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的南海诸岛有许多美丽的珊瑚礁,它们是由珊瑚虫的分泌物堆积形成.珊瑚 虫属于腔肠动物,其显著特征是( )</p><p>A. 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p><p>B. 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p><p>C. 身体呈圆柱体,有无肛门</p><p>D. 身体呈圆筒形,身体分节</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它们的身体呈辐射对称,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从口排出,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可见A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特征中与蛔虫营寄生生活无关的是( )</p><p>A. 生殖器官发达 B. 消化管结构简单</p><p>C. 身体呈圆柱形 D. 体表有角质层</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蛔虫营养物质主要是寄生动物体内的消化的食物,所以蛔虫的消化道简单;同时蛔虫为了避免寄生动物消化液,所以体表有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蛔虫的生殖器官也非常发达,与寄生生活相适应,可见身体呈圆柱形与蛔虫营寄生生活无关,C符合题意。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鲫鱼在游泳时的动力主要来自</p><p>A.胸鳍和尾鳍的摆动</p><p>B.所有鱼鳍的协调运动</p><p>C.尾鳍的摆动</p><p>D.尾部和躯干部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鱼的各种鳍的作用: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 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 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主要起平衡的作用;鲫鱼在游泳时,产生前进动力主要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四个选项中,两种动物都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p><p>A. 青蛙和乌龟 B. 扬子鳄和青蛙 C. 娃娃鱼和蟾蜍 D. 扬子鳄和蟾蜍</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青蛙是两栖动物,乌龟是爬行动物,A错误;扬子鳄是爬行动物,青蛙是两栖动物,B错误; 娃娃鱼和蟾蜍都是两栖动物,C正确;扬子鳄是爬行动物、蟾蜍是两栖动物,D错误。</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组在南美考察的动物学家发现一种被称为“树懒”的动物,这种动物行动非常缓慢,皮肤上长有毛发,胎生,用肺呼吸.动物学家根据这些特点把树懒归类为( )</p><p>A. 两栖动物 B. 爬行动物 C. 鸟类 D. 哺乳动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树懒”皮肤上长有毛发、胎生、恒温、靠肺呼吸,这是哺乳动物的特征,因此“树懒”属于哺乳动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10月17日,6只由中国科学家培育的蚕宝宝随神州11号载人飞船升上太空,进行太空生长实验。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它们蜕掉的是</p><p>A. 贝壳 B. 外骨骼 C. 鳞片 D. 皮肤</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昆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因此昆虫在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所以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它们蜕掉的是外骨骼。</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鸟类主要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p><p>A. 体表被覆羽毛,后肢变为翼,具有快速飞翔的能力</p><p>B. 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可产生强大的飞行动力</p><p>C. 体内有气囊,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p><p>D. 体温高而恒定,减小了对环境的依赖性</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鸟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为鸟类的飞行器官,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A错误;胸肌发达,可产生强大的飞行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B正确;鸟类的体内有气囊,其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时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它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C正确;鸟类的体温不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为恒温动物,体温恒定减少了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D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些蛾类幼虫开始只靠味觉寻找食物,因此不能找到无味的花.但当它采过无味 的花后,建立了视觉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后就能采无味的花了.这种行为属于( )</p><p>A. 先天性行为 B. 学习行为 C. 贮食行为 D. 节律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有些蛾类幼虫开始只靠味觉寻找食物,因此不能找到无味的花,但当它采过无味的花后,建立了视觉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后就能采无味的花了,这种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是四位同学关于细菌、真菌分部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p><p>A. 