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中①和②为物镜长度,③和④为目镜长度,⑤和⑥为物像清晰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如想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多,其正确组合应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3/08/2e9c9e0e/SYS201906030830513736537379_ST/SYS201906030830513736537379_ST.001.png" width="501" height="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④⑤ B. ②③⑤ C. ①④⑥ D. ②③⑥</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长目镜④和短物镜①,物像清晰时物镜与装片距离大小应是远即⑥。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对麻雀的整体性描述。如图所示的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3/08/2e9c9e0e/SYS201906030830516919104590_ST/SYS201906030830516919104590_ST.001.png" width="445" height="7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 B. B C. C D. D</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由细胞再组成组织,构成动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系统构成生物体。可见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p><p>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心脏的最外面的膜是结缔组织膜,最内层属于上皮组织,四个腔的壁主要是肌肉组织,能收缩和舒张使得心脏能有节律的跳动。内外布满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因此心脏是由这几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些生物兴趣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蚯蚓、青蛙、家燕、家兔四种动物。下列有关这些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蚯蚓的体内没有脊柱 B. 青蛙的幼体即可用鳃呼吸又可用肺呼吸</p><p>C. 家燕具有筑巢、孵卵、育雏行为 D. 家兔的生殖发育方式为胎生哺乳</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蚯蚓,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而青蛙、家燕、家兔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A不符合题意;<br />青蛙,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青蛙,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B符合题意;<br />家燕属于鸟类,鸟类的生殖过程一般有: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这几个阶段,C不符合题意;<br />家兔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体表被毛,体温恒定,体内有膈等。因此家兔的生殖发育方式为胎生哺乳,D不符合题意。</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p><p>①小鸟喂鱼  ②大山雀喝牛奶  ③黑猩猩钓取白蚁  ④小袋鼠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p><p>A. ①②③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br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①小鸟喂鱼、④小袋鼠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②大山雀偷喝牛奶、③黑猩猩钓取白蚁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酵母菌比醋酸菌高等,主要是因为酵母菌细胞具有( )</p><p>A、细胞壁 B、细胞膜 C、成形的细胞核 D、遗传物质</p></div></div>
<div><p>【答案】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I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Ⅲ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08/10/8977018f/SYS201903081003413019479082_ST/SYS201903081003413019479082_ST.001.png" width="200"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养料 D. 废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含量增多,二氧化碳逐渐减少;当血液流经全身的毛细血管时,由于组织细胞中氧的浓度比血液中氧浓度低。血红蛋白与氧迅速分离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通过组织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氧含量减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电视剧《樱桃红之袖珍妈妈》中主人公杜鹃是个不幸而又伟大的母亲,聪明能干,她的身高只有124厘米,请你帮她诊断其发育异常的原因是( )</p><p>A. 幼年期缺乏甲状腺激素 B. 成年期缺乏甲状腺激素</p><p>C. 幼年期缺乏生长激素 D. 成年期缺乏生长激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得巨人症,分泌过少会得侏儒症,成年时分泌过多会得肢端肥大症。侏儒症的特点是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p><p>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患呆小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A不符合题意;</p><p>成年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表现为精神萎靡、活动减少。但个子并不矮小,B不符合题意; </p><p>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到了成年,有的身高才只有70cm,但是智力一般是正常的,这叫侏儒症,C符合题意;</p><p>成年期缺乏生长激素表现出其他非特异性的症状,例如:躯体过胖、相对肌肉量减少、能量减少、生活品质下降,但个子并不矮小,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诗中涉及的生物学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 )</p><p>A. 诗中涉及的食物链是:青虫、燕子</p><p>B. 燕子的雏鸟刚孵出时身体裸露、眼未睁开,属于晚成雏</p><p>C. “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p><p>D. 诗中描述的繁殖行为主要是育雏</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起始点一定是生产者(绿色植物)。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乙→丙→…”的形式,由被吃的生物指向吃它的生物,线段不能代替箭头。另外食物链中不能出现分解者(细菌、真菌)。</p><p>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由诗句可知,题中食物链为:植物→青虫→燕子,A错误;由题干可知,诗中“黄口无饱期”所描述的情形分析,家燕的雏鸟身体裸露、眼未睁开,属于晚成雏应为晚成鸟,B正确;菜粉蝶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并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显著不同,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正确;在繁殖季节,雏鸟的食量大,一天中往往需要亲鸟饲喂几十次,甚至数百次,才能保证它们的生长发育,黄口,指待哺的雏鸟。可见诗中描述的繁殖行为主要是育雏,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是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简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25/08/0fe7ceeb/SYS201906250811084294449411_ST/SYS201906250811084294449411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p><p>B. ①是人体内直径最大的细胞,其细胞核内只有x染色体,没有其他染色体</p><p>C. ②形成于输卵管内,进入子宫后才开始发育</p><p>D. 胚胎→胎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性器官因此人的性别形成于胎儿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其中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p><p>睾丸能产生精子,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因此a是睾丸,①是卵细胞;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成受精卵,完成受精,因此②是受精卵;受精卵不断的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胚胎发育到第八周,初具人形,称为胎儿。a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A正确;①卵细胞内有23条染色体,表示为22条+X,B错误;形成②受精卵的场所是输卵管,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就开始分裂、分化,C错误;新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人的性别形成于受精卵形成时刻,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人民很早就学会了饲养家蚕来编织丝绸,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将蚕茧用热水浸泡后缫(sāo)丝。请问:缫丝时,在茧内死亡的是哪一发育阶段的家蚕( )</p><p>A. 