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1:33:19

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初级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被称为“遗传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      )</p><p>A. 达尔文&#xa0;B. 袁隆平&#xa0;C. 孟德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据此作答。</p><p>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A不符合题意;<br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B不符合题意;<br />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①遗传是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p><p>②变异是指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现象</p><p>③遗传和变异都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p><p>④变异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现象</p><p>⑤遗传只能在某些生物种类中出现</p><p>A. ①②⑤&#xa0;B. ①③④&#xa0;C. ①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p><p>①遗传是指亲代和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正确;<br />②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是指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间的差异现象,正确;<br />③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如“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正确;<br />④变异是指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间的差异现象,错误;<br />⑤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这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错误。</p><p>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属于变异现象的是(    )</p><p>A. 她跟妈妈长得一模一样</p><p>B.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p><p>C. 月季花的颜色有红色、白色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叫做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叫做变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界都是普遍存在的。</p><p>她跟妈妈长得一模一样,说的是生物间的相似性,属于是遗传现象,A不符合题意;</p><p>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生物间的相似性,属于是遗传现象,B不符合题意;</p><p>月季花的颜色有红色、白色等,属于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属于变异,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p><p>A. 豌豆的红花和高茎</p><p>B. 人的血型有ABO之分</p><p>C. 免的长毛与鼠的短毛</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明确“同种生物”、“同一性状”进行分析解答。</p><p>豌豆的红花和高茎,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A不符合题意;</p><p>人的血型有ABO之分,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B符合题意;</p><p>免的长毛与鼠的短毛,兔和鼠是两个物种,不是相对性状,C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人体细胞内,决定卷舌这一性状的基本单位是(      )</p><p>A. 基因&#xa0;B. DNA&#xa0;C. 染色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p><p>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即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所以在人体细胞内,决定卷舌这一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基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染色体、DNA 、基因三者关系的图解,正确的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2/08/3e1f5982/SYS201909120810108214257184_ST/SYS201909120810108214257184_ST.001.png" width="167" height="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2/08/3e1f5982/SYS201909120810108214257184_ST/SYS201909120810108214257184_ST.002.png" width="165" height="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xa0;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2/08/3e1f5982/SYS201909120810108214257184_ST/SYS201909120810108214257184_ST.003.png" width="165" height="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细胞核、染色体、DNA三者之间关系: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上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p><p>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称做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一条染色体一般含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是: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上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即染色体>DNA>基因。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基因叙述错误的是(     )</p><p>A. 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p><p>B. 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基因</p><p>C. 成对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基因是DNA分子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p><p>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A正确;</p><p>基因是染色体上DNA分子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一条染色体由一个DNA分子组成,一条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B错误;</p><p>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性状有显隐之分,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也有显隐之分。控制生物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控制生物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上皮细胞、精子、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依次为(      )</p><p>A. 46条,46条,46条&#xa0;B. 46条,23条,46条&#xa0;C. 46条,46条,23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即如果某种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则其受精卵为2N;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为N。