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1:41:26

山东省高密四中文慧学校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玉米种子中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p><p>A. 胚乳&#xa0;B. 胚&#xa0;C. 子叶&#xa0;D. 种皮</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一般情况下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内。</p><p>解答:</p><p>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胚乳储存有丰富的营养,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下图所示植物的生殖方式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19/6c09ec79/SYS201904141943576883974292_ST/SYS201904141943576883974292_ST.001.png" width="437"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 b c    B. a c d    C. a b d    D. b c d</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 a是嫁接,b组织培养,d是扦插,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生殖。c是用种子繁殖,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属于有性生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皮肤生发层细胞可分裂产生新细胞,新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为(  )</p><p>A. 23条    B. 46条    C. 69条    D. 92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所以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3对,所以皮肤生发层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为23对即46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那么“毛毛虫”是蝴蝶的( )</p><p>A. 卵    B. 幼虫    C. 蛹    D. 成虫</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蝴蝶的发育特点.解答时可以从蝴蝶的发育过程方面来切入.</p><p>解:完全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叫完全变态.完全变态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毛毛虫”是蝴蝶的幼虫期.</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p><p>     A、羊的黑毛和白毛      B、兔的长毛与短毛</p><p>    C、豌豆的圆粒与黄粒     D、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豌豆做遗传学实验时,豌豆花未开放前即进行套袋处理,依然可以结出豌豆,说明豌豆花的类型和传粉方式分别为</p><p>A. 单性花 自花传粉    B. 单性花 异花传粉</p><p>C. 两性花自花传粉    D. 两性花 异花传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一朵花中既有雌蕊又有雄蕊的花叫两性花,能够完成自花传粉的花,一定是两性花。所以豌豆花未开放前即进行套袋处理,依然可以结出豌豆,说明豌豆花的类型和传粉方式分别为两性花和自花传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蜜桃的果肉香甜多汁。下图中,发育成水蜜桃“果肉”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13631d57/SYS201904151036026855922068_ST/SYS201904151036026855922068_ST.001.jpeg" width="68"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    B. ②</p><p>C. ③    D. 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植物开花后,成熟的花药自动裂开,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再经过受精过程,子房逐渐膨大,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可见,甘甜可口的果肉是雌蕊的③子房壁发育而成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俗话说“梨树砍三刀,果枝压弯腰”,在初夏梨树的“坐果”期,有经验的果农会给梨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这样做的目的是( )</p><p>A. 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B. 促进水分更多地输送给果实</p><p>C. 促进无机盐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D. 阻止形成层的分裂,促进果实的发育</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筛管位于树皮的韧皮部内,运输有机物,方向由上向下,如果对梨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可以切断筛管向下输送更多的有机物,可以将有机物更多地送到给果实,从而提高梨子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植物种子的描述,正确的是</p><p>A、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没有胚乳,整个种子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p><p>B、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胚的结构完全相同</p><p>C、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p><p>D、种子萌发后依靠细胞分裂发育成幼苗</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子叶具有贮存营养物质的功能,选项A不正确;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胚都由胚芽、胚轴、子叶和胚根组成,是新生植物的幼体,但是子叶的功能是不同的,选项不B正确;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首先是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植物的幼根,选项C正确;细胞分裂是细胞数目的增多,还要过经细胞的分化形成组织,由不同的组织形成器官,由器官构成植物体,选项D不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全面二孩”正式实施,某对夫妇计划再生育一孩,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p><p>A. 人的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p><p>B. 生男孩是因为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p><p>C. 丈夫所产生的精子都含有Y染色体</p><p>D. 自然状况下,第二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p><p>解答:</p><p>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6/09/bdd83e3f/SYS201905260908054799562649_DA/SYS201905260908054799562649_DA.001.png" width="334"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p><p>A、人的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A正确;</p><p>B、人的性别是在受精卵时形成的,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和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发育成男孩XY,B正确;</p><p>C、丈夫所产生的精子含有Y染色体或含有X染色体,不是都含有Y染色体,C不正确;</p><p>D、人的性别取决于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自然状况下,第二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诗词歌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能体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是</p><p>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p><p>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如题中叙述的把“落红”化作“春泥”,其原因就是被土壤中的腐生细菌等微生物给分解掉了。