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1:56:20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马坡镇中心中学八年级3月份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只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具有(  )</p><p>A. 进化性    B. 遗传性    C. 变异性    D. 适应性</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一只雌猫一次产了三只小猫,这三只小猫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这说明生物体现了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现象,因此属于变异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变异不可以遗传给后代的是(  )</p><p>A. 一对夫妇中,丈夫对红绿色不能识别</p><p>B. 某人常在野外工作,皮肤变黑</p><p>C. 一对夫妇正常,但小孩长到几岁后被诊断有先天愚型</p><p>D. 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女儿是单眼皮</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p><p>丈夫对红绿色不能识别、夫妇正常但小孩长到几岁后被诊断有先天愚型、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女儿是单眼皮,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能遗传给后代,故ACD不合题意;长期在野外工作皮肤变黑,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同卵生的双胞胎胖瘦相差很大,原因是(    )</p><p>A. 显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B. 隐性基因发生了作用</p><p>C. 染色体的数目发生改变    D. 生活环境和条件有所不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同卵双胞胎是指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结合产生的一个受精卵,这个受精卵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细胞,由这两个细胞形成两个胚胎;由于他们出自同一个受精卵,因此他们的遗传物质完全一样。</p><p>同卵双胞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他们的“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染色体数目”都相同。所以“一对同卵双胞胎胖瘦相差很大”,其原因是生活环境和条件有所不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关变异形成的叙述有误的是(  )</p><p>A. 变异可由环境变化而引起的&#xa0;B. 变异可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化引发</p><p>C. 变异只有在亲子代之间才能发生&#xa0;D. 子代的个体间可能会发生变异</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变异包括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而引起;而不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只是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p><p>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其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故A正确;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属于遗传的变异,如基因突变引起的性状的改变,故B正确; 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故C错误;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故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人的卵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xa0;&#xa0;&#xa0;)</p><p>A. 46条    B. 23对    C. 46对    D. 23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p><p>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因此人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23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p><p>A. 狗的直毛和卷毛&#xa0;B. 狗的黑毛和兔的白毛</p><p>C. 兔的长腿和短腿&#xa0;D. 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p><p>狗的直毛和卷毛,是狗毛的形状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故A不符合题意;狗的黑毛和兔的白毛,是狗和兔,是两个物种,不是相对性状。如狗的黑毛与狗的白毛,或兔的黑毛与兔的白毛,都是相对性状,故B符合题意;兔的长腿和短腿,是兔腿的长短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故C不符合题意;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眼皮的单双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是</p><p>A. 基因&#xa0;B. 染色体&#xa0;C. DNA&#xa0;D. 蛋白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上有DNA,DNA上有基因,基因是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p><p>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由两条长长的、互相盘绕的链组成,构成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作为携带遗传信息的染色体,它的组成是</p><p>A基因和脂肪        B.DNA和蛋白质         C。蛋白质和糖类 D。无机物和糖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载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基因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实质过程是(  )</p><p>A. 生殖过程&#xa0;B. 分化过程&#xa0;C. 发育过程&#xa0;D. 分裂过程</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遗传物质位于染色体上,控制生物亲代性状的遗传物质,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的。</p><p>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01/08/94084c17/SYS201908010810329727561850_DA/SYS201908010810329727561850_DA.001.png" width="343" height="2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基因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实质过程是生殖过程。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什么引起的(    )</p><p>A. 个体生长很快</p><p>B. 个体发育很好</p><p>C. 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p><p>D. 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p><p>变异包括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由于能够遗传给下一代叫做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而不能遗传给下一代,是不遗传的变异,因此能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而引起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是非特异性免疫的主要特征</p><p>A. 人生来就有的,能防御多种病原体</p><p>B. 生病以后有的,只防御一种病原体</p><p>C. 人生来就有的,只防御一种病原体</p><p>D. 后天获得的,能防御多种病原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指的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 细胞,体液中含有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 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 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 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p><p>考点: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凡是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p><p>A.病原体        B.病毒             C.抗原            D.免疫</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抗原,解答时可以从抗原的概念特点方面来切入.</p><p>解:抗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因此,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p><p>故选:C.