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1:22:30

山西省太原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若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你可能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二者的共同特征是</p><p>A. 背腹扁平    B. 身体呈辐射对称</p><p>C. 有口无肛门    D. 体表有刺细胞</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水螅的身体呈圆筒形,A错误;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涡虫的身体左右对称,B错误;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二者都有口无肛门,故C正确;水螅的身体有刺细胞,涡虫没有刺细胞,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p><p>A. 身体外面都有坚硬的贝壳    B. 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水中</p><p>C.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D. 很多种类可供人类食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软体动物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如乌贼,A错误;软体动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B正确;软体动物的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C正确;很多种类的软体动物都可以食用,如河蚌、鲍鱼、章鱼、乌贼等,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成语“金蝉脱壳”中的“壳”俗称“蝉蜕” (如图所示),是蝉的幼虫最后一次蜕下来的</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21/11/b4b19a48/SYS201809211125018016574065_ST/SYS201809211125018016574065_ST.001.png" width="283"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    B. 贝壳</p><p>C. 鳞片    D. 外骨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金蝉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金蝉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因此,成语“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外骨骼”,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需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保证其正常的</p><p>A. 运动    B. 消化</p><p>C. 呼吸    D. 体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粘液,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同时减少与土壤的摩擦,所以在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要经常用水湿润它的皮肤,是为了保证蚯蚓的正常呼吸,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是</p><p>A. 嵘螺    B. 蚯蚓</p><p>C. 蝗虫    D. 壁虎</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蝾螈是有尾两栖动物,体内有脊椎,但生活在水里,A错误;蚯蚓环节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B错误;蝗虫体外有外骨骼,适应陆地生活,但体内无脊椎,是陆生无脊椎动物,C错误;壁虎是爬行动物,体内有脊椎,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形态结构特征与鲫鱼最为相似的是</p><p>A. 鲢鱼    B. 章鱼    C. 娃娃鱼    D. 鲸鱼</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鲫鱼、鲢鱼都是鱼类,都用鳃呼吸,形态结构特征最为相似,A正确;章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是软体动物,B错误;娃娃鱼又叫大鲵,幼时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C错误;鲸鱼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家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鸟类,具有很强的长距离飞行能力。 下列关于家鸽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p><p>A. 前肢变成翼,翼上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p><p>B. 肺和气囊同时进行气体交换,呼吸效率高</p><p>C. 食量大,消化力强,为飞行提供大量的能源物质</p><p>D. 胸肌发达,能有力地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家鸽的前肢进化成翼,并且有大型的正羽排列成扇形,有利于扇动空气完成飞行,A正确;家鸽有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使鸟类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现象称为双重呼吸,B错误;家鸽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为飞行提供大量的能源物质,C正确;家鸽的胸肌特别发达,可以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试着做一个屈肘动作,这个动作需要以下几步完成: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动;②骨绕关节活动;</p><p>③骨骼肌收缩;④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p><p>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④③①②    D. ③④①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因此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④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③骨骼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 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二者的相同点。下列①一④项中,可以写在阴影部分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21/11/b4b19a48/SYS201809211125036343568192_ST/SYS201809211125036343568192_ST.001.png" width="260" height="7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生来就有 ②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③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 ④有利于生存和繁殖</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动物的各种行为都有利于生存和繁殖,可见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丽在植物分类活动中,将豌豆和花生分为一类,而将小麦和玉米分为另一类,她主要依据的是</p><p>A. 