</p><p>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上皮细胞、精子、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46条、23条、46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体内主要的遗传物质是(      )</p><p>A. 细胞质&#xa0;B. 染色体&#xa0;C. 脱氧核糖核酸</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br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p><p>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DNA的中文名称为脱氧核糖核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进化成哺乳类的是(       )</p><p>A. 古代鱼类&#xa0;B. 古代鸟类&#xa0;C. 古代爬行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p><p>如图生命树<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2/08/3e1f5982/SYS201909120810115402818605_DA/SYS201909120810115402818605_DA.001.png" width="329" height="3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可见,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常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可以表示为(      )</p><p>A. 22对常染色体十Y性染色体</p><p>B. 22条常染色体十XY性染色体</p><p>C. 22条常染色体十Y性染色体或22条常染色体十X性染色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p><p>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2/08/3e1f5982/SYS201909120810117902464301_DA/SYS201909120810117902464301_DA.001.png" width="330" height="1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精子的染色体组成为22条+X或22条+Y。因此正常男性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可能是22条常染色体+Y性染色体,或22条常染色体+X性染色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命起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原始生命与地球是同时形成的</p><p>B. 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p><p>C. 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地球从形成到现在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空气中的无机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这些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亿年以后,即36亿年前,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假如抗倒伏(D)对不抗倒伏(d)为显性,现有两株不稳定遗传的抗倒伏(Dd)小麦杂交,收获的后代中获得稳定遗传的基因组成(DD)的可能性占(      )</p><p>A. 25%&#xa0;B. 50%&#xa0;C. 75%</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假如抗倒伏(D)对不抗倒伏(d)为显性,则抗倒伏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不抗倒伏的基因组成是dd。</p><p>现有两株不稳定遗传的抗倒伏(Dd)小麦杂交,其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2/08/3e1f5982/SYS201909120810123370254283_DA/SYS201909120810123370254283_DA.001.png" width="256"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图中看出,收获的后代中获得稳定遗传的基因组成(DD)的可能性占25%。</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另外一对是性染色体。女性的一对性染色体为XX,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为XY。男孩的X染色体来自于(      )</p><p>A. 母亲的体细胞&#xa0;B. 父亲精子&#xa0;C. 母亲的卵细胞</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的体细胞内的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p><p>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2/08/3e1f5982/SYS201909120810126027652720_DA/SYS201909120810126027652720_DA.001.png" width="334"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孩的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的体细胞。</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单独政策”施行后,部分家庭将计划生第二个孩子,你认为第二个孩子的性别主要取决于亲代的(     )</p><p>A. 卵细胞类型&#xa0;B. 精子类型&#xa0;C. 卵细胞或精子类型</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p><p>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2/08/3e1f5982/SYS201909120810128839944264_DA/SYS201909120810128839944264_DA.001.png" width="334"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人类的性别主要取决于亲代的精子类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对夫妇生的第一个孩子是男孩,假如他们再生一个孩子,生出女孩的可能性是(    )</p><p>A. 100%&#xa0;B. 50%&#xa0;C. 25%</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p><p>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2/08/3e1f5982/SYS201909120810131496442702_DA/SYS201909120810131496442702_DA.001.png" width="334"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各是50%。因此一对夫妇生的第一个孩子是男孩,假如他们再生一个孩子,生出女孩的可能性是5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全为遗传病的一组是(     )</p><p>A. 白化病、色盲、血友病</p><p>B. 侏儒症、呆小症、血友病</p><p>C. 糖尿病、肥胖、近视</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p><p>白化病、色盲、血友病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A符合题意;</p><p>侏儒症是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造成的;呆小症是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造成的;血友病属于遗传病,B不符合题意;</p><p>糖尿病(胰岛素分泌过少)是激素分泌异常症;肥胖、近视都不是遗传病,C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     )</p><p>A. 原始海洋&#xa0;B. 原始大气&#xa0;C. 原始陆地</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p><p>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的科学依据是(       )</p><p>A. 近亲结婚其后代必患遗传病</p><p>B. 近亲结婚其后代中患遗传病的概率大</p><p>C. 近亲结婚会增加每个家庭的亲属数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近亲结婚的危害:近亲结婚时,夫妇双方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可能同时传递给子女,大大提高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据此解答。