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2:20:01

湖北省黄冈市九年级下学期生物中考四模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br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br />B.沼泽是典型的淡水生态系统<br />C.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看做一个生态系统<br />D.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A错误;</p><p>B、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B错误;</p><p>C、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是植物,属于生产者,C错误;</p><p>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如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D正确.</p><p>故选:D</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态系统概述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r />A.新鲜猪肉放入冰箱后,不容易腐败,是因为冰箱有杀菌功能<br />B.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质内有液泡、线粒体体和叶绿体<br />C.与植物细胞比较,大肠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r />D.草履虫有较复杂的结构,这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新鲜猪肉放入冰箱后,不容易腐败,是因为低温能抑制微生物的繁殖,A错误;</p><p>B、线粒体存在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的活细胞中,而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如:叶肉细胞、幼茎等,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质内有液泡、线粒体,没有叶绿体,B错误;</p><p>C、大肠杆菌属于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正确;</p><p>D、草履虫结构简单,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单细胞动物,没有细胞的分裂和分化.D错误.</p><p>故选:C.</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和植物细胞,掌握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的食物保存方法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庇护所和栖息地,马、鹿、野骆驼、鹅喉羚、鸳鸯等百余种野生动物在林中繁衍生息,林中还伴着甘草、骆驼刺等多种沙生植物,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生态体系,营造了一个个绿洲…《八年级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下列有关上述资料中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马、鹿、野骆驼、鹅喉羚等动物都属于哺乳动物,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br />B.鸳鸯的雏鸟由鸟卵中的胎盘发育而成<br />C.鹿群有组织、有分工,这说明鹿具有社会行为<br />D.骆驼刺根系发达,可以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资料中划线部分的动物马、鹿、野骆驼、鹅喉羚属于哺乳动物,是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A正确;</p><p>B、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将来发育成雏鸟.B错误;</p><p>C、鹿群内有组织,它们分工明确,相依为命,相互密切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因此属于社群行为.C正确;</p><p>D、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是因为荒漠干旱缺水,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可以吸收到荒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D正确.</p><p>故选:B</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还要掌握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运动赛场上,各种比赛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r />A.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迅速起跑,这属于人类特有的简单反射<br />B.举重运动员热身赛前,曲肘时肱二舒张头肌、肱三头肌收缩<br />C.篮球比赛进入加时赛,运动员处于亢奋状态,这说明人体生命活动既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激素的调节<br />D.精彩纷呈的比赛场面,产生这个视觉形成部位是视网膜</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迅速起跑,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此反射类型是复杂反射.在此反射中,运动员听到枪的感受器位于耳蜗内,错误;</p><p>B、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当举重运动员在抓起杠铃上提时,他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收缩状态,错误</p><p>C、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在人体内,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体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正确;</p><p>D、精彩纷呈的比赛场面,产生这个视觉形成部位是视觉中枢,错误;</p><p>故选: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现象或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br />A.蜜蜂采蜜可帮植物传播花粉<br />B.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br />C.细菌通过分裂生殖方式繁殖后代<br />D.青霉菌产生抗生素可以杀灭某些细菌</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蜜蜂采蜜可帮植物传播花粉,正确.</p><p>B、绿脓杆菌噬菌体可以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错误.</p><p>C、细菌通过分裂生殖方式繁殖后代,正确.</p><p>D、青霉菌产生青霉素,青霉素就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抗生素,它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能杀死或抑制某些病菌的特殊物质,可以治疗多种疾病,我们要合理、适量的使用抗生素,正确.</p><p>故选:B</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病毒和细菌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是实验中的相关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7/ef9c2fd1/SYS201802231702313970478970_ST/SYS201802231702313970478970_ST.001.png" width="99" height="1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br />B.将浸泡后的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刨开,并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部位是子叶<br />C.要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否会产生二氧化碳,应将图中实验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中<br />D.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要将温度控制在37°C左右,主要是为了模拟人体消化温度环境</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该选项的描述是正确的.</p><p>B、将浸泡后的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刨开,并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部位是胚乳,子叶不能提供营养,只能起到吸收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该选项的描述是不正确的.</p><p>C、要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否会产生二氧化碳,应将图中实验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中,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影响实验结果.该选项的描述是正确的.</p><p>D、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要将温度控制在37°C左右,主要是为了模拟人体消化温度环境.该选项的描述是正确的.</p><p>故选:B.