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1:38:53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私立达兴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细菌内一定不存在的结构是(    )</p><p>A. 鞭毛</p><p>B. 荚膜</p><p>C. 成形的细胞核</p><p>D. 细胞质</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所有的细菌都具有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还具有特殊结构:鞭毛和荚膜;所有的细菌都有细胞质,有些细菌还具有鞭毛和荚膜,但所有的细菌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松树与桃树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p><p>A. 松树的果实内有种子    B. 松树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保护着</p><p>C. 松树比较高大    D. 松树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就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p><p>桃树和松树都结种子,都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且都比较高大。但桃树的胚珠外有子房壁,子房壁发育形成果皮,因此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松树的胚珠外无子房壁,不能发育出果皮,因此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属于裸子植物。可见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达尔文所说的自然选择是指    (    )</p><p>A.自然界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株植物  </p><p>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p><p>C.生物同时具有遗传性和变异性</p><p>D.生物具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普遍特性,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经过生存竞争,过度繁殖,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在生存过程中对生物有利的变异逐渐保存下来,不断传递给后代。自然选择的途径是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蛙的生殖特点是(   )</p><p>A. 雌雄异体、水中受精    B. 雌雄异体、体内受精</p><p>C. 雌雄异体、陆地受精    D.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青蛙的生殖特点是雌雄异体,水中、体外受精,属于卵生,繁殖的时间大约在每年四月中下旬.在生殖过程中,蛙类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抱对,主要是通过抱对,可以促使雌蛙排卵,精子和卵细胞容易相遇、结合成受精卵,提高了受精的效率,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时间晚很多,由此推之(  )</p><p>A.物种A比物种B的数量多             B.物种A比物种B的形体大</p><p>C.物种A比物种B的结构复杂           D.物种A一定由物种B进化而来</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越低等,出现的时间越早;在越晚形成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越高等,出现的时间越晚。B化石在A化石之前,A化石是经过了物种竞争之后生存下来的,相对来说,A的结构肯定比B复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吸毒方式中危害最大的是(  )</p><p>A. 吸入式&#xa0;B. 口服式&#xa0;C. 注射式&#xa0;D. 静脉注射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吸毒的方式主要有:烟吸、烫吸、鼻嗅、口服、注射五种常见方式。</p><p>毒品的种类很多,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有鸦片、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吸毒的方式中危害最大的是静脉注射,极容易导致过量死亡,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共用注射器则容易导致传染性疾病爆发,可见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相关规定,以下不属于毒品的是(     )</p><p>A. 海洛因&#xa0;B. 冰毒&#xa0;C. 砒霜&#xa0;D. 鸦片</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p><p>毒品一般是指非医疗、科研、教学需要而滥用的有依赖性的药品。实际上,有些毒品(如鸦片、吗啡、可卡因)本身也是可供临床使用的药品。毒品种类繁多,大致可分鸦片类、大麻类、可卡因、“冰毒”、致幻剂等五大类。砒霜是最古老的毒物之一,无臭无味,外观为白色霜状粉末,故称砒霜。这是经某几种指定的矿物处理过程所产生的高毒性副产品,但不属于毒品,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能在空中飞行的无脊椎动物是( )</p><p>A. 蝙蝠    B. 大雁    C. 大山雀    D. 蝴蝶</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昆虫的背部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蝴蝶属于昆虫,而蝙蝠为哺乳动物,家燕和八哥为鸟类,背部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为脊椎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植物已有根、茎、叶的分化,但不结种子,它应归为</p><p>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被子植物       D 裸子植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p><p>考点: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面的食物链中,能够成立的是(  )</p><p>A. 阳光→草→兔    B. 山鹰←蛇←田鼠</p><p>C. 松子→松鼠→黄鼬    D. 植物→田鼠→蛇→山鹰</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构成链条,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p><p>A、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间的关系,不包括阳光等非生物因素,B、食物链的起点应该是生产者,而此选项中没有生产者,只有动物即消费者,C、食物链中起点应该是整株植物,而不是植物的某一部分,故A、B、C都不符合题意。</p><p>D、此食物链中,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田鼠、次级消费者蛇、三级消费者山鹰,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指向捕食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进化过程中最直接可靠的证据是 (    )</p><p>A. 地层    B. 化石</p><p>C. 火山    D. 喷发岩浆</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说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等;生物进化最直接、最主要的证据是化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中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           (   )</p><p>A. 食物中的碳  B. 有机物中的碳   C.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 土壤中的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体中的碳元素是从有机物中获得的,有机物是由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制造的,因此,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人体中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90%的光合作用是由(      )完成的。