细菌和真菌可以不受温度的限制而生活在任何环境中</p><p>B. 细菌和真菌的生存可以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p><p>C. 细菌和真菌在有空气和无空气的环境中均可以生存</p><p>D.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分布及其广泛</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A、当温度很高时如500度,就会把细菌、真菌杀死,因此细菌和真菌不是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A错误。<br />BC、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如霉菌,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如甲烷菌,BC错误。<br />D、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D正确。<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与对应的保存方法不恰当的是( )</p><p>A. 袋装牛奶﹣巴斯德消毒法 B. 咸鱼﹣腌制法 C. 果蔬﹣冷藏法 D. 肉类罐头﹣脱水法</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袋装牛奶用的是巴氏消毒法,即高温灭菌,A 正确;咸鱼是用较多的盐渗出食品内的水分,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也叫腌制法,B 正确;保存果蔬常采用冰箱冷藏的方法,首先低温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其次是因为温度低,可降低新鲜果蔬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利于蔬菜的保存,C 正确;肉类罐头食品所采取的主要保存方法是灌装法,原理是密封前灭过菌,且密封严,细菌不能进入,空气也不能进入,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D 错误。</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成熟的新鲜香菇放在白纸上,轻轻敲一敲,会落下一些褐色的粉末.这些褐 色粉末是( )</p><p>A. 菌丝 B. 孢子 C. 种子 D. 芽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香菇属于真菌,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孢子成熟后散落下来,菌褶里有孢子落下形成的孢子印,所以将成熟的新鲜香菇放在白纸上,轻轻敲一敲,会落下一些褐色的粉末,这是香菇的孢子,B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4年开始,美洲出现了寨卡病毒疫情。科学家已经证实寨卡病毒是引起罕见神经系统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罪魁祸首。下列与寨卡病毒结构最相近的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e4e062e2/SYS201806202245076365579428_ST/SYS201806202245076365579428_ST.001.png" width="104" height="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e4e062e2/SYS201806202245076365579428_ST/SYS201806202245076365579428_ST.002.png" width="51" height="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e4e062e2/SYS201806202245076365579428_ST/SYS201806202245076365579428_ST.003.png" width="55" height="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e4e062e2/SYS201806202245076365579428_ST/SYS201806202245076365579428_ST.004.png" width="71"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共有五类,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A细菌、B植物细胞、D霉菌,都有细胞结构,C是细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寨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与寨卡病毒结构最相近的是C。</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诗句“西湖纯色归,春水绿于染”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主要描述 的植物类群分别是( )</p><p>A.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B. 藻类植物 蕨类植物</p><p>C.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D. 蕨类植物 被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湖水中富含有机物,使得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得湖水呈现出绿色,因此“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这句诗描写的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受精过程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可见“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描写的应该是低矮的苔藓植物,A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之间共同特征最多的分类等级是( )</p><p>A. 门 B. 纲 C. 属 D. 种</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种是最小的单位,同种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D正确。