</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以及对种子的结构的理解,了解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玉米(果实)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与生殖有关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7/ef9c2fd1/SYS201802231702316134579123_ST/SYS201802231702316134579123_ST.001.png" width="480"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甲图所示结构由多种组织构成,属于器官,乙图所示生殖结构Ⅰ属于种子<br />B.丙、丁两图所示结构反应了两种生殖方式,分别是卵生,胎生<br />C.丁结构中新生命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b胎盘<br />D.图甲中结构4与图丙中结构②功能相似的</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甲图种子所示生殖结构由多种组织构成,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生殖器官,乙图所示生殖结构Ⅰ属于孢子,A错误.</p><p>B、丙、丁两图所示结构反应了两种生殖方式,分别是卵生、胎生,B正确.</p><p>C、在丁结构中,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新生命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C正确.</p><p>D、图甲中结构4是子叶,储存营养物质,图丙中②是卵黄,它们功能相似,D正确.</p><p>故选:A</p><p>【考点精析】掌握鸟的生殖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鸟的生殖特点:卵生、体内受精;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黄冈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下列是棉花种植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原因分析,其中有错误的是( )<br />A.棉花营养钵育苗既能保持壮苗,也便于防止移栽幼苗根与根毛受损,提高成活率<br />B.合理密植能让植株充分接受光照,提高总产量<br />C.棉花在生长过程中要灌溉浇水,棉花吸收的水分主要用来合有机物<br />D.给棉花施肥,主要给植株的生长提供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营养钵育苗移栽时相当于带土移栽,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根成熟区的根毛,带土移栽幼苗能防止根毛受损,增强幼苗的吸水能力,因此提高成活率.故正确.</p><p>B、合理密植能让植株充分接受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进行,制造的有机物多,因此可以提高总产量.正确.</p><p>C、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大约99%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因此棉花吸收的水分主要用来合成纤维物质,这句话是错误的,错误.</p><p>D、棉花施肥,主要给植株的生长提供无机盐,正确.</p><p>故选:C</p><p>【考点精析】利用蒸腾作用的意义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桃花、果实和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内填数字序号,横线上填文字):<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7/ef9c2fd1/SYS201802231702321177387732_ST/SYS201802231702321177387732_ST.001.png" width="531"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从图甲到图乙必须要经历&#xa0;&#xa0;&#xa0;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br />(2)完成受精后,甲图中[&#xa0;&#xa0;&#xa0;]&#xa0;&#xa0;&#xa0;可发育成乙图中的.<br />(3)乙图中可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一过程是在在图2中[&#xa0;&#xa0;&#xa0;]&#xa0;&#xa0;&#xa0;完成的.<br />(4)图&#xa0;&#xa0;&#xa0;(填“1”或“2”)示乙图中的细胞结构.果实放久了,其中的糖分会减少,主要是因为图2中[&#xa0;&#xa0;&#xa0;]&#xa0;&#xa0;&#xa0;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糖分.</p></div></div>
<div><p>【答案】<br />(1)传粉和受精<br />(2)3,胚珠<br />(3)7,叶绿体<br />(4)2,4,线粒体<br />【解析】解:(1)桃花开花后,必须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子房才能发育成果实,胚珠才能发育成种子;(2)桃子可食用的部分是果皮,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乙图中的是种子,是由图甲的3胚珠发育而来的. (3)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p>其表达式为: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7/ef9c2fd1/SYS201802231702321177387732_DA/SYS201802231702321177387732_DA.001.png" width="374" height="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因此根据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乙图中叶可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一过程是在在图2中叶绿体完成的.(4)图1和图2相比,图2比图1多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图2为植物细胞结构,所以图 2示乙图中的细胞结构;果实中的细胞是活细胞,要进行呼吸作用,在细胞的线粒体里,把有机物糖分等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因此,果实放久了,其中的糖分会减少.</p><p>【考点精析】利用传粉和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xa0;;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7/ef9c2fd1/SYS201802231702325053146264_ST/SYS201802231702325053146264_ST.001.png" width="186" height="1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食物中蛋白质最先在消化系统中的&#xa0;&#xa0;&#xa0;内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分解为氨基酸才被人体吸收.<br />(2)富含氧气的动脉血由肺部毛细血管汇集进入[&#xa0;&#xa0;&#xa0;]&#xa0;&#xa0;&#xa0;流回心脏,再由[&#xa0;&#xa0;&#xa0;]&#xa0;&#xa0;&#xa0;泵入主动脉,运输到个组织器官.<br />(3)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含氮的废物主要经过[&#xa0;&#xa0;&#xa0;]&#xa0;&#xa0;&#xa0;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产生原尿,再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浓缩形成尿液排出体外.<br />(4)若血管1出血,首先拨打120,同时止压法或加压包包扎伤口&#xa0;&#xa0;&#xa0;(“近心端”或“远心端”)压迫止血.</p></div></div>
<div><p>【答案】<br />(1)胃<br />(2)2,肺静脉,7,左心室<br />(3)8,肾小球<br />(4)远心端<br />【解析】解:(1)初步消化蛋白质的场所是胃,小肠吸收来的氨基酸送到脑部利用并将细胞产生的含氮废物转变成尿素,送至肾脏排出的过程是:小肠→体静脉→心脏→肺动脉→肺→肺静脉→心脏→体动脉→脑→体静脉→心脏→肺动脉→肺→肺静脉→心脏→体动脉→肾.所以整个过程中血液经过心脏的次数依次是4.(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5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2肺静脉→6左心房.体循环是从左心室开始的,左心室收缩,射血入主动脉,经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结束体循环.(3)尿的形成过程是:尿的形成要经过8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4)1是上腔静脉,静脉出血的特点是静脉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脏,因此,正确的急救方法是在远心端结扎.</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p><p>&#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烟草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请根据研究烟草过程中所遇到的有关问题作答:<br />(1)烟草花冠、叶片形状等都是性状,生物性状的遗传一般是由&#xa0;&#xa0;&#xa0;控制的.<br />(2)烟草的红花对黄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若红花(A)对黄花(a)是显性,将两株红花烟草杂交,后代出现部分黄花烟草,两个亲本的基因组成&#xa0;&#xa0;&#xa0; , 后代中红花的基因组成&#xa0;&#xa0;&#xa0; .