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起源于古猿,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p><p>A.制造T具    B.直立行走    C.学会用火    D.使用语言</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由于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使人类的大脑更发达,在劳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语言。所以说,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直立行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个选项不是遗传病</p><p>A. 唇裂&#xa0;B. 流感&#xa0;C. 血友病&#xa0;D. 苯丙酮尿症</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基因突变而导致的疾病,统称为遗传病,遗传病具有先天性、家族性、终身性、遗传性等特点。</p><p>解答:</p><p>选项中,ACD都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遗传病;B流感属于传染病,</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把控制合成人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并利用大肠杆菌大量生产人胰岛素。这种现代生物技术属于</p><p>A. 转基因技术    B. 组织培养    C. 发酵技术    D. 克隆技术</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A、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A正确;</p><p>B、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如茎尖、芽尖、形成层、根尖、胚芽和茎的髓组织等从植物体上分离下来,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组织培养的繁殖速度很快,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繁殖,B错误;</p><p>C、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C错误;</p><p>D、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D错误;</p><p>故B、C、D错误, A正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小组探究“阳光对大豆萌发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他们设计对照实验的时候,把下列哪项作为单一变量</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26/08/df04cf4d/SYS201908260810507389372054_ST/SYS201908260810507389372054_ST.001.png" width="322" height="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温度&#xa0;B. 空气&#xa0;C. 水分&#xa0;D. 光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解答:</p><p>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阳光对大豆萌发的影响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光照,从表格中看出,除光照不同外,其它条件如温度、水分、空气等都相同且适宜,所以他们设计对照实验的时候,把光照作为单一变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从野生植物中提取的青蒿素可在临床中治疗疟疾,这一事实表明生物多样性具有</p><p>A. 直接使用价值&#xa0;B. 间接使用价值&#xa0;C. 潜在使用价值&#xa0;D. 科学研究价值</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的价值:</p><p>(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p><p>(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p><p>(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p><p>解答:</p><p>科学家从野生植物中提取的青蒿素可在临床中治疗疟疾,这一事实表明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泰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山上的奇石异树都是优美的风景,下面是某同学观察了“五大夫松”和“卧龙槐”后的分析,其中不科学的是</p><p>A. 卧龙槐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B. 卧龙槐种子不裸露,五大夫松种子裸露</p><p>C. 五大夫松的茎坚硬,叶针形,果实可食用    D. 卧龙槐是异花传粉,传份媒介是昆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卧龙槐属于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选项A正确;卧龙槐属于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而五大夫松属于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选项B正确;五大夫板的茎坚硬,叶针形,松树的球花一般于春夏季开放,但花粉传到雌球花上后,要到第二年初夏才萌发,使雌花受精,发育成球果(俗称松塔或松球,不是果实),选项C不正确;卧龙槐花比较小,色泽鲜艳,两性花,属于风媒花,需要昆虫进行传粉,选项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植物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p><p>B. 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一定能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p><p>C. 果树的嫁接、农作物的播种都属于有性生殖</p><p>D. 植物的组织培养利用的是植物的无性生殖原理</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母本的遗传特性,不是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A错误;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遗传物质来自父本和母本,容易发生变异,因此不一定能够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B错误;果树的嫁接属于无性生殖,农作物的接种属于有性生殖,C错误;植物的组织培养利用的是植物的无性生殖原理,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历时20多年,通过小麦与牧草杂交实验培育出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p><p>A. 这一实例体现了利用基因多样性改良作物品种</p><p>B. 该杂交育种过程是通过植物的无性生殖实现的</p><p>C. 杂交成功的关键是确保小麦与牧草进行异花传粉</p><p>D. 小麦新品种产生的抗病、高产等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生物的各种特征都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的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每一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为生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资源,选项A正确;杂交育种过程是通过植物的有性生殖实现的,选项B不正确;异花传粉是雄蕊的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小麦与牧草是两种植物进行杂交,属于异花传粉,选项C正确;变异是亲代与子代,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由外界环境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变异,小麦新品种产生的抗病、高产等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属于可遗传变异,选项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请不要在孕妇身旁吸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孕妇影响胎儿。