</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多样性包括( )</p><p>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数量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B.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基因的多样性</p><p>C.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D.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数量的多样性、生物基因的多样性</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修建青藏铁路时,在穿过可可西里、楚马尔河、加索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上采取了绕避、设置通道等措施,这样做的意义是( )</p><p>①能减少青藏铁路的建设投资 </p><p>②可以避免自然灾害 </p><p>③保护当地的生物资源 </p><p>④体现了现代的生态价值观</p><p>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青藏铁路穿过可可西里等自然保护区的线路时采取绕避、设置安全通道等措施,这样做的意义是有利于保护该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的栖息环境,进而保护了当地的野生动物,有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D符合题意。</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有许多珍稀的动物资源,其中被称为“中国鸽子树”的植物是( )</p><p>A. 桫椤 B. 油松 C. 珙桐 D. 苏铁</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珙桐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种,每年四、五月间,珙桐树盛开繁花,它的头状花序下有两枚大小不等的白色苞片,呈长圆形或卵圆形,长六至十五厘米,宽三至八厘米,如白绫裁成,美丽奇特,好像白鸽舒展双翅;而它的头状花序象白鸽的头,因此珙桐有“中国鸽子树”的美称,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标签.将一定量的湿润肥沃土壤均分为两份,一份放入甲瓶中,另一份烘干冷却后放入乙瓶.在两瓶中同时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将两个装置均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观察.请你预测一下,蚯蚓蠕动能力明显减弱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482d0f53/SYS201712310140023094801346_ST/SYS201712310140023094801346_ST.001.png" width="92" height="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 B. 乙 C. 均明显减弱 D. 不确定</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乙用的是烘干的土壤,容易使蚯蚓体表干燥,氧气无法溶解不能渗透到体壁内,蚯蚓无法呼吸,导致蚯蚓蠕动能力明显减弱,甚至死亡。<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p><p>A. 体表有外骨骼</p><p>B.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p><p>C. 头部有触角、口器、单眼、复眼等取食和感觉器官</p><p>D. 气管呼吸</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A、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A正确。</p><p>B、节肢动物中的昆虫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而节肢动物蛛形纲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B错误;<br />C、节肢动物中有的头部有触角,有的有触须,C错误;<br />D、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用气管进行呼吸,而节肢动物甲壳纲动物用鳃呼吸,D错误。<br />故选:A。</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组动物的卵都具有卵壳结构( )</p><p>A. 扬子鳄和鲫鱼 B. 眼镜蛇和蝾螈 C. 家鸽和乌龟 D. 蜥蜴和蟾蜍</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卵外有壳,鲫鱼属于鱼类,卵外无壳,A错误;眼镜蛇属于爬行动物,卵外有壳,蝾螈属于两栖动物,卵外无壳,B错误;家鸽属于鸟类、乌龟属于爬行动物,卵外都有坚硬的壳,具有保护作用,C正确;蜥蜴属于爬行动物,卵外有壳,蟾蜍属于两栖动物,卵外无壳,D错误。</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翱翔在高空的老鹰,不仅能够发现地面上的小鸡,还能突然俯冲而下将小鸡抓 走.小明对此提出问题:老鹰捕捉小鸡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如果他打算通过持续观察的 方法来寻找答案,你认为他应该选择的观察对象是( )</p><p>A. 刚孵化出的雏鹰 B. 幼鹰</p><p>C. 成年的鹰 D. 小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观察老鹰捕捉小鸡的行为时,要选择刚孵化出的雏鹰作为观察的对象,因为对刚孵化出的雏鹰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鹰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后天学习获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杜鹃自己不孵卵和育雏.它们将卵产在画眉、苇莺等其他小鸟的巢里,由这些小鸟代孵.杜鹃幼雏破壳而出后会把巢主的卵和幼雏推出巢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 杜鹃没有繁殖行为</p><p>B. 杜鹃将卵产在其他鸟巢中的行为属于攻击行为</p><p>C. 杜鹃雏鸟将其他小鸟的卵推出巢外的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p><p>D. 其他小鸟替杜鹃孵卵并进行育雏的行为不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A、杜鹃虽然自己不孵卵和育雏,但是仍有求偶,交配,产卵等繁殖行为,错误。