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1:38:48

四川省遂宁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化学进化论中,关于生命起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原始地球条件下,有机小分子的形成是生命发生的开端</p><p>B. 米勒实验说明在原始的地球上原始大气可以形成原始生命</p><p>C. 原始大气成分中不含氧气</p><p>D. 原始生命诞生的重要标志是能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p><p>原始地球条件下,有机小分子的形成是生命发生的开端,A正确;米勒的模拟实验可以证明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物,没有证明原始地球可以孕育原始生命,B错误;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C正确;原始生命诞生的标志是能从外界获得营养并排出代谢废物,能进行生长和繁殖等,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原始生命最可能发生在(&#xa0;&#xa0; &#xa0;&#xa0;&#xa0;&#xa0;)</p><p>A. 原始陆地上&#xa0;B. 原始土壤里&#xa0;C. 原始海洋中&#xa0;D. 原始大气中</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命的起源的知识,据此解答。</p><p>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海洋为原始生命的诞生提供了场所。</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公园里的菊花,千姿百态,吸引了众多游人,菊花的种类很多,其原因是(       )</p><p>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p><p>C.环境变化的结果   D.为适应环境而产生变异</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工选择是根据人们的需求和爱好培育新的物种,时间较短,选择者是人,结果是满足人们的需求。自然选择是自然界对生物的选择作用,时间较慢,选择者是自然界,保留对生物有利的性状,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存竞争是实现选择的手段,结果是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人们根据需要对菊花进行选择培育满足需要,时间短,品种多样。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由低等到高等&#xa0;B. 由简单到复杂&#xa0;C. 由水生到陆生&#xa0;D. 由大型到小型</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p><p>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一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的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记录清单如下:甲地层(恐龙蛋,始祖鸟,龟),乙地层(马,象牙,犀牛),丙地层(三叶虫,乌贼,珊瑚).这些地层依地质年代远近排列应是(  )</p><p>A. 甲、丙、乙&#xa0;B. 乙、甲、丙&#xa0;C. 丙、甲、乙&#xa0;D. 乙、丙、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他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来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化石。</p><p>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甲地层中有恐龙蛋、始祖鸟、龟;乙地层中有马、象牙、犀牛;丙地层中有三叶虫、乌贼、珊瑚。丙地层化石所代表的生物三叶虫、乌贼、珊瑚结构简单,分类地位低等,而乙地化石所代表的生物马、象牙、犀牛,结构复杂,分类地位高等。因此这些地层依地质年代远近排列应是丙、甲、乙。</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生物分类单位,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多、共同特征最少的是(   )</p><p>A. 猫科&#xa0;B. 灵长目&#xa0;C. 哺乳纲&#xa0;D. 犬属</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p><p>生物分类的等级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等级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在A、B、C、D中,等级最大的是纲,因此包含生物的种类最多、共同特征最少的是哺乳纲,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物和植物分别是(   )</p><p>A. 两栖类、蕨类&#xa0;B. 爬行类、裸子植物</p><p>C. 鱼类、苔藓植物&#xa0;D. 哺乳类、被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中生代时期,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时期裸子植物空前繁盛,有的高达数十米,到了中生代末期被子植物才逐渐繁盛,据此解答。</p><p>中生代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中生代时,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中生代的哺乳动物虽然分化成很多不同的类群,但所有这些哺乳动物都是些体型非常小的动物。中生代时裸子植物空前繁盛,有的高达数十米,到了中生代末期被子植物才逐渐繁盛。今天的煤炭石油绝大部分是中生代时期的裸子植物埋藏在地下形成的,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能将人类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p><p>A. 后肢粗壮&#xa0;B. 脑容量增加&#xa0;C. 群居生活&#xa0;D. 直立行走</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解答时可以从人类进化的过程、直立行走的意义方面来切入。</p><p>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前后肢的分工,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因此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属于真正的陆地脊椎动物是(    )</p><p>A. 昆虫&#xa0;B. 鱼类&#xa0;C. 两栖类&#xa0;D. 爬行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代的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其中鱼类和两栖类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而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p><p>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故陆生动物中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是爬行类,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  )</p><p>A. 