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2:09:58

福建省平和县第一中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是 (  )</p><p>A. 同现代人一样,过着陆栖社会生活</p><p>B. 同森林古猿一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p><p>C. 同森林古猿一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寒带丛林生活</p><p>D. 同森林古猿一样,过着以洞居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  )</p><p>A. 下肢骨骼增长    B. 直立行走</p><p>C. 骨盆变短增宽    D. 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p><p>A. 由于其他动物入侵 &#xa0;&#xa0;&#xa0;&#xa0;&#xa0;&#xa0;&#xa0;    B.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 &#xa0;&#xa0;&#xa0;&#xa0;&#xa0;&#xa0;&#xa0;    C. 为了扩大领地 &#xa0;&#xa0;&#xa0;&#xa0;&#xa0;&#xa0;&#xa0;    D. 为了躲避敌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p><p>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不得不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人类起源于生理特征与现代人最接近的类人猿</p><p>B.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起源提供了有利证据</p><p>C. 现代人是由能够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演变而成</p><p>D. 人类不同种族的差异是在不同地域内经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 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A错误;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是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B错误;人类的进化主要分五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可见现代人是由智人进化来的,C错误;人类不同种族的差异是在不同地域内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是人对环境的适应,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两足直立行走可使人类祖先(    )</p><p>①身体重心下移    ②骨盆变长变窄    ③下肢骨增长    ④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p><p>A. ①②&#xa0;B. ①②③</p><p>C. ②③④&#xa0;D. 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人类的祖先转向地面生活后,由四肢着地改为两足直立行走。两足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促使骨盆、大腿骨、足骨、肌肉等结构发生变化,前肢解放学会使用和制造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直立行走使得人类祖先身体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感官集中于面部,声带发展并产生语言;头部和脑部的进化,人类出现原始文化和意识。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到地面上生活</p><p>B. 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体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p><p>C. 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到地面上之前就有了本质的区别</p><p>D. 环境影响了森林古猿的进化方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了森林古猿的进化方向。</p><p>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可见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到地面上之前是没有本质的区别,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列是人类进化历程的几个主要过程,请按照进化的顺序将各序号排列起来(    )</p><p>①下到地面生活  ②使用工具  ③森林大量消失    ④使用火  </p><p>⑤大脑发达      ⑥制造工具  ⑦产生丰富的语言  ⑧直立行走</p><p>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xa0;B. ①②⑥⑦⑧④⑤③</p><p>C. ③①⑧②⑥④⑤⑦&#xa0;D. ③①⑧④②⑥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距今约1000万年~2000万年前,古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像现在的黑猩猩那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后来随着气候转变,③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古猿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差异,从而产生了分化。大部分古猿灭绝了;有一部分古猿从森林边缘退向深处,继续过着树栖生活,逐渐演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p><p>①下到地面生活的那一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逐渐能够⑧直立行走,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上肢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②能使用天然工具和⑥制造工具。久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④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⑤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⑦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由此可知,正确的变化顺序是:③①⑧②⑥④⑤⑦。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xa0;</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e22aad22/SYS201712310030132033274399_ST/SYS201712310030132033274399_ST.001.png" width="132" height="1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1    B. 受精卵的形成场所是2</p><p>C. 怀孕是指受精卵植入3的内膜的过程    D. 3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1卵巢,A正确;受精卵的形成场所是2输卵管,B正确;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3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C错误;3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胎儿与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是(  )</p><p>A. 胎盘    B. 卵巢    C. 输卵管    D. 子宫</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胎儿生活在子代内透明的羊水中,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因此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胎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人的受精过程是指(  )</p><p>A.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xa0;B. 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p><p>C. 精子进入输卵管&#xa0;D. 受精卵进入子宫</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的受精过程是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p><p>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过程,就形成了受精卵。故A符合题意。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是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不能形成受精卵;精子进入输卵管,是精子到达了受精部位;受精卵进入子宫时受精过程已经完成,不是人的受精过程,由此可知B、C、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成年男性两侧输精管被结扎后,在生理上表现为(    )</p><p>A. 不产生精子,第二性征改变&#xa0;B. 产生精子,第二性征改变</p><p>C. 产生精子,第二性征不变&#xa0;D. 不产生精子,第二性征不变</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以及分泌雄性激素,精子是由睾丸产生的,雄性激素维持男性的第二性征。</p><p>睾丸能产生精子以及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能维持男性的第二性征,输精管结扎是绝育手段的一种,是指结扎由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精液储存所的通道,从而起到避孕的作用,其睾丸是完好的,仍然可以产生精子和雄性激素,因此,男性的输精管结扎后,仍具有第二性征,并能产生精子,只是精子不能排除体外。所以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进入青春期后,男性的声音变粗、喉结突出、长胡须,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是(    )</p><p>A. 促性腺激素&#xa0;B. 雌性激素</p><p>C. 雄性激素&#xa0;D. 生长激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长喉结、胡须;女孩骨盆变大、乳房发育等。</p><p>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第二性征的出现,睾丸分泌雄性激素作用的结果。同样,女性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激发并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所以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进入青春期后,有的同学愿意与异性接近,甚至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种现象属于(   )</p><p>A. 正常的性意识萌动    B. 不正常的非分想法</p><p>C. 特别丢人的现象    D. 不务正业,误入歧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A、青春期,有的同学愿意与异性接近,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种现象属于正常的性意识萌动,A正确.</p><p>B、这不是不正常的非分想法,正常心理现象,B错误.</p><p>C、这不是一种特别丢人的现象,也不是一种畸形心理意识,这些都是进入青春期正常的心理变化,C错误.