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富顺三中、代寺学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面不能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p><p>A. 一片森林 B. 一群鲤鱼 C. 一块农田 D. —个湖怕</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一片森林、一个湖泊、一块农田,都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一群鲤鱼,只有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句话,用食物链来表示,正确的是</p><p>A. 大鱼→小鱼→虾 B. 阳光→水藻→虾→小鱼→大鱼</p><p>C. 虾→小鱼→大鱼 D. 水藻→虾→小鱼→大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大鱼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并把大鱼、小鱼、与虾米的捕食关系弄反了,故A错误;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包括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故B错误;虾米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故C错误;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水藻与大鱼、小鱼、虾米它们之间捕食的关系,故D正确。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安放好显微镜后,接着进行对光,下面对光操作中不属于必须步骤的是</p><p>A. 更换目镜 B. 调节光圈 C. 转动反光镜 D. 转动转换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p><p>显微镜在对光时的步骤如下: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同时用两手转动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使视野均匀白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活中用榨汁机榨水果,能得到新鲜果汁,果汁主要来自于细胞结构中的</p><p>A. 叶绿体 B. 细胞核 C. 液泡 D. 线粒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叶绿体等,各具有一定的作用,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43c50ea2/SYS201904201033521674372910_DA/SYS201904201033521674372910_DA.001.png" width="175" height="2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液泡里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和各种色素等。</p><p>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中,液泡里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和各种色素等,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色素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可见新榨的果汁美味可口,液汁中的主要成分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液泡。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p><p>A. 细胞壁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B. 细胞内的有害物质能通过细胞膜排出</p><p>C. 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D. 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碳属于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人)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通过比较动物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细胞壁: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细胞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叶绿体:与光合作用有关,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中央大液泡,其中含有细胞液,与植物的吸水和失水有关。</p><p>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故A错误; 细胞内的有害物质能通过细胞膜排出,故B正确;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故C正确;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碳,属于有机物,故D正确。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叶片见光部分产了淀粉,这主要说明</p><p>A. 淀粉遇碘变蓝 B. 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p><p>C. 叶绿体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 D. 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溶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p><p>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二者唯一的变量是光,所以叶片的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淀粉有遇到碘溶液变蓝色的特性,因此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溶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淀粉。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p><p>A. 有机物分解,储存能量 B. 有机物合成,储存能量</p><p>C. 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D. 有机物合成,释放能量</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光合作用能够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呼吸作用能够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生物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供生物进行生理活动的需要。</p><p>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表达式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43c50ea2/SYS201904201033526258965710_DA/SYS201904201033526258965710_DA.001.png" width="213" height="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一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所以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放出二氧化碳。而光合作用能够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营养物质需要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的是</p><p>A. 葡萄糖 B. 氨基酸 C. 维生素 D. 麦芽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如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p><p>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淀粉的初步消化产物是麦芽糖,麦芽糖不能被小肠绒毛吸收,必须转变成葡萄糖才能被小肠绒毛吸收。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吸气和呼气时,在肌肉的作用下胸腔、肺、肺内气体压力等都会发生变化,下列不是吸气时发生的是</p><p>A. 肺内气体压力减小 B. 肺扩张</p><p>C. 胸腔容积扩大 D. 