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1:18:47

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一棵大树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  )</p><p>A. 叶片    B. 枝条    C. 种子    D. 细胞</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p><p>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两个能量转换器,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因此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据此判断,一棵大树就是一个生物体,一棵大树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就是细胞。</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同学们发现墙角石头表面覆盖着一层淡淡的绿色,非常湿滑。下列选项中不能用于判断这一层绿色中是否存在生物的是                                       (  )</p><p>A. 是否能生长    B. 是否为绿色    C. 有无细胞结构    D. 有无应激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具有以下特征:</p><p>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p><p>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p><p>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p><p>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p>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p><p>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绿色不是生物的特征。故不能作为判断这一层绿色中是否存在生物的依据。</p><p>A、生长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可作为判断这一层绿色中是否存在生物的依据,A正确;</p><p>B、绿色不是生物的特征,故不能作为判断这一层绿色中是否存生物的依据,B错误;</p><p>C、有细胞结构是生物的特征,可作为判断这一层绿色中是否存生物的依据,C正确;</p><p>D、应激性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可作为判断这一层绿色中是否存生物的依据,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体现的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p><p>A. 温度    B. 气流    C. 湿度    D. 光照</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影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p><p>根据分析可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诗描述的是不知那丝丝柳叶是谁裁出,原来二月的春风像巧匠手中的剪刀,说明了影响柳树长出新叶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的下列特征,不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p><p>A. 狼的双眼在头部前方,而羊的双眼在头部两侧</p><p>B. 北极熊和南极企鹅身体外部都有厚厚的保温层</p><p>C. 青蛙和鸭子的脚趾间都有蹼</p><p>D. 蚯蚓和蚂蚁都能改变土壤结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p><p>A、狼的双眼在头部前方,而羊的双眼在头部两侧,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A正确;</p><p>B、北极熊和南极企鹅身体外部都有厚厚的保温层,可以起到保温作用,适应寒冷的北极环境,B正确;</p><p>C、青蛙和鸭子的脚趾间都有蹼是适应水环境的表现,C正确;</p><p>D、蚯蚓和蚂蚁都能改变土壤结构属于生物影响环境,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p><p>A. 颐和园    B. 昆明湖    C. 湖心岛    D. 园中植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p><p>A、颐和园里既有生物成分,也包括非生物成分,属于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p><p>B、昆明湖,既有生物成分,也包括非生物成分,属于生态系统,B不符合题意;</p><p>C、湖心岛,既有生物成分,也包括非生物成分,属于生态系统,C不符合题意;</p><p>D、园中植物,只有生物成分中的植物成分,没有其他成分,也没有非生物成分,不属于生态系统,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p><p>A. 包括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B.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C. 整个地球都属于生物圈    D. 是各种生态系统构成的整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环境部分包括水、陆、空。故A选项正确;<br />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B选项正确; <br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而整个地球包括了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全部,由此看来整个地球并不都属于生物圈 。故C选项不正确;<br />D、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故D选项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p><p>A. 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之间相互制约</p><p>C. 构成完整的食物链    D. 体现了捕食关系</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分析题干可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中包含的食物链是:树→蝉→螳螂→黄雀。树是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其余为消费者。</p><p>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体现了螳螂以蝉为食物,黄雀以螳螂为食物,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A正确;</p><p>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体现了螳螂以蝉为食物,黄雀以螳螂为食物,说明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B正确;</p><p>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构成食物链:树→蝉→螳螂→黄雀中的一部分,C不正确;</p><p>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螳螂以蝉为食物,黄雀以螳螂为食物,故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北京园林部门建议尽可能保留林地、草坪上的落叶。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p><p>A. 挡住光照,保持土壤营养不流失    B. 该措施有利于促进物质循环</p><p>C. 落叶被微生物分解补充土壤养料    D. 落叶覆盖利于保持土壤水分</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它能够将生产者的残枝败叶,消费者的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保障了物质循环的畅通进行。</p><p>林地、草坪上的落叶被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土壤,为生物生长提供了有机质,有利于促进物质循环,且落叶覆盖还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故选项A不合理,BCD合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兔和植物数量的动态变化。该图不能反映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8159ff82/SYS201906010836145306162034_ST/SYS201906010836145306162034_ST.001.png" width="253"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生态系统在动态变化中保持稳定</p><p>B.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p><p>C. 生态系统中生物相互制约和影响</p><p>D.