<br />B、攻击行为是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杜鹃对其他小鸟的行为不属于同类之间,另外杜鹃产卵的行为属于繁殖行为,错误。<br />C、杜鹃雏鸟将其他小鸟的卵推出巢外的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一种先天性行为,正确。<br />D、其他小鸟替杜鹃孵卵并进行育雏的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错误。<br />故选:C。</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细菌、真菌和病毒繁殖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病毒通过分裂生殖 B. 霉菌通过孢子来繁殖</p><p>C. 细菌通过芽孢繁殖 D. 酵母菌通过复制繁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利用自己的遗传物质来复制,繁殖新的病毒,A 错误;霉菌属于真菌,真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B 正确;细菌是单细胞的生物,进行分裂繁殖,C 错误;酵母菌通过出芽繁殖,D 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因此抗生素药品本省不会腐败变质</p><p>B. 抗生素能杀死细菌,不能杀死病毒</p><p>C. 生病时应大量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p><p>D. 抗生素是某些细菌产生的能杀死某些致病真菌的物质</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A、抗生素能杀死细菌,但是抗生素药品也会腐败变质。故A错误;<br />B、抗生素只对细菌起作用,对病毒不起作用。B正确;<br />C、生病时应大量服用抗生素,会是细菌产生抗药性,对人体不利。C错误;<br />D、有的抗生素是某些真菌产生的能杀死某些致病细菌。D错误。<br />故选:B。</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猫和虎的共同分类单位是“猫属”,猫和狗的共同分类单位是“食肉目”,据此 可以确定( )</p><p>A. 猫和虎的亲缘关系较近 B. 猫和狗的亲缘关系较近</p><p>C. 虎和狗的亲缘关系较近 D. A、B、C、都不正确</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动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动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猫和虎的共同分类单位是“猫属”,猫和狗的共同分类单位是“食肉目”,属比目的等级小,因此猫和虎的亲缘关系近一些,共同特征较多,A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p><p>A. 鲤鱼 B. 青蛙 C. 蜥蜴 D. 蝙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鲤鱼、青蛙、蜥蜴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都属于变温动物;蝙蝠属于哺乳动物,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几种动物以及对它们分类特点的一些描述,请回答 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5/10/97fea3fa/SYS201808051008061769936533_ST/SYS201808051008061769936533_ST.001.png" width="427" height="2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 a 处应填的特征是 ____________;</p><p>(2)动物①呼吸器官的结构特点是由许多红色的鳃丝构成,内含丰富的_____,当水流出 鳃后,血液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_____;</p><p>(3)如果对动物②进行科学分类,它属于_____纲,与动物③相比,体表有_____,可 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动物③是_____,它的成体还要依靠_____来辅助呼吸;</p><p>(4)河蚌可用来培养珍珠,与珍珠形成有关的是该动物的_____结构;</p><p>( 5 ) 写 出 ⑤ 所 代 表 的 动 物 名 称______, 其 身 体 呈______对称.</p></div></div>
<div><p>【答案】 (1)有无卵壳 (2)毛细血管; 减少 (3)爬行; 角质鳞片; 青蛙; 皮肤 (4)外 套膜 (5)涡虫; 两侧</p><p>【解析】试题分析:河蚌属于软体动物,鱼属于鱼类,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蜥蜴属于爬行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p><p>(1)根据题意,在 a 处应填的特征是有无卵壳;(2)动物①呼吸器官是鳃,鳃是由许多红色的鳃丝构成,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当水流出鳃后,血液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减少,因此①是鱼;(3)②的卵有坚硬的卵壳,它属于爬行纲,因此②是蜥蜴,与动物③相比,体表有角质鳞片,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动物③是青蛙,它的成体还要依靠皮肤来辅助呼吸;(4)河蚌可用来培养珍珠,与珍珠形成有关的是河蚌的外套膜;(5)⑤有口无肛门,属于无脊椎动物,无翅,因此⑤是涡虫,其身体呈两侧对称,属于扁形动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自然界中,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体内能够反复循环理性.在此过程中,不同类群的生物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入托为自然界中物质循环过程的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5/10/97fea3fa/SYS201808051008063401485048_ST/SYS201808051008063401485048_ST.001.png" width="310" height="24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b 表示空气中的______,它可以通过植物的______作用变成有机物进入植物体内;</p><p>(2)兔和鹿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它们与植物一样,会通过_______作用将有机物分解,归还给自然.</p><p>(3)a 代表的生物是______,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它们可以将动 植物的遗体或排泄物中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 ,再次被绿色植物利用,从而形成了自 然界总物质的循环.</p></div></div>
