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宁波卷)生物(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做法错误的是</p><p>A.随手关闭水龙头 B.往河里倾倒垃圾</p><p>C.农业上采用滴灌技术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我们要随手关闭水龙头,节约用水,A正确;往河里倾倒垃圾,属于污染水源,B错误;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可以节约用水,C正确;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应遵循“先净化,后排放”的原则,可以防止水资源的污染,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3/f1cad89b/SYS201712302311485561677084_ST/SYS201712302311485561677084_ST.001.png" width="192" height="12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中的虫和鸟属于消费者</p><p>B. 植物的枯枝落叶能被细菌和真菌分解</p><p>C. 若消灭所有的虫、则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增强</p><p>D. 作为生态系统,图中尚缺少阳光等非生物成分</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虫是食草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鸟是食肉动物,间接以植物为食,都属于消费者,A正确;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可把动植物遗体和粪便中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B正确;若消灭所有的虫,将产生近期或远期效应,使生态平衡失调或破坏,C错误;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以说图中尚缺少阳光等非生物成分,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6年巴西暴发了一种由寨卡病毒引起的疾病,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寨卡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 </p><p>B. 寨卡病毒不是生物,没有遗传物质</p><p>C.该病的传播途径与流感相同 </p><p>D.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杀灭伊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寨卡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A正确;寨卡病毒是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错误;寨卡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C错误;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杀灭伊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D错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当人体皮肤擦破出血时,血液中的 可促进血液凝固,形成血凝块,防止血液过多流失;形成的血凝块还可以阻止病菌的侵入,这种免疫机制属于 免疫。</p><p> </p></div></div>
<div><p>【答案】答案:血小板 非特异性</p><p>【解析】</p><p>试题分析: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最少、体积最小,含有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起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皮肤和黏膜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功能,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当人体皮肤擦破出血时,血液中的血小板可促进血液凝固,形成血凝块,防止血液过多流失;形成的血凝块还可以阻止病菌的侵入,这种免疫机制属于非特异性免疫。</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