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2﹚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物质是可以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利用,但能量会沿着食物链逐级损耗、递减;</p><p>﹙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p><p>A、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即生态平衡.也就是生态系统在动态变化中保持稳定,A不符合题意;</p><p>B、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物质是可以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利用,但能量会沿着食物链逐级损耗、递减,B符合题意;</p><p>C、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C不符合题意;</p><p>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同学们在完成校园植物的调查活动中做了下列工作,其正确顺序应为        (  )</p><p>①撰写调查报告  ②完成调查并记录  ③确定调查方法和路线  ④设计调查记录表⑤明确调查目的和范围  ⑥分析和统计调查结果</p><p>A. ③⑤④②⑥①    B. ⑤③④⑥②①</p><p>C. ④③⑤②⑥①    D. ⑤③④②⑥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调查法是生物上常用的方法,要掌握调查法的目的和具体做法。</p><p>调查法的步骤:一、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二、选择调查方式 不同的调查课题应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三、制定调查方案、调查提纲及项目。四、实施调查。五、调查材料及数据的整理分析处理。六、撰写调查报告。</p><p>据此,关于调查生物种类,其基本步骤如下:①分组,②先选择调查范围,③设计调查路线,④调查记录,⑤归类,⑥整理。</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要了解全校每个学生视力变化的准确情况,应该采取的研究方法是          (  )</p><p>A. 抽样调查法    B. 全面调查法    C. 实验法    D. 观察法</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p><p>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所以为了了解本校学生近视的基本情况,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全面调查法。</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p><p>A. 借助测量工具可使结果更准确    B. 要随时记录,并按一定顺序进行</p><p>C. 尽量预先设计绘制观察记录表    D. 观察到不合常规的现象可不记录</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p><p>A、观察法是对实验对象用肉眼或一些辅助仪器进行的观测,A正确;<br />B、科学探究通常开始于观察,比如在观察方式上,一般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在观察方位上,一般是先采取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观察,并按一定顺序进行记录,B正确;<br />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并制成观察记录表,C正确。<br />D、观察要实事求是,如实记录,对于与常规不符合的观察结果不作记录做法不正确,D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图中,图1为某同学低倍镜下最初观察的物像,图2 为调整后的物像。该同学进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8159ff82/SYS201906010836150471676349_ST/SYS201906010836150471676349_ST.001.png" width="156" height="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向左上方移动玻片③转动粗准焦螺旋④向右下方移动玻片⑤擦拭镜头  ⑥转换高倍物镜</p><p>A. ③②⑥①    B. ③④⑥①    C. ①④⑥③    D. ③⑥①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由题图可知,1图是低倍镜下的物象,2图是高倍镜下的物象,1图显示的观察目标偏右下方,因此玻片应该向右下方移动;</p><p>﹙2﹚低倍镜换用高倍镜的操作顺序为:转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向右下方移动玻片,使观察目标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p><p>先转动粗准焦③找到图1,视野由图1变成图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变大,低倍镜换用高倍镜的操作顺序为:④向右下方移动拨片、⑥转换高倍物镜、①转动细准焦螺旋;</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将手指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其细胞结构是因为                    (  )</p><p>A. 光线无法透过手指    B. 没有聚焦到皮肤</p><p>C. 放大倍数不够    D. 手指没有细胞结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显微镜成像是利用的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厚薄均匀的。</p><p>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厚薄均匀的。</p><p>手指头不是薄而透明的,因此不能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表为探究蛙卵孵化条件的实验结果。由此可以得出的恰当结论是          (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4.25pt"><td style="width:52.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每日光照(h)</p></td><td style="width:22.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4</p></td><td style="width:22.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4</p></td><td style="width:22.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4</p></td><td style="width:22.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4</p></td><td style="width:22.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4</p></td></tr><tr style="height:14.25pt"><td style="width:5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水温(℃)</p></td><td style="width:22.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p></td><td style="width:22.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5</p></td><td style="width:22.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0</p></td><td style="width:22.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5</p></td><td style="width:2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0</p></td></tr><tr style="height:14.25pt"><td style="width:5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孵化率(%)</p></td><td style="width:2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96.08</p></td><td style="width:2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96.42</p></td><td style="width:2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97.35</p></td><td style="width:2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98.28</p></td><td style="width:2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99.17</p></td></tr></table><p>&#xa0;</p><p>&#xa0;</p><p>A. 