南方古猿、直立人    B. 直立人、智人</p><p>C. 能人、直立人    D. 能人、智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类的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北京猿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应属于直立人阶段;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公园里各种植物的标牌采用双名法来表示该种植物的国际通用名称,双名法正确的表示方法是</p><p>A. 种名+属名    B. 属名+种名    C. 种名+科名    D. 科名+种名</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林奈是瑞典自然学者,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的奠基人,他在生物学上的成就是发明了双名制命名法,即植物的常用名由两部分组成,前者为属名,要求用名词;后者为种名,要求用形容词,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974年科学家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一具完整性的40%的女性骨架化石,将其命名为 “露西”,根据该化石推算是最早开始两足直立行走的人类。由此可知“露西”属于(       )</p><p>A. 南方古猿    B. 能人    C. 直立人    D. 智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类进化的历程通常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不同,分析解答。</p><p>1974年11月,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多纳尔德•约翰森等研究人员,来到号称“非洲屋脊”的埃塞俄比亚。他们在那里的哈达地区,发掘到一具不太完整的古人类化石。并详细分析了她的身体结构(骨骼的形态)特点。约翰森认为,化石的主人是一个年仅20岁的女性,“露西”生活在距今300万年以前,她已经能够独立行走。“露西”属于南方古猿,被看作是人类起源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发现。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古人类化石之一,约有320万年历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三叶虫类无脊椎动物化石占它生活的那个时代动物化石群的60%以上,成为相应地层的标志性化石,那个时代被称为“三叶虫时代”。那个时代是指(   )</p><p>A. 奥陶纪&#xa0;B. 中生代&#xa0;C. 寒武纪&#xa0;D. 石炭纪</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三叶虫时代”其实就是寒武纪时代.寒武纪在前6-5亿年,历时一亿年,这个时期地球的统治者是三叶虫,因此人们又将这个时期叫“三叶虫时代”。</p><p>寒武纪是现代生物的开始阶段,是地球上现代生命开始出现、发展的时期。寒武纪常被称为“三叶虫的时代”,这是因为寒武纪岩石中保存有比其他类群丰富的矿化的三叶虫硬壳。寒武纪是显生物的开始,标志着地球生物演化史新的一幕,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p><p>A、昆虫出现无翅或残翅是生物变异的现象</p><p>B、无翅或残翅昆虫数量的增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p>C、与正常翅相比,无翅或残翅都是不利的变异</p><p>D、无翅或残翅这种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昆虫不同个体之间有正常翅、无翅或残翅的区别,这是生物之间的变异现象,正确;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正常翅不适应经常刮大风的环境,是不利变异,个体容易被淘汰,无翅或残翅的个体适于在经常刮大风的环境中生存,是有利变异,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无翅或残翅的昆虫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长期演变形成许多无翅或残翅的个体,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称为自然选择,正确;无翅或残翅的个体适于在经常刮大风的环境中生存,是有利变异,错误;无翅或残翅的昆虫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遗传给后代,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p><p>A. 贯众&#xa0;B. 葫芦藓&#xa0;C. 卷柏&#xa0;D. 肾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茎叶中出现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因此长得较高大;两者都用孢子繁殖,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p><p>贯众、卷柏、肾蕨都具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具有输导组织,用孢子繁殖,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属于蕨类植物;葫芦藓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用孢子繁殖,生活在阴湿环境中,属于苔藓植物,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几种动物的所属类群正确的是(  )</p><p>A. 涡虫−−扁形动物&#xa0;B. 蚯蚓−−线虫动物</p><p>C. 蛔虫−−环节动物&#xa0;D. 海葵−−软体动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线形动物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圆柱形,不分节,体壁由三胚层组成;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p><p>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呈左右对称,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A正确;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环节组成,B不正确;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圆筒形,C不正确;海葵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不是软体动物,D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部分食肉目动物分类等级示意图,据图分析(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45797118/SYS201712302245057975669257_ST/SYS201712302245057975669257_ST.001.png" width="238" height="1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虎与豹的亲缘关系比虎与狼的亲缘关系远</p><p>B. 