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图1和图2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08/08/9f421518/SYS201910080806512828168093_ST/SYS201910080806512828168093_ST.001.png" width="343"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若图1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则D代表分解者</p><p>B. 若图2表示生物圈中的碳循环,则C代表二氧化碳</p><p>C. 若去掉箭头①,则图1的剩余部分可表示A、B、C、D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p><p>D. 若图1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则它们的种类越多,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p><p>(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A、“若图1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残体都能被分解者分解,图中ABC都有箭头指向D,表示ABC能被D分解利用,则D代表分解者,正确;</p><p>B、“若图2表示生物圈中的碳循环”,植物、动物的呼吸作用以及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都产生二氧化碳,图中ABC都有箭头指向D,表示ABC都能产生D二氧化碳,则C不能代表二氧化碳,错误; </p><p>C、“若去掉箭头①”,D可能是消费者,因此图1的剩余部分可表示A、B、C、D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网,正确; </p><p>D、若图1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则它们的种类越多,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正确。 </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组合是( )</p><p>①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液泡</p><p>②血小板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p><p>③草履虫能通过生殖器官进行繁殖</p><p>④与番茄根尖细胞相比,细菌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⑤视野中光线太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p><p>⑥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应换成放大倍数更大的目镜或物镜</p><p>A. ①②⑥ B. ②③⑥ C. ③⑤⑥ D. ①②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p><p>①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液泡,①正确;</p><p>②血小板是没有细胞核,②错误; </p><p>③草履虫的整个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组成,不能形成器官,由这一个细胞就能够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草履虫一般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③错误; </p><p>④与番茄根尖细胞相比,细菌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④正确; </p><p>⑤视野中光线太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⑤正确; </p><p>⑥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应换成放大倍数小的目镜或物镜,⑥错误; </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08/08/9f421518/SYS201910080806516728249549_ST/SYS201910080806516728249549_ST.001.png" width="118"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如图表示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水稻种子从萌发到长成幼苗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第10~20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是因为幼苗不进行呼吸作用</p><p>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08/08/9f421518/SYS201910080806516728249549_ST/SYS201910080806516728249549_ST.002.png" width="139"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如图是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曲线,可判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p><p>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08/08/9f421518/SYS201910080806516728249549_ST/SYS201910080806516728249549_ST.003.png" width="182"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如图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a、c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p><p>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10/08/08/9f421518/SYS201910080806516728249549_ST/SYS201910080806516728249549_ST.004.png" width="154"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如图曲线可以表示绿色植物在夏季晴天高温时蒸腾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释放出氧气并储存能量的过程叫光合作用。</p><p>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p><p>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p><p>A、图中前10天,呼吸作用占优势,消耗氧气,导致氧气浓度减小,第10天时氧气浓度最小,说明在第10天时光合作用速度与呼吸作用速度相等,第10天后光合作用占优势,幼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幼苗(和其他微生物)呼吸消耗的氧气,导致氧气浓升高,A错误;</p><p>B、图中0---6点,蔬菜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所以氧浓度下降,6---18点光合作用的速率大于呼吸作用,所以氧浓度增加,可见图中气体是氧气,B错误; </p><p>C、根据对图分析,a点和c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同一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越大,光合作用强度越强,根据a、c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C错误; </p><p>D、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光照强度影响气孔的开闭,在一定的范围内光照强度的增加,能促进气孔的开启,利于水蒸气的外出,使蒸腾作用加强。到了温度最高时气孔就会关闭,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然后植物的蒸腾作用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D正确。 </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列对甲、乙、丙三幅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3/11/29fdf3b3/SYS201904131133131655842925_ST/SYS201904131133131655842925_ST.001.jpeg" width="546"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图甲中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过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则该物质可能是尿素或无机盐</p><p>B. 图乙为正常人进食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BC段出现血糖含量上升主要是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p><p>C. 图丙表示一天内大棚中CO2含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孔的目的是补充大棚氧气</p><p>D. 图丙曲线显示,大棚内的生物在13~17时段内呼吸作用强度没有变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A、肾脏在形成尿的同时也需要血液运来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以维持自身的生理活动;肾动脉进入肾脏后经过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又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外面,这些毛细血管又汇集成肾静脉;从肾动脉流入肾脏的血液,在沿这条路线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和尿酸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尿酸等废物减少;在这同时,组成肾小管的细胞利用血液运来的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扩散到血液,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所含物质的变化是氧气、营养物质、尿素减少,二氧化碳等废物增多.由图示可知:该物质最可能是二氧化碳,A错误;B、糖类在人体的小肠内最终被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并加入血液,此时血糖含量出现上升,B正确;C、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取决于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数量,当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量大于光合作用的吸收量,棚内二氧化碳量升高,反之二氧化碳量降低.作为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该棚内的二氧化碳呈现以24小时为周期的变化,每天日出前(7时左右),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积累在棚内,使二氧化碳达到最高值.在a点,此时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最低,所以打开通风口的目的补充大棚CO2,以利于棚外二氧化碳进入棚内,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C错误;D、打开通风口以后,二氧化碳进入,光合作用增强,消耗二氧化碳,但是最终二氧化碳浓度基本上不变,说明此时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相等。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菜农种了20株纯种(基因组合是aa)甜味菜椒,其中一株结了一个辣味菜椒,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p><p>A. 该菜椒子房中珠被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p><p>B. 该菜椒子房中受精卵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p><p>C. 附近辣味菜椒的花粉传到了该菜椒花的柱头上</p><p>D. 该菜椒子房壁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菜椒中子房中珠被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了变化,只是改变了种皮的遗传物质,而子房壁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与辣味菜椒的形成无关系,故不符合题意;菜椒子房中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只是改变了胚的遗传物质,而子房壁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与辣味菜椒的形成无关系,故不符合题意;附近辣味菜椒的花粉落到了该菜椒花的柱头上,只是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改变了胚的遗传物质,而子房壁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与辣味菜椒的形成无关系,故不符合题意;某菜农种了20株纯种(基因组合是aa)的甜味菜椒,其中一个结了一个辣味菜椒,原因是该菜椒子房壁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与辣味菜椒的形成有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四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6/10/3f726cc3/SYS201904161037357081398062_ST/SYS201904161037357081398062_ST.001.png" width="144" height="1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p><p>B. ②无成形的细胞核,能独立生活</p><p>C. ③的菌体由菌丝构成,它是原核生物</p><p>D. ④通过表膜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研究发现,多数新型农药应用10年后就逐渐失效,因为在这段时间内害虫已能进化出很强的抗药性。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 害虫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变异,这些变异经逐代积累和加强便产生了抗药性</p><p>B. 害虫在争夺食物和空间时进行生存斗争,强壮的个体生存下来,产生了抗药性</p><p>C. 农药逐代选择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使抗药性害虫数目逐渐增多</p><p>D. 部分害虫可以对农药进行选择性逃避,通过学习行为产生了抗药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p><p>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可见C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结构①表示女性体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分析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08/10/06f71bc3/SYS201807081005529923433812_ST/SYS201807081005529923433812_ST.001.png" width="188" height="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依据形态,①一定是X染色体</p><p>B. 若①是X染色体,其上一定有与女性性别决定有关的基因</p><p>C. 男性的正常神经细胞中一定含有X染色体</p><p>D. 从数量上看,女性正常口腔上皮细胞中一条X染色体上,基因>③=染色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女性的性染色体是形态结构相同,表示为XX,此题依据形态不能确定①一定是性染色体,A错误;<br />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正常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男性是XY,性染色体上含有决定性别的基因,若①是X染色体,其上一定有与女性性别决定有关的基因,B正确;<br />男性的正常神经细胞属于体细胞,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Y,所以男性的正常神经细胞中一定含有X染色体,C正确;<br />染色体上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从数量上看,女性正常口腔上皮细胞中一条X染色体上,基因>③=染色体,D正确。</p></div>
页:
[1]