水温越高越有利于蛙卵孵化    B. 蛙卵最适孵化温度为30℃</p><p>C. 光照时间不影响蛙卵孵化率    D. 水温对蛙卵孵化率有影响</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分析数据,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p><p>分析表格可以看出,在10到30度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蛙的孵化率增加;说明水温对蛙卵孵化率有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各小组普遍出现鼠妇没有分布在遮光区,而是钻入未遮光区湿土中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应最先考虑采取的措施为            (  )</p><p>A. 改进实验方法    B. 修正原先假设    C. 继续重复实验    D. 修改实验数据</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p><p>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由于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所以该实验中的变量是光,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以便对照。</p><p>各小组普遍出现鼠妇没有分布在遮光区,而是钻入未遮光区湿土中的现象。说明实验设计有问题,钻入湿土中替代了阴暗环境,导致实验变量不唯一,故实验时,改进实验方法,准备的湿土不要太多,以免鼠妇钻入湿土中。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p><p>A. 动物细胞外没有细胞壁的支持,制作玻片标本时要用生理盐水</p><p>B. 动植物细胞均含有线粒体、叶绿体,它们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p><p>C. 细胞核中含有大量遗传物质,控制着生长发育等各项生命活动</p><p>D. 细胞要有完整结构,还需要物质和能量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p><p>A.、动物细胞外没有细胞壁的支持,为了维持细胞的形态,制作玻片标本时要用生理盐水,故A正确;</p><p>B. 动物细胞无叶绿体,故B不正确;</p><p>C. 细胞核中含有大量遗传物质,控制着生长发育等各项生命活动,故C正确;</p><p>D. 细胞要有完整结构,还需要物质和能量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为人体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引起①到③变化过程的主要原因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8159ff82/SYS201906010836161001657723_ST/SYS201906010836161001657723_ST.001.png" width="492" height="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分裂生殖    B. 细胞生长    C. 细胞分化    D. 细胞分裂</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p><p>(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p><p>(3)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p><p>(4)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 。</p><p>图中①②③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①②③表示细胞分裂; </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为人工培养的某种细胞中遗传物质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8159ff82/SYS201906010836163162127753_ST/SYS201906010836163162127753_ST.001.png" width="210"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从A→B→C完成一次细胞分裂</p><p>B. A过程完成细胞核中DNA复制</p><p>C. B过程细胞核分裂,细胞质不变</p><p>D. C过程完成后细胞的数量加倍</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分析曲线图:A段表示分裂间期,此时细胞中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C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 </p><p>(2)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周期、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周期的概念,能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细胞周期的时长;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所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p><p>A、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因此从A→B→C完成一次细胞分裂,A正确;</p><p>B、A阶段细胞中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B正确;</p><p>C、B阶段细胞中DNA分子的含量是细胞中的2倍,故B过程细胞核未分裂,C错误;</p><p>D、C阶段形成的原因是细胞分裂,该过程会导致细胞数目增多,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秸秆燃烧,释放的能量根本来源是          (  )</p><p>A. 光能    B. 二氧化碳    C. 有机物    D. 氧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将光能固定下来,以化学能的方式储存在有机物中。据此解答。</p><p>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固定下来,以化学能的方式储存在有机物中,进入到生态系统,植物中的化学能可以转变成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燃烧时,就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这些能量的最终来源都是阳光,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新鲜红苋菜的叶片呈红色。将其浸泡在凉水里,凉水不会变成红色;将其浸泡在沸水里,沸水会变成红色是因为沸水破坏了红苋菜细胞的什么结构( )</p><p>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核</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结合题意可知,新鲜红苋菜的叶片呈红色.将其浸泡在凉水里,凉水不会变成红色;将其泡在沸水里,沸水会变成红色.这是因为沸水破坏了红苋菜细胞细胞膜,使其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栽种花卉要有适当的株距,要将花放在光照适宜的地方,及时浇水、施肥、松土,天冷了还要搬进室内,这体现了生物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以下对应顺序正确的是  (  )</p><p>①营养物质    ②空气    ③阳光    ④适宜温度    ⑤生存空间    ⑥水分</p><p>A. ⑤③⑥①②④    B. ③④⑥①⑤②    C. ②③⑥①④⑤    D. ⑤④⑥②①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分析答题。</p><p>由分析可知养花时,栽种花卉要有适当的株距,说明需要一定的生存空间.把花放在光照适宜的地方说明生物生存需要阳光,我们要经常给花浇水,说明花的生长需要水,施肥是为花提供营养物质,松土使土壤疏松,利于空气的进入,为根的呼吸提供氧气,天气冷了还要把花搬进室内,说明需要适宜的温度,故A是正确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条件适宜时,菠菜叶片中能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细胞是          (  )</p><p>A. 表皮细胞    B. 叶肉细胞    C. 导管细胞    D. 筛管细胞</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物体的细胞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活细胞吸入氧气分解有机物为植物提供能量,植物所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水通过叶孔排出。