根、茎、叶的形态结构特征</p><p>B. 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p><p>C. 生活环境及生长季节</p><p>D. 植物的生殖方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将豌豆和花生分为一类,为双子叶植物,而将小麦和玉米分为另一类,为单子叶植物,可见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分析图中的动物分类表解,下列各组动物中,亲缘关系最远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21/11/b4b19a48/SYS201809211125049044449412_ST/SYS201809211125049044449412_ST.001.png" width="283" height="2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马与犀牛    B. 斑马与犀牛</p><p>C. 马与斑马    D. 犀牛与黄牛</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马和犀牛都属于奇蹄目,斑马和犀牛都属于奇蹄目,马和斑马都属于马属,犀牛和黄牛都属于哺乳纲,可见犀牛和黄牛亲缘关系最远,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下面关于生物分类的描述正确的是</p><p>A. “科”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p><p>B. 通过生物分类可以弄清不同生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p>C. 生物分类等级越大,其中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p><p>D. 生物分类有利于人类更好地利用生物资源,但是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最为密切,A错误;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B正确;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C错误;自然界中的生物多种多样,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种数居世界首位的植物类群是</p><p>A. 藻类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现代裸子植物分属于5纲,9目,12科,71属,近800种,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5纲,八目,11科,41属,236种,其中引种栽培1科,7属,51种,有不少是第三纪孑遗植物,或称“活化石”植物,占世界已知种数的26.7%,居全世界的首位,因此,我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的工农业生产行为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p><p>A. 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p><p>B. 在菜田里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p><p>C. 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蝶蛾类害虫的通讯</p><p>D. 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以杀死大量繁殖的藻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沼泽属于生态系统系统,具有“地球之肾”的美称,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不利于生态保护,A错误;菜田中喷酒农药,既会污染环境,又会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B错误;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不会污染环境,起到控制虫害的目的,C正确;工业废水排入江河湖海,会造成赤潮等现象,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公元 1600 年至 1800 年期间,全球共有 25 种鸟灭绝;公元 1800 年至 1950 年期间,全球共有 378 种鸟灭绝。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减少会直接导致</p><p>A. 基因多样性的减少    B. 外来物种入侵</p><p>C. 环境恶化    D. 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丧失</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鸟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公元1800至1950年期间,世界上灭绝了378种鸟,因此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减少会直接导致基因多样性的减少,A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判断题</p><p>(1)哺乳动物的关节既牢固又灵活,这样的结构特点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_____)</p><p>(2)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通过有性生殖过程直接传给后代。 (_____)</p><p>(3)用肉眼可以看见的细菌或真菌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____)</p><p>(4)每种生物都是一个基因库。 (_____)</p><p>(5)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就是指这个地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____)</p><p>(6)除了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也可以作为动物分类的依据。 (____)</p></div></div>
<div><p>【答案】  对  错  对  对  错  对</p><p>【解析】(1)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囊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进入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关节腔,润滑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哺乳动物的关节既牢固又灵活,这样的结构特点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说法正确;(2)</p><p>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因此动物的学习行为是不可以遗传的,题干的说法错误;(3)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说法正确;(4)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说法正确;(5)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不仅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有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题干说法错误;(6)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并结合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情况等,因此,除了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也可以作为动物分类的依据,说法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一些真菌和细菌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21/11/b4b19a48/SYS201809211125063297349329_ST/SYS201809211125063297349329_ST.001.png" width="504"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所示的 4 种生物中____________(填图中选项号)是细菌,其余都是真菌。