<div><p>【答案】 (1)二氧化碳; 光合; (2)呼吸; (3)细菌、真菌; 分解者; </p><p>【解析】试题分析:图中a为细菌、真菌等,b为二氧化碳,c为水和无机盐等,结合自然界中物质循环过程识图分析作答。</p><p>(1)由图可以知道:b物质可以被绿色植物吸收,a生物分解动植物的遗体能产生b物质,可以判定 b 物质为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因此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吸收来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促进植物生长;(2)兔和鹿是动物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它们与植物一样,会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归还给自然;(3)a 生物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所以a为细菌、真菌,可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b二氧化碳和c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由此可见,细菌、真菌为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脱臼也称关节脱位是指构成关节的上下两个骨端发生错误,易发生于肩、肘、下颌及手指关节.脱臼后关节处疼痛剧烈,正常活动受损或丧失,关节部位出现畸形. X 线检查关节正侧位片可检查和确定脱位情况.X 射线是一种电磁波,能够穿透一些软组织, 却不能穿透骨头.如图所示,是某人关节脱臼的 X 射线检查影像图.一旦发生脱臼,应立刻 停止活动,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切不可揉搓受伤的部位,避免再度受伤.请据此回答下: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5/10/97fea3fa/SYS201808051008065803130744_ST/SYS201808051008065803130744_ST.001.png" width="114" height="1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问题:</p><p>(1)脱臼也称关节脱位,是指关节头从_____中脱出,脱臼后,将相邻两骨连接起来 的_____、韧带、关节软骨及肌肉等软组织也会损伤;</p><p>(2)肌肉在骨上的附着情况,正确的是(____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5/10/97fea3fa/SYS201808051008065803130744_ST/SYS201808051008065803130744_ST.002.png" width="576" height="1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3)运动时,除了运动系统,还有______ _____________等其他系统的参与;</p><p>(4)对于脱臼来说,预防比治疗重要,防止运动脱臼你有哪些建议? </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1)关节窝; 关节囊; (2)B; (3)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 (4)活动前认真做准备活动,做一些环绕、伸展的活动,让各个关节部位得到充分的活动</p><p>【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p><p>(1)人体内有许多关节运动剧烈时就会造成脱臼,脱臼就是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将相邻两骨连接起来的关节囊、韧带、关节软骨及肌肉等软组织也会损伤;(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B 正确;(3)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4)对于脱臼来说,预防比治疗重要,活动前认真做准备活动,做一些环绕、伸展的活动,让各个关节部位得到充分的活动。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芳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学农活动,体验了主食制作、酸奶制作等课程,体会到了微生物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请从 A、B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达,按 A 题 作答情况计分.</p><p>A 题:(1)制作花卷时需要用到酵母菌,这是一种 ____________(填“细菌”或“真菌”),细胞 中 ____________(填“有”或“无”)真正的细胞核;</p><p>(2)揉好的面团需要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一段时间,这是因为____________;</p><p>(3)蒸熟的画卷松软多孔,是因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____________ 气体预热膨胀造成的.</p><p>B 题:(1)制作酸奶时需要用到乳酸菌,这是一种____________(填“细菌”或“真菌”),细胞 中____________(填“有”或“无”)真正的细胞核;</p><p>(2)把新鲜的牛奶与糖混合,加热煮至沸腾目的是____________;</p><p>(3)冷却后加入酸奶,加盖密封.是让酸奶中的乳酸菌在____________(填“有氧”或“无氧”) 环境中将有机物分解成乳酸.</p></div></div>