</p><p>A、菠菜叶片中上表皮细胞里面没有叶绿体,有线粒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能进呼吸作用,A不符合题意;</p><p>B、菠菜叶片的叶肉细胞里面既含有叶绿体,又有线粒体,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同时也能进呼吸作用,B符合题意;</p><p>C、导管细胞是死细胞,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C不符合题意;</p><p>D、筛管细胞里面没有叶绿体,只有线粒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能进呼吸作用,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花生植物体叶片制造的营养,储存在种子中供种子萌发利用,其中参与运输的结构及储存的部位分别是   (  )</p><p>A. 导管 子叶    B. 筛管 胚乳    C. 导管 胚乳    D. 筛管 子叶</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植物体内的有机物通过筛管从上往下运输到植物体的各部分。</p><p>(2)花生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两片子叶内。</p><p>(1)叶通过光能,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从上往下运输到植物体的各部分;</p><p>(2)花生种子由种皮、胚两部分组成,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子叶是花生种子储存养料的结构,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花生种子的子叶。</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a、b两个果实。已将枝条两个部位的树皮环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8159ff82/SYS201906010836171209893247_ST/SYS201906010836171209893247_ST.001.png" width="87"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果实a可获得有机物继续长大    B. 1处的树皮有机物积累逐渐膨大</p><p>C. 两个果实均会因为缺水而脱落    D. 果实b有机物来源不足停止生长</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叶通过光能,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从上往下运输到植物体的各部分;</p><p>(2)导管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p><p>(3)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p><p>A.、1处以上的树皮未剥,叶通过光能,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能通过筛管从上往下运输到果实a,所以果实a可获得有机物继续长大,A正确;</p><p> B.、1处以下的树皮被剥,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从上往下运输到此处不能在向下运输,故1处的树皮有机物积累逐渐膨大,B正确;</p><p>C.、虽然枝条两个部位的树皮环剥,1处和3处的筛管被破坏,但木质部的导管正常,水和无机盐能自下而上运输到各部位,两个果实均不会因为缺水而脱落,C不正确;</p><p>D.、枝条两个部位1处和3处的树皮环剥,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从上往下运输到1处不能在向下运输,果实b有机物来源不足停止生长,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蕨类和苔藓植物都生活在潮湿的林下,但是蕨类比苔藓植物高大,以下蕨类植物的特征与该现象无关的是      (  )</p><p>A. 用孢子生殖    B. 有输导组织</p><p>C. 有机械组织    D. 有真正的根</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 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p><p>(2)蕨类植物也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也有了机械组织,能支撑地上部分,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p><p>A、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统称为孢子植物,此特征与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无关,A符合题意。</p><p>B、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苔藓植物没有,因此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因此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B不符合题意。</p><p>C、蕨类植物有机械组织,能支撑地上部分,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C不符合题意。</p><p>D、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苔藓植物没有,因此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因此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列对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p><p>A. 多细胞生物体都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个体等结构层次</p><p>B. 构成生物体的各种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执行不同的功能</p><p>C. 动、植物体的多种组织都是通过细胞分裂、生长、分化形成的</p><p>D. 动、植物体各器官都由多种组织构成,它们分工合作形成统一整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本题考查的是动植物体在结构层次上的区别,首先要明确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并分析和区分组织和器官。思考解答。</p><p>A、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动植物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 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并不完全相同,A符合题意;</p><p>B、组织是由形态、功能相似的细胞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细胞群,植物叶片的表皮由表皮细胞构成,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动物的软骨,属于结缔组织。生物体有不同的组织组构成,因此构成生物体的各种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执行不同的功能,B不符合题意;</p><p>C、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C不符合题意;</p><p>D、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植物的叶、花、种子和人体的心脏、垂体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器官,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探究植物呼吸作用时,某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和主要操作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7/10/94500ed8/SYS201901071007086775204293_ST/SYS201901071007086775204293_ST.001.png" width="468" height="1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p><p>②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p><p>③甲组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p><p>④乙组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p><p>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煮熟的种子和未煮熟的种子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甲组是实验组,乙组是对照组,该装置可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甲装置中,在试管内加入石灰水变浑浊,乙试管内是煮熟的种子,没有进行呼吸作用,不产生二氧化碳。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相对稳定,对这个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p><p>A. 生物圈的各种生物都参与了调节    B. 生物圈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p>C. 大气的这种稳定状态能保持不变    D. 