猫和虎所处的分类等级是“种”</p><p>C. 图中表示的虽大的分类单位是“属”</p><p>D. 食肉目包含的动物种类比猫科少</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因此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目,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狼和犬同属,虎与狮也同属,相似程度较大,虎与犬同属于食肉目,亲缘关系较远。</p><p>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说明</p><p>A.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p><p>B. 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p><p>C. 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p><p>D. 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黑猩猩与人类非同类生物,不能表明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A不符合题意;<br />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表明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B符合题意;<br />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只能表明人类和黑猩猩的较近的亲缘关系,不能表明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C不符合题意;<br />人类和黑猩猩都是由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人类不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p><p>B. “孔子鸟”化石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p><p>C. 体色鲜艳的箭毒蛙在自然界中长期生存,可以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p><p>D. 越晚近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化石是证明生物进化的最重要的证据,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p><p>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物,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A正确;</p><p>“孔子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同之处,根据以上特征,科学家认为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B错误;</p><p>警戒色的形成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动物的警戒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箭毒蛙色彩绚丽夺目,对敌害是一种警戒色,有利于躲避敌害或捕食猎物,它的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p><p>科学家们发现,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没有高等的生物。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而低等的生物化石相对较少,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狮子捕食斑马,斑马躲避狮子,这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最好的解释是</p><p>A. 向不相同的方向进化&#xa0;B. 发生生存斗争</p><p>C. 互为自然选择的条件,促进双方进化&#xa0;D. 控制过度繁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p><p>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狮子要捕食,斑马要生存,要活命,有矛盾,有竞争关系。反过来说,斑马成为狮子的食物,跑得快的狮子得到自身必需的营养物质,从而提升了狮子的生存能力。狮子捕食斑马群中的老弱病残,让斑马群能够保持生机活力,并且繁殖后代。这样,狮子和斑马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狮子捕食斑马,斑马躲避狮子,因此这种关系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互为自然选择的条件,促进双方进化。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蕨类植物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原因是(&#xa0; )</p><p>A. 没有茎&#xa0;B. 没有根&#xa0;C. 没有大片叶&#xa0;D. 生殖过程离不开水</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蕨类植物的生殖特点,据此答题。</p><p>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在叶的下表面上有孢子囊,里面有孢子,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原叶体的腹面上长有雌、雄生殖器官,当原叶体被水浸湿时,精子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可见生殖过程离不开水,因此蕨类植物只能生活在阴湿环境中。</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中,都能产生种子的一组是(      )</p><p>A. 银杏、水稻、苏铁&#xa0;B. 海带、蕨、桫椤</p><p>C. 雪松、黄山松、石莼&#xa0;D. 菜豆、大豆、地钱</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是孢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的是种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有假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出现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而被子植物有种子外有果皮。</p><p>A、银杏和苏铁属于裸子植物,水稻属于被子植物,它们都能产生种子,都属于种子植物,A正确;</p><p>B、海带属于藻类植物,蕨、桫椤属于蕨类植物,都用孢子来繁殖后代,B错误;</p><p>C、雪松、黄山松属于裸子植物,能产生种子;石莼属于蕨类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C错误;</p><p>D、菜豆、大豆属于被子植物,能产生种子;地钱属于苔藓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D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依次对应如图的甲、乙、丙、丁,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03/08/512224ed/SYS201908030810027606531541_ST/SYS201908030810027606531541_ST.001.png" width="176" height="1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无脊椎动物、蛔虫、乌龟、蝗虫</p><p>B. 