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玉米种子相比,蚕豆种子没有的结构是</p><p>A. 胚乳 B. 子叶 C. 胚芽 D. 胚根</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菜豆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包括种皮和胚,玉米种子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包括种皮、胚和胚乳,比较回答即可。</p><p>菜豆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子叶两片,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玉米种子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包括种皮、胚和胚乳,胚也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早春播种,常用地膜覆盖的方法促进早出苗,其主要原因是( )</p><p>A. 种子萌发需要避光 B. 增加二氧化碳以抑制呼吸</p><p>C. 保温保湿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D. 防止鸟类取食种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地膜覆盖,是为了保持地表温度,进行保温,并且保湿,有利于种子的萌发。</p><p>种子萌发的条件分为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自身条件是完整有活力的胚和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早春播种往往因为温度低而影响出苗。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来提高地温,促进出苗早而齐。所以早春播种后,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够促进早出苗的主要原因是保湿、保温有利于种子萌发,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p><p>A. 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B. 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p><p>C. 植物的任何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D. 蒸腾作用参与了自然界的水循环</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水分以气体的状态通过叶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p><p>光合作用是一个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因此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故A正确;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故B正确;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只有活的细胞才能进行呼吸作用,故C错误;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因此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故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温室大棚的出现,可使人们在寒冷的冬天吃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下列措施不能促进大棚生产的是</p><p>A. 白天适当降低温度,夜间提高温度 B.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p><p>C. 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间降低温度 D.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我们知道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p><p>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夜间,蔬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适当提高夜间温度,不利于提高大棚蔬菜产量,故A符合题意;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能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故B不符合题意;夜间,蔬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菜农常会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使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提高蔬菜的产量,故C不符合题意;阳光可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和动力,光照时间越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移栽植物时,所采取的措施与蒸腾作用无关的是</p><p>A. 去掉部分枝叶 B. 植株根部带土坨 C. 在阴天移栽 D. 进行遮荫处理</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提高大型植物移栽成活率就要保护植物的根,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p><p>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故A不符合题意;根部带一个土坨是为了保护植物的幼根和根毛,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与蒸腾作用无关,故B符合题意;阴天光照不强,降低了蒸腾作用,使植物不会因大量失水而出现萎蔫现象,提高了移栽植物的成活率,故C不符合题意;对植株进行遮荫处理,降低了蒸腾作用,提高了移栽植物的成活率,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B.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素</p><p>C. 呼吸作用的场所是液泡 D. 绿色植物只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如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4/08/9f0dd992/SYS201906140810056187289736_DA/SYS201906140810056187289736_DA.001.png" width="554" height="1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表格中看出,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故A正确;叶绿素是一种化学物质,叶绿体是一种细胞器,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故B错误;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故C错误;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多数用于各项生命活动,是生物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理作用,故D错误。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叶芽能发育成枝条,下列对叶芽发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p><p>A.幼叶发育成叶 B.芽轴发育成茎</p><p>C.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D.芽原基发育成花芽</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由叶芽的结构:</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4/08/9f0dd992/SYS201906140810057968913916_DA/SYS201906140810057968913916_DA.001.png" width="152" height="1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并输送到各个部分,请问吸收水分的部位、运输水分的结构分别是( )</p><p>A. 