植树造林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考查对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理解。</p><p>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在呼吸过程中大多要吸收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燃烧各种燃料时也要产生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这种平衡不是绝对不变,也不是保持不变,而是相对、持续的稳定。据此分析,生物圈的各种生物都参与了碳-氧平衡的调节,生物圈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植树造林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环境学者吴向荣,用十五年时间植树给沙漠“锁边”,让二十公里长的沙漠边缘成为了绿洲,减缓了沙漠化进程。下列关于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p><p>A. 能够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B. 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p><p>C. 可以适应生物圈中各种环境    D. 根系深入土壤,保持了水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生物与环境相适应,不同生物生存环境不同;③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p><p>A、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促进水循环, A正确;</p><p>B、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B正确;</p><p>C、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种类多,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差别很大,但它们都能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而不是适应生物圈中的各种环境,C错误;</p><p>D、绿色植物根深入土壤,有利于水土保持,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请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列小题。</p><p>在学农活动中,同学们发现温室大棚的内壁凝结了水珠,根据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大家一致认为除了土壤中水分的蒸发,水还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那么,植物体什么结构与蒸腾作用有关呢?同学们对该问题作出了假设,并通过下图所示实验设计进行验证。</p><p>【1】该同学作出的假设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8159ff82/SYS201906010836178586730334_ST/SYS201906010836178586730334_ST.001.png" width="190"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体吸收水分</p><p>B. 叶片总面积影响蒸腾作用的强度</p><p>C. 茎在蒸腾作用中起到运输的作用</p><p>D. 不同植物蒸腾作用主要场所不同</p><p>【2】对该设计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p><p>A. 加入油层可以防止水分从液面蒸发</p><p>B. 实验前后液面高度差反映蒸腾作用强弱</p><p>C. 将1、2、3分别放在不同湿度条件下</p><p>D. 该实验应该多次重复,结果才更加可信</p><p>【3】根据该实验结果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8159ff82/SYS201906010836178586730334_ST/SYS201906010836178586730334_ST.002.png" width="250" height="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p><p>B. 叶片数量影响蒸腾作用强度</p><p>C. 叶片面积影响蒸腾作用强度</p><p>D. 植物的茎不能进行蒸腾作用</p><p>【4】水分又是通过叶片的什么结构散失的呢?大家用显微镜观察了大棚植物的叶表皮结构(如图)。对图中a、b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8159ff82/SYS201906010836178586730334_ST/SYS201906010836178586730334_ST.003.png" width="162"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为气孔,它的开闭由表皮细胞控制</p><p>B. b为保卫细胞,其作用是保护植物体</p><p>C. 所有植物的叶表皮上, a的数量都相同</p><p>D. b中水分的吸收和散失控制了a的开闭</p><p>【5】关于气孔开闭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p><p>A. 气孔开放的数量不仅影响蒸腾作用,也影响光合和呼吸作用</p><p>B. 气孔关闭会导致光合作用难以进行,所以气孔开放越多越好</p><p>C. 陆生植物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有利于光合作用又保持了水分</p><p>D. 气孔开闭不仅能影响水分的吸收和运输,还能影响植物表面温度</p></div></div>
<div><p>【答案】</p><p>【1】    B    </p><p>【2】    C    </p><p>【3】    D    </p><p>【4】    D    </p><p>【5】    B    </p><p>【解析】</p><p>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对照实验的原则,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气孔的开闭受保卫细胞的控制。</p><p>【1】有图示可知,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进行的,叶片越多,试管中的水减少的越多,可见叶片的多少,代表叶片总面积,影响蒸腾作用的强度, 故选B。</p><p>【2】对照实验的变量唯一,其它条件应相同且适宜。将1、2、3分别放在不同湿度条件下,变量就不唯一,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故C不正确。</p><p>【3】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进行的,叶柄和幼嫩的茎也能进行少量的蒸腾作用。故D不正确。</p><p>【4】由图可知a是气孔,b是保卫细胞。气孔在光合、呼吸、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路,其通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在生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保卫细胞壁因外侧较薄而内侧较厚,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并合,气孔闭合。所以保卫细胞b控制气孔a的开闭。</p><p>故选D。</p><p>【5】气孔关闭会导致光合作用难以进行,但并不是气孔开放越多越好,尤其是夏天,气孔开放越多,水分散失过多,有可能导致叶片灼伤。故B不正确。</p><p>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定义、主要场所和意义,对照实验的设计,气孔的结构和功能。</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请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列小题。</p><p>做好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的调控,是提高大棚作物产量的关键。除此之外,由于大棚是一个密闭空间,很容易积累有毒气体,控制好棚内空气流动和交换也至关重要。</p><p>【1】大棚蔬菜的产量依赖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p><p>A. 无机盐    B. 有机物    C. 二氧化碳    D. 化学能</p><p>【2】白天适当通风是大棚管理的重要措施。以下关于通风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能够降低棚内湿度,促进水的吸收    B. 通风改变了温度,从而影响作物生长</p><p>C. 提高棚内氧气浓度,促进光合作用    D. 排出棚内有毒气体,减少对作物的伤害</p><p>【3】右图所示为大棚内二氧化碳(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请结合图中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在冬季以下做法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8159ff82/SYS201906010836180578924697_ST/SYS201906010836180578924697_ST.001.png" width="193"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晚间适当升高温度</p><p>B. 晚间适当降低温度</p><p>C. 白天控制温度</p><p>D. 适当补充二氧化碳</p><p>【4】以下调节大棚光照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p><p>A. 尽可能增加大棚内的光照强度    B. 适当延长棚内蔬菜的光照时间</p><p>C. 阴天情况下向大棚内人工补光    D. 及时清洁大棚膜,提高透光性</p><p>【5】大棚种植需要考虑的因素中不正确的是(    )</p><p>A. 大棚中没有雨水冲淋,需要合理施肥和灌溉优化土壤</p><p>B. 大棚种植花果类作物,当根据需要适量引入传粉昆虫</p><p>C. 大棚是相对高温、高湿、密闭的环境,易发生病虫害</p><p>D. 大棚种植可以人工控制环境条件,无需考虑种植密度</p></div></div>