</p><p>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被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体内含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藻类植物虽然一般个体较小,但分布在地球上广大的水域,总体数量庞大,大气中氧气的90%来自于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蔷薇目部分植物分类图,叙述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19/94de65a1/SYS201904141944058987806583_ST/SYS201904141944058987806583_ST.001.png" width="235"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苹果与山梅花同科不同属</p><p>B. 海棠与杏的共同点比海棠与苹果的共同点多</p><p>C. 苹果与海棠的亲缘关系比苹果与山梅花的近</p><p>D. 蔷薇科所包含的生物种类比苹果属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苹果与山梅花同目不同科,苹果属于蔷薇科,山梅花属于虎耳草科,A错误;海棠与杏同科,海棠与苹果同属,所以海棠与杏的共同点比海棠与苹果的共同点少,B错误;苹果与海棠同属,苹果与山梅花同目,所以苹果与海棠的亲缘关系比苹果与山梅花的近,C正确;蔷薇科所包含的生物种类比苹果属多,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p><p>A.春来江水绿如蓝                    B.雨露滋润禾苗壮</p><p>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草盛豆苗稀</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春来江水绿如蓝”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错误;“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卫辉市顺城公园的所有植物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p><p>B. 卫辉市跑马岭地质公园是一个生态系统</p><p>C.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p><p>D. “虾米→小鱼→大鱼”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等。卫辉市顺城公园的所有植物只有是一部分生产者,还缺少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生态系统,A错误;<br />卫辉市跑马岭地质公园,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B正确;<br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C错误;<br />虾米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记录清单如下:甲地层(恐龙蛋、始祖鸟、龟);乙地层(马、象牙、犀牛):丙地层(三叶虫、乌贼、珊瑚)。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排列应是</p><p>A. 丙、甲、乙    B. 乙、甲、丙    C. 甲、乙、丙    D. 乙、丙、甲</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人口增长较快无关的因素是 (  )</p><p>A. 科学技术的发展    B. 医疗水平的提高</p><p>C. 人的出生率超过死亡率    D. 克隆技术的成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克隆技术的成熟与人口增长无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乙的数量增加,此时甲、丙、丁的数量变化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10/08/1c0ae52c/SYS201906100816440700604691_ST/SYS201906100816440700604691_ST.001.png" width="150"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减少</p><p>B. 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减少</p><p>C. 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减少</p><p>D. 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一是考查识图作答题能力,二是考查动物在生态平衡中重要的作用。解此题关键是由直方图确定,丙表示生产者,甲表示初级消费者,乙表示次级消费者,丁表示三级消费者,从而获得解题信息。</p><p>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在食物链“丙→甲→乙→丁”中,若乙的数量增加,则甲的数量因乙的增加而减少,丁的数量因乙的增加而增加,丙的数量因甲的减少而增加。<br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都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p><p>A.蚯蚓和涡虫     B.蚯蚓和沙蚕     C.蚯蚓和蛔虫     D.水蛭和水螅</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是典型的环节动物;沙蚕、水蛭和蚯蚓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都属于环节动物,涡虫体呈叶片状,柔软,有纤毛,头铲形,有两眼,有时具触须,尾尖,口在腹面后侧,常在近体后1/3处,无体腔,属于扁形动物门;蛔虫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成体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雄虫尾部常卷曲属于线性动物门;水螅是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包含有无芽体、精巢,多见于海中,少数种类产于淡水.水螅一般很小,只有几个毫米,需要在显微镜下研究.</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转基因技术的最终目的是(    )</p><p>A. 定向提取生物的基因    B. 在生物体外对基因进行改造</p><p>C. 定向分离基因    D. 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基因工程的核心技术是DNA重组技术,即利用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或人工合成的基因,经过体外切割后与适当的载体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分子,然后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到受体细胞或受体生物构建转基因生物,该种生物就可以按人类事先设计好的蓝图表现出另外一种生物的某种性状。因此基因工程的最终目的是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p><p>A. 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    B. 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p><p>C. 空气中大量的一氧化碳    D. 空气中大量的烟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亚硫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食品中,不属于发酵食品的是(&#xa0;&#xa0;&#xa0; )</p><p>A. 馒头和面包&#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B. 红葡萄酒和啤酒&#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C. 臭豆腐和酸奶&#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    D. 大米饭和炒青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馒头和面包、红葡萄酒和啤酒都都是利用了酵母菌发酵,制腐乳用霉菌发酵,酸奶是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的,米饭是用大米加水加热蒸熟的,大米饭和炒青菜与微生物的发酵无关,可见,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下列植物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p><p>A.银杏      B.卷柏       C.牡丹     D.海带</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A、银杏最外面肉质的部分是种皮,而不是果皮,因此其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裸露,属于裸子植物,故符合题意;B、卷柏属于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有根、茎、叶的分化,故不符合题意;C、牡丹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故不符合题意;D、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们将人类的胰岛素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体内,是大肠杆菌制造出能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这种技术叫(     )</p><p>A. 