</p><p>近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病,其危害十分显著,所以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所示一从未受到破坏的深积岩层的顺序图,图中表明其中一层含有化石A,另一层含有化石B。据图可知: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2/08/3e1f5982/SYS201909120810141340972743_ST/SYS201909120810141340972743_ST.001.png" width="140"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物种A比物种B简单、低等</p><p>B. 物种A比物种B复杂、高等</p><p>C. 物种A出现在物种B之前</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证明了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p>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化石B比化石A埋藏的深,表明化石B形成的早,化石A形成的晚。因此物种A比物种B复杂、高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是(  )</p><p>A.同卵双胞胎因生活环境不一样,皮肤有明显的差异</p><p>B.普通羊群中出现短腿安康羊</p><p>C.经宇宙飞船带上太空的番茄品种比普通番茄个大、口感好</p><p>D.一片绿色的玉米地里出现了白化苗</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的变异分为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变异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不能遗传给后代,是不遗传的变异;选项中,B、C、D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是遗传的变异;同卵双胞胎因生活环境不一样,皮肤有明显的差异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能够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的直接原因是</p><p>A、不遗传的变异  B、遗传的变异    C、有利变异     D、不利变异</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变异可以使生物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使生物能不断进化和发展,根据变异产生的原因,可以将变异分为不遗传的变异和遗传的变异,遗传的变异是因为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该变异能够产生新的生物类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转入棉花植株,使棉花获得了对棉铃虫的抗虫能力,这项生物技术称为(      )</p><p>A. 细胞移植&#xa0;B. 克隆技术&#xa0;C. 转基因技术&#xa0;D. 组织培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这项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p><p>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科学家将苏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转入棉花的基因中,培育出的棉花品质与普通棉花无异,但具有抗虫性状,使其产量上升,减少环境污染,这项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某一性状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最可能在(      )</p><p>A. 常染色体上&#xa0;B. 性染色体上&#xa0;C. X染色体上&#xa0;D. Y染色体上</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p><p>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2/08/3e1f5982/SYS201909120810148215888315_DA/SYS201909120810148215888315_DA.001.png" width="334" height="2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父亲Y染色体一定传给儿子,父亲的X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因此如果某一性状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最可能在Y染色体上。</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气体在原始大气中不存在的是(      )</p><p>A. 氢气&#xa0;B. 氧气&#xa0;C. 水蒸气&#xa0;D. 氨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p><p>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可见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p><p>A. 黑猩猩&#xa0;B. 猕猴&#xa0;C. 长臂猿&#xa0;D. 森林古猿</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p><p>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形成的过程是(      )</p><p>A. 无机物→简单的有机物→复杂的有机物→原始生命</p><p>B. 简单的有机物→无机物→原始生命</p><p>C. 无机物→复杂的有机物→原始生命</p><p>D. 简单的有机物→无机物→复杂的有机物→原始生命</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在地球上生命发生之前,经历了由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的化学进化过程。据此解答。</p><p>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简而言之即是:原始大气在雷电、紫外线等长期作用下,形成有机小分子,这些有机物随雨水汇集到原始海洋中,形成有机大分子,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最后形成原始的生命。可见,原始生命产生的过程是:无机物→简单的有机物→复杂的有机物→原始生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米勒的实验证明了在原始地球环境下(      )</p><p>A. 无机物可以转变为原始生命</p><p>B. 无机物可以形成简单的有机物</p><p>C. 简单的有机物可以形成复杂的有机物</p><p>D. 复杂的有机物可以演变成原始生命</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在地球上生命发生之前,经历了由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的化学进化过程。米勒用实验验证了这一步,据此解答。</p><p>米勒的实验装置如下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2/08/3e1f5982/SYS201909120810154622775479_DA/SYS201909120810154622775479_DA.001.png" width="198" height="2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br />米勒的实验如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物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从古猿进化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姿态改变是(     )</p><p>A. 直立行走&#xa0;B. 制造工具&#xa0;C. 使用天然工具&#xa0;D. 产生人类语言</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p><p>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能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因此,从古猿进化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姿态改变是直立行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染色体存在于(       )</p><p>A. 细胞质中&#xa0;B. 细胞核中&#xa0;C. 液泡中&#xa0;D. 细胞膜上</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染色体、DNA、基因的位置关系方面来切入。</p><p>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内容是 (    )</p><p>A. 生存竞争&#xa0;B. 自然选择&#xa0;C. 人工选择&#xa0;D. 