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2:11:03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届九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以下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br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的变异现象<br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间的食物关系<br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br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影响植物开花</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A错误,符合题意;</p><p>B、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螳螂捕蝉,属于捕食关系;黄雀捕食螳螂属于捕食关系.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食物(捕食)关系,B正确,不符合题意;</p><p>C、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将“落红”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C正确,不符合题意;</p><p>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D正确,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生命活动是( )<br />A.人出汗<br />B.鹿群发现猎豹后迅速躲避<br />C.蘑菇从小长大<br />D.雏鸡破壳而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人出汗,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A不符合题意;</p><p>B、鹿群发现猎豹后迅速躲避,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符合题意;</p><p>C、蘑菇从小长大,说明生物能生长,C不符合题意;</p><p>D、雏鸡破壳而出,说明生物能繁殖,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的特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xa0;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即可以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雌蕊结构和受精模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3aaff2f5/SYS201802240359126602587415_ST/SYS201802240359126602587415_ST.001.png" width="110" height="1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图中①是子房壁,将来发育成种皮;图中②是胚珠,将来发育成种子<br />B.如果每个花瓣细胞中含有12条染色体,则④中的染色体也是l2条<br />C.一个西瓜中有多粒种子,而一朵西瓜花的子房里却只有一个胚珠<br />D.图中④是卵细胞,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将来发育成种子的胚</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图中①是子房壁,将来发育成果皮;图中②是胚珠,将来发育成种子,A不符合题意.</p><p>B、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染色体的数目就是精子和卵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和,如果每个花瓣细胞中含有12对染色体,则④中的染色体也是12条,B不符合题意.</p><p>C、胚珠发育成种子,如果一个西瓜中有多粒种子,那么一朵西瓜花的子房里就有多个胚珠,C不符合题意.</p><p>D、图中④是卵细胞,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将来发育成种子的胚,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说法中正确的是( )<br />A.嫁接、植物组织培养、试管婴儿、克隆羊均属于无性<br />B.家蚕、蜜蜂、蝗虫都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br />C.鸟卵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胚盘而不是卵黄<br />D.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这样的发育方式属于完全变态发育</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嫁接、植物的组织培养、克隆羊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而试管婴儿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A不符合题意.</p><p>B、家蚕、蜜蜂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是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不符合题意.</p><p>C、胚盘内有遗传物质,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雏鸟.C符合题意;</p><p>D、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属于变态发育,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昆虫的发育和两栖动物的发育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健康饮食,健康生活”下列叙述或作法正确的是( )<br />A.当大腿大血管破裂出血时,要按住破裂血管近心端止血<br />B.食物进了冰箱就是进了“保险箱”,就永远不会变质<br />C.H7N9禽流感、艾滋病、血吸虫病的病原体都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r />D.有人吃海鲜会出现皮肤奇痒等过敏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医学上称为抗体</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当大腿大血管破裂出血时,要按住破裂血管近心端止血,A符合题意;</p><p>B、冰箱是利用低温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但是在低温下还有细菌真菌,因此时间长了食物还会变质;而不是“食物进了冰箱就是进了‘保险箱’,就永远不会变质”,B不符合题意;</p><p>C、H7N9禽流感、艾滋病的病原体都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血吸虫病的病原体是血吸虫,血吸虫是多细胞动物,而不是“H7N9禽流感、艾滋病、血吸虫病的病原体都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C不符合题意.</p><p>D、“有人吃海鲜会出现皮肤奇痒等过敏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医学上称为抗原,而不是“抗体”,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反映某生理过程或现象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3aaff2f5/SYS201802240359129959414721_ST/SYS201802240359129959414721_ST.001.png" width="285" height="1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在图1中,若Ⅱ所示结构为小肠内毛细血管,则Y是血液中营养物质和氧气<br />B.