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富顺三中、代寺学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初中阶段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营养师建议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要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食品,因为这些食品中富含</p><p>A. 蛋白质 B. 脂肪 C. 糖类 D. 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p><p>食物中含有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青少年是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应该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苹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对预防牙龈出血有主要作用的是</p><p>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解答即可。</p><p>维生素A对维持人体的正常视觉有很重要的作用,人体缺乏易患夜盲症,干眼症,皮肤干燥和脱屑等病症,A不符合题意;<br />维生素B有促进生长和消化,改善神经组织的功能,缺少了人体易患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等症状,B不符合题意;<br />维生素C能够增强人体的抵抗力,主要存在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缺乏易患坏血病和抵抗力下降;牙龈出血,这是坏血病的表现,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C符合题意;<br />维生素D能够促进鈣、磷的吸收,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p><p>A.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构成</p><p>B. 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p><p>C. 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p><p>D. 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可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3/09/b0e3d751/SYS201905030933377392861247_DA/SYS201905030933377392861247_DA.001.png" width="309" height="2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故A正确;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故B错误;肠液、胰液中含多种消化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故C正确;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可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故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下列有关“食不言”解释正确的是( )</p><p>A.说话需要力气,不利于保养身体 </p><p>B.避免食物由咽进入气管</p><p>C.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 </p><p>D.有利于保护声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因为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吃饭时如果大声说笑,会厌软骨会来不及关闭,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咳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PM2.5颗粒小,可直接入肺,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关于PM2.5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能穿过肺泡进入循环系统</p><p>B. 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p><p>C. 其产生与车、船尾气等有密切关系</p><p>D. 是诱发多种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原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PM2.5它能通过肺泡进入循环系统,也能影响人的呼吸系统</p><p>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故A正确;PM2.5已经被科学证实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故B正确;汽车尾气中也能释放出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因此,它的产生与车、船尾气等有密切关系,故C正确;PM2.5是诱发多种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p><p>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②二氧化碳含量减少③氧气含量增加④氧气含量减少⑤水分增加⑥水分减少</p><p>A. ②③⑥ B. 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①④⑥</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呼出的气体中,水分的含量也增加,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氮气没有什么变化,水蒸气的含量增加说明人体也排出了少量水分.氮气无变化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不需要氮气,呼出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原因是气体在肺内发生了气体交换,肺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内,故正常环境中,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④氧气含量减少、⑤水分增加、温度升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通过消化系统获得的营养物质,以及通过呼吸系统获得的氧气,最终被人体利用的部位及进行的生理活动是</p><p>A. 胃 吸收作用 B. 肺泡 扩散作用</p><p>C. 血液 运输作用 D. 细胞 呼吸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场所是线粒体。</p><p>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所以我们通过消化系统获得的营养物质,以及通过呼吸系统获得的氧气,最终被人体利用的部位及进行的生理活动是细胞和呼吸作用。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特点是</p><p>A. 容易与氧结合,不容易与氧分离</p><p>B. 不容易与氧结合,容易与氧分离</p><p>C.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p><p>D.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p><p>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ol type="1" style="margin:0pt; padding-left:0pt"><li style="margin-left:12.97pt; widows:0; orphans:0; padding-left:23.03pt; font-family:Calibri; font-size:10.5pt">【题目】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绘出如下简图。该同学判断出B处是毛细血管,其依据是</li></ol><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3/09/b0e3d751/SYS201905030933384128798417_ST/SYS201905030933384128798417_ST.001.jpeg" width="228"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ol type="1" style="margin:0pt; padding-left:0pt"><li style="margin-left:12.97pt; widows:0; orphans:0; padding-left:23.03pt; font-family:Calibri; font-size:10.5pt">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li></ol><p>B.毛细血管两端连着动脉</p><p>C.毛细血管两端连着静脉 </p><p>D.毛细血管内的血流速度快</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毛细血管的管径非常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血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p><p>B. 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较慢</p><p>C. 四肢的静脉管腔内有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p><p>D.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方向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根据血管的功能不同可以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p><p>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3/09/b0e3d751/SYS201905030933386320898570_DA/SYS201905030933386320898570_DA.001.png" width="554"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故A正确;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较慢,故B正确;四肢的静脉管腔内有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故C正确;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故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血液在身体中的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p><p>B. 