</p><p>(2)生物 A 的名称是___________,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胞结构时,染上颜色的①_____和淀粉粒。图中生物 A 正在进行_______可以看到明显被碘液 (选填:出芽生殖;分裂生殖;孢子生殖)。</p><p>(3)在腐烂的橘子上常见到生物 B 的菌群,生物 B 的名称是_____。用解剖针挑取少许该生物的菌丝,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在许多直立菌丝的顶端都有由一串串“糖葫芦”组成的小“扫帚”,那一个个圆圆的“糖葫芦”其实就是②_____</p><p>(4)请你归纳所学知识,比较细菌和真菌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提示:可以从个体和菌落形态、细胞结构、营养方式、繁殖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方面考虑。相同点和不同点至少各写出两方面) 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C  酵母菌  细胞核  出芽生殖  青霉  孢子  细菌和真菌都有细胞结构,且细胞中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细菌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细胞核,有些细菌具有荚膜和鞭毛等特殊结构,有时会形成芽孢,而真菌没有这种结构.真菌的营养方式都是异养,大多数细菌是异养,但有些细菌也能进行自养生活.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多数真菌是孢子生殖.细菌和真菌都分布很广,但真菌的分布范围相比较细菌而言,有一定的局限性</p><p>【解析】试题分析:图中的A是酵母菌,B是青霉,C是细菌,D是蘑菇,①细胞核,②孢子,③菌丝,④DNA。</p><p>(1)图中生物A是酵母菌,B是青霉,C是细菌,D是蘑菇,ABD都属于真菌;(2)图中生物A的名称是酵母菌,正在进行出芽生殖,其中的结构①是细胞核,在显微镜下发现细胞核被碘液染成褐色;(3)在显微镜下观察生物B青霉,会发现它是由大量丝状结构构成的,其中③是菌丝,它的顶端分支呈扫帚状,上面成串生长着②孢子,其颜色是青绿色;(4)细菌和真菌都有细胞结构,且细胞中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的,有细胞核,有些细菌具有荚膜和鞭毛等特殊结构,有时会形成芽孢,而真菌没有这种结构,真菌的营养方式都是异养,大多数细菌是异养,在生态系统中一般属于分解者,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多数真菌是孢子生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在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右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21/11/b4b19a48/SYS201809211125066180493616_ST/SYS201809211125066180493616_ST.001.png" width="205" height="1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请你据图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间题:</p><p>(1)图中的生物①是________,它们作为______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把动植物遗体以及动物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②____和④_____,这些物质又能被绿色植物吸收利用。</p><p>(2)绿色植物吸收水分和空气中的气体②,通过_______作用,制造_________并释放氧气,养活了其他生物。因此,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是不可或缺的。</p><p>(3)为什么说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至少答出两点)</p><p>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真菌和细菌  分解者  二氧化碳  水和无机盐  光合  有机物  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1)图中①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②二氧化碳、④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各种生物又通过呼吸作用过程不断消耗气体氧气;(3)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资料分析题。阅读并分析下面的资料,联系你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间题:</p><p>资料 1:寨卡病毒(如右图所示)自 2015 年在巴西等养洲国家爆发起,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寨卡病毒通过坟虫叮咬传播,被感染后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烧、疹子、关节疼痛等。孕妇一旦感染寨卡病毒,可能会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出现新生儿小</p><p>头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病变。目前尚无针对寨卡病毒的有效疗法,也没有通过临床试验的疫苗。</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21/11/b4b19a48/SYS201809211125069653236493_ST/SYS201809211125069653236493_ST.001.png" width="274" height="1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分析资料可以看出,寨卡病毒是一种(_____)</p><p>   A.动物病毒    B.植物病毒    C.噬菌体    D.电脑病毒</p><p>(2)你认为下面关于寨卡病毒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p><p>   A.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p><p>   B.是由一个球形细胞构成的</p><p>   C.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的</p><p>   D.是由一些无机物构成的</p><p>(3)与其他病毒一样,寨卡病毒的生活与繁殖方式具有病毒的特征,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p><p>①寨卡病毒有时寄生在活细胞里,有时也可在细胞外独立生活。 (_____)</p><p>②寨卡病毒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 (____)</p><p>资料 2:萤火虫是一种能带给人浪漫与想象的昆虫,但正是由于它那盏在夜空中闪亮的“小灯”,使它们惨遭厄运!每年 5 月到 10 月是贩卖萤火虫虫的”旺季”,而野外捕捉则是造成萤火虫生存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越来越稀少的莹火虫被大量卖到城市,用于萤火虫展览、放飞等商业活动。这些被展出的萤火虫,往往会在短短几天内死亡。另外也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农药的大量使用等原因,萤火虫正在淡出公众的视野。</p><p>在 20 多年前,我国从国外引进“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花店配花和点级使用。近年来,这种植物在我国南方各省成片生长,有的纬延数公里。该植物对人体无害,但其扩散性非常强,只要风一吹,种子落在哪都能够生根发芽,在山坡、林地、沼泽均可生长。