孢子植物、葫芦藓、贯众、满江红</p><p>C. 原始大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p><p>D. 古生代出现的生物类群、三叶虫、马、蕨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图中的甲包括乙、丙、丁。乙、丙、丁是并列关系。</p><p>蛔虫、蝗虫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乌龟属于脊椎动物,A错误;葫芦藓、贯众、满江红都用孢子繁殖,都属于孢子植物,B正确;原始大气中不含氧气,C错误;古生代约始于5.4亿年前至2.45亿年以前,出现了三叶虫、蕨类、两栖类,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是(  )</p><p>A. 节肢动物&#xa0;B. 鱼类&#xa0;C. 腔肠动物&#xa0;D. 软体动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据此解答。</p><p>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证据</p><p>B.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p><p>C. 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p><p>D. 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都有利于生物的生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A、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A错误;生物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的,正确;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有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C错误;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是有利于适应当时环境的变异,当环境发生改变时,保留的变异有可能成为不利变异,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植物属于植物界等级最高的一组是(  )</p><p>A. 花生和小麦&#xa0;B. 水杉和大豆</p><p>C. 地钱和月季&#xa0;D. 卷柏和白菜</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生殖离不开水;裸子植物有种子,适于在干旱的陆地上生活,无花,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是植物界中最具高等的一个类群。</p><p>花生和小麦都属于被子植物,属于植物界等级最高的,A正确;水杉属于裸子植物,大豆属于被子植物,B错误;地钱属于苔藓植物,月季属于被子植物,C错误;卷柏属于蕨类植物,白菜属于被子植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藻类的描述中,不属于对人类和自然有益的是(      )</p><p>A. 是大气中氧的重要来源&#xa0;B. 渤海发生大面积赤潮</p><p>C. 有些藻类可作为人类的食品&#xa0;D. 从许多海藻中可提取医药原料</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水生环境中的植物主要是藻类植物。自然界中藻类植物的数量极为庞大,分布也十分广泛。藻类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不仅给鱼类提供了饵料和氧,而且是大气中氧的重要来源。从经济意义上说,海带、紫菜等藻类植物可以食用。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和琼脂等,可供工业和医药上作用。</p><p>A、藻类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故A错误;</p><p>B、渤海发生大面积赤潮,属于有害的方面,故B正确;</p><p>C、有些藻类植物可作为人类的食品,如海带,C错误;</p><p>D、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和琼脂等,可供工业和医药上作用.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p><p>A. 蝴蝶&#xa0;B. 蜘蛛&#xa0;C. 虾&#xa0;D. 蝎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节肢动物可以分为甲壳纲(虾、蟹)、昆虫纲(苍蝇、蜻蜓)、多足纲(蜈蚣)和蛛形纲(蜘蛛);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p><p>蝴蝶有3对足,2对翅,属于昆虫,A正确;蜘蛛有4对足,不是昆虫,属蛛形纲,B错误;虾有头、胸、甲,不是昆虫,属甲壳纲,C错误;蝎子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属于节肢动物的蛛形纲,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称鱼的动物有的其实不是鱼,称马的动物有的其实不是马,但它们都能在水中生活,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p><p>A. 墨鱼、鱿鱼、章鱼──软体动物    B. 甲鱼、鳄鱼──爬行动物</p><p>C. 海马、鲸鱼──哺乳动物    D. 桃花鱼(水母)──腔肠动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墨鱼、章鱼和鱿鱼的身体柔软,壳退化,有触手,用鳃呼吸,属于软体动物,A正确;</p><p>甲鱼、鳄鱼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有不完全隔膜,体内受精,陆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体温不稳定。属于爬行动物,B正确;</p><p>海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鲸鱼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C错误;桃花鱼,又叫水母,有口无肛门,辐射对称,具有内外胚层、有组织分化,属于腔肠动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一组动物中,全是环节动物的是(  )</p><p>A. 蚯蚓、草履虫、蝗虫</p><p>B. 蚯蚓、水蛭、沙蚕</p><p>C. 珊瑚虫、变形虫、蚯蚓</p><p>D. 海蜇、蜘蛛蟹、沙蚕</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靠刚毛和疣足辅助运动。</p><p>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蝗虫属于节肢动物,故A错误;蚯蚓、水蛭、沙蚕属于环节动物,故B正确;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变形虫属于原生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故C错误;海蜇属于腔肠动物、蜘蛛蟹属于节肢动物、沙蚕属于环节动物,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们所说的“米猪肉”其实是指</p><p>A. 