肋骨间的肌肉舒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p><p>呼吸运动是指胸廓的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呼吸肌的舒缩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相交替的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肌主要有膈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腹壁肌等呼吸肌。人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下降,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人平静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下降回位,引起胸腔前后径、左右径及上下径均减小,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升高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不是吸气时发生的是肋骨间的肌肉舒张。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患了阑尾炎,在医院做血常规检査时,最突出的生理指标是</p><p>A. 红细胞数量明显偏低 B. 白细胞数量明显偏高</p><p>C. 血小板数量明显偏低 D. 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偏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主要特性是容易与氧结合和分离,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p><p>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大大增加去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因此,某同学患了阑尾炎,在进行血常规化验时其化验结果可能白细胞高于正常值。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病人在医院输液时,护士一般将针刺入四肢的静脉,主要原因是</p><p>A. 静脉管壁较薄,弹性较小 B. 四肢静脉中有静脉瓣</p><p>C. 静脉能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D. 静脉内血流速度较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p><p>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如下表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43c50ea2/SYS201904201033531202257102_DA/SYS201904201033531202257102_DA.001.png" width="554"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在静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的,因此用乳胶管扎紧上臂后,在结扎处的静脉会因血液滞留而膨大,同时,又因静脉内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所以血液不会倒流而会出现结状突起,便于扎针。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血液在身体头部毛细血管处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中可能出现的是</p><p>A. 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B. 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p><p>C. 氧的含量增加 D.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体的呼吸包括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几个过程。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后,血液呈鲜红色,这种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叫动脉血;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后,血液呈暗红色,这种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叫静脉血。</p><p>人体血液在身体头部毛细血管处,头部毛细血管处含氧量低,血红蛋白与氧分离,将运来的氧气释放供组织细胞利用,发生气体交换后,由于组织细胞由于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所以组织处毛细血管中血液里氧气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少,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动脉血中的多,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就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细胞里的二氧化碳就扩散到血液里,这样血液由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颜色暗红的静脉血。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是A型血,按照ABO血型输血关系表,他可以接受的血型是</p><p>A. A型血和B型血</p><p>B. A型血和0型血</p><p>C. A型血和AB型血</p><p>D. AB型血和0型血</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据此作答。</p><p>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因此首先考虑的是输A型血,万不得已可以输少量的O型血。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体内的某些废物可通过汗腺分泌汗液排出,下列不能通过这条途径排出的是</p><p>A. 二氧化碳 B. 无机盐 C. 水 D. 尿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p><p>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可见二氧化碳只有一条排泄途径,即通过呼吸系统呼出。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耳的一些结构受到损伤,就可能导致耳聋,下列不会造成耳聋的处</p><p>A. 耳蜗受损 B. 听觉神经受损 C. 耳廓缺损 D. 鼓膜破裂</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外界声波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传导到听小骨后,由于听骨链的作用,大大加强了振动力量,起到了扩音的作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与人的位觉有关,耳蜗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人的听觉有关,听小骨的振动刺激内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p><p>耳蜗损伤导致神经性耳聋,故A不符合题意;听觉神经受损导致神经性耳聋,故B不符合题意;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波,其缺损对听力影响不大,不会造成耳聋,故C符合题意; 鼓膜损伤导致传导障碍是非神经性耳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神经系统中,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是</p><p>A. 脑和脊髓 B. 脑和脑神经</p><p>C. 脊髓和脊神经 D. 脑神经和脊神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脑和脊髓是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p><p>A. 听别人讲恐怖故亊感到毛骨悚然 B. 看到别人吃辣椒自已出汗</p><p>C. 自己切洋葱被刺激的流眼泪 D. 妈妈看电视剧看得泪流满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 简单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它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脑干)参与即可完成。 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例如,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会迅速走进教室;行人听到身后的汽车喇叭声,就会迅速躲避等。