<div><p>【答案】</p><p>【1】    B    </p><p>【2】    C    </p><p>【3】    A    </p><p>【4】    A    </p><p>【5】    D    </p><p>【解析】</p><p>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实质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据此解答。</p><p>【1】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B正确。</p><p>【2】白天适当通风提高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促进光合作用,C不正确。</p><p>【3】晚间适当升高温度,呼吸作用增强,白天光合制造的有机物消耗增加,不能提高作物产量,反而减产。故选A。</p><p>【4】光照强度强过大,植物要避免失水过多而关闭气孔,从而影响二氧化碳的吸收,适当增强光照强度会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故A不正确。</p><p>【5】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因此,大棚种植虽然可以人工控制环境条件,但也需考虑种植密度。故D不正确。</p><p>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实质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大家非常好奇:“能在怎样的自然水体中找到它们呢?水体中还有哪些小生命呢?”于是大家从湖泊、河流中取来水样,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p><p>(1)下列制片及观察操作中,正确的是 (______)</p><p>A.在培养液滴中加入棉纤维限制其运动</p><p>B.为便于找到草履虫,应选用高倍物镜</p><p>C.做好装片后,为便于观察要进行染色   </p><p>D.吸取靠近底层的培养液,草履虫更多</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8159ff82/SYS201906010836183050570393_ST/SYS201906010836183050570393_ST.001.png" width="223" height="1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2)同学们观察到一种能够游动的藻类,称为衣藻。图为衣藻和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填名称。</p><p>①衣藻和草履虫有许多相同之处:它们都具有[③]___、[④]______和[⑤]_____等基本细胞结构;都能够通过[①]进行______;能通过[____]进行气体交换;在环境变化时表现出_____性以趋利避害;还能够通过生殖延续种群。所以它们都属于单细胞生物体。</p><p>②但它们获得营养和排出废物的方式不同:衣藻属于生产者,因为它具有植物细胞特有的[⑥]_____,能通过_____作用制造有机物;通过液泡排出废物。而草履虫通过[⑦]______和[⑧]_____取食消化,属于消费者;它通过[⑨]_____排出废物。</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8159ff82/SYS201906010836183050570393_ST/SYS201906010836183050570393_ST.002.png" width="127" height="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3)同学们还发现有更多的小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生活在同一环境中,查阅资料后了解到它们和大草履虫不是同一物种。两者混合培养时个体数量变化关系如上图所示。由此可推测,它们的关系属于(______)</p><p>A.捕食    B.竞争     C.共生    D.寄生</p></div></div>
<div><p>【答案】A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运动(游动)    ③    应激性    叶绿体    光合    口沟    食物泡    伸缩泡    B    </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观察草履虫,解答时可以从草履虫的运动和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方面来切入。</p><p>(1)、显微镜成放大的像。活的草履虫可以自由运动,在显微镜下草履虫的运动速度被放大,不容易观察。因此在临时装片的培养液中放一些棉丝,目的是限制草履虫运动过快,便于观察。故选:A。</p><p>(2)①衣藻和草履虫都是单细胞生物,有一个细胞构成,它们都具有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等基本细胞结构;都能够通过纤毛①进行运动;能通过细胞膜③进行气体交换;在环境变化时表现出应激性以趋利避害;还能够通过生殖延续种群。所以它们都属于单细胞生物体。</p><p>②但它们获得营养和排出废物的方式不同:衣藻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因为它具有植物细胞特有的[⑥]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通过液泡排出废物。而草履虫通过[⑦]口购和[⑧]食物泡取食消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消费者;它通过[⑨]伸缩泡排出废物。</p><p>(3)根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当大草履虫数量增加时小草履虫数量下降,由此可推测,它们的关系属于竞争。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我国珠三角平原地区洪涝多风,当地人民创建了一种“基塘台田”生态农业模式。如图所示,将地势低洼,易发洪患之处挖成池塘养鱼养鸭,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基堤上种植桑树、果树、粮棉等。这样既能防洪,又能充分利用资源,增加农民收入。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8159ff82/SYS201906010836185202940423_ST/SYS201906010836185202940423_ST.001.png" width="362"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基塘台田是一个人工构建的_______。其中水草和浮游植物属于______,鱼、鸭属于______;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______。</p><p>(2)护坡植物能使坡堤坚固,是因为植物的______(器官)不仅能够固定植物,还能保持水土;将低矮的粮棉栽种在果树之间,因为树林能够_____,起到保护粮棉的作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8159ff82/SYS201906010836185202940423_ST/SYS201906010836185202940423_ST.002.png" width="253"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3)不同食性的动物适合栖息在不同水层,鸭和鲢鱼能以浮游动植物为食,小鱼、小虾也是鸭的食物,鱼、鸭粪便不仅可作为浮游动植物的养料,还可在产甲烷菌等______者的作用下,一部分转化为沼气,另一部分转化为水体和塘泥中的_____被水草和基堤上的作物吸收利用。</p><p>(4)以基塘台田为基础,养殖更多生物种类(如上图所示),使食物网更加复杂,既提高了_____能力,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食物,请写出其中任意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综上所述,这种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提供清洁能源,还促进了物质循环。</p></div></div>
