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一组是( )</p><p>A. 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B. 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p><p>C. 蜘蛛结网、公鸡报晓、鼠走迷宫 D. 狗辨主客、惊弓之鸟、老马识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生来就有的行为,学习行为是指动物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行为。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都是先天性行为;B. 猫捉老鼠和鹦鹉学舌是学习行为,尺蠖拟态是先天性行为;C蜘蛛结树、公鸡报晓先天性行为,鼠走迷官是学习行为;D、狗辨主客、惊弓之鸟、老马识途都是学习行为。</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刘同学在一次运动中不小心受伤了,不能完成伸肘和屈肘动作,其原因不可能是( )</p><p>A. 肘关节脱臼 B. 肱骨骨折 C. 皮肤破损 D. 肌肉拉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人体完成一个动作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p><p>骨骼肌的肌腱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多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刘同学在一次运动中不小心受伤了,不能完成伸肘和屈肘动作,其原因不可能是皮肤破损。</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初夏时节,十里飘香,成群的蜜蜂在辛勤采蜜。对蜜蜂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p><p>①是先天性行为 ②是学习行为 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p><p>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p><p>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积累社会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初夏时节,十里飘香,成群的蜜蜂在辛勤采蜜,是蜜蜂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p><p>A. 蜜蜂发现蜜源后会跳舞 B. 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p><p>C. 刺猬遇到危险时蜷成一团 D. 黑长尾猴遇险时发出叫声警示同伴</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动物通讯就是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叫做动物语言。</p><p>A. 蜜蜂发现蜜源后会跳舞,是通过动作进行交流。A正确; </p><p>B. 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是通过气味进行交流。B正确;</p><p>C. 刺猬遇到危险时蜷成一团,是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不属于信息交流,而是动物的一种防御行为。C错误; </p><p>D. 黑长尾猴遇险时发出叫声警示同伴,是通过声音进行交流。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家鸽的呼吸器官包括肺和气囊</p><p>B. 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p><p>C. 鱼鳃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p><p>D. 兔子的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p><p>A.家鸽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家鸽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所以家鸽的呼吸器官是肺,气囊只是辅助呼吸。A符合题意;</p><p>B.蜥蜴的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与陆地生活相适应。不符合题意。</p><p>C.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每一片鳃由许多鳃丝组成,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在水中充分进行气体交换,有利于鱼在水中呼吸。不符合题意;</p><p>D.兔是草食性动物,与其食性相适应,家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无犬齿,有特别发达的盲肠,消化食物的面积很大,适于消化食物纤维。不符合题意。</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来说都是有害的</p><p>B. 细菌靠芽孢来繁殖后代</p><p>C. 细菌和真菌都要在无氧的环境中生长繁殖</p><p>D. 酵母菌与醋酸菌结构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没有叶绿体。</p><p>A. 有的细菌对人类有益如乳酸菌、醋酸菌;有的真菌如酵母菌对人有益;有的对人有害,如痢疾杆菌使人得痢疾,黄曲霉素使人得肝癌等。故A不符合题意;</p><p>B. 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长大后又能进行分裂。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故B不符合题意;</p><p>C. 有的细菌需要氧气,有的不需要氧气,如破伤风杆菌的生活需要在无氧的环境中才能正常生长繁殖。故C不符合题意;</p><p>D. 酵母菌是真菌,醋酸菌是细菌,因此酵母菌与醋酸菌结构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故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p><p>A. 将食品内的细菌全部杀死</p><p>B. 抑制食品内真菌的生长和繁殖</p><p>C. 将食品内的真菌全部杀死</p><p>D. 杀死食品内的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和繁殖</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因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 A.营寄生生活 B.能繁殖后代 C.有细胞壁 D.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里面包裹的一小段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菌类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p><p>A. 黄曲霉 B. 酵母菌 C. 乳酸菌 D. 杏鲍菇</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p><p>A. 黄曲霉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不符合题意;</p><p>B. 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不符合题意; </p><p>C. 乳酸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符合题意; </p><p>D. 杏鲍菇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大多数细菌和病毒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p><p>B.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越强</p><p>C. 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可以进行</p><p>D. 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含有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大部分细菌和真菌)。</p><p>(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p><p>A.在生态系统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被大量的细菌、真菌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错误。</p><p>B.