在图1中,若Ⅱ为肾小球,则Y是血液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br />C.在图2中,Y表示有机物总量,由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及其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中,若环境被污染,含有有毒物质最多的是生物甲<br />D.在图2中,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组织,Y表示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情况,呼吸作用最旺盛是甲组织</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在图1中,若Ⅱ所示结构为小肠内毛细血管,则Y是血液中营养物质,氧气减少,A不符合题意;</p><p>B、在图1中,若Ⅱ为肾小球,则Y是血液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原因是出球小动脉的血液与入球小动脉的血液相比,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的浓度升高.B不符合题意;</p><p>C、在图2中,Y表示有机物总量,由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及其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中,若环境被污染,含有有毒物质最多的是生物丁,C不符合题意;</p><p>D、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越低,呼吸作用越旺盛.图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最低的是丁.因此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丁.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1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3aaff2f5/SYS201802240359132283944691_ST/SYS201802240359132283944691_ST.001.png" width="415" height="1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要用图1所示的食物网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了&#xa0;&#xa0;&#xa0;和&#xa0;&#xa0;&#xa0; .<br />(2)图1所示的食物网有&#xa0;&#xa0;&#xa0;条食物链,该生态系统中鹰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xa0;&#xa0;&#xa0; .<br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草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原因是草原生态系统&#xa0;&#xa0;&#xa0; .<br />(4)草原生态系统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的影响而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看属于&#xa0;&#xa0;&#xa0; .<br />(5)如图2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的各种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相对含量,请分析当乙的数量减少时,其他生物的变化是:&#xa0;&#xa0;&#xa0;&#xa0;&#xa0;&#xa0; .<br />A.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xa0;&#xa0;<br />B.丙、丁的数量下降,甲的数量增加<br />C.甲、丙的数量下降,丁的数量增加&#xa0;<br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br />(6)在图1的食物网中,与其他动物相比,昆虫结构上的显著不同点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分解者,非生物部分<br />(2)6,牧草→鼠→鹰<br />(3)生物种类少(或“结构简单”)<br />(4)生物影响环境<br />(5)B<br />(6)没有脊柱<br />【解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图1中牧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除图1中所示的成分外,还缺少了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br />(2)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在食物链中,生产者是最基础的环节,不体现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其图1中可以发现6条食物链:①牧草→人工放养的牲畜→人;②牧草→昆虫→食虫鸟→鹰;③牧草→鼠→鹰;④牧草→鼠→狐狸→鹰;⑤牧草→昆虫→食虫鸟→鹰;⑥牧草→鼠→蛇→鹰.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所以在一个生态系统内,营养级越高其生物的数量就越少.该生态系统中鹰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牧草→鼠→鹰.<br />(3)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br />(4)人类活动的日益加剧正在影响着自然界中各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致出现了全球性的环境危机,这些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现象.<br />(5)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发生相应的变化.根据图2所示,其食物链丙→甲→乙→丁中的乙数量减少时,由于甲失去天敌,数量会急剧增加,随之受到严重危害的便是丙丁.<br />(6)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在图1的食物网中,与其他动物相比,昆虫结构上的显著不同点是没有脊柱.</p><p>所以答案是:(1)分解者;非生物部分(2)6;牧草→鼠→鹰(3)生物种类少(或“结构简单”)(4)生物影响环境 (5)B(6)没有脊柱</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生态系统概述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南瓜含有丰富的糖类、淀粉,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C和钙、磷等矿物质,还含有人体造血必需的微量元素钻和锌等.经常食用,有滋阴、补胃、健脾、防浮肿等作用,是很好的保健食品.如图是南瓜的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3aaff2f5/SYS201802240359135271477480_ST/SYS201802240359135271477480_ST.001.png" width="368"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在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中,消耗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种子结构的&#xa0;&#xa0;&#xa0; .<br />(2)叶片上的&#xa0;&#xa0;&#xa0;是植物细胞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br />(3)把幼嫩的南瓜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是从茎的&#xa0;&#xa0;&#xa0;中渗出来的<br />(4)南瓜是一种蔓生草本植物,植株的茎和叶都是由&#xa0;&#xa0;&#xa0;发育成的.<br />(5)有的南瓜花不会结果,请你解释原因:&#xa0;&#xa0;&#xa0; .<br />(6)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果实在发育过程中的体积变化,选择了两朵南瓜雌花,坚持每天定时测量果实的体积,并绘制了如图2所示的果实体积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br />①当南瓜体积达到A点时,将它剖开发现有很多粒种子,这是因为每个子房里生有&#xa0;&#xa0;&#xa0; . <br />②在大棚里种植南瓜时,为避免出现曲线b的现象,可以采取&#xa0;&#xa0;&#xa0;的措施.</p></div></div>