仿生学    B. 发酵    C. 克隆    D. 转基因技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大肠杆菌能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把人胰岛素基因注入大肠杆菌体内,可以通过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之所以选择把细菌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原因有两个:首先细菌繁殖较快,基因简单,其次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细菌的大量繁殖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996年英国科学家利用绵羊的乳腺细胞成功地培养出了一只克隆羊-多莉。如图是克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9/10/21bd2230/SYS201904091031043776367693_ST/SYS201904091031043776367693_ST.001.png" width="305" height="2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绵羊的遗传物质是主要分布于染色体的 ______ 。</p><p>(2)如果B羊为白色,A羊和C羊为黑色,则多莉的毛色应该为 ______ 。</p><p>(3)自然繁殖产生公羊和母羊的机会是均等的,若按照图示过程再克隆两只羊,它们的性别是 ______ 。</p><p>(4)绵羊的性染色体组成与人类相似,图中A羊乳腺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 ______ 。</p><p>A.两条X染色体B.一条X染色体,一条Y染色体C.一条X染色体D.一条Y染色体</p></div></div>
<div><p>【答案】  ​DNA  白色  母羊  A</p><p>【解析】(1)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它里面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因此绵羊的遗传物质是主要分布于染色体的DNA上。<br />(2)多利羊的所有性状和B羊一模一样,就是因为B羊为它提供了细胞核,里面含有控制性状的所有基因。B羊为白色,多莉的毛色应该为白色。<br />(3)克隆两只羊的遗传物质全部来源于供核母羊B,因此克隆羊的性别是母羊。<br />(4)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公羊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母羊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母羊;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公羊。因此图中供卵细胞母羊A羊乳腺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X。</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30/08/9dfa0267/SYS201908300809254059440953_ST/SYS201908300809254059440953_ST.001.png" width="537"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p><p>(2)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_____。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能力。</p><p>(3)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_____。</p><p>(4)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_____,它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_____。</p></div></div>
<div><p>【答案】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自我调节    鼠    捕食关系    草    氧气与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或动态平衡)    </p><p>【解析】</p><p>(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p><p>(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p><p>(4)图三表示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生态系统的组成中生物成分在碳循环中的作用;D、A、B、C分别代表了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腐生细菌和真菌)、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植食动物和肉食动物)。A代表生产者——植物,B代表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C代表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甲代表分解者——细菌和真菌,①表示分解作用,②表示光合作用,③④表示呼吸作用。</p><p>(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p><p>(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减少,但肉食动物的数量又会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这种自动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p><p>(3)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狐;草→兔→鹰;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图二中的甲对应的生物是蛇,鹰吃蛇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都是鼠属于竞争关系,因此此生物与鹰存在的关系有捕食和竞争。</p><p>(4)由分析可知: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草,它通过生理过程②,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或动态平衡),简称碳—氧平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关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30/08/9dfa0267/SYS201908300809256872262316_ST/SYS201908300809256872262316_ST.001.png" width="457" height="1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_____和_____。图中的草属于_____,蛇、鼠、猫头鹰等动物属于_____。</p><p>(2)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p><p>(3)如果猫头鹰的数量大量减少,鼠的数量大量增加,则短时间内草会_____(填,减少”或“增加”)。</p><p>(4)如果有毒物质DDT污染了草,那么积累有毒物质DDT最多的生物是_____。</p></div></div>
<div><p>【答案】消费者    分解者(位置可交换)    生产者    消费者    鼠→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    减少    猫头鹰    </p><p>【解析】</p><p>(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图中的草是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图中的鼠、蛇、兔、鹰是消费者,直接或者间接的以植物为食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循环,此图中没有此生物成分。</p><p>(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有:草→兔→狐;草→兔→鹰;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蜘蛛→吃虫的鸟→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鼠→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p><p>(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如果猫头鹰的数量大量减少,鼠就会失去天敌的控制而数量大量增加,它们吃的草更多,草的数量就会减少。</p><p>(4)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被排出和分解,随着食物链逐级积累,DDT作为一种剧毒物质,猫头鹰的营养级别最高,所以它的体内DDT的含量最多。</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私立达兴中学八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