根尖伸长区、导管 B. 根尖成熟区、导管</p><p>C. 根尖伸长区、筛管 D. 根尖成熟区、筛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尖中与根伸长相关的部位是( )</p><p>A. 根冠和分生区 B. 分生区和伸长区</p><p>C. 伸长区和成熟区 D. 分生区和成熟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根不断增加长度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不断伸长的缘故。</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生长需要量大,被称为农业生产“三要素”的无机盐是</p><p>A. 氮、磷、钾 B. 钙、镁、硼 C. 锌、硼、氮 D. 铁、锌、铜</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植物主要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据此作答。</p><p>植物生活中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氮、磷、钾被称为农业生产“三要素”。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轴,可以旋转,说明关节起什么作用</p><p>A. 调节 B. 杠杆 C. 动力 D. 支点</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p><p>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关节在运动中起着支点的作用。故选D。</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关节模式图,对关节起润滑作用的关节液存在于图中(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f4e174a8/SYS201712310150508667234564_ST/SYS201712310150508667234564_ST.001.png" width="118"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 B. ② C. ③ D. 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由关节模式图可知: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的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示意图,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4/08/9f0dd992/SYS201906140810064545224005_ST/SYS201906140810064545224005_ST.001.png" width="312" height="1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屈肘时,①肱二头肌舒张,②肱三头肌收缩</p><p>B. ③是骨骼肌的肌腱,④是骨骼肌的肌腹</p><p>C. ①和②相互配合,牵动骨完成屈肘和伸肘动作</p><p>D. 听到口令做屈肘动作只通过神经中枢就能完成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任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如图,①表示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③肌腹,④肌腱。</p><p>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屈肘时,②肱三头肌舒张,①肱二头肌收缩,故A错误;④是骨骼肌的肌腱,③是骨骼肌的肌腹,故B错误;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可见①和②相互配合,牵动骨完成屈肘或伸肘动作,故C正确;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听到口令做屈肘动作是通过神经中枢的协调在运动系统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完成的,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骨骼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骨骼肌的收缩力是人体运动的动力</p><p>B. 骨骼肌受到刺激后能够收缩</p><p>C. 骨骼肌两端的肌腱分别固定在同一骨的两端</p><p>D. 骨骼肌内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中间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肌腹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p><p>骨骼肌的收缩,产生运动的动力,A正确;骨骼肌受刺激后,具有收缩的特性,B正确;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C错误;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肌腹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击晕”。该行为属于( )</p><p>A. 先天性、攻击行为 B. 先天性、防御行为</p><p>C. 后天性、防御行为 D. 后天性、攻击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br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br />(3)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br />(4)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p><p>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可以使黄鼬防御敌害,保护自己,因此该行为还属于防御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p><p>A. 黑猩猩 B. 大山雀 C. 马 D. 蚯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从获得的过程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p><p>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呈正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在题干中的四种动物中,蚯蚓是环节动物,大山雀属于鸟类,马和黑猩猩是哺乳动物,其中黑猩猩最高等,学习能力最强,学习行为也越复杂,利用经验解决问题能力也越强。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p><p>A.蜜蜂采蜜 B.公鸡报晓 C.蜘蛛结网 D.小狗“算数”</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p><p>(2)后天性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如小狗做“算术题”则是一种学习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老鼠打洞”这种动物行为所具有的特点是</p><p>①由生活经验获得的 ②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p><p>③动物生来就有的 ④由动物生活环境因素决定的</p><p>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它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老鼠打洞”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A. 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B.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C. 细菌都对人体都有害 D. 细菌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p><p>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细菌的繁殖能力很强,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每20--30分钟就能繁殖一次,故A错误;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故B正确,D错误;如乳酸菌等制作酸奶,对人类有利,而结核杆菌等引起人类患病,对人类有害,故C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酸奶营养丰富。