<br />(3)烟草花叶病毒能够引起烟草花叶病,该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RNA构成.请根据科学家的“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叶试验”(如图)判定它的遗传物质:<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7/ef9c2fd1/SYS201802231702327592500568_ST/SYS201802231702327592500568_ST.001.png" width="426"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7/ef9c2fd1/SYS201802231702327592500568_ST/SYS201802231702327592500568_ST.002.png" width="513"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7/ef9c2fd1/SYS201802231702327592500568_ST/SYS201802231702327592500568_ST.003.png" width="478"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以上试验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xa0;&#xa0;&#xa0; .<br />(4)如果将某种生物的抗病基因转移到烟草体内,将有效防止烟草病害.这种技术在生物学上称为&#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基因<br />(2)Aa、Aa,AA或Aa<br />(3)RNA<br />(4)转基因技术<br />【解析】解:(1)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生物性状的遗传一般是由基因控制的.(2)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若红花(A)对黄花(a)是显性,则后代黄花烟草的基因组成是aa,表现型是黄花.子代中控制黄花的基因aa一个a来自父方,一个来a自母方;说明亲代红花中含有一个控制红花的基因A外,还含有一个控制黄花的基因a,即亲代红花的基因组成是Aa.后代红花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7/ef9c2fd1/SYS201802231702327592500568_DA/SYS201802231702327592500568_DA.001.png" width="222" height="1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3 )烟草花叶病毒能够引起烟草花叶病,该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RNA构成.根据科学家的“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叶试验”判定它的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侵袭烟叶,结果烟叶出现病斑;提取烟草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侵袭,结果烟叶正常;烟叶提取无烟草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侵袭烟叶,结果烟叶出现病斑.以上实验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4)基因工程就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蓝图,把一种生物的基因分离出来,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的体内,在体外进行巧妙的拼接组合,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内,从而改造其某些遗传性状.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由于基因控制着生物性状的表达,因此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得到生物新品种.因此如果将某种生物的抗病基因转移到烟草体内,将有效防止烟草病害.这种技术在生物学上称为转基因技术.</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xa0; &#xa0;;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和9月份两次实验均选择五龄期老熟蚕,将它们放入6片方格簇(每片方格簇有312格,即每片最多结茧312粒),7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分为3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表:不同光照条件下平均结“薄头茧”情况统计表(单位:%)</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90.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xa0;</p></td><td style="width:83.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第一组</p></td><td style="width:72.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第二组</p></td><td style="width:62.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第三组</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光线</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明亮而不均匀</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明亮而均匀</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暗而均匀</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实验Ⅰ(5月份)</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5.48</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7.5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4.92</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实验Ⅱ(9月份)</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7.17</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8.85</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4.50</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总平均发生率</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6.33</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8.18</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4.71</p></td></tr></table><p>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br />(1)蚕茧是蚕蛾在发育过程中的&#xa0;&#xa0;&#xa0;阶段出现的.<br />(2)该小组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的实验假设是:&#xa0;&#xa0;&#xa0; .<br />(3)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如&#xa0;&#xa0;&#xa0; .<br />(4)从表中分析,提高蚕茧的出丝率,蚕在结茧时应提供&#xa0;&#xa0;&#xa0;的环境条件,要使蚕丝产量提高,你认为应设法延长蚕发育的&#xa0;&#xa0;&#xa0;期.</p></div></div>
<div><p>【答案】<br />(1)蛹<br />(2)不同的光照条件能够影响蚕结出茧的均匀程度<br />(3)温度或湿度或气压等<br />(4)光线暗而均匀,幼虫<br />【解析】解:(1)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部分发育,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2)做出的假设是依据问题做出的,假设的做出又与我们对结果的基本预测有着密切关系.根据表中三组实验的不同条件是光照,最后的实验结果是总平均发生率有明显不同,即可推测探究的问题是:光照条件能影响蚕结出茧的均匀程度吗?根据探究的问题作出的假设应是:不同的光照能影响蚕结出茧的均匀程度.(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这一种条件就算唯一实验变量;因此,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究中,设计实验方案时,一定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你所确定的实验变量引起的,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如蚕的大小、年龄、所处的温度、适度等.(4)蚕茧是幼虫吐出的丝结成的,因此可延长蚕的幼虫期来增加蚕茧的产量.从表中可看出在光线暗而均匀的条件下“薄头茧”总发生率最低,因此可采用暗而均匀的光线提高蚕茧的质量.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蚕发育的幼虫期.因为吐丝期是幼虫期.</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昆虫的发育(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还要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p>&#xa0;</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北省黄冈市九级下学期生物中考四模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