<div><p>【答案】 :A:(1)真菌; 有; (2)酵母菌的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 (3)二氧化碳; B:(1)细菌 无 (2)杀灭牛奶与糖中的微生物; (3)无氧</p><p>【解析】试题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分解淀粉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气体遇热膨胀逸出导致蒸熟的馒头等松软多孔,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有氧环境下呼吸受抑制,不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的环境下进行无氧呼吸,把有机物发酵,产生乳酸。</p><p>A题:(1)制作花卷时需要用到酵母菌,这是一种真菌,细胞中有真正的细胞核;(2)真菌的生活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揉好的面团要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一段时间,这是因为酵母菌的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3)蒸熟的花卷松软多空,是因为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遇热膨胀造成的;B题:(1)制作酸奶时需要用到乳酸菌,这是一种细菌,细胞中无真正的细胞核;(2)把新鲜的牛奶与糖混合后,加热煮沸的目的是杀灭牛奶与糖中的微生物,以避免微生物对牛奶的影响,保证牛奶的质量;(3)乳酸菌的生活需要在无氧的环境下进行无氧呼吸,把有机物发酵,产生乳酸,因此自制酸奶时要密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微生物无处不在.小芳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内容后,与家人进行 了交流.妈妈提出疑问:“我们每天盖的被罩上由细菌和真菌吗?清洗后的被罩与清洗前相比,细菌和真菌数量真的变化吗?”小芳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就这个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 探究方案:</p><p>步骤①每位同学准备三个培养皿,在其中配制相同的培养基,分别标记 A、B、C; 步骤②将所有培养基进行 处理;</p><p>步骤③打开 A 培养基,放在清洗前的被罩下,静置 15 分钟后,立即盖盖密封;打开 B 培养 基,放在清洗后的被罩下,静置 15 分钟后,立即盖盖密封;C 不作任何处理; 步骤④将所有培养基放于 30℃的恒温箱中培养;步骤⑤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数目, 并记录. 几天后,他们观察到三个培养皿的菌落数目平均如图:请针对小芳与同学的探究实验,分析 回答下列问题:(1)A、B、C 三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____________,起对照作用的是 ____________组;</p><p>(2)实验中步骤②中,要将所有培养基进行____________处理.接种微生物是在以上实验步骤中 的第 ____________步完成;</p><p>(3)实验步骤①中①奥,小芳和兴趣小组的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三个培养皿来进行这个探究 实验,小明同学对此提出疑问,他觉得这样有点浪费,只要一位同学做这个实验就可以了.你 是否同意小明的观点?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针对实验的到的数据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5)如果第一次实验后发现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__)</p><p>A. 否定原来的假设,直接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 </p><p>B.按照原来的实验方案重复多次,检验是眼 结果是否一致 </p><p>C.反思实验过程,检查实验操作中是否存在失</p><p> D.检查实验装置,是否符 合实验方案</p></div></div>
<div><p>【答案】 (1)被罩是否清; C (2)高温灭菌; ③ (3)不同意;一个同学的实验数据样本太少,具有偶然性,实验误差大;多个同学形成重 复试验,减少实验误差 (4)被罩上存在着细菌、真菌,清洗后数量减少 (5)A</p><p>【解析】试题分析:(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唯一的变量才行,而该生物小组探究的是清洗后的被罩与清洗前相比,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变化,所以变量应该是被罩是否清洗,因此在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被罩是否清洗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p><p>(1)该生物小组探究的是清洗后的被罩与清洗前相比,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变化,因此A、B、C 三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被罩是否清洗,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A、B、C 三组实验中,C组不作任何处理,为对照组;(2)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所以高温杀菌后要等冷却,再进行接种,接种微生物是在以上实验步骤中的第③步中完成的,步骤③打开 A 培养基,放在清洗前的被罩下,静置15 分钟后,立即盖盖密封;打开 B 培养基,放在清洗后的被罩下,静置 15 分钟后,立即盖盖密封;C 不作任何处理;(3)一个同学的实验数据样本太少,具有偶然性,实验误差大;多个同学形成重复实验,减少实验误差,因此不同意小明的观点;(4)根据实验可以得出结论:被罩上存在着细菌、真菌,清洗后数量减少;(5)科学探究是严谨的,不能因为一次实验结果就否定或推翻原来的假设,要检查原实验方案是否科学,或进行重复多次实验,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A不合理;出现实验结果和预想的不一致,可能是制定计划时出现了问题,可以通过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来进一步探究,B合理;出现实验结果和预想的不一致,可能是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可以反思实验过程,实验操作中是否存在失误,C合理;出现实验结果和预想的不一致,可能是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可以检查实验装置是否符合实验方案的设计,D合理。</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短文回答问题:</p><p>洞熊是一种史前动物,它与熊猫、棕熊同属于哺乳动物.洞熊体型巨大,体宽可达 1.7 米, 身长可达 3.5 米.科学研究发现,洞熊拥有强壮的颌骨,牙齿大而平,居住地周围只生长密 集的植被.这一切都表明,洞熊是食草动物,食物非常单一,而这种特殊的饮食结构,正是洞熊在 28000 年前灭绝的原因.相比之下,棕熊的食物有水果,蜂蜜、鱼等,丰富的饮食结 构使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从而能广泛分布.