制作酸奶,需要的细菌是</p><p>A. 乳酸菌 B. 酵母菌 C. 醋酸杆菌 D. 霉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在食品的制作、医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如蒸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利用青霉能提取出青霉素,利用甲烷菌能制沼气,利用曲霉制作酱、酱油、腐乳。</p><p>酸奶是由牛奶经乳酸菌发酵制成的,除具有鲜牛奶的营养价值外,因内含乳酸菌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及B族维生素等,可促进人体消化呼吸,提高人的免疫力,保证人体对钙的需求,又可健肠胃,调节人体代谢,提高人的抗病能力。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与活动,与真菌无关的是</p><p>A. 制作豆腐乳 B. 发面蒸馒头</p><p>C. 脏衣服受潮发霉 D. 幼儿患手足口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幼儿患手足口病是由于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与真菌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地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下列有关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p><p>A. 病毒有成形的细胞核 B. 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p><p>C. 可用普通显微镜观察 D. 病毒都由蛋白质和核酸DNA组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p><p>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故A、D错误;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故B正确;病毒体积十分微小,只能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故C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猫将吃不完的鱼内脏埋入土中,很长时间后,翻开土壤发现鱼内脏不见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p><p>A. 被植物直接吸收了 B. 被土壤中的腐生细菌、腐生真菌分解了</p><p>C. 通过内脏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掉了 D. 被土壤吸收了</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记载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p><p>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因此,小猫将吃不完的鱼内脏埋入土中,很长时间后,翻开土壤发现鱼内脏不见了。解释合理的是被土壤中的腐生细菌、腐生真菌分解了。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食物放在冰箱中能较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p><p>A. 冰箱中无空气 B. 低温杀死了食物中的微生物</p><p>C. 冰箱中无微生物 D. 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溶菌酶等。</p><p>因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将食物放在冰箱中就是利用冰箱内的低温环境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达到较长时间保存的目的。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A. 花生、大豆、玉米等霉变后产生致癌物黄曲霉素,不能食用</p><p>B. 真菌细胞内有叶绿体,其营养方式为自养</p><p>C. 病毒是原核生物,真菌是真核生物</p><p>D. 只要有细菌和真菌存在,人和动植物就会生病</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生活在人、动植物体内或体表,从活的人、动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可导致人或动植物患病。</p><p>花生、大豆、玉米等霉变后产生致癌物黄曲霉素,动物和人不能食用,故A正确;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营养方式异养,故B错误;细菌是原核生物,真菌是真核生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病毒不是原核生物,故C错误;有的细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故D错误。故选A。</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胚轴将来发育成茎_______________。</p><p>(2)白天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晚间只进行呼吸作用_________。</p><p>(3)种植番茄时,常摘掉枝条的顶芽,是为了防止长得过高,促进侧芽、侧枝生长。_________</p><p>(4)有些曲霉可以用来酿酒和制作酱、酱油、腐乳。______</p><p>(5)各种蘑菇都可以食用。________</p><p>(6)叶片中的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 错 对 对 错 对 </p><p>【解析】</p><p>双子叶植物种子主要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其中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四部分。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呼吸作用在所有的活细胞每时每刻都能进行,而光合作用必须有光的条件才能进行,植物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对侧芽有一定的制约关系.当顶芽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叫做顶端优势。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在食品的制作、医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蘑菇属于大型真菌,有的可以食用,有的有一定的毒性。</p><p>(1)双子叶植物种子主要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其中胚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四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胚轴发育成根和茎相连的部分;子叶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故本题说法错误。</p><p>(2)呼吸作用是指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可见只要是活细胞就要进行呼吸作用,不管白天和黑夜都能进行。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如果将绿叶比做制造有机物的“工厂”,它的机器是叶绿体,动力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和叶绿体,场所是叶绿体,具体部位是叶绿体的细胞,光合作用进行的时间是有光时。故本题说法错误。</p><p>(3)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顶芽对侧芽有一定的制约关系,当顶芽生长旺盛时,侧芽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这种现象叫做顶端优势。如果摘除顶芽,侧芽会很快就发育成枝条。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顶端优势原理,对作物、果树、花卉等进行整枝、打杈或摘心,调整顶芽和侧芽的生长发育状况,提高作物和果树产量以及花卉的观赏价值。所以,种植番茄时,常摘掉枝条的顶芽,是为了防止长得过高,促进侧芽、侧枝生长。