在血液循环中,先进行体循环再进行肺循环</p><p>C. 心脏的左侧流动的是静脉血,右侧流动的是动脉血</p><p>D. 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下面是血液循环模式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3/09/b0e3d751/SYS201905030933387481478464_DA/SYS201905030933387481478464_DA.001.png" width="478" height="2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图中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p><p>血液流经肺的循环也是身体中的循环,故A错误;在血液循环中,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故B错误;心脏的左心房和左心室流的都是动脉血,右心房和右心室流动的是静脉血,故C错误;体循环和肺循环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故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心室进行收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p><p>B. 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p><p>C. 房室瓣与动脉瓣同时处于开放状态</p><p>D. 房室瓣与动脉瓣同时处于关闭状态</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心脏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房室瓣和动脉瓣。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p><p>心脏有四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左边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右边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心房连通静脉,心室连通动脉。<br />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流动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2/08/3e1f5982/SYS201909120810180561459435_DA/SYS201909120810180561459435_DA.001.png" width="624" height="1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上图为心房和心室收缩和舒张示意图,图一,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这时房室瓣处于打开状态,保证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br />图二,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保证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同时由于心房处于舒张状态,静脉中的血液进入心房;<br />图三,心房和心室都舒张,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br />从本题来看,简单地说,也就是心脏从图一转入图二状态,房室瓣开始关闭,心室开始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入主动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尿液形成及排出体外的途径是</p><p>A. 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p><p>B.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p><p>C. 膀胱-输尿管-肾脏-尿道-体外</p><p>D. 膀胱-输尿管-尿道-肾脏-体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本题考查的是尿的排出,明确泌尿系统的组成。泌尿系统的结构图如下,</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3/09/b0e3d751/SYS201905030933389393754283_DA/SYS201905030933389393754283_DA.001.png" width="199" height="1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的过程叫排泄,下列生理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p><p>A. 泌尿系统以尿液形式排出大部分水、尿素和无机盐</p><p>B. 摄入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剩余的残渣随粪便排出</p><p>C. 呼吸系统以气体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p><p>D. 皮肤以汗液形式排出部分水、少量无机盐和尿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据此解答。</p><p>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属于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重要意义的是</p><p>①提供营养物质②排出代谢废物 ③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④提供能量⑤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p><p>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排泄是将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排泄的意义代不仅可以排出代谢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p><p>尿的成分包括多余的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积聚多了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排尿。可见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②排出代谢废物,而且还可以③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⑤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8年3月3日是第19次全国爱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旨在提高大众对听力保护的重视以及预防听力损失的意识。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鼻咽部感染,细菌可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炎</p><p>B. 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鼓膜造成损伤</p><p>C. 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能将机械振动转化为神经兴奋</p><p>D. 由鼓膜或者听小骨受损引起的耳聋称神经性耳聋</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p><p>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引发中耳炎,故A正确;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鼓膜造成损伤,如果鼓膜受损,会使听力下降,故B正确;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将机械振动转化为兴奋,故C正确;由鼓膜或听小骨损伤,损伤是传导障碍,是非神经性耳聋,故D错误。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听到声音需要以下结构的参与,请选出正确的顺序:</p><p>①听小骨 ②鼓膜 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④外耳道 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p><p>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②①③⑤ C. ④①②③⑤ D. ④③①②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听觉的形成路线为:外界的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p><p>B. 大脑是高级中枢,能控制低级中枢脊髓的活动</p><p>C.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脑发出的神经组成</p><p>D. 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p><p>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故A正确;大脑是调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能控制低级中枢脊髓的活动,故B正确;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故C错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故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反射的是</p><p>A. 初生的婴儿寻找奶头吃奶</p><p>B. 草履虫游向有牛肉汁的环境</p><p>C. 听说妈妈买了山楂,小玲流出了口水</p><p>D. 经过训练的小狗能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射,解答时可以从反射的概念、特点方面来切入。</p><p>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初生的婴儿寻找奶头吃奶、听说妈妈买了山楂,小玲流出了口水、小狗能计算简单的数字都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因此是反射。草履虫没有神经系统,草履虫迅速游向牛肉汁,不是反射,是生物的应激性。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某人饭后四小时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3/09/b0e3d751/SYS201905030933398011644349_ST/SYS201905030933398011644349_ST.001.png" width="258"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人体的正常血糖含量为80-120毫克/100毫升</p><p>B. BC段血糖含量上升是因为食物中的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p><p>C. C点血糖含量略高于正常值,是糖尿病的表现</p><p>D. CD段血糖含量下降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这是因为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体内糖的代谢。