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上册 八年级生物 全册综合测试卷(一)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水牛是食草的,它的牙齿分化为( )</p><p>A.门齿和臼齿 B.门齿、犬齿和臼齿</p><p>C.门齿和犬齿 D.犬齿和臼齿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水牛是草食性动物,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能构成人体运动系统的是( )</p><p>A. 骨、关节和肌肉 B. 关节和肌肉 C. 手和脚 D. 骨、肌腹和肌腱</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连结包括能活动的、不活动的、半活动的连接,能活动的骨连接叫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p><p>A.动物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p><p>B.鸟类飞行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作用</p><p>C.哺乳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支配</p><p>D.人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A、动物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如爬行、飞行、奔跑等,A正确;</p><p>B、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和分解是一个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释放能量的过程.鸟类飞行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细胞呼吸作用,B正确;</p><p>C、哺乳动物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C正确;</p><p>D、人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p><p>A. 骨骼肌的组成包括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腹肌</p><p>B. 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p><p>C. 动物的运动只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来完成</p><p>D. 所有动物的体内都有骨骼</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骨骼肌的组成包括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A错误;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B正确;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C错误;不是所有动物的体内都有骨骼,如蚯蚓的体内无骨骼,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把鸡窝中正在孵化的鸡蛋换成石头,母鸡照样趴在鸡窝里孵卵。由此可见,母鸡的孵卵行为属于( )</p><p>A. 学习行为 B. 社会行为 C. 先天性行为 D. 捕食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母鸡孵卵,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若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我们可能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二者的共同点是( )</p><p>A. 有口无肛门 B. 身体呈辐射对称</p><p>C. 背腹扁平 D. 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二者都有口无肛门;A正确;</p><p>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涡虫的身体左右对称,故B错误;</p><p>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水螅的身体呈圆筒形,C错误;</p><p>水螅的身体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涡虫的体壁具有三胚层(三层细胞),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中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则阴影部分可表示(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04/15/cb5d4bc3/SYS201807041506331845376020_ST/SYS201807041506331845376020_ST.001.png" width="115"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卵生 B. 体表被毛</p><p>C. 体温恒定 D. 体内有脊柱</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青蛙、蜥蜴是卵生,家兔是胎生,A错误;青蛙皮肤裸露,蜥蜴体表有角质鳞片,家兔体表被毛,B错误;家兔体温恒定,青蛙、蜥蜴的体温不恒定,C错误;青蛙、家兔、蜥蜴的体内都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因此都属于脊椎动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哪一个是真正的鱼类( )</p><p>A.墨鱼 B.草鱼 C.章鱼 D.鱿鱼</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鱼类的主要特征为: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墨鱼、鱿鱼、章鱼身体柔软,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草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为鱼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三门峡黄河湿地于2015年12月首次发现22只大鸨。作为极度濒危鸟类,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ICBP)已将大鸨列入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下列哪一组是大鸨拥有的特征( )</p><p>①体表有羽毛 ②体温恒定 ③善于飞行 ④有气囊辅助肺呼吸</p><p>A. 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因为大鸨属于鸟类,具有鸟类的特征。所以①体表有羽毛 ②体温恒定 ③善于飞行 ④有气囊辅助肺呼吸,都是大鸨拥有的特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动物行为中,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p><p>A. 小鸟喂鱼 B. 猴子能够表演节目</p><p>C. 鹦鹉能模仿人类说话 D. 警犬可以嗅出毒品</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小鸟喂鱼,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因此不属于学习行为,A不正确;猴子能够表演节目、鹦鹉能模仿人类说话、警犬可以嗅出毒品,都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行为,因此都属于学习行为,BC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p><p>A.狼群合作捕食 B.乌贼喷出墨汁</p><p>C.狗为争夺骨头二争斗 D.母袋鼠哺育幼袋鼠</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p><p>解:A、狼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有狼王,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因此属于社会行为.</p><p>B、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贼遇到天敌难以脱身时会释放墨汁,是为了掩护自己逃跑,因此属于防御行为.</p><p>C、两只狗为争夺一块肉而斗争是同种动物之间为了争夺食物而发生的攻击行为.</p><p>D、母袋鼠哺育幼袋鼠属于繁殖行为.</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对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动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划分,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社会行为</p><p>B. 