故本题说法正确。</p><p>(4)曲霉是发酵工业和食品加工的重要菌种,已被利用的近60种。2000多年前,我国就用于制酱,也是酿酒、制作酱、酱油、腐乳的主要菌种。故本题说法正确。</p><p>(5)蘑菇属于大型真菌,有的可以食用,有的有一定的毒性,不能食用,即使晒干了也不能食用,在林中采集蘑菇时,要注意鉴别无毒后方可食用。故本题说法错误。</p><p>(6)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散布在表皮细胞中的由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因此叶片中的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故本题说法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p><p>(1)给农作物适时松土,目的是保证根部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进行,促进根部的吸收和植物的生长。</p><p>(2)小海给家中梨树施了大量化肥后,很快就枯萎死亡,这是由于大量肥料使土壤溶液浓度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根毛细胞内细胞液浓度,导致树根部__________(填“吸水”或“失水”)而出现的“烧苗”。</p><p>(3)蚂蚁、蜜蜂、狼、野狗等,不同动物的群体内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是_______________行为。</p><p>(4)对农作物进行合理密植,主要是为了提高作物的_______________作用效率。</p><p>(5)很多同学喜欢喝酸奶,制作酸奶的步骤有:①接种、②密封、③发酵、④灭菌,制作过程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p><p>(6)骨含有比例适当的无机物和___________,使骨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硬而不脆。</p><p>(7)种菜和种花时浇水过多、过勤,不利于根的______________,会导致烂根而死亡。</p><p>(8)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走”,其动力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作用。</p></div></div>
<div><p>【答案】呼吸 大于 失水 社群 光合 ④①②③ 有机物 呼吸 蒸腾 </p><p>【解析】</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盐溶于某些酸。制作酸奶的步骤有: 灭菌、接种、密封、发酵。</p><p>(1)给作物及时松土,目的是保证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以释放更多能量,促进根部的吸收和植物的生长。</p><p>(2)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细胞失水时细胞膜质和细胞壁分离。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小海给家中梨树施了大量化肥后,很快就枯萎死亡,这是由于大量肥料使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内细胞液浓度,导致根部失水而出现的“烧苗”。</p><p>(3)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因此,蚂蚁、蜜蜂、狼、野狗等,不同动物的群体内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是社会行为。</p><p>(4)种植农作物时要合理密植、增加光照,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p><p>(5)制作酸奶时要用到乳酸菌,先是将牛奶煮沸,进行高温灭菌,然后冷却。再在冷却后的牛奶中加入少量的含乳酸菌的酸奶,相当于接种。乳酸菌要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发酵产生乳酸,因此容器要密封,以创造无氧的环境。最后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培养1天,即可。所以正确顺序:④①②③。</p><p>(6)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其物理特性表现为弹性和硬度,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盐溶于某些酸。骨的成分中有机物的比例越多,其弹性越大,硬度越小,无机物的比例越多,其柔韧性越小,硬度越大。因此,骨含有比例适当的无机物和有机物,使骨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硬而不脆。</p><p>(7)家庭养花时要及时松土,不能浇水太勤,目的是防止根部缺氧,保证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以释放更多能量,促进根部的吸收和植物的生长。因此,种菜和种花时浇水过多、过勤,不利于根的呼吸,会导致烂根而死亡。</p><p>(8)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形成的蒸腾拉力是植物体内水分自下而上运输的动力。因此,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走”,其动力主要来源于蒸腾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菜豆种子萌发的过程,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4/08/9f0dd992/SYS201906140810083231393798_ST/SYS201906140810083231393798_ST.001.png" width="355" height="1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处于①②③阶段时,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由种子结构的_________提供,萌发所需的能量通过_________作用提供。通过该图还可以看出种子萌发时,种子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首先突破种皮。</p><p>(2)处于⑤⑥阶段时,需要阳光照射,体内有机物合成必需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p><p>(3)对⑤进行移栽时,根部保留一坨泥土,目的是不要让_______________受到损伤。</p></div></div>
<div><p>【答案】子叶 呼吸 胚根 二氧化碳 水 根尖(或幼根) </p><p>【解析】</p><p>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胀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子叶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胚根最先突出种皮,发育成根,不久,从这条根的周围又生出一些细根;此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植物体外的一个过程。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p><p>(1)菜豆种子在萌发时,子叶里的营养物质直接提供给胚芽、胚轴和胚根利用;凡是活的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因此,处于①②③阶段时,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由种子结构的子叶提供,萌发所需的能量通过呼吸作用提供。通过该图还可以看出种子萌发时,种子结构中的胚根首先突破种皮。</p><p>(2)⑤是种子的幼苗,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借助于光能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的过程。</p><p>(3)移栽的幼苗时,由于根的吸水能力较弱,而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根部带一个土坨,为了保护幼根,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提高成活率。</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是蘑菇及三种微生物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4/08/9f0dd992/SYS201906140810085343763827_ST/SYS201906140810085343763827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上图微生物中,_____________是细菌,___________________是酵母菌。</p><p>(2)甲图微生物中(1)_______________有保护和营养的作用,(6)_______________是此微生物的“运动器官”。</p><p>(3)图丁的地上部分叫做__________________;a是______________,图中的乙、丙、丁都能通过产生a来繁殖后代。</p><p>(4)酿酒时,上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p><p>(5)图中的乙是______________(青霉/曲霉),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_,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p></div></div>