<div><p>【答案】<br />(1)子叶<br />(2)气孔<br />(3)导管<br />(4)胚芽<br />(5)南瓜的花是单性花,雄花是不会结果的<br />(6)多粒胚珠,人工辅助授粉<br />【解析】(1)南瓜种子的结构和菜豆种子的结构相同,子叶中含营养物质.<br />(2)气孔是能够自动的开闭,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从气孔进出植物体的,所以说气孔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br />(3)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可以看到汁液向上渗出,渗出的液体是水和无机盐,主要来自茎的导管.(4)南瓜的种子包括: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子叶中贮存着大量的营养物质.<br />(5)根据雌蕊和雄蕊的有无,花可以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在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叫做两性花;在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者只有雄蕊的花叫做单性花.在单性花中,只有雌蕊的花叫雌花,只有雄蕊的花叫雄花.黄瓜和南瓜都是单性花,“谎花”是雄花,只有雄蕊.没有雌蕊,所以不能结出果实.<br />(6)①当南瓜的体积达到A点时,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中有多少胚珠受精,将来就会有多少种子,种子的数目取决于胚珠的数目.</p><p>②若授粉不足就会出现图中曲线b的现象,空粒或瘪粒,所以需要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从雄蕊上采集花粉,再将花粉传授到雌蕊的柱头上,这样可达到增产的目的.</p><p>所以答案是:(1)子叶(2)气孔(3)导管(4)胚芽(5)南瓜的花是单性花,雄花是不会结果的(6)多粒胚珠;人工辅助授粉</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种子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掌握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玉米(果实)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以及对种子萌发的条件的理解,了解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xa0;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种子和活的胚,已度过休眠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1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简图,其中a、b、c表示不同物质,d、e表示不同液体.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3aaff2f5/SYS201802240359138471480452_ST/SYS201802240359138471480452_ST.001.png" width="409"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当人体吸气时,气体进入肺泡,物质b透过&#xa0;&#xa0;&#xa0;层上皮细胞进入血液,与红细胞结合.在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中,血液性质的变化是由&#xa0;&#xa0;&#xa0;变成&#xa0;&#xa0;&#xa0; .<br />(2)某些药物制成胶囊,胶囊外壳主要成分是&#xa0;&#xa0;&#xa0; , 主要是为了减少对&#xa0;&#xa0;&#xa0;的刺激.<br />(3)图2表示液体e形成过程中尿素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纵轴代表尿素含量,横轴代表肾单位的组成结构,那么AB段表示的结构是&#xa0;&#xa0;&#xa0; .<br />(4)健康人体内的液体e与d相比,液体e中不含&#xa0;&#xa0;&#xa0; .<br />(5)人体排泄有三个途径,除图中所示外还能通过&#xa0;&#xa0;&#xa0;(填结构)完成.</p></div></div>
<div><p>【答案】<br />(1)一,静脉血,动脉血<br />(2)淀粉,胃<br />(3)肾小管<br />(4)葡萄糖<br />(5)皮肤<br />【解析】(1)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流经肺泡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是静脉血,含氧量低于肺泡内的含氧量,二氧化碳血液内高于肺泡内,氧气经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由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由血液经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经过这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br />(2)由于胃不能消化淀粉,某些药物制成胶囊,胶囊外壳主要成分是淀粉,所以,淀粉制成的药物胶囊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br />(3)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又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所以当肾动脉血浆中的尿素随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又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原尿流经肾小管时,重吸收了大部分水,而尿素没有被吸收,所以,剩下的物质﹣﹣﹣﹣尿液中尿素浓度会明显增高.此过程是在肾小管内完成的.图中纵轴代表尿素的含量的变化,AB段尿素的含量在不断增加,所以AB段表示肾小管.<br />(4)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d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e尿液.因此e液与d液相比,e液中不含有的物质是葡萄糖.<br />(5)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其中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是最主要的排泄途径,图1中涉及排泄的有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图中没表示的是皮肤.</p><p>所以答案是:(1)一;静脉血;动脉血(2)淀粉;胃(3)肾小管(4)葡萄糖 (5)皮肤</p><p>【考点精析】利用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九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