学习行为是动物在出生以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社会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而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适应复杂环境能力越强。B正确;</p><p>C.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供给生产者利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如果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可以进行。C正确;</p><p>D.学习行为是动物在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社会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D正确。</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我们要在实验室培养细菌或真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p><p>①接种 ②配制培养基 ③高温灭菌 ④恒温培养</p><p>A. ③①②④ B. ③②①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①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在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注意: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实例描述正确的是( )</p><p>A. 蚂蚁“侵食”金合欢对金合欢有害 B. “蝗灾”会造成农作物严重减产</p><p>C. 蚜虫吸吮植物汁液对植物有利 D. 蜜蜂与太阳鸟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是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p><p>A.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比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幼苗存活率高。所以蚂蚁对金合欢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没有害处。故A错误;</p><p>B.蝗虫具有咀嚼式口器,适于取食农作物的叶和茎破坏了植株的生长,所以“蝗灾”会造成农作物严重减产。故B正确;</p><p>C.蚜虫吮吸农作物的汁液,会给农作物造成减产现象,对植物不利。故C错误;</p><p>D.动物如蜜蜂能传播花粉,太阳鸟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植物的繁衍生息。故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馒头是常见的主食。蒸馒头时要用面粉、酵母、温水揉成光滑的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p><p>A. 酵母菌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B. 发面时酵母菌通过分裂生殖数量迅速增多</p><p>C. 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p><p>D. 馒头越嚼越甜是因为淀粉被分解成了葡萄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制馒头和面包要用到酵母菌,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造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据此答题。</p><p>酵母菌属于真菌类,是单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A错误;发面时酵母菌通过出芽生殖数量迅速增多,B错误;馒头松软多孔,是因为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C正确;馒头越嚼越甜是因为淀粉被分解成了麦芽糖,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大量的病毒、细菌和真菌,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十分微小</p><p>B. 只要有细菌和真菌存在,人和动植物就会生病</p><p>C. 真菌细胞内有叶绿体,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自养)</p><p>D. 病毒、细菌和真菌都是原核生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由球状、杆状、螺旋状等不同的形态。</p><p>(2)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没有叶绿体。</p><p>A. 细菌数量很多,分布广泛而且十分微小,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细菌的细胞内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但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A正确;</p><p>B.有的细菌对人类有益如乳酸菌、醋酸菌;有的真菌如酵母菌对人有益;有的对人有害,如痢疾杆菌使人得痢疾,黄曲霉素使人得肝癌等。故B错误;</p><p>C.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故C错误;</p><p>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是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故D错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的示意圈中,正确的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0/10/bed3f136/SYS201809101007530185791579_ST/SYS201809101007530185791579_ST.001.png" width="147" height="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0/10/bed3f136/SYS201809101007530185791579_ST/SYS201809101007530185791579_ST.002.png" width="140" height="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0/10/bed3f136/SYS201809101007530185791579_ST/SYS201809101007530185791579_ST.003.png" width="178" height="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0/10/bed3f136/SYS201809101007530185791579_ST/SYS201809101007530185791579_ST.004.png" width="147" height="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骨骼肌的两端叫做肌腱,肌腱具有连接功能,能连在两块相邻的骨上,所以本题答案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小鼠走迷宫”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 这是探究小鼠的先天性行为</p><p>B. 不同小鼠熟悉迷宫的能力都一样</p><p>C. 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远少于蚯蚓</p><p>D. 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动物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p><p>A.通过“小鼠走迷宫”的探究实验可知,这是探究小鼠的学习行为,A错误;</p><p>B.不同小鼠熟悉迷宫的能力是不一样的。B错误;</p><p>C.小鼠属于哺乳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小鼠比蚯蚓高等,所以蚯蚓要经过大概200次的尝试才能学会走“迷宫”,而老鼠则只要经过了不足10次的尝试就学会了走“迷宫”,可以知道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远少于蚯蚓,C正确;</p><p>D.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这种行为会消失。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甲、乙两瓶内装有等量的同种肉汤,甲煮沸,乙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未变质,另一瓶变质;接着,将未变质那瓶的瓶颈打断(如图丙),不久瓶中的肉汤也变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01/08/6e82045e/SYS201910010808158726717410_ST/SYS201910010808158726717410_ST.001.png" width="258" height="1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如果不打断瓶颈肉汤过一段时间也会变质</p><p>B. 