幼虫 B. 受精卵 C. 蛹 D. 成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蝴蝶、蜜蜂、家蚕。<br />(2)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成度不同。如蟋蟀、蝗虫等。</p><p>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家蚕是幼虫期,幼虫发育成熟后,吐丝作茧,吐完丝,蚕的幼虫化为不食不动的蛹。好像是“死”了,其实没死,蛹过一段时间就羽化为蚕蛾(成虫)。因此“缫丝时”,在茧内死亡的是“蛹”阶段的家蚕。</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果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03/08/e3d0e224/SYS201910030808131146270150_ST/SYS201910030808131146270150_ST.001.png" width="158"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大豆种子萌发时,图中④提供营养物质</p><p>B. 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相比,玉米、水稻种子中没有④</p><p>C. 图中①②③共同构成大豆种子的胚</p><p>D. 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由图中③发育而来</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菜豆种子有种皮和胚组成,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⑥胚。</p><p>大豆种子萌发时,④子叶提供营养物质,A正确;</p><p>大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玉米、水稻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④子叶是胚的一部分,大豆、玉米、水稻种子都有,B错误; </p><p>图中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共同构成大豆种子的胚,C错误; </p><p>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由图中①胚轴发育而来,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面颊上有酒窝与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有酒窝基因(B)是显性,无酒窝基因(b)是隐性。一对有酒窝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无酒窝的小孩,则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 )</p><p>A. BB和bb B. Bb和Bb C. BB和BB D. bb和bb</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br />(2)“有酒窝基因(B)是显性,无酒窝基因(b)是隐性”,则有酒窝的基因型是BB或Bb,无酒窝的基因型是bb。</p><p>无酒窝的小孩的可以组成是bb,因此父母遗传给无酒窝小孩的基因一定是b,所以父母有酒窝的基因组成是Bb,遗传图解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03/08/e3d0e224/SYS201910030808133021545970_DA/SYS201910030808133021545970_DA.001.png" width="322" height="1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遗传图解看出,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Bb和B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p>B. 阳光、空气和水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p><p>C.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p><p>D. 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空气阳光水分温度和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据此解答。</p><p>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的残体、粪便和各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吸收某些分解产物,最终能将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而这些无机物参与物质循环后可被自养生物重新利用,A正确;</p><p>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空气阳光水分温度和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正确; </p><p>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食物网。C正确,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许多传统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和真菌,下列应用中错误的是</p><p>A. 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B. 利用多种霉菌制酱</p><p>C. 利用酵母菌制作酸菜 D. 利用醋酸菌制醋</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制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经酵母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使奶具有甜酸风味,A正确.</p><p>B、制酱要用到多种霉菌,霉菌属于真菌,C正确.</p><p>C、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C错误;</p><p>D、制醋要用醋酸菌,醋酸菌属于细菌发酵能产生醋酸,D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经过治理,白浪河湿地公园已经成为潍坊人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这主要发挥了生物多样性的哪种价值( )</p><p>A. 直接使用价值 B. 间接使用价值 C. 潜在使用价值 D. 以上都不是</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主要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价值。</p><p>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A符合题意;</p><p>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B不符合题意; </p><p>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是不可估量的,C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年端午节,我国很多地方举行划龙舟比赛纪念伟大诗人屈原.请问运动员尽力屈肘划桨时,上臂主要肌肉处于什么状态( )</p><p>A.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p><p>B.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p><p>C.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p><p>D.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如在屈肘状态下,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在伸肘状态下,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屈肘和伸肘时肌肉的协作关系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3/09/cad0415a/SYS201905130909325308438910_DA/SYS201905130909325308438910_DA.001.png" width="303"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因此运动员尽力屈肘划桨时,上臂主要肌肉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甲为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某种原料”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该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3/08/2e9c9e0e/SYS201906030830522825822980_ST/SYS201906030830522825822980_ST.001.png" width="386" height="1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首先将该绿色植物放在黑暗处放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p><p>(2)按图甲将装置安装好后,光照几个小时.取下叶片A和B,并做如下的处理: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______加热,直到叶片变成______色,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然后用碘液分别检验A、B两叶片是否变蓝,结果发现______叶片变蓝,______叶片不变蓝.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p><p>(3)将取下的A叶片制作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图乙所示,叶片的[]______被染成了红色,是依靠______作用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输送到茎、叶等器官.</p></div></div>