它们的繁殖能力超过本地物种,与周围植物争地盘、争阳光、争肥料,直至其它植物死亡,从而对本地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被誉为“生态杀手”。据上海植物专家统计,近几十年来,加拿大一枝黄花已导致30 多种乡土植物物种消亡。</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21/11/b4b19a48/SYS201809211125069653236493_ST/SYS201809211125069653236493_ST.002.png" width="228"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21/11/b4b19a48/SYS201809211125069653236493_ST/SYS201809211125069653236493_ST.003.png" width="233" height="1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造成部分种类萤火虫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和___________.</p><p>(2)加拿大一枝黄花从美丽的花卉植物变成了可怕的‘生态杀手” !这是生物入侵的后果。这个令人心痛的实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___.</p><p>(3)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生物多样性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请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出几点措施。 (与防止生物入侵有关的措施除外。至少答出三点) 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A  C  错  对  人为捕捉  生活环境被破坏  保护生态要尽量防止生物入侵  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文件、开展宣传教育等</p><p>【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病毒的结构特点和生命活动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通过资料的分析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解答。</p><p>资料1(1)寨卡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被感染后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烧、疹子、关节疼痛等,孕妇一旦感染寨卡病毒,可能会导致胎几发育异常,通过资料分析可知塞卡病毒属于动物病毒,故选A;(2)寨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结构简单,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故选C;(3)①寨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结构简单,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故“寨卡病毒有时寄生在活细胞里,有时也可在细胞外独立生活”不正确;②塞卡病毒是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其繁殖方式为复制,故“寨卡病毒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正确;资料2(1)造成部分种类萤火虫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野外的大量捕杀和栖息地的破坏,农药的大量使用等因素的影响;(2)加拿大一枝黄花从美丽的花卉植物变成了可怕的“生态杀手”,这是生物入侵的后果,这个令人心痛的实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要盲目引进外来物种,以保护本土生物多样性;引进外来物种应该经过多方论证等;(3)一是保护栖息地;二是不乱砍滥伐,有计划地开采和利用;三是搞好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四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生物,不破坏生物及其栖息地。</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p><p>生物课上,某班同学纷纷展示了自己在家制作的米酒。同学们制作米酒使用的是同一种酒曲,原材料都是糯米(俗称江米),但是制成的米酒的味道、颜色都有差别。哪些因素会影响米酒的发酵过程呢?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提出了一些间题,设计如下实验并进行了探究。</p><p>第一步:准备同品种同批次的糯米,同品牌同批次的酒曲(主要成分是根霉和酵母菌),</p><p>糯米和酒曲各均分为四等份;同样的清洁容器和用具,在容器外壁上编号。</p><p>第二步:按照下表对各组进行处理,然后将容器盖好,置于相应环境中。</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21/11/b4b19a48/SYS201809211125072906556446_ST/SYS201809211125072906556446_ST.001.png" width="605" height="3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第三步:定时观察并记录,3 天后打开盖子,通过看、闻、尝的方式,对比哪个容器中的米酒做得最成功。</p><p>请你结合上述实验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间题:</p><p>(1)该实验共设置了 3 组对照实验,分别探究了_____、 ____、 __.三个因素对米酒发酵过程的影响。其中作为对照组的是_______号。</p><p>(2)该实验中,你认为最有可能成功制作出米酒的一组是__号,理由是________</p><p>(3)实验中同学们发现,1 号容器里散发出明显的酸臭味,请你解释其中原因:___ </p><p>(4)酒曲中的酵母菌在制作米酒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____)</p><p>   A.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p><p>   B.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p><p>   C.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p></div></div>
<div><p>【答案】  是否蒸熟  是否添加酒曲  环境温度  2  2  制作米酒的过程中需要浸泡蒸熟添加酒曲加开水后在 30 度下保温静置  可能是其中进入了杂菌如乳酸菌等故有酸臭味儿  B</p><p>【解析】试题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酿制米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是在无氧的环境中,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p><p>(1)实验中一共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1号和2号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原料是否经过高温灭菌;4号和2号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否加入酒曲;3号和2号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适宜的温度,其中2组作为对照组;(2)该实验中,你认为最有可能成功制作出来酒的一组是2号,理由是2号糯米蒸熟起到高温灭菌的作用,添加了酒曲,且环境温度适宜,有利于酵母菌等真菌的繁殖和发酵;(3)实验中同学们发现,1号容器里散发出明显的酸臭味,请你解释其中原因:原料没有高温消毒,使一些杂菌繁殖,这些杂菌分解原料中的有机物,产生具有酸臭味的物;(4)酒曲中的酵母菌在制作米酒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西省太原市八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