未打断瓶颈时肉汤变质的是甲瓶</p><p>C. 甲、乙形成的对照实验的变量为是否打断瓶颈</p><p>D. 此实验能证明肉汤中的细菌是由空气中存在的细菌产生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甲瓶煮沸相当于灭菌,因此甲瓶内无菌,而乙瓶不做处理没有灭菌,因此乙瓶内有细菌,故肉汤仍然保鲜的是甲瓶,容易变质的是乙瓶;将其瓶颈打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并大量繁殖,使肉汤变质。</p><p>A. 如果不打断瓶颈,空气中的细菌不能进入,肉汤过一段时间也不会变质。故A错误;</p><p>B.未打断瓶颈时肉汤变质的是乙瓶,因为乙瓶肉汤不做处理没有灭菌,乙瓶内有细菌。B错误;</p><p>C. 甲、乙形成的对照实验的变量为是否有细菌,而不是是否煮沸。C错误;</p><p>D. 此实验能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肉汤中的细菌是由空气中存在的细菌产生的。D正确.</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种细菌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分裂的速度曲线。下列正确的表述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01/08/6e82045e/SYS201910010808160132413183_ST/SYS201910010808160132413183_ST.001.png" width="312" height="1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温度越高,细菌分裂速度越快</p><p>B. 细菌分裂最快时的温度为T1</p><p>C. 从T0~T1细菌分裂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慢</p><p>D. 从T1~T2细菌分裂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快</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p><p>(2)细菌的生殖方式是最简单的分裂生殖,是无性生殖。</p><p>A.由图可知,从T0到T1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数量不断增加,从T1~T2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数量不断减少,所以细菌的数量变化与温度的关系是: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细菌的分裂速度加快,超过一定的温度后,随温度的升高而减慢。故A错误;</p><p>B. 由图可知,从T0到T1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数量不断增加,从T1~T2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数量不断减少,所以细菌分裂最快的温度为T1。故B正确;</p><p>C. 由图可知,从T0到T1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数量不断增加。故C错误;</p><p>D. 由图可知,从T1~T2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的数量不断减少。故D错误。</p><p>故选B。</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判断题</p><p>(1)桃花水母和珊瑚虫都属于腔肠动物 (____)</p><p>(2)雨中或者雨后会有大量的蚯蚓爬到地面上来,其目的是呼吸空气 (____)</p><p>(3)在水中生活的水蛭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它被称为节肢动物 (____)</p><p>(4)采蜂人在采集蜂蜜时,不小心被工蜂“群起而攻之”,这是一种攻击行为 (____)</p><p>(5)“放屁虫”排臭气退敌,这是一种防御行为 (____)</p><p>(6)家燕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 对 错 错 对 对 </p><p>【解析】</p><p>(1)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p><p>(2)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p><p>(3)环节动物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p><p>(4)攻击行为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防御行为是为了保护自己,防御其它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可见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是行为的双方是否同种.</p><p>(5)家燕形态结构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家燕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前肢变成翼,是飞行的器官;体表被覆羽毛,羽毛分绒羽和正羽两种,翼上的正羽可以扇动空气,适于飞行;家燕的胸肌发达,适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p><p>(1)桃花水母和珊瑚虫具有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属于腔肠动物。正确。</p><p>(2)蚯蚓靠湿润的体表来呼吸的,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大雨过后,由于雨水把土壤中的缝隙塞满,导致土壤中的氧减少使蚯蚓无法正常呼吸,所以爬到地面上来呼吸空气.正确。</p><p>(3)在水中生活的水蛭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它被称为环节动物。错误。</p><p>(4)采蜂人被工蜂“群起而攻之”,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之间,所以这是一种防御行为。错误。</p><p>(5)“放屁虫”排臭气退敌,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之间,属于防御行为。正确。</p><p>(6)由分析可知,家燕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填空题</p><p>(1)马蛔虫属于________动物,美丽的蝴蝶属于________动物。</p><p>(2)恒温动物包括_______和__________动物。</p></div></div>
<div><p>【答案】线形动物 节肢动物 鸟 哺乳动物 </p><p>【解析】</p><p>(1)线形动物身体细长,呈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p><p>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p><p>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p><p>(2)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动物为恒温动物。</p><p>(1)马蛔虫身体细长,呈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雌雄异体,寄生。属于线形动物。美丽的蝴蝶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属于节肢动物。</p><p>(2)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细菌结构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01/08/6e82045e/SYS201910010808165757955906_ST/SYS201910010808165757955906_ST.001.png" width="224" height="1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A是__,与真菌、动物、植物的细胞相比,细菌没有____,属于___生物。</p><p>(2)F是________,它使细菌能够_________。</p><p>(3)该细菌的结构中没有__,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__;生殖方式是_____。</p><p>(4)D是__________,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B是_________(B是C与E之间的结构),它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其作用是______。