遗传变异</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要点:大量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p><p>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要点:大量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生物普遍具有的遗传性和变异性是自然选择的基础,遗传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且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进行的。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对生存有利的变异的个体适应环境而得到保存和发展,具有对生存不利的变异个体由于不适应环境而大量死亡,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的适应性就是这样形成的。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内因,环境变化是自然选择的外因,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方式和过程,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内容是自然选择。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能表明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      )</p><p>A. 化石&#xa0;B. 胚胎学证据</p><p>C. 分子生物学证据&#xa0;D. 形态解剖学</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主要的证据。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据此解答。</p><p>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父母的性状传递给子女是通过(      )</p><p>A. 神经细胞&#xa0;B. 生殖细胞&#xa0;C. 体细胞&#xa0;D. 肌细胞</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因此父母的性状是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女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进化树”我们可以得出生物进化的规律,下列不属于进化规律的是(     )</p><p>A. 生活环境由水生到陆生&#xa0;B. 功能由低等到高等</p><p>C. 形态由小型到大型&#xa0;D. 结构由简单到复杂</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知识,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据此作答。</p><p>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可以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见形态由小型到大型不是进化的规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若母亲的体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a,则其卵细胞的基因是(     )</p><p>A. A&#xa0;B. a&#xa0;C. A或a&#xa0;D. Aa</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p><p>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若母亲的体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a,则其卵细胞的基因分别是A或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杂交水稻的产量明显高于普通水稻,新品种形成的原因是(      )</p><p>A. 自然选择的结果&#xa0;B. 化肥质量的不同</p><p>C. 土壤质量的不同&#xa0;D. 人工选择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br />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选择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人工选择。</p><p>杂交水稻是根据人们的需求,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的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这是进行人工选择的结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种现象中,属于生物变异的(  )</p><p>A. 熊猫和家猫的尾巴形态上有差异</p><p>B. 变色龙在草地上呈绿色,在树干上呈灰色</p><p>C. 蝴蝶的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大</p><p>D. 同一麦穗结出的种子长出的植物中,有的抗锈病,有的不抗锈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p><p>熊猫和家猫的尾巴形态上有差异,不是同种生物之间的差异,不属于变异,故A不符合题意;变色龙在草地上呈绿色,在树干上呈灰色,是变色龙对环境的适应,不属于变异,故B不符合题意;蝴蝶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上差别很大,是生物的生殖发育现象,不是变异,故C不符合题意;同一麦穗结出的种子长出的植物中,有的抗锈病,有的不抗锈病,体现了子代个体间的性状不同,属于变异,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导致生物进化的内部原因是(      )</p><p>A. 遗传变异&#xa0;B. 环境因素&#xa0;C. 过度繁殖&#xa0;D. 生存竞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原因有两方面: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生存环境的变化。自然选择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三个过程。</p><p>生物在繁衍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异,其中的许多变异是能够遗传的,是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这些不断发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动力,以生存斗争为手段,达到适者(有利变异)生存与不适者(不利变异)被淘汰的结果。<br />自然选择使不断变化的生物适应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是自然选择的基础,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生存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物进化树中,最高等的植物是(     )</p><p>A. 藻类植物&#xa0;B. 苔藓植物&#xa0;C. 裸子植物&#xa0;D. 被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可结合生物进化图来分析。</p><p>生物进化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2/08/3e1f5982/SYS201909120810168060430956_DA/SYS201909120810168060430956_DA.001.png" width="328" height="3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进化图可知,植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和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而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出现了花与果实,使其繁殖能力更强、后代的成活率更高,适应能力更强,也就更高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绵羊的白色显性基因(R)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r)控制。现有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羊。那只公羊和母羊的基因组成分别是:</p><p>A.Rr、Rr    B.RR、RR     C.RR、rr     D.Rr、RR</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控制黑色性状的基因组成是rr,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羊,控制黑色小羊毛色的基因rr由亲代双方提供,因此亲代控制白色的基因组成不是纯合的,即由一个选项基因R和一个隐性基因r组成。</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初级中学八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