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因此,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而且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p><p>听别人讲恐怖故亊感到毛骨悚然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属于复杂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看到别人吃辣椒自已出汗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属于复杂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自己切洋葱被刺激的流眼泪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脊髓属于简单反射,故C符合题意;看电视剧看得泪流满面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属于复杂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内分泌腺能分泌激素,下列由激素过多或过少引发疾病的表述中,错误的是</p><p>A.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成年后会患侏儒症</p><p>B.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甲状腺补偿性增生,会患大脖子病</p><p>C. 胰岛素分泌不足,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减弱,会患糖尿病</p><p>D.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成年后会患巨人症</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如下图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43c50ea2/SYS201904201033539710191371_DA/SYS201904201033539710191371_DA.001.png" width="554"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就会患侏儒症,患者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故A正确;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就会患甲亢患者食量大增而身体却逐渐消瘦,情绪易于激动,失眠健忘,心率和呼吸频率偏高;大脖子病又叫地方性甲状腺肿,是饮食中缺碘使得的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而导致的,故B错误;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血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所以当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患糖尿病,故C正确;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巨人症,故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线形动物的是( )</p><p>A. 蛔虫 B. 蚯蚓 C. 钩虫 D. 蛲虫</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线形动物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p><p>蛔虫、钩虫、蛲虫都具有线形动物的特征,都属于线形动物,A、C、D不符合题意;<br />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菌的结构很特别,下列关于细菌结构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p><p>A. 有成形的细胞核</p><p>B. 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p><p>C. 有些细菌有鞭毛</p><p>D. 有些细菌有荚膜</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p><p>细菌没有成型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A错误;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B正确;有些细菌有鞭毛,C正确;有些细菌有荚膜,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些细菌、真菌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下面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p><p>A. 真菌引起棉花枯萎病 B. 霉菌引起人患感冒</p><p>C. 链球菌引起人患扁桃体炎 D. 真菌引起人患足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一些细菌、真菌、病毒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熟记掌握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是解题关键。</p><p>真菌引起棉花枯萎病,故A正确;流感病毒可引起人患感冒,故错误;链球菌寄生在人身上,能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等疾病,故C正确;有的真菌寄生在人的皮肤上,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并使人患臂癣、足癣等皮肤病,故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医院临床上常用抗生素来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p><p>A. 常用抗生素能提高免疫力 B. 抗生素只杀死或抑制致病细菌</p><p>C.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 D. 抗生素药品不会腐败变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据此答题。</p><p>抗生素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抗生素的品种,合理、适量的服用,并不是越多越好,多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很多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并且会打乱体内的微生物群,进而降低人体的抵抗力(有益细菌与有害细菌到达了平衡人就不会生病),故A错误、C正确;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会杀死其他细菌,故B错误;抗生素能杀死细菌,但是抗生素药品也会腐败变质,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890—1891年,科学家证实了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p><p>A. 染色体数目不变 B. 染色体数目都要减少一半</p><p>C. 每对染色体都要分开 D. 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要进行复制,使新产生的细胞含有与原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p><p>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A正确,B错误;每对染色体都要分开,故C正确;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都要分开,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故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一对夫妇,男性能卷舌(基因组成Aa),女性不能卷舌(基因组成aa)他们的孩子出现能卷舌和不能卷舌的可能性</p><p>A. 3/4和1/4 B. 1/2和1/4 C. 1/4和3/4 D. 1/2和1/2</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通常用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纯合状态时性状能显示出来,但在杂合状态时就不能显示出来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通常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一对夫妇,男性能卷舌(基因组成Aa),女性不能卷舌(基因组成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43c50ea2/SYS201904201033545556909760_DA/SYS201904201033545556909760_DA.001.png" width="422" height="2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他们的孩子出现能卷舌和不能卷舌的可能性分别是<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43c50ea2/SYS201904201033545556909760_DA/SYS201904201033545556909760_DA.002.png" width="15" height="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43c50ea2/SYS201904201033545556909760_DA/SYS201904201033545556909760_DA.002.png" width="15" height="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p><p>A. 