<div><p>【答案】将叶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隔水 黄白 A B 二氧化碳 4叶脉 蒸腾 </p><p>【解析】</p><p>(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氧气有助燃的特性能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br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br />(3)A、B以二氧化碳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p><p>(1)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以排除原来贮存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br />(2)按图将装置安装好后,光照几个小时.取下叶片A和B,并做如下的处理: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去掉叶片中的叶绿素,避免受到叶绿素的颜色干扰,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然后用碘液分别检验A、B两叶片是否变蓝。结果发现A叶片变蓝;B叶片不变蓝,不变蓝的原因是B叶片所在的装置内二氧化碳被石灰水吸收了,B叶片缺乏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r />(3)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结构,制成临时切片后,先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找到物像;由图可知,叶片表面的结构是上表皮和下表皮,属于保护组织,保护叶片的内部结构;叶片的内部主要营养组织--叶肉,包括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内具有输导作用的是导管和筛管,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从根运向茎和叶,筛管把叶制造的有机物运到茎和根等部位。所以将取下的A叶片制作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图乙所示,叶片的4叶脉被染成了红色,是依靠蒸腾作用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输送到茎、叶等器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人体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03/08/e3d0e224/SYS201910030808138802110139_ST/SYS201910030808138802110139_ST.001.png" width="445" height="1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该物质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______,在组织细胞中,物质a被彻底氧化分解为______,此过程主要是在细胞内的______中进行。</p><p>(2)图中b、d代表肺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在b过程中,膈肌所处的状态是______。(选填“收缩”或者“舒张”)。d代表的代谢物质主要是______。</p><p>(3)图中c经过肾小管的______作用,将一些物质送回血液。</p><p>(4)当膀胱储尿达一定程度时,会引起排尿反应。此反应活动属于______(选填“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p></div></div>
<div><p>【答案】葡萄糖 右心房 二氧化碳和水 线粒体 收缩 二氧化碳 重吸收 非条件反射 </p><p>【解析】</p><p>观图可知:a表示吸收,b表示吸气,c表示尿液的形成,d表示呼气,据此解答。</p><p>(1)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氨基酸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液流动到达下腔静脉,然后进入心脏的右心房;血液中氧气含量相对较低;在组织细胞中,物质a被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此过程主要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进行。</p><p>(2)b表示吸气,d表示呼气,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d代表的物质主要是二氧化碳。</p><p>(3)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p><p>(4)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所以当膀胱储尿达一定程度时,会引起排尿反应。此反应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部分生物的生殖发育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03/08/e3d0e224/SYS201910030808140990210292_ST/SYS201910030808140990210292_ST.001.png" width="559"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观察A,B,C的发育过程,可以看出,它们在由______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C幼体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称这种发育过程为______。其中A.B又不尽相同,B的变态发育过程为______。</p><p>(2)D,E显示的具体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尤其是后者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p><p>(3)图E中胎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______,他(她)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______。</p><p>(4)对比A、B、C、D、E的生殖方式,F属于______生殖,F图所示方式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______紧密结合。</p></div></div>
<div><p>【答案】受精卵 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 卵生 胎生 子宫 胎盘 无性 形成层 </p><p>【解析】</p><p>(1)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br />(2)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br />(3)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家蚕、菜粉蝶等。<br />(4)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蝗虫等。</p><p>(1)图A是蝗虫发育过程,B是家蚕发育过程,C是青蛙发育过程,它们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它们在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属于变态发育。A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p><p>(2)图D是鸟卵,E是胎儿发育过程。D、E所示受精作用都是在体内,具体生殖方式分别是卵生、胎生,尤其是后者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p><p>(3)E中胎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图中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内获取各种养料和氧气,并排出废物,从而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p><p>(4)F嫁接没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F图所示繁殖方式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43c50ea2/SYS201904201033012405425246_ST/SYS201904201033012405425246_ST.001.png" width="344"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图1中的_____,所代表的生物成分所处的营养级是_____。</p><p>(2)图1中能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物有_____(填字母)。</p><p>(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___。</p><p>(4)若图2表示图1中A、B、C三种生物某一时间的相对数量关系,则乙对应的是图1中的________(填字母)。若乙大量减少,则一段时间内甲的数量变化是_____。</p><p>(5)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镉的污染,重金属通过_____传递和积累;则图中_____的体内重金属镉的含量最高。</p></div></div>
<div><p>【答案】A生产者 第二营养级 ADCB 逐级递减 C 先增加后减少 食物链 C </p><p>【解析】</p><p>图1表示的某生态系统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中,A既能吸收二氧化碳也能释放二氧化碳,由此判断,A是生产者,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通过D分解,由此判断,D是分解者,BC则是消费者。图2中,根据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示意图,判断丙是生产者,甲乙是消费者。</p><p>(1)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根据分析可知,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构成的食物链是:A→B→C。因此,B属于第二营养级。</p><p>(2)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基本特征,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来分解有机物,获取能量,维持生命活动,因此,ABCD都具有呼吸作用。</p><p>(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随着食物链流动的,其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p><p>(4)若图2表示图1中A、B、C三种生物某一时间的相对数量关系,则丙表示的是A生产者,甲表示的是B这种动物,乙表示C。图2的食物链是丙→甲→乙。因此,若乙大量减少,则一段时间内甲的数量会因天敌减少而大量增加,随后由于甲大量增加导致丙减少,缺少食物而接着减少,即其数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p><p>(5)镉属于重金属污染物质,会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积累的镉就越多,也就是C体内含量最多。</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