孕妇和胎儿之间联系的“纽带”是</p><p>A.卵巢    B.胎盘    C.子宫    D.输卵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融合为受精卵,在由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的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胚泡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内膜后,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因此烟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D、胎盘、脐带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健康,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空2分,共10分)分析下面的某遗传病图解,回答相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7f096808/SYS201904151037539658502500_ST/SYS201904151037539658502500_ST.001.jpeg" width="553" height="1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3和4表现正常,子女患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p><p>(2)1的基因组成是      ,3的基因组成是    (相关基因用A、a表示)。</p><p>(3)从理论上推算5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       。</p><p>(4)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8和10虽然表现正常,但不能结婚,主要原因是  。</p></div></div>
<div><p>【答案】(1)变异 (2)Aa 或AA Aa (3)1(或100%)</p><p>(4)近亲结婚,或其它合理答案</p><p>【解析】</p><p>试题(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所以图中3和4表现正常,子女患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p><p>(2)Ⅱ代3和4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子女,说明夫妇双方除含有一个控制正常的显性基因外,都携带一个控制致病的隐性基因。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Aa,所生后代的基因组成的可能情况是:AA或Aa或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7f096808/SYS201904151037539658502500_DA/SYS201904151037539658502500_DA.001.png" width="428" height="2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3)Ⅰ代中的1正常,2患病,Ⅱ代全是正常,从而摧测1的基因组成是Aa 或AA,2的基因是aa,3、4、5的基因组成都是Aa。所以,从理论上推算5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100%。</p><p>(4)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因为近亲结婚时,夫妇双方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可能同时传递给子女,大大提高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示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请</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26/08/df04cf4d/SYS201908260810512389563445_ST/SYS201908260810512389563445_ST.001.png" width="326"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生态系统中,兔子与田鼠的关系是___________,图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自自然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p><p>(2)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通过营养关系构成食物链。图中食物链共有___条, 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镉的污染,则图中__________的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p><p>(3)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逐级____________。根据这一特点,图中总能量最少的一种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p><p>(4)某同学用:“阳光→草→鼠→猫头鹰”表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其错误是:</p><p>①光是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____成分,不能写入食物链中:</p><p>②物链的起始端只能是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是其他成分。</p><p>(5)若人们为保护草籽而大量捕杀麻雀,草反而会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6)某地人工种植了大片草地,每年都会遭遇到严重的虫害,而天然草原则很少出现虫害,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7)如果人类的活动使_______ 生物灭绝,最终该生态系统会崩溃。</p><p>(8)在食物链草→鼠→猫头鹰中,若D有10000千焦能量,能传到鹰的能量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焦。</p></div></div>
<div><p>【答案】竞争    分解者    促进物质循环    6     鹰    递减    鹰    非生物    生产者    食物链遭到破坏    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弱    草、灌木    100-400    </p><p>【解析】</p><p>(1)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p><p>(2)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参与物质的循环,</p><p>(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4)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有富集现象。</p><p>(5)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p><p>(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据此解答。</p><p>解答:</p><p>(1)竞争关系是种内的同种生物之间为了争夺食物、配偶、巢区、场地、营养物质(水、无机盐)、阳光、生存空间等而发生的关系,该生态系统中,兔子与田鼠共同以草为食,因此二者之间属于竞争关系;图中的草、灌木是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图中的鼠、蛇、麻雀、鹰等是消费者,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此图中没有此生物成分。</p><p>(2)图中草、灌木是生产者,图中的食物链共有6条,分别是:草→田鼠→鹰,草→兔→鹰,草→蝗虫→麻雀→鹰,草→麻雀→鹰,灌木→兔→鹰,灌木→麻雀→鹰,有毒物质不能被分解,也不能被排出,随着食物链逐级积累,所以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镉的污染,则图中鹰的体内重金属镉的含量最高。</p><p>(3)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图一中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猫头鹰,所以“正常情况下”,该食物网中图中总能量最少的一种生物是鹰。