<div><p>【答案】生态系统    生产者    消费者    非生物成分(非生物、非生物部分)    根    防风(挡风)    分解    无机盐(无机物)    自动调节    桑→蚕→鸡→人    </p><p>【解析】</p><p>(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p><p>(2)绿色植物和自养类微生物(如蓝藻)在生态系统的地位是生产者,作用是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提供物质能量;动物和寄生类微生物(如病毒)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消费者,作用是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流动;腐生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分解者,作用是使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生态系统的两大功能: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p><p>(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基塘台田符合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一个人工构建的生态系统。其中水草和浮游植物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鱼、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属于消费者,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非生物部分。</p><p>(2)绿色植物根深入土壤,有利于水土保持,护坡植物能使坡堤坚固,是因为植物的根(器官)不仅能够固定植物,还能保持水土;将低矮的粮棉栽种在果树之间,因为树林能够防风固沙,起到保护粮棉的作用。</p><p>(3)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尸体和粪便起到分解作用,促进物质循环。所以,鱼、鸭粪便不仅可作为浮游动植物的养料,还可在产甲烷菌等分解者的作用下,一部分转化为沼气,另一部分转化为水体和塘泥中的无机盐被水草和基堤上的作物吸收利用。</p><p>(4)生态系统中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以基塘台田为基础,养殖更多生物种类(如上图所示),使食物网更加复杂,既提高了自动调节能力,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食物,此生态系统中,有多条食物链,桑→蚕→鸡→人就是之一 ,综上所述,这种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提供清洁能源,还促进了物质循环。</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很多人喜欢制作鱼缸水草造景美化生活。莫斯藻、轮藻、山椒藻、金鱼藻等这些水草都属于藻类吗?下图为这四种植物的分类简图,请判断四种植物所属类群(填序号)。</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8159ff82/SYS201906010836186723488937_ST/SYS201906010836186723488937_ST.001.png" width="433" height="2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藻类植物:______; (2)苔藓植物:______; (3)蕨类植物:______;(4)种子植物:______; (5)其中ABC均_____(能/不能)适应干旱环境。</p></div></div>
<div><p>【答案】B    A    C    D    不能    </p><p>【解析】</p><p>藻类、苔藓和蕨类三种植物形态结构的区别: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的植株长得低矮弱小,有茎和叶的分化,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为假根。蕨类植物的植株高大,有真正的根、茎和叶,并且有专门的输导组织。</p><p>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是靠孢子繁殖,生殖都离不开水,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p><p>分析四种植物的分类简图,ABC三种植物属于无种子繁殖,D属于种子繁殖; C有输导组织,有真正的根、茎和叶,属于蕨类植物;B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藻类植物;A有茎和叶的分化,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为假根,属于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是靠孢子繁殖,生殖都离不开水,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不能适应干旱环境。</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1是研究光合作用条件的实验装置,其中甲装置中放入蒸馏水,再将通入足量二氧化碳的蒸馏水分装到乙和丙装置中,并保证三组装置中水量相同。再从同一植物,选取生长旺盛,长势相同的绿叶,用打孔器在叶片上截取多个相同面积的小圆叶片,再用物理方法抽出小圆叶片中的气体,直至其全部沉入水底。然后将小圆叶片分别等量转至甲乙丙三组装置中。静置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8159ff82/SYS201906010836189506457557_ST/SYS201906010836189506457557_ST.001.png" width="498"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实验通过丙组和乙组作对照,探究了______是否为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还通过________作对照,探究了________是否为光合作用的原料。</p><p>(2)研究者采用多种方法控制变量,目的是使实验结果不受其他无关因素影响,要达到这个目的还应把三组装置放在___________的温度条件下。</p><p>(3)图2为叶片结构横切示意图,据图分析,乙组装置中小圆叶片通过______作用产生______储存在______组织的空隙中,使叶片上浮。</p><p>(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光(或光照)    甲和乙    二氧化碳(或CO2)    相同且适宜    光合    氧气(或气体)    海绵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p><p>【解析】</p><p>(1)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且适宜。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因此进行科学探究时,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之外,其它因素都相同。</p><p>(2)设计对照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及产物。</p><p>(1)该实验乙组有光照,丙组无光照,光照是变量,丙组和乙组形成对照,探究了光照是否为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甲组无二氧化碳,乙组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变量,甲组和乙组形成对照,探究了二氧化碳是否为光合作用的原料。</p><p>(2) 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是: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且适宜。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因此进行科学探究时,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之外,其它因素都相同。</p><p>(3)图2为叶片结构横切示意图,据图分析,乙组装置中小圆叶片上浮,说明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增加,导致下层气泡聚集在海绵组织的空隙中,才可以浮起。</p><p>(4)该实验光照、二氧化碳是研究的变量,由此可得,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二氧化碳为光合作用的原料。</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着生物成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研究者为了揭示这种关系,对某林场中暗色绢粉蝶访花取食的偏好进行了研究。</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8159ff82/SYS201906010836191468504662_ST/SYS201906010836191468504662_ST.001.png" width="298" height="1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首先,研究者为探究暗色绢粉蝶对花的颜色是否有偏好,在林场的路边、河滩、草地、灌丛和草甸等五种生境中,根据花的________分类后,统计暗色绢粉蝶访花次数。</p><p>(2)接下来,研究者制作了直径分别为25㎜和45㎜,颜色分别为黄、紫、粉、白、红的模拟花盘若干,配置一定浓度的蜂蜜水喷洒在花盘上,将其等距离间隔排列在灌丛中,用录像机记录暗色绢粉蝶在模拟花盘上的访花情况。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为了获得真实可信的结果,各颜色花盘数量和喷洒的蜂蜜水应______。根据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为:暗色绢粉蝶对________有明显偏好。</p><p>(3)蝴蝶吸食花蜜的结构称为口器,如图所示,平时卷曲起来,伸直后像长长的吸管。蜜腺多藏在花朵深处,口器必须有足够长度才能得到花蜜。暗色绢粉蝶口器的长度存在个体差异,这是否也会影响其取食呢?研究者统计了不同口器长度的暗色绢粉蝶占群体的比例,以及不同蜜腺深度的花朵占花朵总数的比例,由图2结果可知花朵蜜腺深度和口器长度之间具有对应关系。</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8159ff82/SYS201906010836191468504662_ST/SYS201906010836191468504662_ST.002.png" width="63"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暗色绢粉蝶口器长度为______mm和______mm的个体数量较多。而具有与之对应的蜜腺深度的花朵数量也较多,这是生物_______环境的表现。</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8159ff82/SYS201906010836191468504662_ST/SYS201906010836191468504662_ST.003.png" width="372" height="2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②从口器长度和蜜腺深度曲线吻合情况判断,具有较长口器的暗色绢粉蝶选择采食______________;而较短口器的个体则采食两种植物中蜜腺较浅的类型。</p><p>③这种同种生物不同个体取食类型的差异减少了同类个体间的_____,有利于种群延续。</p></div></div>