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p><p>C. 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p><p>D.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不一定越多</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A、动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划分,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而不分为先天性行为和社会行为,错误;<br />B、先天性行为不会改变,而学习行为不强化就会消退,而不是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错误;<br />C、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正确;<br />D、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而不是不一定越多,错误。<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分析如图的漫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5/10/27f39c75/SYS201808151007334153551529_ST/SYS201808151007334153551529_ST.001.png" width="270" height="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细菌的“话”是科学的</p><p>B. 病毒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p><p>C. 病毒由细胞膜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p><p>D. 尽量使用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图中病毒引起的疾病</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H7N9禽流感属于传染病,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H7N9禽流感病毒,A正确.病毒的生殖方式为自我复制,B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C错误;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对病毒无作用,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从生物分类的角度分析,下列动物中,亲缘关系较近的一组是( )</p><p>A.青蛙和蝗虫 B.鲨鱼和绵羊</p><p>C.蛇和蜈蚣 D.狼和狗</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所属的等级越小,动物的亲缘关系越近,等级越大,亲缘关系越远.据此答题.</p><p>解:蝗虫属于昆虫纲,青蛙属于两栖纲;绵羊属于哺乳纲,鲨鱼属于鱼纲;蜈蚣属于节肢动物,蛇属于爬行纲;狼和狗同属于犬科,亲缘关系较近.可见D正确,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B.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p><p>C. 为了丰富我国物种,应该大量引进外来物种</p><p>D.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A正确;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多样性的减少,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B正确;引进一些外来物容易破坏生态平衡,C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市是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C.动物越多,对植物的帮助越大 D.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正确;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因此本选项符合题意;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D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判断正误</p><p>(1)蝗虫体表有气门,是呼吸时气体进出的门户。(____)</p><p>(2)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____)</p><p>(3)人类不具有社会行为。(____)</p><p>(4)将馒头放入冰箱中,可以延长保存时间,主要原因是冰箱中温度低,细菌和真菌全被冻死。(____)</p><p>(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____)</p><p>(6)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遗传资源的是基因的多样性。(____)</p></div></div>
<div><p>【答案】 对 对 错 错 对 对</p><p>【解析】(1)蝗虫体表有气门,是呼吸时气体进出的门户。说法正确。</p><p>(2)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说法正确。</p><p>(3)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人类具有社会行为。说法错误。</p><p>(4)将馒头放入冰箱中,可以延长保存时间,主要原因是冰箱中温度低,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生长。说法错误。</p><p>(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说法正确。</p><p>(6)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遗传资源的是基因的多样性。说法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填空题</p><p>(1)昆虫的身体表面包着坚韧的______,不仅能保护自己,还能起到防止体内__________的作用。</p><p>(2)骨骼肌的收缩受__________的调节。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作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_________。</p><p>(3)动物不能像植物那样通过_____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摄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存和繁衍。所有动物可以根据其体内有没有脊椎骨组成的______,将它们分成两大类,分别是_____动物和________动物。</p><p>(4)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______和_______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p><p>(5)病毒的结构简单,它是由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两部分组成的。</p><p>(6)与酵母菌相比,乳酸菌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外骨骼 水分蒸发 神经系统 肌腱 光合 脊柱 脊椎 无脊椎 细菌 真菌 蛋白质 遗传物质 成形的细胞核</p><p>【解析】(1)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用于支持体内柔软器官,保护自己,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适于陆地生活。</p><p>(2)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细胞组成,肌腹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p><p>(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己和动物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动物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来维持生存和繁衍。所有动物可以根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p><p>(4)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p><p>(5)病毒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两部分组成的。