直系血亲之间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为100%</p><p>B. 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为50%</p><p>C. 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隐性遗传病,后代就一定携带该致病基因</p><p>D. 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结婚生育,下一代出现遗传病的机会增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禁止近亲结婚的遗传学理论依据是近亲携带同种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其婚配生育子女出现这种遗传病的机会就会增加。</p><p>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所以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下列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p><p>A. 男性精子中有22+X B. 男性体细胞中有22对+XY</p><p>C. 女性卵细胞中有22+Y D. 女性体细胞中有22对+Xx</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p><p>人体细胞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2/08/3e1f5982/SYS201909120810215718322099_DA/SYS201909120810215718322099_DA.001.png" width="340" height="2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正常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的是22对+XY;正常女性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br />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X,正常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则只产一种含22+X的卵细胞,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患了严重的流行性感冒,老师叫他回家休息并及时治疗,老师的这种做法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p><p>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 C. 保护易感人群 D. 清除病原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传染病要想在人群中流行起来,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三个环节。所谓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针对传染源所采取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针对传播途径所采取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针对易感人群所采取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p>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空气、飞沫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教室的空气中可能存在着从患病同学身上散发出来的病原体,可能会通过教室内的空气等传染给健康的同学,故为了防止其他同学被传染,老师把患病的学生送回家治疗,这种做法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 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18世纪末,英国医生琴纳发明了“种牛痘”这种预防天花的方法,幼儿经过“种牛痘”处理后,一生都不会患天花,这种免疫属于</p><p>A. 先天性免疫 B. 特异性免疫 C. 非特异性免疫 D. 人体第二道防线</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p><p>水痘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了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痊愈后抵抗水痘病毒的抗体仍然存留体内,所以此人就不会再患水痘了,这种免疫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是患过这种病后才有的后天性免疫。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们常用生物学原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題,下列解释正确的是</p><p>A. 家里自制米酒时要加入“酒曲”,主要原因是“酒曲”中有乳酸菌</p><p>B. 人低头看书太久,突然抬头远跳,瞬间模糊后会清晰,主要是瞳孔的调节作用</p><p>C. 医生对病人做膝跳反射测试,主要是检测人体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状况</p><p>D. 种植农作物时要合理密植,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合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制作米酒需要加入酵母菌,眼球的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从而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不能进行。合理密植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p><p>家里自制米酒时要加入“酒曲”,“酒曲”中含有的主要菌种是酵母菌,故A错误;人眼通过用睫状肌调节晶状体,改变晶状体的曲率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人低头看书太久,突然抬头远跳,瞬间模糊后会清晰,主要是晶状体的调节作用,故B错误;医生对病人做膝跳反射测试,主要是检测人体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状况,故C正确;种植农作物时要合理密植,主要是为了增加吸收光能的作物叶片的面积,充分利用光照和土地,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故D错误。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人体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消化液中都含有消化酶</p><p>B.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p><p>C. 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起着重要作用</p><p>D. 如果父亲和母亲都患有某种遗传病,那么他们的子女—定患有该遗传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它们的功能分别是分泌唾液、胃液、肠液、胰液和胆汁等消化液。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细菌、真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可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可见,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基因遗传病分为显性遗传病和隐性遗传病。</p><p>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含有消化淀粉的消化酶,胃液中含有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酶,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故A错误;在人体内,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即神经调节为主,故B正确;大多数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能量是单向流动,不能循环,故C错误;若该遗传病属于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如果父亲和母亲都患有某种遗传病,且基因是Aa,那么他们的子女不一定患有该遗传病,遗传图解:<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43c50ea2/SYS201904201033553642668363_DA/SYS201904201033553642668363_DA.001.png" width="318"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基因组成是aa的就不是遗传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43c50ea2/SYS201904201033555955138393_ST/SYS201904201033555955138393_ST.001.png" width="172" height="2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人体每个肾单位由[ ]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等部分组成。