导致冬小麦大量减产,可见水分对植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麦吸水分的结构是    , 水分运输到叶的途径是    , 冬小麦一生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填生理过程),科学家正试图把燕麦的抗旱基因转移到冬小麦中,培育抗旱的冬小麦,这种技术在生物学上称为   。</p></div></div>
<div><p>【答案】<br />(1)基因<br />(2)相对性状,AA或Aa,aa,168<br />(3)根尖的成熟区,导管,蒸腾作用,转基因技术<br />【解析】解:(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冬小麦茎的高矮、产量高低、成熟早晚等都是性状,由基因控制.(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冬小麦的高茎(A)和矮茎(a)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将两株高茎冬小麦杂交,后代出现部分矮茎冬小麦,说明亲代控制高茎的基因是杂合的,即Aa,这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即子代中高茎冬小麦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矮茎冬小麦的基因组成是aa,性状高矮比是3:1,因此从理论上来讲,672粒种子均发育成了植株,会有矮茎冬小麦672/4=168株.(3)根的主要结构在根尖.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水分与无机盐的作用.植物体所需要的无机盐要溶解于水才能被运输;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都用来进行了蒸腾作用;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把燕麦的抗旱基因转移到冬小麦中,培育抗旱的冬小麦,这种技术就是转基因技术.<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根的生长的相关知识,掌握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分裂从而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生长从而细胞体积的增大,以及对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的概念的理解,了解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全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7/58aa3dee/SYS201802231733255930275534_ST/SYS201802231733255930275534_ST.001.png" width="384" height="2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碳在无机环境与各种生物之间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br />(2)图中的①是指   (填生理过程),完成过程①的生物是   。<br />(3)图中缺少的一个箭头是从   到   。<br />(4)近些年全球气候呈现变暖的趋势,这与图中   (填序号)过程加强有关。<br />(5)低碳生活意味着低成本、低消耗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提倡的。从低碳生活的角度看,我们应该多吃      食物。<br />A.甲<br />B.乙<br />C.丙<br />D.丁</p></div></div>
<div><p>【答案】<br />(1)二氧化碳(CO2)<br />(2)分解作用(或呼吸作用),细菌、真菌等(或分解者)<br />(3)乙,二氧化碳(CO2)<br />(4)④<br />(5)B<br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甲表示分解者,乙表示生产者,丙表示初级消费者,丁表示次级消费者,①、③、④表示分解(呼吸)作用.②表示光合作用.(1)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中,完成一个循环过程.(2)①过程是腐生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把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返回环境中,被乙(生产者)利用.(3)呼吸是生物的特征,也需要植物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因此,图中缺少的一个箭头是从乙 到二氧化碳(CO2).(4)煤炭、石油,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5)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 所以答案是:(1)二氧化碳(CO2);(2)分解作用(或呼吸作用)细菌、真菌等(或分解者);(3)乙; 二氧化碳(CO2);(4)④;(5)B.</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p> </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