</p><p>D、不是不务正业,但应当精中精力,努力学习,D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月经期间的卫生常识的叙述,不妥的一项是(  )</p><p>A. 要做到心情舒畅,情绪稳定</p><p>B. 月经期间不能运动</p><p>C. 要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p><p>D. 避免着凉,不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月经期间,由于子宫内膜脱落,子宫颈口微微张开,盆腔充血等致使生殖器官局部防御机能下降,如不注意卫生,细菌很容易侵入生殖器官。所以,月经期间要学会照顾自己。经期间要保障: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卫生;注意经期用品的卫生;保持乐观和稳定的情绪,适当控制运动量;注意饮食等,经期间避免干重体力活。可见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八年级男生小华今年14岁,最近他发现自己的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嘴角开始长出胡须,声调变得低沉。请你判断小华正处在人生的哪个时期 (   )</p><p>A、幼儿期       B、儿童期      C、青春期       D、中年期</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进入青春期以后,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增加,开始出现第二性征,例如男生开始长胡须、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出现遗精现象;女生乳房增大、骨盆变宽、声调变细,出现月经。所以小华这是进入了青春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青春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下列有关青春期出现的心理和生理现象,不正常的是(  )</p><p>A. 身高突增</p><p>B. 性器官迅速发育</p><p>C. 失眠多梦,不愿意与他人交流</p><p>D. 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身高突增是进入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A不符合题意;</p><p>B、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B不符合题意;</p><p>C、失眠多梦,不愿意与他人交流,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C符合题意;</p><p>D、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且出现了一些生理现象,男孩出现遗精、女孩来月经,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青春期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B. 出现第二性征</p><p>C. 心脏的功能明显增强    D. 脑细胞的数量迅速增多</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A正确;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生殖器官开始发育成熟,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B正确;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C正确;脑细胞的数量迅速增多不是青春期的特点,D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小孩缺钙,医生建议该小孩服用钙片的同时,还要服用少量鱼肝油,这是因为鱼肝油中含有丰富的( )</p><p>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皮肤粗糙,维生素A不影响钙的吸收,A错误;<br />体内缺乏维生素B会引起脚气病、神经炎等,不影响钙的吸收,B错误.<br />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不影响钙的吸收,C错误;<br />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体内缺乏维生素D就会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因此为了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除了给儿童多补充含钙、磷等,还应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吸收钙质,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100克下列食物给人提供能量最多的是:(    )</p><p>A. 米饭&#xa0;B. 鲜牛奶&#xa0;C. 馒头&#xa0;D. 花生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p><p>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体内分解所放出的热量分别是:每克糖类平均为17.15千焦,每克脂肪平均为38.91千焦,每克蛋白质平均为17.15千焦。大米、馒头中含有丰富的糖类,牛奶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花生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因此等量的馒头、米饭、花生、牛奶中,花生燃烧释放的能量最多。由此可知D提供能量最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四类食品中四种不同含量的营养成分,若某同学长期以其中的一类食品为主食,则最容易患佝偻病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19/772502b2/SYS201904141946391548518043_ST/SYS201904141946391548518043_ST.001.png" width="442"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    B. B    C. C    D. D</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这是一道识图题,图中用坐标的方式给出了四种食物所含有的部分营养成分.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和骨骼的病理变化所造成的.佝偻病多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p><p>无机盐中含有的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而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和骨骼的病理变化所造成的.佝偻病多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佝偻病患者可能缺乏含钙的无机盐或维生素D.从图中看出选项D中的钙含量和维生素D含量少,不能长期作为幼儿主要食物.</p><p>故选: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根据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p><p>科学家在对黑猩猩、大猩猩、猩猩、长臂猿的DNA分子分析的基础上,主张黑猩猩和大猩猩应该和人划分到一个分类属性。分析结果如下:在上述四种类人猿中,长臂猿与人类DNA分子相差最大,猩猩次之,而黑猩猩与人类DNA分子相差较小,并且小于黑猩猩和大猩猩之间DNA分子的差别。</p><p>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四种类人猿在进化过程中,与人类分开最早的是哪种?次之是哪两种?分开最晚的是哪种?答: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__, 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长臂猿    猩猩    大猩猩    黑猩猩    </p><p>【解析】</p><p>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上有决定生物性状的基因。DNA分子的差异可以反映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DNA分子相差越大,说明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反之,DNA分子相差越小,说明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p><p>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上有决定生物性状的基因。DNA分子的差异可以反映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DNA分子相差越大,说明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反之,DNA分子相差越小,说明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题干中叙述长臂猿与人类DNA分子相差最大,说明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猩猩次之,说明猩猩与人类亲缘关系比长臂猿与人类亲缘关系近一点;由黑猩猩与人类DNA分子相差较小,并且小于黑猩猩和大猩猩之间DNA分子的差别说明黑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比大猩猩还要近。</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为受精和受精卵植入子宫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7/20/08/2281bc9e/SYS201907200810027302671512_ST/SYS201907200810027302671512_ST.001.png" width="301" height="1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③______与④______融合的过程叫受精,形成②_____,此过程发生在①____中。</p><p>(2)因病摘除子宫的妇女,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_______(填“消失”“不消失”)。</p></div></div>
<div><p>【答案】精子    卵细胞    受精卵    输卵管    能    不消失<br />    </p><p>【解析】</p><p>从人体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入手。</p><p>(1)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③精子和卵巢产生的④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①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②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受精。(受精卵在经过输卵管进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泡,并且埋入子宫内膜。胚胎继续发育,其中的细胞开始分化成各种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各种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胚胎。</p><p>(2)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它的作用是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女性月经周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调控卵巢功能的上级机构(下丘脑和垂体)与卵巢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和形成月经的地方。此人子宫摘除,但卵巢是完好的,因此能正常排卵,但不会形成月经,也无妊娠能力,即怀孕能力。</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省平和县第一中学七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