</p><p>(2)血管③中流动的血液是________,血管⑥中流动的血液是________。</p><p>(3)过滤和重吸收是人体尿形成的两个过程,正常情况下,过滤后形成的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________,重吸收后形成的尿液与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________。</p><p>(4)某成年人进行尿检时,检测出尿液中含有少量的血细胞,医生判断可能是______有病症。</p></div></div>
<div><p>【答案】 ④肾小球 ②肾小囊 ⑤肾小管 动脉血 静脉血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葡萄糖 肾小球</p><p>【解析】</p><p>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图中,①入球小动脉、②肾小囊、③出球小动脉、④肾小球、⑤肾小管、⑥肾静脉。</p><p>(1)人体内每个肾单位由[④]肾小球、[②]肾小囊和[⑤]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p><p>(2)血液流经④肾小球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①入球小动脉、④肾小球、③出球小动脉都流动脉血,因此图中④是一个毛细血管球,从这里出来的血管③中流动的血液属于动脉血。结果肾小管外面包绕着的毛细血管汇集成血管⑥肾静脉中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 </p><p>(3)当血液流经④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②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图中②中的液体叫做原尿,正常情况下,它与④中液体的成分相比,缺少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图中⑤肾小管能够重新吸收管内液体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所以,过滤和重吸收是人体尿形成的两个过程,正常情况下,过滤后形成的原尿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重吸收后形成的尿液与原尿相比,尿液中不含葡萄糖。</p><p>(4)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所以,某成年人排出的尿中含有少量的血细胞,医生初步判断可能是④肾小球处出现了病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式子表示的是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请回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43c50ea2/SYS201904201033556955988315_ST/SYS201904201033556955988315_ST.001.png" width="520" height="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植物呼吸作用主要在细胞内的________中进行,一般情况下,幼嫩的叶比衰老的叶呼吸作用更________(强或弱)。</p><p>(2)式子中的有机物(储存玢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作用制造的,此作用在植物细胞内的________进行的。</p><p>(3)农田适时松土,遇到涝灾时排水,主要目的是保证植物________部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冰箱内贮藏水果,主要目的是________(增强或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p></div></div>
<div><p>【答案】 线粒体 强 光合 叶绿体 根 降低</p><p>【解析】</p><p>呼吸作用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时放出能量的过程。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动力,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掉。因此呼吸作用的意义是释放出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p>(1)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种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活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的。幼嫩的叶新陈代谢快,需要的能量多,故比衰老的叶呼吸作用强。</p><p>(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光合作用反应式为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43c50ea2/SYS201904201033556955988315_DA/SYS201904201033556955988315_DA.001.png" width="68" height="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所以式子中的有机物(储存玢能量)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此作用在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进行的。</p><p>(3)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农田内栽种植物后要及时松土,遇到涝害时排水,保证土壤中有较多的氧气,从而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促进根的生长。冰冰箱中温度低,能降低水果和蔬菜本身的呼吸作用,达到保鲜的目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食物网,请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43c50ea2/SYS201904201033558757859754_ST/SYS201904201033558757859754_ST.001.png" width="272" height="1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食物网的生产者是________,消费者有________。</p><p>(2)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除图中所示的成分以外,还应该有_______;非生物部分如________。</p><p>(3)在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一段时间内,如果兔的数量增加,鹰的数量会______,其他生物的数量也有变化,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p></div></div>