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p><p>人体的正常血糖含量为80-120毫克/100毫升,故A正确;BC段血糖含量上升是因为食物中的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故B正确;C点是血糖吸收量最多的点,并非糖尿病的表现,故C错误;CD段血糖含量下降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故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呆小症</p><p>B. 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p><p>C. 垂体、甲状腺和唾液腺都是内分泌腺</p><p>D. 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又影响神经调节</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p><p>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故A错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得呆小症,故B错误;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故C错误;人体之所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神经系统占主导地位,故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政府启动实施的“食盐加碘”全民营养工程,是在食盐中加入“碘”,以预防</p><p>A. 佝偻病 B. 夜盲症 C. 地方性甲状腺肿 D. 坏血病</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能够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p><p>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国家为了预防大脖子病,在缺碘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所以国家在缺碘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这是为了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人类活动中,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有利的是</p><p>A. 围湖造田,开垦草原,广种粮食</p><p>B.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p><p>C. 大量捕杀野生动物</p><p>D.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本题考查人类的活动造成生态环境变化,解答时可以从人类生产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p><p>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人们干预生态系统,如围湖造田,开垦草原,会破坏生态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主要作为消费者构成食物链,人类大量捕杀野生动物,就会破坏食物链,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故C不符合题意;草原植物贴地生长,能够很好地覆盖地面。由于草原上的植物根系发达,因而对保持水土有重要作用;树木的叶子和草原还能截留降水,涵养水源;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增加大气的湿度,可以调节气候。这些都是草原对生态环境的意义,因而退耕还林还草是改善环境的最佳做法,故D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其实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原因是(  )</p><p>A. 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 B. 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减少</p><p>C. 会厌软骨没有及时关闭,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 D. 有利于保护声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鼻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各走各路,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所决定的,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鼻腔;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由此可知,吃饭时大声谈笑,吞咽时会厌软骨因来不及盖住喉口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不能随地吐痰的主要原因是:(     )</p><p>A. 以免污染环境 B. 口腔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p><p>C. 痰里含有大量细菌 D. 气管内分泌的黏液脏</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饮水和食物,空气和飞沫,吸血的节肢动物等,痰中含有细菌等微生物,因此不能随地吐痰,以免传播疾病。</p><p>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当黏膜上的纤毛向喉部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痰中往往会有病原微生物。因此不能随地吐痰,以免传播呼吸道疾病。所以不能随地吐痰的主要原因是痰里含有大量病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人体每时每刻都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在此过程中,颗粒性物质会随着空气进入呼吸道和肺。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如鼻腔前部生有鼻毛、鼻腔内表面黏膜可以_______,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和湿润;黏膜中还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_______。</p><p>(2)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_______,胸廓的容积扩大,肺内气压_______(选填“小于”或“大于”)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p><p>(3)图1为支气管与肺泡结构示意图,图2为肺泡的局部剖面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3/09/b0e3d751/SYS201905030933404236932851_ST/SYS201905030933404236932851_ST.001.png" width="419" height="1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据图可知,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从结构上分析,有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是,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_______。</p><p>②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后,其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然后通过_______流回左心房。</p><p>(4)尘肺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种职业病。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泡处积存,引起肺部纤维化,肺泡弹性下降,导致_______(从以下选项中选择字母填写,多选)过程受阻,使呼吸困难逐渐加重。</p><p>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c.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d.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p></div></div>
<div><p>【答案】分泌黏液温暖收缩小于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多的动脉血肺静脉a、c</p><p>【解析】</p><p>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呼吸道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由许多肺泡构成,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p><p>(1)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清洁空气,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使空气顺畅通过,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上的黏液能湿润空气,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因此,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如鼻腔前部生有鼻毛、鼻腔内表面黏膜可以分泌粘液,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和湿润;黏膜中还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p><p>(2)人体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使胸腔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胸腔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的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p><p>(3)①肺由许多肺泡构成,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p><p>②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血液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后,其发生的变化是: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多的动脉血,然后通过肺静脉流回左心房。