<div><p>【答案】甲 丙 荚膜 鞭毛 子实体 孢子 丙 青霉 青霉素 </p><p>【解析】</p><p>从图中跟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图中的甲是细菌,乙是青霉,丙是酵母菌,丁是蘑菇。细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1)图中的甲是细菌,乙是青霉,丙是酵母菌,丁是蘑菇。</p><p>(2)甲图中1名称是荚膜,荚膜的作用是保护。6鞭毛能使细菌运动。</p><p>(3)丁是蘑菇,蘑菇的地上部分叫子实体。图丁中的a是孢子,乙、丙、丁都通过产生a孢子来繁殖后代。甲细菌通过分裂繁殖。</p><p>(4)丙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并且释放热能。</p><p>(5)图乙青霉发酵能产生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一个探究植物叶片与蒸腾失水关系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4/08/9f0dd992/SYS201906140810087345810932_ST/SYS201906140810087345810932_ST.001.png" width="184" height="1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从一株阔叶植物上剪下基本相同的两根枝条,将A枝条的下端叶片剪去;将B枝条上的全部叶片剪去,并在枝条上部各个切口处涂上凡士林。</p><p>②在两只相同的小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将两根枝条分别插在A、B两支试管中,并向两支试管内的水面上滴等量的植物油。</p><p>③用透明塑料袋分别罩在两个枝头上,扎紧塑料袋口,使其不透气。</p><p>④将所示装置放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观察实验结果。</p><p>请回答下列问题:</p><p>(1)在两试管内的水面上滴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实验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的塑料袋上有许多水珠出现,而另一个塑料袋上没有水珠。</p><p>(4)实验结论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防止试管内的水分蒸发,影响实验结果 温暖、有阳光的地方蒸腾作用旺盛,实验效果明显(或有利于叶片进行蒸腾作用) A 叶(或叶片) </p><p>【解析】</p><p>通过实验证明叶片和光照在蒸腾作用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p><p>(1)试管内的水面上滴少许植物油水,使水分与空气隔离,防止试管内的水分蒸发,排除试管内的水分蒸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或干扰。</p><p>(2)本实验探究的是植物叶片与蒸腾失水关系,要保证叶片的正常生活必须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让叶片进行蒸腾作用。因此,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的原因是温暖、有阳光的地方蒸腾作用旺盛,实验效果明显(或有利于叶片进行蒸腾作用)。</p><p>(3)由于A装置内具有叶片,在不断的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A装置塑料袋内壁上会凝结有水珠,其散失的水分来自于锥形瓶内的水分,故锥形瓶内的水位也下降;B装置由于没有叶片,枝条不散失水分,B装置的塑料袋内壁上不会有水珠,锥形瓶内的水位也不会变化。因此,实验发现A试管的塑料袋上有许多水珠出现,而另一个塑料袋上没有水珠。</p><p>(4)由实验现象可见: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李明选择一种盆栽的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p><p>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4/08/9f0dd992/SYS201906140810089006359446_ST/SYS201906140810089006359446_ST.001.png" width="273" height="2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p><p>②将叶片B用透明塑料袋包扎(如图所示),塑料袋内放人适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p><p>③将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2小时后,摘取叶片A和叶片B;</p><p>④把叶片A、B分别进行水浴加热后漂洗;</p><p>⑤漂洗后分别对叶片A、B滴加碘液。</p><p>(1)将天竺葵暗处理48小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叶片A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为______________色,非绿色部分变为棕黄色,说明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p><p>(3)叶片B的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p><p>(4)步骤④水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使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蓝色 淀粉 叶绿体 二氧化碳 叶绿素(或叶绿体中的绿色物质) </p><p>【解析】</p><p>《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p><p>(1)为了排除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实验前要将实验装置放在暗处48小时,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p><p>(2)将叶片进行暗处理、光照、脱色、滴加碘液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变为蓝色,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叶片A的非蓝色部分没有变蓝色,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物是淀粉;比较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实验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p><p>(3)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叶片B的绿色部分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叶片B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比较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叶片B的绿色部分的实验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p><p>(4)叶片中含有的叶绿素会使实验现象不明显,在滴加碘液前要脱去叶绿素,方法是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让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里。因此,步骤④水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或叶绿体中的绿色物质)。</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