</p><p>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抗原的概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免疫细胞主要是指     (    )</p><p>A. 红细胞    B. 血小板    C. 吞噬细胞    D. 淋巴细胞</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人体的特异性免疫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共同组成的。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结、扁桃体和脾脏等,免疫细胞主要指淋巴细胞。</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p><p>A. 白细胞能吞噬细菌&#xa0;B. 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p><p>C. 患过天花的人对天花病毒具有不感染性&#xa0;D. 人体唾液中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免疫是指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的抵抗力,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前者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后者是指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p><p>人体的免疫的三道防线及特点如下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01/08/94084c17/SYS201908010810333771656060_DA/SYS201908010810333771656060_DA.001.png" width="387" height="2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选项中,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非特异性免疫;白细胞能吞噬细菌、唾液中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也是非特异性免疫;而患过天花的人对天花病毒具有不感染性,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对天花病毒有抵抗力,属于特异性免疫。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保卫自身不受病原体侵害的第一道防线是(   )</p><p>A.肌肉和骨骼     B.皮肤和黏膜      C.表皮和真皮     D.皮肤和肌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皮肤和黏膜是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黏膜的某些附属物有阻挡和清除异物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共同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因此此题答案为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p><p>A. 红细胞&#xa0;B. 吞噬细胞&#xa0;C. 淋巴细胞&#xa0;D. 血小板</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具有专一性。</p><p>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因此,产生这种抗体的细胞是淋巴细胞。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每年秋冬季节给青少年接种流脑疫苗,这是为了(    )</p><p>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p><p>C. 保护易感人群    D. 杀灭体内流脑病毒</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传染病流行需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br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每年秋冬季节给青少年接种流脑疫苗,是给健康的人接种,让他们体内产生抗体,从而达到预防该传染病的目的,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所以各种自然灾害过后要防治瘟疫爆发,注意饮食卫生显得格外重要,这是为了(   )</p><p>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p><p>C.切断传播途径     D.获得免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水灾过后会因为饮水遭到污染、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等原因,引发消化道传染病,预防消化道传染 病的主要措施是通过注意饮食卫生切断其传播途径。所以水灾过后要防治瘟疫爆发,注意饮食卫生显得格外重要,这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p><p>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为了控制手足口病,对手足口病患者必须隔离治疗,这种做法属于(   )</p><p>A.保护易感人群        B.控制传染源</p><p>C.控制病原体          D.切断传播途径</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对手足口病病人必须隔离治疗,这种做法属于控制传染源。</p><p>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和______,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进行预防接种的目的是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    </p><p>【解析】</p><p>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因此,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进行预防接种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豚鼠的毛色有棕色和黑色之分,现有一棕色雄性豚鼠与黑色雌性豚鼠交配,产生的子一代都是黑色豚鼠(如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用T、t表示控制毛色的显、隐性基因):</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01/08/94084c17/SYS201908010810342348443071_ST/SYS201908010810342348443071_ST.001.png" width="361" height="1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根据图中所示遗传结果,从理论&#xa0;上可推断出在豚鼠的毛色这一对性状中是显性性状是______色。</p><p>(2)试写出图中相应豚鼠的最可能的基因组成:黑毛亲本豚鼠:______;子一代豚鼠:______。</p><p>(3)某同学家里买了一只黑色雌性豚鼠,不知其基因组成如何,请选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定:</p><p>①选用毛色为______&#xa0;色的雄豚鼠与这只黑色雌豚鼠交配,根据所生后代的毛色即可鉴定。</p><p>②若所生后代中既有黑色个体又有棕色个体,被鉴定的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为______。</p><p>③若多次交配后,所生豚鼠全是黑色,被鉴定的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可能为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黑    TT    Tt    棕    Tt    TT    </p><p>【解析】</p><p>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此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在子代出现的性状的是显性性状。</p><p>(1)由于亲本的体色为棕色和黑色,子一代的体色都是黑色,表明黑色为显性性状,棕色为隐性性状。因此,根据图中所示遗传结果,从理论上可推断出在豚鼠的毛色这一对性状中是显性性状是黑色。</p><p>(2)用T、t表示控制毛色的显、隐性基因,则黑色的基因组成是TT或Tt,棕色的基因组成为tt。棕色(tt)亲本豚鼠遗传给子一代豚鼠的基因一定是t,因此子一代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是Tt,遗传图解如图1:</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01/08/94084c17/SYS201908010810342348443071_DA/SYS201908010810342348443071_DA.001.png" width="187"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图1中看出,黑毛亲本豚鼠的基因组成是TT;子一代豚鼠的基因组成是Tt。</p><p>(3)①由于黑色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是TT或Tt,棕色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tt。所以可以选用毛色为棕色的雄豚鼠与这只黑色雌豚鼠交配,根据所生后代的毛色即可鉴定。</p><p>②若所生后代中既有黑色个体又有棕色个体,被鉴定的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为Tt,遗传图解如图2:</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01/08/94084c17/SYS201908010810342348443071_DA/SYS201908010810342348443071_DA.002.png" width="237"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因此,若所生后代中既有黑色个体又有棕色个体,被鉴定的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为Tt。</p><p>③若多次交配后,所生豚鼠全是黑色,被鉴定的黑色豚鼠的基因组成可能为TT,遗传图解如图1。</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马坡镇中心中学八级3月份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