含有米粒的猪肉    B. 含有猪肉绦虫卵的猪肉</p><p>C. 含有猪肉绦虫成虫的猪肉    D. 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猪肉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猪的体内,寄生的部位为运动较多的肌肉,以股内侧肌多见,这样的猪肉俗称“米猪肉”;人吃了这样的猪肉就会得猪肉绦虫病,在人体内生长为成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葫芦藓和石花菜都是利用孢子进行繁殖的</p><p>B. 裙带菜和紫菜都能进行光合作用</p><p>C. 卷柏的根、茎、叶内有输导组织,所以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p><p>D. 水杉、苏铁和大豆都是裸子植物,其种子外面均没有果皮包被</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能够产生孢子;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p><p>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石花菜属于藻类植物,都利用孢子进行繁殖,属于孢子植物,A正确;裙带菜和紫菜都属于海洋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卷柏的根、茎、叶内有输导组织,但是受精作用离不开水,必须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C正确;水杉、苏铁都是裸子植物,其种子外面均没有果皮包被,珙桐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D错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自然选择是通过_____________实现的,生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生存竞争    多样性    适应性    </p><p>【解析】</p><p>本题考查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p><p>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即生存竞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哪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而生物生存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它有两个基本特征:</p><p>一是体内有_________组织-----_________和_________;</p><p>二是能产生_______,并用其繁殖。</p></div></div>
<div><p>【答案】维管    韧皮部    木质部    种子    </p><p>【解析】</p><p>植物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p><p>根据植物的繁殖方式,我们一般把植物分成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较高等的一个类群,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都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是:①体内都有维管组织-木质部和韧皮部;木质部内有导管,可自下而上输送水和无机盐;韧皮部内有筛管,能自上而下输送有机物。②都能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标本馆展出了多种多样的动物标本:其中有形态各异的螺、昆虫,还有畸形蛙(六条腿)、绿头鸭、华南虎等</p><p>(1)若将上述动物中的螺、昆虫归为一类,其他动物归为另一类,则分类依据是:动物体内有无________&#xa0;</p><p>(2)螺的体表具有贝壳、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因此它属于________&#xa0;动物</p><p>(3)蜘蛛的身体分为头部和胸腹部两部分,无翅,它属于昆虫吗?________&#xa0;</p><p>(4)青蛙与绿头鸭均能在水中以及陆地上生活,但其中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的动物是________&#xa0;</p><p>(5)与正常青蛙相比,畸形蛙的畸形属于一种________&#xa0;现象,不利于生存,易被环境所淘汰,这与达尔文提出的“________&#xa0;学说”观点相符</p><p>(6)上述动物中,具有胎生、哺乳特征的动物是________&#xa0;.</p></div></div>
<div><p>【答案】  脊柱  软体  不是  青蛙  变异  自然  华南虎</p><p>【解析】(1)根据脊柱的有无,可以把这些动物分为两类,螺和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其它的属于脊椎动物;<br />(2)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因此螺属于软体动物。<br />(3)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生有一对触角,为感觉器官;胸部一般着生有两对翅膀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身体外有外骨骼,可以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所以蜘蛛不属于昆虫。<br />(4)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因此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的是青蛙。<br />(5)畸形蛙是一种变异现象,属于不利变异,根据自然学说,畸形蛙不适应环境会被淘汰。<br />(6)华南虎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有胎生哺乳的特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美国学者米勒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首先把水加入500mL的烧瓶中抽出空气,加入甲烷、氨、氢的混合气体,然后把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混合气体进入溶剂为5L的烧瓶中,在这些气体中连续火花放电一周,冷却后产物沉积在B瓶中,它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根据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31/08/834d415b/SYS201908310809360220695059_ST/SYS201908310809360220695059_ST.001.png" width="198" height="2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瓶内的气体模拟的是________的成分.</p><p>(2)火花放电模拟的是_______, 将B瓶中的水加热模拟的是___________,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p><p>(3)C瓶内的样品中含有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_. </p><p>(4)通过实验,米勒得出的结论是无机小分子物质在雷电等原始的自然条件下,能形成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原始大气    闪电    原始海洋    氨基酸    有机小分子物质    </p><p>【解析】</p><p>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有机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p><p>(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用来模拟原始大气的成分和原始地球的条件。