</p><p>(6)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乳酸菌是细菌,酵母菌是真菌,因此乳酸菌和酵母菌的最大区别是:乳酸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某校八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校园及其周围的生物进行细心观察后进行的一次小组讨论与交流,请结合下列各图,认真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5/10/27f39c75/SYS201808151007344252357236_ST/SYS201808151007344252357236_ST.001.png" width="578" height="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小组讨论中,阳阳同学认为,图A比图B所示植物更高等,其原因之一是它们的繁殖方式不同,图B所示植物用______进行繁殖,而图A所示植物是用_______进行繁殖。</p><p>(2)明明同学说,从呼吸方式上看,不同的生物,生活环境不同,其呼吸方式也不相同,图D所示动物,其幼体用_____进行呼吸;图C所示动物能进行___呼吸。</p><p>(3)勇勇同学说,图中F所示动物生活在陆地上,而白鳍豚却生活在水中,两者在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差异,但在分类学上,两者却属于同一类动物,其原因之一是两者在生殖发育过程中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p></div></div>
<div><p>【答案】 孢子 种子 鳃 双重 胎生、哺乳</p><p>【解析】(1)图A比图B所示植物更高等,其原因之一是它们的繁殖方式不同,图B所示植物属于孢子植物用孢子进行繁殖,而图A所示植物属于种子植物是用种子进行繁殖的。<br />(2)从呼吸方式上看,不同的生物,生活环境不同,其呼吸方式也不相同。图D所示动物青蛙,其幼体用鳃进行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兼皮肤辅助呼吸;图C所示动物家鸽在呼吸方面最大的特点是能进行双重呼吸。<br />(3)图中F所示动物生活在陆地上,而白鳍豚却生活在水中,两者在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差异,但在分类学上,两者却属于同一类动物(哺乳动物),如他们的大脑发达,体内有膈,生殖发育过程中都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研究酵母菌的发酵现象,生物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4个瓶子,均加入等量干酵母(内有活的酵母菌),一起放置在温暖环境中(如下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15/10/27f39c75/SYS201808151007345953228675_ST/SYS201808151007345953228675_ST.001.png" width="527" height="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上述实验中有____组对照实验,变量为葡萄糖的一组是______,该组对照实验证明了葡萄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p><p>(2)在上述装置中,最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____,一段时间后,该装置会有气体冒出,将冒出的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说明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p><p>(3)如果探究的问题是:水分是酵母菌发酵的一个条件吗?那么我们应该选择_____与A组形成对照实验。</p></div></div>
<div><p>【答案】 3 A和C A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 B</p><p>【解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p><p>(1)上述实验中有3组对照实验,A和B为一组,变量是水,A和C一组,变量是葡萄糖,A和D 为一组,变量是氧气。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 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糖是酵母菌的食物。A、C两支试管为一组,不同的是A有葡萄糖,C没有葡萄糖,因此可选A、C两支试管为一组探究葡萄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br />(2)酵母菌不含叶绿体,进行腐生生活,它在无氧和有氧的条件下都能生活。无氧时,酵母菌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并且释放出较少的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利用这一特点可进行酿酒。有氧时,酵母菌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较多的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蒸馒头、面包的原理)。所以在上述装置中,最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A。<br />在上述装置中,一段时间后,液体中有气泡冒出的是A、D瓶,将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看到的现象是变浑浊。二氧化碳有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说明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br />(3)如果探究的问题是:水分是酵母菌发酵的一个条件吗?那么我们应该选择B与A组形成对照实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p><p>资料一:在中国文化中,萤火虫与蝴蝶、蟋蟀齐名。但现如今,城市里几乎难觅萤火虫的踪影,即使在农村,也很难看到流萤飞舞的壮观景象了。萤火虫看起来似乎毫不起眼,但它们对生活环境可挑剔得很。萤火虫只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自然环境。</p><p>资料二:娃娃鱼学名大鲵,是3亿年前与恐龙同一时代生存并延续下来的珍稀物种,也是现存最大的两栖类动物,被称为“活化石”。但很多人违反规定食用娃娃鱼,致使娃娃鱼的生存面临威胁。中国已于1988年将娃娃鱼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p><p>资料三:来自海关、检疫、环保和卫生防疫部门的信息表明:某些外来的有害物种,正在悄悄地远涉重洋,进军我国城乡。其中,有凶猛成性的“洋蚊子”,原产亚马孙河流域的“食人鲳”以及“清道夫”鱼、福寿螺、超级杂草大米草和南美的破坏草等,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生态安全。</p><p>(1)分析资料一:萤火虫与蝴蝶、蟋蟀同属于节肢动物中的哪类动物?_____。这类动物分布最广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p><p>(2)分析资料二:娃娃鱼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因为_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选填“恒温”或“变温”)动物。</p><p>(3)综合上述三个资料,请你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4)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你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点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昆虫 有翅 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变温 环境污染 乱捕滥杀 外来物种入侵 爱护环境、植树造林等</p><p>【解析】(1)萤火虫与蝴蝶、蟋蟀都一样,都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这类动物分布广、活动范围大,这与它们强大的运动能力有一定关系,它们一般都有翅和足等运动器官,运动能力强,扩大了昆虫的分布范围。<br />(2)娃娃鱼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因为它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它属于变温动物。<br />(3)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水污染、空气污染、人类的滥捕乱杀和外来物种的入侵。<br />(4)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采取很多措施,从个人的角度,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如爱护身边花草树木、多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等。</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