</p><p>(4)某同学用:“阳光→草→鼠→猫头鹰”表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其错误是:①光是该生态系统中非生物部分,不能写入食物链中:②食物链的起始端只能是生产者而不能是其他成分。</p><p>(5)若人们为保护草籽而大量捕杀麻雀,食物链(草→蝗虫→麻雀→鹰)被破坏,蝗虫因捕食者麻雀减少而数量大增,蝗虫吃草导致草的数量会减少。</p><p>(6)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某地人工种植了大片草地,每年都会遭遇到严重的虫害,而天然草原则很少出现虫害,其原因是: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弱。</p><p>(7)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灭绝植物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崩溃,因为该生态系统中的每一条食物链都是以植物(生产者)开始的,所以如果人类的活动使草、灌木生物灭绝,最终该生态系统会崩溃。</p><p>(8)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地说,输入的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在食物链草→鼠→鹰中,若草中有10000千焦能量,能传到鹰的能量最小值是100千焦,最大值是400千焦。</p><p>故答案为:(1)竞争;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p><p>(2)6;鹰</p><p>(3)递减;鹰</p><p>(4)非生物部分;生产者</p><p>(5)食物链遭到破坏(或其他合理答案)</p><p>(6)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弱,</p><p>(7)草、灌木</p><p>(8)100—400</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脊椎动物进化树,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31c75945/SYS201712310022148412408616_ST/SYS201712310022148412408616_ST.001.png" width="231" height="1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是_________化石,能证明E是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是_________化石。&#xa0;</p><p>(2)E是陆生动物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脊椎动物,其适应飞行的形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E具有复杂的迁徙和繁殖行为,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属于________________。&#xa0;</p><p>(3)最高等的脊椎动物是_____________,其生殖特点是____________。&#xa0;</p><p>(4)脊椎动物进化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p><p>&#xa0;</p></div></div>
<div><p>【答案】古代的鱼类始祖鸟身体呈流线型 ,体表被覆羽毛 ,前肢变成翼先天性行为哺乳动物胎生哺乳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p><p>【解析】如图可知,脊椎动物的进化趋势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可见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是A古代的鱼类; 1860年,在德国巴伐利亚省的石灰岩层中,发现了第一个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大小如乌鸦,它保留了爬行类的许多特征,例如嘴里有牙齿,而不是形成现代鸟类那样的角质喙;指端有爪等;但是另一方面,始祖鸟又具有鸟类的一些特征,如已经具有羽毛,在一些骨骼形态上也表现出一些鸟类特征或过渡特征,如它的第三掌骨已经与腕骨愈合,总之,它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2)E是鸟类,营飞行生活,其适应飞行的形态特点是: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复杂的迁徙和繁殖行为,迁徙和繁殖是动物生来就会的,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3)哺乳类是最高等的动物,其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4)根据上图可推断,脊椎动物的进化趋势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可见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东营的葡萄的发酵技术和保鲜技术的日臻完善,水果产业也迅速发展。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26/08/df04cf4d/SYS201908260810515357707731_ST/SYS201908260810515357707731_ST.001.png" width="331"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 (1)甲图是制作果酒和果醋需要的( )(____________)和醋酸杆菌。</p><p>(2)乙图是酿造葡萄酒时产酒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p><p>(3)夏天水果容易腐败,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A;酵母菌    酵母菌的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    细菌和真菌在水果中生长和繁殖    </p><p>【解析】</p><p>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填空题,主要考查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特点、及发酵技术、食品腐败的原因、食品的保存方法等内容,如图甲是部分细菌、真菌的结构图,A内有液泡,外有细胞壁,是酵母菌,B有鞭毛,内无成形的细胞核,单细胞生物,应该是细菌,乙图是产酒量与温度的关系图,酿酒要用到酵母菌,据此解答。</p><p>解答:</p><p>(1)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酿酒时要用到A酵母菌,A酵母菌可以经过发酵,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制醋要用到B醋酸菌,B醋酸菌发酵能产生醋酸。</p><p>(2)由上题可知,酿酒时要用到A酵母菌,A酵母菌可以经过发酵,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分析乙图的曲线可知,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酵母菌的活性增强,利于发酵,产生较多的酒精,但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超过了酵母菌的最适宜温度,温度过高会抑制酵母菌的活性,直至杀死酵母菌,产酒量会慢慢降低,这说明酵母菌的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p><p>(3)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水果,并利用其中的有机物生长和大量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其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营养物质等,夏天温度适宜,利于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进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导致食品的腐败变质。</p><p>   由上可知,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因此保存食品就要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如保存水果时我们常用低温冷藏的方法,低温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低温还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减少水果内有机物的分解,利于水果的保鲜。</p><p>故答案为:(1)A;酵母菌;</p><p>(2)酵母菌的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p><p>(3)夏天温度适宜细菌和真菌在水果中大量生长和繁殖。</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高密四中文慧学校八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