<div><p>【答案】 草 鼠、兔、蛇、鹰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空气、阳光、水等 增多 自动调节</p><p>【解析】</p><p>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结合生态系统图示分析作答。</p><p>(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腐生细菌、真菌。由图可知,生产者是草,消费者有食草的鼠、兔、蛇、鹰。 </p><p>(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有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非生物部分有空气,水等。图中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生态系统的组成,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如空气、阳光、水等。 </p><p>(3)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草→野兔→鹰这条食物链中,如果兔的数量骤减,鹰的数量会随着兔的增多而增多。其他生物的数量也有变化,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国家实行二胎政策后,有的家庭正准备要二孩,但对有遗传病史的家庭来说,应慎重考虑。某家庭一对智力正常的毒素,生了一个患苯丙酮尿症(智力障碍)的孩子,请你帮助他们分析一下生二孩的情况</p><p>(1)这个家庭中有正常和患病这种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我们称为________,其中显性性状应是________。 </p><p>(2)这种亲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我们称为________,这种差异还可能延续到再下一代,说明这种差异是________。</p><p>(3)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患病孩子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A表示正常基因,a表示患病基因)</p><p>(4)这对夫妇生一个二孩,正常的可能性为________,如果生下的二孩正常,预计他们的三孩患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p><p>(5)有同学说:“这个患病的孩子成年后如果与正常人婚配,他们的后代一定会患病,”你认为对吗?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相对性状 智力正常 变异 遗传物质引起的变异 Aa aa 75% 25% 不对 如果正常人的基因是Aa,则后代有50%正常,50%患病,如果正常人的基因是AA,则后代有均正常</p><p>【解析】</p><p>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1)这个家庭中有正常和患病这种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同一物种、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这在遗传学上叫相对性状。某家庭一对智力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苯丙酮尿症(智力障碍)的孩子,患苯丙酮尿症是新出现的性状,因此显性性状应是智力正常,患苯丙酮尿症是隐性性状。 </p><p>(2)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是指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间的差异现象,这种亲代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我们称为变异。这种差异还可能延续到再下一代,说明这种差异是遗传物质引起的变异。 </p><p>(3)由某家庭一对智力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苯丙酮尿症(伴随智力障碍)的孩子,可知:该夫妇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即除含有一个正常基因外,还含有一个隐性的控制苯丙酮尿症的基因a,如图所示: </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43c50ea2/SYS201904201033559628956936_DA/SYS201904201033559628956936_DA.001.png" width="455" height="1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因此,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Aa,患病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 </p><p>(4)根据(3)的遗传图解可知:这对夫妇生一个二孩,正常的可能性为75%。如果生下的二孩正常,预计他们的三孩患病的可能性为25%。 </p><p>(5)这个患病的孩子(aa)成年后如果与正常人婚配,他们的后代不一定会患病。如果正常人的基因是Aa,产生的基因是A和a,这个患病的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产生的基因是a,这样后代结合的基因组成是Aa和aa,则后代有50%正常,50%患病;如果正常人的基因是AA,产生的基因是A,这个患病的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产生的基因是a,后代的基因组成是Aa,则后代有均正常。因此,有同学说:“这个患病的孩子成年后如果与正常人婚配,他们的后代一定会患病,”,这种说法不对,如果正常人的基因是Aa,则后代有50%正常,50%患病 (10). 如果正常人的基因是AA,则后代有均正常。</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和探究的问题</p><p>(1)某同学同时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两张载玻片中央分别滴了一滴__________和__________,由于没有编号,导致两种材料刚好放反了。此时用显微镜观察到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正常情况下的细胞大小相比应__________(更大或更小或不变);此时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与正常情况下的细胞大小相比应__________(更大或更小或不变),主要原因是它有__________。 </p><p>(2)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对3支试管做了以下处理。</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2/08/3e1f5982/SYS201909120810218843789310_ST/SYS201909120810218843789310_ST.001.png" width="95"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2/08/3e1f5982/SYS201909120810218843789310_ST/SYS201909120810218843789310_ST.002.png" width="509" height="1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将3支试管一起放到<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9/12/08/3e1f5982/SYS201909120810218843789310_ST/SYS201909120810218843789310_ST.003.png" width="30" height="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颜色的变化,3支试管中不变蓝的是__________试管,原因是唾液中的__________将淀粉分解成了__________,它遇碘不变蓝。如果以唾液的有无作为变量,形成对照的是编号__________试管,设置③号试管的目的是验证__________在消化中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生理盐水 清水 更大 不变 细胞壁 ①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①②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p><p>【解析】</p><p>(1)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擦→滴→撕→展→盖→染→吸。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擦→滴→刮→涂→盖→染。<br />(2)从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实验是设置两组对照实验:①和②是以唾液为变量的一组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①和③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食物的消化有促进作用。解答即可。</p><p>(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两张载玻片中央分别滴了一滴生理盐水和清水,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以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如果滴加的是清水,则口腔上皮细胞就会吸水而膨胀、破裂,影响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等植物细胞最外面具有细胞壁,细胞壁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支持作用使植物细胞一般具有固定的形状,且大小一致。<br />(2)将3支试管一起放到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颜色的变化,①号试管不变蓝色,说明1号试管中的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②号试管变蓝色,说明淀粉没有被分解;3号试管部分变蓝色,说明淀粉没有完全被分解;对照实验指的是除了探究的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所以如果以唾液的有无作为变量,形成对照的是编号①②试管,设置③号试管的目的是验证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能够促进淀粉的消化作用。</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