</p><p>(1)洞熊和熊猫、棕熊同属于哺乳动物,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胚胎在雌性体____________内发育,通过 从母体获得营养,从而提高了后代的 ____________ ;</p><p>(2)由资料得知,洞熊是草食动物,它适应草食生活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与肉食动物相 比,没有 ____________齿;</p><p>(3)洞熊灭绝,而棕熊可以存活至今、分布广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1)胎盘; 成活率; (2)牙齿大而平; 犬; (3)食性复杂,获得的营养丰富,适 应复杂的环境变化</p><p>【解析】试题分析: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p><p>(1)洞熊和熊猫、棕熊同都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从而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2)洞熊属于草食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肉食动物的牙齿分化为门齿、臼齿和发达的犬齿,草食动物适应草食生活的结构特点是牙齿大而平,与肉食动物相比,没有犬齿;(3)洞熊灭绝,而棕熊可以存活至今、分布广泛的原因是食性复杂,获得的营养丰富,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相关问题:</p><p>蜜蜂是社会性昆虫,它们能通过特定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同伴。东方蜜蜂与其天敌胡蜂长期在同一区域分布。东方蜜蜂蜂群中的工蜂在采集花蜜或守卫蜂巢时,常常会遇到胡蜂的侵袭和捕捉。最近的研究发现,东方蜜蜂对胡蜂的攻击已经有了很好的防御对策。</p><p>当东方蜜蜂遭遇危险时,它们就会跳起“振动舞”,用头撞击同伴的身体,同时还可以通过语音报警,发出由简单的脉冲振动组成的“BB”声信号,借此通知同伴“不要去危险的地方”或者“外面有危险”,其他蜜蜂会通过视觉、听觉全面感知同伴给出的警报。一般来讲,脉冲振动频率越快、时间越长,代表危险就越大。</p><p>当胡蜂靠近东方蜜蜂的蜂巢时,巢门口守卫的工蜂会有明显的振翅行为,同时摆动腹部几秒钟。这种行为是在警告敌人“我看见你了,更进一步靠近是徒劳或危险的”,这种信号表达是东方蜜蜂所特有的。西方蜜蜂在原产地很少有胡蜂的侵袭,因此不能够像东方蜜蜂一样对胡蜂的攻击形成有效的反应。</p><p>当胡蜂距离蜂巢很近时,东方蜜蜂中守卫的工蜂便会一拥而上集结成团,围困胡蜂,结团的中心温度可以达到50 ℃以上,从而把胡蜂活活“热死”。西方蜜蜂不会表现出这种行为,其守卫的工蜂更倾向于单独行动阻击入侵者。有人将其与东方蜜蜂混合饲养,在参加结团的两种蜜蜂中,东方蜜蜂处于结团的中心区域,直接与胡蜂进行肉搏战,而西方蜜蜂虽然参加战斗,但更多的是处于结团的外围。</p><p>另有研究表明,某些农用杀虫剂,即使残留量在正常范围内,仍会让蜜蜂变得麻木,难以对危险做出正确评估,影响信息传递,对蜜蜂的防御策略有很大影响。</p><p>(1)本文谈到“东方蜜蜂对胡蜂的攻击已经有了很好的防御对策”,请你列举出其中的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动物行为角度看,这些行为属于____________(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这些行为是在________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协调作用下实现的。</p><p>(2)东方蜜蜂懂得依据____________向同伴发出不同的语音警报。按照达尔文的观点,这种特有的________行为是由于东方蜜蜂与胡蜂长期在同一区域分布,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形成的。</p><p>(3)据本文信息分析,胡蜂对________(填“东方蜜蜂”或“西方蜜蜂”)捕食成功率会更高。在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结团消灭胡蜂的战斗中,________(填“东方蜜蜂”或“西方蜜蜂”)牺牲的个体数目会更多。在与胡蜂的斗争中,工蜂个体大量牺牲,这种牺牲_____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物种的延续。</p><p>(4)请在下面选项中,选择一个最能体现本文核心内容的标题____。</p><p>A.西方蜜蜂的防御行为</p><p>B.蜜蜂对天敌有多种防御对策</p><p>C.蜜蜂独特的语音报警系统</p><p>D.东方蜜蜂与西方蜜蜂的防御合作</p><p>(5)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你对人和动物的关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请写出其中一条。</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当东方蜜蜂遭遇危险时,它们就会跳起“振动舞”、给同伴发出“BB”声信号、守卫工蜂的振翅警告、集结成团把胡蜂活活“热死” 先天性行为 神经 危险的大小(或危险的程度) 防御 西方蜜蜂 东方蜜蜂 有利于 B 我们应当保护动物,而不应当伤害它们</p><p>【解析】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1)本文谈到“当方蜜蜂对胡蜂的攻击已经有了很好地防御对策”,例如:当东方蜜蜂遭遇危险时,它们就会跳起“振动舞”、给同伴发出“BB”声信号、守卫工蜂的振翅警告、集结成团把胡蜂活活“热死”,从动物行为角度看,这些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行为,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协调作用下实现的;(2)东方蜜蜂懂得依据危险的大小(或危险的程度)向同伴发出不同的语音警报,按照达尔文的观点,这种特有的防御行为是由于东方蜜蜂与胡蜂长期在同一区域分布,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形成的;(3)西方蜜蜂在原产地很少有胡蜂的侵袭,因此不能够像东方蜜蜂一样对胡蜂的攻击形成有效地反应,因此胡蜂对西方蜜蜂捕食成功率会更高,在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结团消灭胡蜂的战斗中,东方蜜蜂牺牲的个体数目会更多,在与胡蜂的斗争中,工蜂个体大量牺牲,这种牺牲有利于物种的延续;(4)本文主要介绍了蜜蜂对天敌有多种防御对策,因此最能体现本文核心内容的标题蜜蜂对天敌有多种防御对策,故选B;(5)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对人和动物的关系的认识:我们应当保护动物,而不应当伤害它们。</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