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题型:※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光合作用包括( )</p><p>A. 物质转化过程</p><p>B. 能量转化过程</p><p>C. A和B两个过程</p><p>D. 吸收光能和二氧化碳</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完成了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复杂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能量转化是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为储藏在有机物里的能量。</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四类物质中,属于光合作用产物的一项是( )</p><p>A. 含磷的无机盐</p><p>B. 水</p><p>C. 二氧化碳</p><p>D. 淀粉等糖类</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3f9f0fcf/SYS201712310157574713111522_DA/SYS201712310157574713111522_DA.001.png" width="278" height="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因此B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p><p>①酒精脱色②清水冲洗③局部遮光光照④暗处理⑤漂洗加碘液⑥观察</p><p>A. ④③①⑤②⑥</p><p>B. ③④①⑤②⑥</p><p>C. ④③⑤①②⑥</p><p>D. ③④①⑤⑥②</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正确的实验顺序是④暗处理,③局部遮光光照,①酒精脱色,⑤漂洗加碘液,②清水冲洗,⑥观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一位同学,在夏季天气晴好的一天中,分别在清晨.傍晚和深夜三个时间从同一棵绿色植物上摘取一片绿叶,并从每片绿叶上取下同样大小的圆片。再将三个圆片放入酒精中煮一下,取出后用清水冲洗,加碘液染色,颜色最深的应是从哪片叶上取下来的( )</p><p>A. 清晨的叶 B. 傍晚的叶 C. 深夜的叶 D. 都一样</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植物在白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是消耗有机物。傍晚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物(淀粉),所以滴上碘液,颜色最深。</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烧杯中盛有池水,其底部有生活的水绵,在温度条件适合时,再给以什么条件,水绵会更快的浮上来( )</p><p>A.氧气 B.光照</p><p>C.黑暗 D.黑暗和阳光</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藻类植物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当水绵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大量的氧气,就会使得水绵浮到水面上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把天竺葵叶片去掉遮光物后,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这样处理的原因是( )</p><p>A. 叶绿素可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p><p>B. 叶绿素可以溶于水</p><p>C. 隔水加热可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避免酒精过热燃烧</p><p>D. 隔水加热可提高酒精温度,易于酒精挥发</p><p> </p></div></div>
<div><p>【答案】AC</p><p>【解析】叶绿素能够溶解在酒精里,升高酒精的温度,可以加速叶绿素的溶解,但酒精的燃点低,直接对酒精加热容易引起酒精燃烧,引发事故;因此采用的方法是: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银边天竺葵的叶用光照射后,脱去叶绿素,滴上碘液,现象为____________,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叶的边缘不变蓝,其他部分变蓝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p><p>【解析】由于银边天竺葵叶的边缘部分没有叶绿体,所以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重复光合作用的实验步骤,滴加碘液后,叶的边缘部分不变蓝,而其余的部分变蓝,说明边缘部分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也说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在光下释放出的气体,立刻____,这就是说,金鱼藻在光下能够产生____.这个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燃烧起来 氧气 氧气</p><p>【解析】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会释放出大量的氧气。金鱼藻属于植物,在光下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能释放出氧气。根据氧气有助燃的作用,在化学实验中验证氧气的方法一般是看看气体能否使燃烧的余烬复燃,如果能复燃说明气体是氧气。</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862年,德国科学家沙克斯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每天早晨、傍晚、深夜三个时间从同一棵植物上各摘下一片叶子,再用打孔器在这三片叶子上各取下同样大小的一块圆片,烘干后称重,结果发现:深夜取下来的叶片最轻,早晨取下来的比较重,傍晚的最重.他又把这三个圆片放人酒精中煮一下,取出后,用水冲洗,加碘液染色,结果发现:深夜的颜色最浅,傍晚的颜色最深.试分析说明早晨、傍晚、深夜出现三种不同结果的原因.</p><p>(1)早晨的样品比较重,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傍晚的样品最重,碘酒处理时蓝色最深,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深夜的样品最轻,颜色最浅,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早晨已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淀粉逐渐增多 傍晚光合作用虽减弱,但整个白天合成积累了淀粉 深夜光合作用停止,白天制造的淀粉在夜晚被运送到植物其它部位,叶内淀粉已很少</p><p>【解析】(1)早晨时间植物见光的时间不长,所以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也不长,因此虽然制造了有机物淀粉,但积累的不是最多,所以样品是比较重。<br />(2)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之一就是光能,在光照备件下傍晚的样品已经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物淀粉,所以样品称起来最重,碘酒处理时蓝色最深。<br />(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条件之一就是需要光能,深夜的植物,在太阳下山之后,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了,但是呼吸作用还是正常进行,所以淀粉在不见光的时候不但没有制造而且还不断地被呼吸作用所分解,所以样品最轻,叶内淀粉已很少。</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