</p><p>(5)细菌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6)某些细菌不具有的两个结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DNA(集中区) 成形的细胞核 原核生物。 鞭毛 运动(在液体中游动)。 叶绿体 有机物 分裂生殖。 荚膜 细胞膜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顺序可以调换) 鞭毛 荚膜 (顺序可以调换) </p><p>【解析】</p><p>由图可知,A—DNA集中的区域,B—细胞膜,C—细胞壁,D—荚膜,E—细胞质,F—鞭毛。</p><p>(1)细菌都是单细胞的,一个细菌是一个细胞,细菌的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细菌有A—DNA集中的区域,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p><p>(2)F是鞭毛,它使细菌能够运动(在液体中游动)。</p><p>(3)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叶绿体,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的营养方式是异养,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p><p>(4)D是荚膜,有保护作用。B是细胞膜,作用是控制物质的进出。</p><p>(5)细菌的基本形态是球状、杆状和螺旋状,据此细菌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p><p>(6)细菌的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某些细菌不具有的两个结构是鞭毛和荚膜。</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伸肘和屈肘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01/08/6e82045e/SYS201910010808167477827345_ST/SYS201910010808167477827345_ST.001.png" width="302" height="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③是一块骨骼肌,它由①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组成的。</p><p>(2)图中④收缩时产生动力,会牵拉_____绕________活动,完成_______(屈肘/伸肘)动作。图中⑤所示肌肉的名称是____。手提重物时,④处于_____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p><p>(3)在_____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下,④和⑤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运动。</p></div></div>
<div><p>【答案】肌腹 肌腱 骨 关节 屈肘 肱三头肌 收缩 神统(系统) </p><p>【解析】</p><p>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p><p>(1)图中③是一块骨骼肌,它是由①肌腹和②肌腱组成的。</p><p>(2)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于是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于是图中④收缩时产生动力,会牵拉骨绕着关节活动,完成屈肘动作。图中⑤所示肌肉的名称是肱三头肌。手提重物时,④处于收缩。</p><p>(3)在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下,④和⑤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运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01/08/6e82045e/SYS201910010808168882523117_ST/SYS201910010808168882523117_ST.001.png" width="395"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片中 B生物属于 ________,它的结构是由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B生物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_________里。靠自己的___________中的遗传信息,利用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许多新的个体,一旦离开活细胞后会形成_________。</p><p>(2)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时离不开[____]______,酿酒时必需设置无氧环境。</p><p>(3)D的菌丝有两种分别是____和___,它靠产生大量的_____来繁殖后代。</p><p>(4)字母A所指的生物每一个细胞都是独立生活的,因此属于__________生物。</p></div></div>
<div><p>【答案】病毒 蛋白质外壳 内部遗传物质 活细胞 遗传物质 结晶体 [C] 酵母菌 直立菌丝 营养菌丝(或营养菌丝、直立菌丝) 孢子 单细胞 </p><p>【解析】</p><p>由图可知A是细菌,B是噬菌体病毒,C是酵母菌,D是青霉。</p><p>(1)B是噬菌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许多新的个体,一旦离开活细胞后会形成结晶体。</p><p>(2)C是酵母菌,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时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糯米中的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p><p>(3)图中的D为青霉,菌丝有两种分别是直立菌丝和营养菌丝,它靠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p><p>(4)字母A所指的生物每一个细胞都是独立生活的,因此属于单细胞生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为了认识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探究食物保鲜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下图,请据此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01/08/6e82045e/SYS201910010808170914570222_ST/SYS201910010808170914570222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2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安置好装置之后,利用酒精灯和其他仪器将试管内的肉汤煮沸,其主要目的是_____。</p><p>(2)肉汤将会腐败的试管是:___。A试管与B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___。</p><p>(3)细菌生存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和__等有些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p></div></div>
<div><p>【答案】杀死原有细菌(高温灭菌) A试管 细菌。 水分 有机物 适宜的温度(顺序可以调换) </p><p>【解析】</p><p>(1)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p><p>(2)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p><p>(3)细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营养物质有机物。</p><p>(1)高温可以杀死细菌等微生物,因此利用酒精灯和其他仪器将试管内的肉汤煮沸,其主要目的是杀死原有细菌(高温灭菌)。</p><p>(2)A试管中的玻璃管是直的,因此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能通过竖直的玻璃管进入到肉汤中,来分解肉汤中的有机物,使得肉汤腐败变质。而B中的玻璃管是弯曲的,可以把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阻挡在B试管之外,从而使得B试管中的肉汤保持新鲜。所以A试管与B试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细菌。</p><p>(3)细菌生存需要的条件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有些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