</p><p>(2)米勒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B装置里是用来产生水蒸气的沸水。装置模拟的是原始海洋。</p><p>(3)图中C装置里是反应后的产物(含有有机物)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p><p>(4)米勒通过这个实验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尝试对生物分类</p><p>如下有8种动物,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完善检索表</p><p>“蛙、马、河豚、蝙蝠、企鹅、燕、蝎子、蟹”</p><p>1体内无脊椎</p><p>2水生—————————————————————(_________)</p><p>2陆生—————————————————————— 蝎子</p><p>1体内有脊椎</p><p>2皮肤裸露——————————————————— 蛙</p><p>2皮肤不裸露</p><p>3用鳃呼吸—————————————————(_________)</p><p>3用肺呼吸</p><p>4胎生哺乳</p><p>5善于飞行———————————————(_________)</p><p>5善于奔跑——————————————— 马</p><p>4卵生</p><p>5善于飞行———————————————(_________)</p><p>5善于游泳———————————— ——— 企鹅</p></div></div>
<div><p>【答案】蟹    河豚    蝙蝠    燕    </p><p>【解析】</p><p>(1)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才能成为成体,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p><p>(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p><p>(3)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鸟类的身体成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消化系统发达,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p><p>(4)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p><p>(5)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p><p>(1)体内无脊椎的有:蝎子、蟹,其中蝎子生活在陆地上,蟹生活在水中。</p><p>(2)体内有脊椎的有:蛙、马、河豚、蝙蝠、企鹅、燕子。青蛙是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才能成为成体,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裸露的皮肤辅助呼吸;</p><p>河豚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马、蝙蝠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特有特征是胎生哺乳,马大多生活在草原,善于奔跑;河豚生活在水中,善于游泳;蝙蝠善于在空中飞行;</p><p>企鹅、燕子属于鸟类,生殖方式为卵生,企鹅可以在水中游,但不可以在天上飞;燕子善于飞行生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的是五种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各异,属于不同类群的生物,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8/31/08/834d415b/SYS201908310809364282789269_ST/SYS201908310809364282789269_ST.001.png" width="589" height="2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填字母代号)类植物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原因是其叶只有一层细胞,有毒气体可以背腹两面浸入细胞。</p><p>(2)蕨类植物已具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并且体内具有专门的___________组织,所有该类植物同E类植物相比长得较为高大且结构也更为复杂。</p><p>(3)A、D两类植物的共同特点都是能产生种子,但A类植物的种子外面有______包被,属于________植物;D类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属于______植物,我们常吃的松子是它的_________。</p><p>(4)能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的是(填字母代号)。</p></div></div>
<div><p>【答案】E    输导    果皮    被子    裸子    种子    BCE    </p><p>【解析】</p><p>1、根据绿色植物的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绿色植物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p><p>2、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p><p>3、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p><p>4、图中B肾蕨是蕨类植物,A玉米是被子植物, E葫芦藓是苔藓植物,C衣藻是藻类植物、D油松裸子植物。</p><p>(1)葫芦藓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原因是其叶只有一层细胞,有毒气体可以背腹两面浸入细胞。</p><p>(2)蕨类植物已具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并且体内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所以该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相比长得较为高大且结构也更为复杂。</p><p>(3)A玉米、D油松两类植物的共同特点都是能产生种子,但A玉米是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D油松是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无果皮包被,我们常吃的松子是它的种子。</p><p>(4)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故题干中的植物能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的是BCE。</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四川省遂宁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八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