<div><p>【答案】颜色     等量、(相同、相等)    黄色花    11.50    13.50    适应    飞廉花中蜜腺较深的类型    竞争    </p><p>【解析】</p><p>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环境;反之,环境也影响生物的生长,分布等。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并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变化,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界。据此解答。</p><p>(1)根据图1横轴与纵轴的数据可知,暗色绢粉蝶访花次数的统计,是根据花的颜色分类后进行的。</p><p>(2)为了控制各种颜色花的环境变量唯一,获得真实可信的结果,各颜色花盘数量和喷洒的蜂蜜水应相等;应根据图1统计结果,暗色绢粉蝶访黄色花次数占50%,比访其它颜色的花的次数都多,故根据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为:暗色绢粉蝶对黄色花有明显偏好。</p><p>(3)分析图2数据及图像,①暗色绢粉蝶口器长度为11.50mm和13.50mm的个体对应的数量较多。具有与之对应的蜜腺深度的花朵数量也较多,这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②由于生物形态结构功能与环境相适应,从口器长度和蜜腺深度曲线吻合情况判断,具有较长口器的暗色绢粉蝶选择采食飞廉花中蜜腺较深的类型;而较短口器的个体则采食两种植物中蜜腺较浅的类型。③由于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形态结构的差异,所以这种同种生物不同个体取食类型的差异减少了同类个体间的竞争,有利于种群延续。</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p><p>不同种类的细胞都有其独特的功能,例如上皮细胞主要具有保护功能,神经细胞可以传递信息。干细胞没有经过分化,不具有任何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但是干细胞具有能够分裂、分化成为人体任何一种组织的潜力,被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p><p>不同干细胞的分化潜能不同,有些能分化形成一个完整个体,被称为全能干细胞;有些具有分化出多种组织的潜能,称为多能干细胞;而有些只能分化为一种或两种密切相关的组织,称为单能干细胞。</p><p>干细胞可以应用在医疗或研究上。例如,有人研究是否能够通过补充外源干细胞来抵抗衰老,研究人员尝试给年轻、健康的小鼠注射干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注射干细胞的小鼠活得更健康,寿命也延长3倍。</p><p>2017年11月,《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轰动全球的科研成果——医学专家利用干细胞成功救治了一个叫哈桑的7岁男孩。哈桑患有一种先天遗传病,他有一个基因(LAMB3)发生突变,这个基因控制一种能够使表皮细胞附着的蛋白,叫做“层粘连蛋白b3”的形成。因此他缺少这种蛋白,导致全身有超过60%的皮肤纷纷脱落。此时治疗哈桑的最好方法就是进行皮肤移植,但人体免疫系统会攻击外来的组织器官,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就在他命悬一线之时,医生通过干细胞再生技术(具体过程见图),利用其自身活组织,为他培养出0.85平方米的健康皮肤,经多次移植对其全身皮肤进行更换。历经8个月的治疗后,哈桑带着几乎全新的皮肤顺利出院,获得了新生。</p><p>干细胞技术不仅挽救了哈桑的性命,它还是目前医疗领域最为热门的治疗方式。干细胞治疗是通过对干细胞进行分离、体外培养、定向诱导、甚至基因修饰等过程,在体外培养出全新的、正常的细胞,进而繁育出组织或器官,并最终通过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的目的。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干细胞治疗必将引发一场医疗变革,成为继药物、手术后的第三种治疗方式,让更多的人延续生命,重获健康。</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1/08/8159ff82/SYS201906010836193139376101_ST/SYS201906010836193139376101_ST.001.png" width="323" height="1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干细胞一般情况下是指动物体的细胞,但植物体内也有类似干细胞功能的组织,它是________组织。</p><p>(2)根据干细胞的分化潜能来分类,造血干细胞能够分化形成新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它属于________干细胞;受精卵能够形成一个生命个体,它属于________干细胞。</p><p>(3)在研究干细胞抗衰老的实验中,研究人员给年轻、健康的小鼠注射干细胞为实验组,那么对照组该如何设置?(_______)</p><p>A.给年老、健康的小鼠注射干细胞      B.给年轻、健康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p><p>C.给年轻、生病的小鼠注射干细胞      D.给年老、健康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p><p>(4)该病例中有关干细胞再生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p><p>A.利用哈桑自身活组织进行培养可有效避免免疫排斥反应</p><p>B.皮肤干细胞能够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新的皮肤</p><p>C.哈桑皮肤脱落的原因是其皮肤细胞中缺少层粘连蛋白b3</p><p>D.移植皮肤与哈桑原有皮肤中的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p><p>(5)下列关于干细胞治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p><p>A.随着干细胞治疗的发展,药物、手术等传统手段将被淘汰</p><p>B.干细胞治疗一般需要在体外培养出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p><p>C.干细胞治疗技术一般需要用到基因修饰、器官移植等技术</p><p>D.干细胞治疗技术有希望治愈传统手段难以治疗的疑难杂症</p></div></div>
<div><p>【答案】分生     单能    全能    B    D    A    </p><p>【解析】</p><p>本题考查干细胞的特点、干细胞在医疗或研究上的应用及干细胞治疗的简单过程。据此解答。</p><p>(1)干细胞具有能够分裂、分化成为人体任何一种组织的潜力,而植物体内的分生组织的细胞具有分生能力,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是类似干细胞功能的组织。</p><p>(2)不同干细胞的分化潜能不同,有些能分化形成一个完整个体,被称为全能干细胞;有些具有分化出多种组织的潜能,称为多能干细胞;而有些只能分化为一种或两种密切相关的组织,称为单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能够分化形成新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这符合单能干细胞的分化特点,故造血干细胞属于单能干细胞。受精卵能够形成一个生命个体,这符合全能干细胞的分化特点,它属于全能干细胞。</p><p>(3)就是和实验组对照的一个组,这个组不做任何变化,是简单的,几乎没有任何变量,便于来观察实验组。&#xa0;给年轻、健康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这个设计就符合对照组的特点。故选B。</p><p>(4)哈桑原有皮肤中的细胞有一个基因(LAMB3)发生突变,移植的皮肤细胞是通过对干细胞进行分离、体外培养、定向诱导、甚至基因修饰等过程,在体外培养出全新的、正常的细胞,有正常基因(LAMB3)。移植皮肤与哈桑原有皮肤中的细胞不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即移植皮肤细胞中有正常的基因(LAMB3),哈桑原有皮肤的细胞中无正常的基因(LAMB3),正常的基因已突变。故选D。</p><p>(5)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干细胞治疗必将引发一场医疗变革,成为继药物、手术后的第三种治疗方式,而不是将药物、手术等传统手段淘汰。故选A。</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市海淀区七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