</p><p>(4)尘肺是长期吸入粉尘的以肺组织纤维性病变为主的疾病,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容易患的职业病。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泡处积存,引起肺部纤维化,肺泡弹性下降,导致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以及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受阻,使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尘肺病人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四大症状,此外尚有喘息、咳血以及某些全身症状。因此,尘肺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种职业病。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泡处积存,引起肺部纤维化,肺泡弹性下降,导致a、c过程受阻,使呼吸困难逐渐加重。</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营养需要先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消化过程示意图。</p><p>①如图中蛋白质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对应图l中的结构是[ ]_______,物质X代表_____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2/08/3e1f5982/SYS201909120810190249666551_ST/SYS201909120810190249666551_ST.001.png" width="432" height="1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②如图所示结果可以说明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填如图中序号和结构名称)。根据如图说明此部位适于消化的特点是_______(写出1点),同时它也是人体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_______(写出2点)。</p><p>(2)小刚同学提出疑问: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为什么要先进行消化,才能被吸收呢?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进行研究。</p><p>实验装置及部分操作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取4支试管,编号1-4,从A的玻璃管、A的烧杯、B的玻璃管、B的烧杯中各取2毫升液体,分别加入到1-4号试管中。处理过程及结果见下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2/08/3e1f5982/SYS201909120810190249666551_ST/SYS201909120810190249666551_ST.002.png" width="340"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如图 实验装置(玻璃纸模拟细胞膜)</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2/08/3e1f5982/SYS201909120810190249666551_ST/SYS201909120810190249666551_ST.003.png" width="568" height="1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比较1、2号试管的结果,可以说明_______。比较3、4号试管的结果,可以说明______。</p><p>②如果向A组玻璃管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淀粉酶和麦芽糖酶,一段时间后,取2毫升A烧杯中的液体置于5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本尼迪特试剂并沸水浴加热,可预测实验结果为_______。</p><p>③请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回答小刚的质疑。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c胃 淀粉 d小肠 含有多种消化酶、长度长 长度长,内壁有褶皱和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 淀粉不能通过玻璃纸(细胞膜) 葡萄糖能通过玻璃纸(细胞膜) 出现砖红色沉淀 食物中的大分子(蛋白质、淀粉、脂肪)不能透过细胞膜,只有消化成小分子物质才能透过细胞膜从而被吸收 </p><p>【解析】</p><p>(1)观图可知:图1中a肝脏、b是大肠、c是胃、d是小肠,图2中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y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p><p>(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解答即可。</p><p>(1)①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所以图中蛋白质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对应图1中的结构是胃,物质X代表淀粉消化过程。</p><p>②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小肠适于消化的特点是:小肠长约5-6米,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的面积;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消化食物;同时它也是人体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小肠长度长、内壁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br />(2)①淀粉遇碘液变蓝色,1(A玻璃管)加2滴碘液,结果变蓝,2(A烧杯)加2滴碘液,结果不变蓝;比较1、2号试管的结果,可以说明淀粉不能通过玻璃膜(细胞膜);3(B玻璃管)加2毫升本尼迪特试剂,沸水浴加热,结果出现砖红色沉淀;4(B烧杯)加2毫升本尼迪特试剂,沸水浴加热,结果出现砖红色沉淀,比较3、4号试管的结果,可以说明葡萄糖能通过玻璃膜(细胞膜)。<br />②如果向A组玻璃管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淀粉酶和麦芽糖酶,一段时间后,取2毫升A烧杯中的液体置于5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本尼迪特试剂并沸水浴加热,可预测实验结果为出现砖红色沉淀,因为淀粉酶和麦芽糖酶将淀粉分解成了葡萄糖。<br />③最后得出结论: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蛋白质、淀粉和脂肪)不能透过细胞膜,只有消化成小分子才能透过细胞膜从而被吸收。</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排出机体代谢中所产生的各种废物、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泌尿系统的作用,可以使血液得到净化。图1、图2分别是血液循环示意图与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3/09/b0e3d751/SYS201905030933408940164385_ST/SYS201905030933408940164385_ST.001.png" width="313" height="2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1中,人体各处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通过下腔静脉到达心脏的_______,经过肺循环后,再由_______泵出,沿主动脉→肾动脉→入球小动脉到达图2中的______________。</p><p>(2)血液中的尿素、尿酸、葡萄糖、水、无机盐等通过滤过作用在图2的_______处形成原尿。滤出的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的_______被重吸收到_______而返回血液,肾小管中剩余的液体最终形成尿液。</p><p>(3)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其原因是膀胱具有_______的作用。</p><p>(4)肾炎患者的尿液中会出现红细胞、蛋白质等。根据肾脏的结构分析,其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右心房左心室肾小球肾小囊葡萄糖肾小管外毛细血管暂时贮存尿液肾小球</p><p>【解析】</p><p>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图中1右心房,2右心室,3主动脉,4左心房,5左心室。a肾小球、b肾小囊、c肾小管、d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e肾静脉。</p><p>(1)组织细胞产生的尿素通过扩散作用扩散到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从而进入血液,经下腔静脉到达右心房、右心室,再经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到达左心房、左心室,经主动脉、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体外。因此,图1中,人体各处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通过下腔静脉到达心脏的右心房,经过肺循环后,再由左心室泵出,沿主动脉→肾动脉→入球小动脉到达图2中的肾小球。</p><p>(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血液中的尿素、尿酸、葡萄糖、水、无机盐等通过滤过作用在图2的肾小囊处形成原尿。滤出的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的葡萄糖被重吸收到肾小管毛细血管而返回血液,肾小管中剩余的液体最终形成尿液。</p><p>(3)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因此,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原因是膀胱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p><p>(4)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某肾炎患者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分析此人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小球。</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